医院取消编制后原来有编制的人该怎么办?

太行866


医院取消编制的信息,一直流传了很多年了。但是据查找相关资料,以及征询相关内部人士,均没有看到文件正式提出取消编制,也没有听说哪里在进行医院取消编制的试点。按照我国现在的改革方式,为了改革顺利进行,在推进一项重大改革之前,会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进行试点,如果改革试点效果好,才会全面推开。全国各级各地都有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从业人员比较多,如果要取消医院编制,那么是一项重大改革,一般会先期进行试点,现在没有地方试点,短时间内估计不会这么改。

【2】先进发达地区都没有取消医院编制

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先进发达地区,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很多地方都在为改革探路,比如深圳上海等地区。但是据了解,这些地方的医院都是有编制的,并没有取消医院的编制,这些地方的一些改革做法,往往会成为改革的风向标,但是暂时没有看到此类改革动静。另外,近年辽宁省的事业单位改革来势迅猛,很多事业单位都撤销了,很多事业编制都取消了,但是并未看到他们取消医院编制的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编制更加稳定。

在事业单位改革之中,公立医院一般划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央相关部委,近期又印发了核定相关公立医院编制的通知。种种迹象表明,暂时也不会取消医院编制。同时,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养老保险、流动调配等,都是执行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如果取消编制,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制度可以替代,也没有更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取消医院编制。


凭栏思君VIP


医院取消编制后,原来有编制的人员编制不动,但是待遇和其他新招录人员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这些有编制的人员可以直接调入其他事业单位,而没有编制的只能在医院工作。

现在很多医院都已经取消了编制,改为编制备案制管理,之前医院进人有编制限制,现在医院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招人。医院在招录医生和护士方面有了很大的用人自主权。如果医院有编制的话,想要招录一名工作人员,程序是很复杂的,和招录普通的事业编一样,都必须经过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考试,用人权限由人社部门决定。现在医院想要招人,只需在人社编制部门备案即可,所有的程序都由医院自己完成,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医院有了很大的决定权限。

随着编制的取消,医院就会出现一部分人有编制而另一部分人没有编制的情况。按照惯例,凡是涉及到机构改革导致人员身份变化的,一般都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就是说,以前有编制的人员仍然有编制,而新招录人员是没有编制的,不管有没有编制,大家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工资计发方式也一样,基本上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编制人员可以调往其他单位,而没有编制的只能在医院系统内工作。比如,有编制的人员可以调入卫生系统下属的卫生监督所等其他事业单位,但是没有编制的人员是不可能进入其他事业单位的。

总之,医院取消编制后,原来有编制的人员编制不会取消,仍然按照事业编制对待,这也是老人比新人有优势的地方。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这两年,关于医院取消编制的消息满天飞,弄得医务工作者人心惶惶。消息的出处,源于近几年人社部官员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的“吹风”,表示国家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事实上,医院并没有全面开始取消编制,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取消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管理。但医院作为公益服务机构仍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作为国家重点保障单位存在。

医院取消编制,也不是一刀切,仍会有过渡政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处理,原在编人员取消编制后,签定劳动合同,实行备案制管理,工资待遇保持稳定。新招录人员一律执行改制后的政策,全员合同制,在薪资待遇上或与原在编人员有所不同。

目前,国家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政策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公立医院之于老百姓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民众对医院取消编制后可能转嫁成本的担心等因素,国家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会抱着审慎的态度去对待,不会盲目地去推进。尤其是在编制取消后公立医院是否会出现人才流失这一命题解决前,更不会轻举妄动。

未来如何,拭目以待吧!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80后小公


原来有编的不动,后来的按备案制管理,也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区别:说同工同酬,其实不同,有编的每年走薪级工资有房补,不在编的按最低级工资待遇,没有房补,如同样干五年,有编的可能达到十,九级待遇,而没编的一直是13级待遇,说晋升,学习一样,其实也不一样,有编制还是优先聘国家出部分,没编的要看医院根据情况聘,因为这全是医院自己掏钱,学习上如各种人才培养什么的一般要求在编人员,很直观啊,不在编的把你培养成带头人了或某个领域杰出人才了,你跑了,在编的一般由于家庭及编制的也跑不了。所以有机会考编还是得考编。一视同仁了那就都一样,只要分开对待了肯定会不一样。


找到一个密决


虽然现在到处传言医院要改革,事业编要取消。也有要在2020年底前改革完毕的说法。

但从近几年来各地医改进程来看,把医院完全改成企业的概率并不是很大。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过渡。

现在各地事业编改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从政府角度不容易引起矛盾,更容易推进,前后衔接更顺畅。缺点是不能完全改成企业,多为政府持少量股份,企业管理的形式。而且绩效发放也存在问题,如果有编制的人和后进的合同工,有相同的绩效,显然有编制的合适,因为有编制由财政开资,旱涝保收,干多干少无所谓。合同工则不同,所以医院内部更容易发生矛盾。

另一种是编随事变,人随编走。也就是原医院在编职工,全部改为企业合同制。这样的好处就是医院完全改为企业,政府财政也可以减轻负担。医院绩效体系更容易建立,更公平。缺点就是政府改革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大量信访问题。

所以原在编人员如何改动还是要看当地主管部门如何决定。但就目前来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可能性更大。2020后不分先后全部改成企业的可能性更大。


话匣子红追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是对事业单位改革设置的又一障碍。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老人为什么用老办法,老办法科学吗?如果老办法科学,就不用改革了。是老办法不科学,才行成了晋级职称的不公平,岗位配置的不合理,才出现了一大批低能高职称“人才”。老人老办法如果实行,势必会严重影响有能力、有作为的新人的劳动积极性,让老办法的弊端得以延续,使改革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现状受阻。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力度,彻底清除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弊端,实行竞聘上岗,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发放绩效工资来实现公平的薪酬分配,实现多劳多得。彻底改变事业单位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劳不多得的现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


就是论事123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过去一年医院将取消事业编制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可见国家确实是在逐步落实事业单位改革,取消编制的问题。原有编制人员,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员由于工资待遇不同产生的矛盾,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淘汰靠着编制“混日子”的人,让每个人都变成做实事的人。

但取消编制,同样也意味着“铁饭碗”没有了,光靠原来的薪资不一定能留得住高素质的人才,对新人才的吸引力也有所降低,甚至可能会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所以目前政策还在部分省市试点进行,等将会出现的问题解决后,才会大范围铺开,对于这些问题,也不用过分担心。

对于在编人员,改革中都是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是说,现有的在编人员仍按照编制管理,等到退休、辞退之后,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新人则不再有编制,实行合同聘任制。但老人也是要按新机制走的,仅仅是档案里有个编制而已,不等于不受新机制管理。编制改革势在必行,老人的薪资问题其实不会有非常大的改变,但是福利问题可能会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改为合同制带来的竞争压力。

其实不光医院,高校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取消编制的。大家对于编制取消有什么看法呢?


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我们医院现在就是转企业了,一部分人有编制一部分人没有编制,没有编制的跟他们差不多,就差一个住房公积金,然后呢我最近想辞职,就是结束异地恋


最爱自己喽


其实主要是技术人员,一线医生,一线大夫的工资连效益的零头都不够,改企后医生工资就不受各种条条框框限制,有些甚至直接领年薪!明白不?取消编制对医生来说是个好事,所谓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只是一种过度,不存在所谓的不公平,存在不公平的就是医院非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各种途径进来的,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刀切!真正有能力的医生谁会在乎那点工资,而且医院过去就属于差额拨款,过去基本工资就不高,比如我们这一个医生基本工资差额财政拨款也就四千多,但是技术好的大夫一个月效益就三四万,这是小地方,北京的大夫年薪上千万的比比皆是


旅行Lv


彻底变为纯事业单位!政府买单!为老百姓着想!大夫护士均没有提成!工资固定!这样药费价格就降了!也可以参考美国医疗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