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鬼谷子“楗而内合”思想,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他凭借鬼谷子“楗而内合”思想,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原文: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日楗而内合。

注译:策略上没有失误之处,便可以建功立业、积累德行。分清名分,确立上下秩序;使国富民强,百业兴旺。

鬼谷子认为:“楗而内合”,即是思想相吻合、谋略被采用的结果。在历史上,管仲就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看下他是如何辅助齐桓公建功立业的。

他凭借鬼谷子“楗而内合”思想,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齐桓公二年,宋国夫人得罪了齐桓公,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伐宋。”管仲说:“不可,凡不修内政者,对外用兵不会成功。”桓公不听,执意出兵,谁知各路诸侯前来援宋,齐军一败涂地。

齐桓公三年,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一个谏言—出兵谭国,对其不遵礼法的行为兴师问罪。谭国是一个小国,实力很小,但又很关键,果然所向披靡,齐国几乎没什么损失就赢得了胜利,开拓了疆土,增强了自身的能量。

齐桓公五年,管仲再向齐桓公提出谏言—一与宋、陈、蔡、郑、遂等国会盟,共同商讨如何安定宋国。在这次会盟中,被邀请的遂国竟然拒绝参加,于是管仲建议齐桓公出兵,兵锋所指,对方望风而逃。遂国因此而灭亡。

他凭借鬼谷子“楗而内合”思想,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齐桓公六年,随着管仲的内政外交,鲁、宋、陈、蔡、卫先后臣服齐国。而这个时候,郑国正发生内乱。趁此机会,管仲建议齐框公打着周王朝的旗号,邀请宋、卫、郑三国会盟,大大提升了齐国的国际影响力。

齐桓公七年,管仲建议齐桓公以自己名义邀请宋、陈、卫、郑又一次会盟。凡邀请者,无不归顺臣服。就这样,管仲策无失计,一步步把齐桓公推上春秋霸主的位置。

你看,管仲遇到齐桓公这样的明主,才决定“楗而内合”。首先内修政务,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井井有条;其次外行霸道,见机行事,谋略层出不穷。

他凭借鬼谷子“楗而内合”思想,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因他成为“春秋第一霸”,他也被称为春秋第一相”,实现了自己德建名立的人生理想。怪不得三国的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称,最后诸葛亮遇到明主刘备也决定“楗而内合”,走上一条与管仲相似的路,可见榜样的力量有多大。

如果我们不幸遇到的是不靠谱的领导和合作伙伴,又该怎么办?明天我们来具体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