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房价没有高到大家买不起的程度,对此大家认同吗?

浮云视界


相当不认可,如今的房价已经到了数倍于当地平均工资的范畴,刚需族买房都已经需要付出六个钱包,之后背负二三十年的房贷,甚至杭州已经出现可房贷可还到80岁的”接力贷"产品,如此境地还说房价没有高到大家买不起的程度,这话自出专家之口,可谓相当不负责任。

也许该专家这番言论是建立在了房地产开发商或者炒房客的立场,房地产开发商永远都喂不饱的,各种营销造房子热销、推动房价上涨,而看到炒房客动则几套房买,买房像买菜般,觉得市场购买力依然十足,但那并不代表市场的整体状况。当前的市场,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想要买一套房子,实在太难了,这些年,我们身边人群结婚年龄不断延迟,都30+了,依然一堆男/女被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当前房价已经太高了,但是国人买房才结婚的观念比较重,很多人凑不出首付来买房结婚,只好继续多奋斗几年,同时房价这个因素也成为了这些年国内即使放开了二胎,但是生育率依然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确实没有高到所有人都买不起的程度

但是高到了需要的人买不起的程度

怎么说呢

我老家甘肃的,户口也是甘肃的

我在北京工作,年薪三十万

不好意思,我在北京买不起房,但我在甘肃买的起

所以你说我买得起买不起?

我需要在北京买房,但买不起

我家是甘肃的,我买的起,但不愿意在老家住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买得起买不起房子就牵扯出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发展的不均衡!

如果甘肃的医疗,教育,经历发展和北京差不多会怎样?

如果全国发展不再是集中在江浙沪,京津冀,珠三角,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以上地区房价下跌,其他区域房价上升,最终会达到一个理性的平衡

但目前的情况确实是想在北京买不起,想在老家不想买的一个实际情况!

专家说的确实没错,别喷我,喷的话请拿出数据!


京津冀旅游热点


这个专家还是比较有脑子的。

房价确实没有高到我们买不起的地步,

不然你看,周围小区的楼盘开盘了一个又一个,‘

房子卖了一套又一套。

房地产销售的工资直逼金领,

你还敢说买不起房子。


所谓一部分人认为房价高,无非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

与自己的实际收入不符罢了。

比如,我工作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

月工资3000,我想去上海买房。

那绝对是买不起的吧。


所以,有多大胃口吃多少东西,

给自己点压力,努力拼搏没错,

但如果差太多,还是算了吧。

退而求其次也挺好的。

现在小城市的配套设置也越来越完善,

不一定都要往大城市里挤。

除非是工作需要,迫不得已。


佛系妈妈育儿


其实买房这东西,有钱在一线城市买!中等在二线城市买!再次在三四线城市买!总有适合你的!

但是自身能力又不行又想混迹一线城市还要小区环境好,周边设施全!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嘞!

我一同事就这样,自己和老婆工资都不高,全靠两边父母出首付钱,而且哪怕有首付了养房也很吃劲,但是看房眼光那可老高了,我在看房的时候还推荐房给他,可他这不行那不行,还嘲笑我眼光太低,哥,你是在花你父母的钱,我是自给自足,最后丢给他一句话,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吧,从那以后在不跟他聊房的事情了,他这一耗就耗了3年,这下更好了,房价翻了3翻,父母凑的钱也不够首付了!而我再也不用担心房价上涨而担忧了!我也是服了他了。


BingoIns


我非常同意专家的话,

房价当然还没有高到大家买不起的程度。

不仅没有达到,

还差的远呢!

你看房子以前卖一千有人买,

卖一万还不是有人买,

卖七八万还不是一样有人买,

所以呀,以后可以考虑再涨点,

放开手脚嘛!幅度大一点!

先定个小目标。

暂时涨到五十万一平你们看怎么样??

人民群众很勤劳很朴实,

他们肯定买的起。

大不了老头老太太病了就别看了,

看病多花钱啊,

想开点,人都是要死的。

早死晚死都要死,躺在医院浪费钱干什么?

大不了孩子也别送去上学了,

上学多花钱啊!

就算学费免了,但不买课本不买校服不参加各种活动啊?

况且学习不好还得补课,

学习好了也得学个琴棋书画,

太浪费钱了。

大不了中年人都去做两份工,

做文员的可以兼职送外卖。

做销售的可以顺便推个煎饼摊。

做医生的可以顺便算命测字。

做律师的可以兼职做家政。

……

多好,

整个社会都会呈现出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多好,

忙碌让人忘却忧伤和烦恼,忙碌让人内心充实而快乐!!

你说什么,

太累了?

累不累!看看任劳任怨王进喜。

苦不苦!看看高风亮节焦裕禄。

你说什么,

没时间照顾家里?

老人都病死了,

妻子(丈夫)都在奋斗,

孩子又不上学,

在家看看动画片,糊糊纸盒补贴家用,顺便锻炼自理能力。

有什么需要照顾的呢?

好!

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去吧去吧,

不吃不喝买房去吧!加油!

去吧去吧,

不眠不休买房去吧!加油!

你问我买不买?

我不买,

我要住专家家去了😁😁!



秦大大秦小小


一个80平米的毛坯房,买价6000元/平米,总价48万。某80后为某公司高管,月薪8000

元。年前买的房,估计装修20万左右。家中父亲72,健康。母亲68,中风多年,由父亲护理。两个小孩,三岁的七岁的。因正年幼,由妻子专带小孩並捎带家务。他自己的工资,要养六人,其中还有一病母一上学孩子。家中便有父亲累,妻子累,自己累。

买房时,因找了熟人,免首付。照顾他实情,每月支付2000元,利息另计。以20年付清房款。利息另计。

大家想想。他还公司高管,还算拿高薪。为了自己一家有个窩,为了自己工作方便,为了孩子上学有学校接纳,也为了父母妻子和家人能在一起,自己必须不生病,不出车禍,不失业,不降薪,家里不出大变故,花20年不懈努力,才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20年的房奴,到那时他自己也已经是老年人了。什么意思?就是一辈子的年华,一辈子的不懈奋斗,心血和汗水都洒在那80平米的钢筋混凝土上面了。

请问专家,房价高吗???!!!


含远山473


所谓专家言论不切实际!

在上海,普通三口之家,月入9千~1.3万,除去基本日常节约型开销:6干,剩余7千,一年8万…上海边远郊区每平米/3.5万,也就是夫妻俩与一个孩子要灰头土脸的节约100年才有能力购房,期中还不能生病等…而且,现实中夫妻俩人月收入大都在1万以下…这样应该要150年才能买房!可笑可悲!

动拆迁是少数,当老板丶领导丶精英白领另算…所以这样的专家拉倒吧,无耻之极,就是一个骗子,老百姓心里象明镜似的,清楚的很!这个社会风气日下就是这些靠骗术上位的所谓专家…见鬼去吧。


清水静流221302694


砖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一群傻X!

如果不是为了结婚,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上学,谁会吸干父母一辈子的心血,谁会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谁会苦哈哈的上班、怕被辞,倾全家之力,买这么一套房子!

不可否认,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有能力轻松买房,也有一些人父母积蓄不错算是富二代,对以上这两种人,房价确实不高!但是,这个社会,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是占多数,占80%以上的我们,只拥有社会20%的财富,买房对我们来说就是价格过高,过高,过高!!!

没办法,这个社会,已经被房地产绑架,没人为我们发声,我们也别自暴自弃,好好工作 努力赚钱,过好自己的日子,争取让咱们的孩子不再为钱发愁!



人生有伱才精彩


这是什么破专家?

十年前房价多少?现在房价多少?为什么增幅这么大?是否能经得起深究?

如果大家都能买得起,房价应该像豆腐价一样,不成为话题。

没高到大家买不起的程度,这是不是承认房价的确很高?

买得起房的人,有多少是投资而不是去住?

需要住房的人,有多少连首付都凑不够?

但奇怪的是,房价这么高,楼盘开一个又一个,连房影都没见到就没了。

有时候不得不反思,是房价高,还是自己收入太低,或贫富差距加剧了。

房子正逐渐成为奢侈品,而不是必备品。


人资实战专家曹锋


<strong>专家说:现在房价太高了,国家应该调低房价,让所有中国人都买得起房子,住上宽敞明亮的豪宅,北京上海深圳,大家都可以去,都卖得起房子,都可以当北京人、上海人、深圳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果是这样的专家,大家是不是觉得很亲民,很合自己的心愿。觉得这才是为民众说话的专家。

但是,太不可能了!专家说的有点让大家不满意,但是他说了一个事实。事实是残酷的,也是不会因为几句吐槽而改变的。

房价高得都买不起了吗!没有,几乎所有叫得响名字的城市,卖得最贵的房子都是卖得最好的,管你是10万一平方米,还是20万,反正是买完了。去年深圳新闻,怀揣5000万买房子,只能蹲到角落里等抽签。

货卖买家,房产商就知道,我定100万一平,也有这样的客户群体在等着。

中国的城市,大大小小,成千上万,大家只盯着那么几座耀眼的明星城市,所以才水涨船高,前面的回答也说了,供需关系决定了,物以稀为贵嘛。

中国如此,发达国家也,随便看看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那是你能买得起,住得起吗?看看他们,北上广深也没那么夸张。

何况我们的国情更特殊,很多地方,你买得起也不让你买。北京、上海、深圳等等好城市,你有钱,你想去,你想买,你也买不上!如果,我们现在放开户口,人员自由迁徙流动,大家想想,北上广深的房价会怎么样?

面对现实吧,10年再回头看今天的房价,也许大多数的大城市,房价只是在半山腰。

这要往深的讲,什么货币发行量,什么货币蓄水池,什么拉动经济,太多了。我们普通人,就看看世界上多数的国家,有哪一个发展好的国家,房价是越来越低的?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居住的城市,10年前的房价是几块几毛几?10年前,你是否也在发牢骚骂娘?

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想想自己要去的城市,算算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做自己的专家吧!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