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戲曲必須要聽懂唱詞嗎,這對欣賞有何影響?

宰雲白文學


說說我的看法。

聽戲用不用知道唱詞,提問者肯定是初級愛好者。京劇作為國劇,它的表演體系是一個完美的整體,融文學、舞蹈、演唱、武術多門類藝術形式精華於一體。演唱作為表演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唱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觀眾瞭解唱詞也是非常必要的。

1:京劇唱詞具有很高的文學性

京劇歷來受上層追捧,編劇、填詞多出自文人墨客之筆,這些人飽讀詩書,精通韻律,長於引經據典。所寫唱詞對仗工整,合轍押韻,富於文學性,明瞭唱詞不僅能更好的知曉劇情,也能在賞戲同時細品詞句其中三味。

2:瞭解唱詞能更好的鑑別演唱者水平

京劇的博大精深,體現在演唱中就是要求必須字正腔圓,腔由字生,決不允許飄音倒字、因腔害字。嚴格遵守京劇自身的音韻法則。知道唱詞能更好的評判演員演唱中是否存在有悖音韻學的瑕疵,對演員,對欣賞者都是提高藝術水平的需要。

3:鑑別演唱者嘴裡功力

演員歌唱時的吐字、發音、歸韻也是衡量其水平的重要方面,既要吐字清晰,又不能使濁力把字咬死,輕重緩急、虛實頓挫最見演員功力。演員演唱時的藝術處理是否到位,也需要觀眾必須清楚唱詞。

4:聽懂京劇唱詞並不難

京劇唱詞有它自身規律,一般多為7字句,或10字句,按2-2-3或3-3-4斷句。常用處理手法就是第一、二句抒情、應景,大的拖腔基本都在此時,從第三句開始轉入敘述,一般都是一個上句一個下句,平鋪直敘,較少拖腔,末尾兩句算是概括總結,倒數第二句加拖腔,最後一句末尾叫散結束。掌握了唱段的基本規律,多聽,即使聽懂陌生唱段詞句也並不難。

5:有字幕配合

現在看戲主要是藉助媒體傳播,視頻一般都配有字幕,可以邊聽邊看,即使劇場演出,舞臺兩側也都打上字幕,劇中人物、演員、唱詞一目瞭然,基本上不存在聽不懂的問題。

總之,看戲必須瞭解唱詞,否則臺上咿咿呀呀,臺下觀眾不知所云,那還不如聽聽“大擂拉戲”了。






明揚51


聽戲曲必須要聽懂唱詞嗎?

我是個戲迷,一直喜歡戲曲,特別鍾愛豫劇。從上小學時就喜歡,十四歲時,縣豫劇團下來招學生結果自己嗓音不行沒考上,遺憾!我小叔考上了,現已退休。但是喜歡戲曲痴心未改,每每勞動下班回來,先打開錄放機飲賞兩段豫劇名角的精彩唱段,那真是無比的享受。七,八十年代,農家有臺收錄機就是奢侈品了,還沒有影碟機和彩色電視呢。


題主說的是聽戲曲,當然能聽懂唱詞更好了!即欣賞唱腔主旋律,又能聽懂唱詞內容,更是完美!聽戲與看戲還是有所不同,聽只是聽覺和心靈的欣賞,看效果更好了,音像兼顧,人物的扮像功夫全能視聽,更是醉美的享受。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上戲劇唱腔都配有字幕,更提高了人們的視聽欣賞效果,聽懂看到唱詞,欣賞唱腔又明瞭故事情節內容,真是一大樂事!

注:上圖就是我叔和我嬸的劇照!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聽戲曲不一定要懂詞,但是如果連詞都不懂,那聽著應該會少了很多樂趣吧。就像你喜歡一個女孩子,只是覺得她很漂亮。

但是連她說的話你也聽不懂,她想要表達的意思你也不知道,這樣可以算作是真正的喜歡嗎?至少我覺得,喜歡她你得了解她吧!

戲曲這個東西,其實確實有這麼一個不小的缺陷,很多戲曲唱的是方言,有時候就算是旋律再好聽,沒有字幕也很讓人覺得糾結,因為偶爾聽到一句很鐘意的,會迫切的想要知道它唱的是什麼。

就像我之前很喜歡粵語歌曲,但是一直聽不懂,於是我一首《海闊天空》單曲循環了兩個月,甚至用普通話給粵語標註,來註明每個字的發音。

後來我聽了很多很多首粵語歌,大致知道了粵語的發音,只是說的沒有那麼有韻味,但是幾乎每個字的發音,我都知道。

我認為,如果你真正喜歡某個劇種,但是又聽不懂的話,你一定會想要去知道它唱的是什麼,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要不是那也太無聊了,如果這個你都不介意的話,那麼一定是不夠喜歡。

聽戲不一定要聽得懂戲詞,但是喜歡戲的人,一定會想方設法去找戲詞,去理解戲詞。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的滋味,相信特別的不好受。

當然了,如果你實在不想理解戲詞,那也無所謂了,看來你是那種追求旋律美的人,這樣其實也好,就像一些很好聽的鋼琴曲,我們沒必要去知道它的曲式和譜子,知道覺得它很好聽就是了。


魏青衣


唱詞可以先不需記住,但是調你需先記住。這可不是胡謅,這是大獅的經驗之談。

大獅17歲開始涉足票友界,如果過了而立之年,不敢說能精通全部京劇派系和唱段。但是基本上全部都瞭解了,走在大街上,只要一聽胡弦兒,不等唱,馬上就知道這是哪門那派哪一段兒。這不是誇口,我也更不是什麼京劇天才,這是多年的敬仰積累。

我學的第一段戲(能真正唱下來的),是於魁智的《三家店》選段“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當時也不知道什麼餘派、馬派、譚派、奚派、楊派、言派等等,就知道一個於魁智。偶爾聽到好聽,就跟著學,老天爺,你知道初學一段戲多難嗎?什麼都不會,幾乎零基礎。說點實話,開始唱,也不懂的抓調門,也不懂得韻,唱出來比鴨子呱呱還難聽。可誰讓自己喜歡學呢,三天時間,進步不少,起碼調兒記住了,戲詞不著急。然後你沒事就哼哼,請記住,還是那句話,千萬彆著急學詞。哼哼幾天,你發現你的不管是韻還是調都接近了,然後這個時候你再去看詞,保證很快就記住。

一個星期後,您猜怎麼著?這段《三家店》選段我竟然會了。專門找懂戲的給人家唱唱,讓人家指點指點,沒想到給我一個贊。緊接著我學會的第二段戲是《勸千歲殺字休出口》學的是楊派(是楊寶森,可不是楊小樓那個楊派),還是老問題,又要從頭學,還是先學調兒,沒事就哼哼,詞不對自己編。這段學的時間比較長,大約半個月才勉強學會,不過這段時間調跟詞都熟悉了。

有了一定的經驗,再學就有了規律,這個時候已經逐漸知道有哪些門派,創始人都是誰,再往後就開始明白原來每個門派的詞和調還不一樣。不要以為有多難,你只要學會一個門派的,其他門派好學多了。現在基本上所有有名的唱段(老生戲),不管什麼門派我都能唱,詞兒萬變不離其宗,不會相差太遠。

學唱戲曲呢,萬不能急躁,你唱歌還要學學呢,何況比唱歌難度大很多的戲曲,那些臺上的角兒,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個詞一個調長年累月才記住的,所以不能急躁。只要你迷上戲曲,你就算入了魔障了,三天不唱你自己都受不了。唉,我就是如此啊,一邊打字還一邊唱呢。

還是那句話,詞兒不需先記,調兒必須先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諮詢,本大獅會提供自己的經驗給大家!


大獅


你好,對於戲曲藝術的歷史,在中國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幾千年的發展戲曲也是分為很多種類,都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種類,同時受所在地域的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戲曲文化發展。戲曲發展至今,被我們所熟知的戲曲主要有:京劇、豫劇、滬劇、黃梅戲、廬劇、陝腔、秦腔等地域文化比較濃郁的戲曲類別。

以前的戲曲演繹,戲中詞是戲曲的主要精華部分,同時也是體現人物情緒變化的重要手段!而現在的戲曲,為了更好的走進大眾的視野基本都已經是改良版的舞臺戲曲形式,對於舞臺的打造和人物對舞臺的結合程度還有演員舞臺的融入度。都是現在對演員的要求,何況現在基本都有字母的。因為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欣賞提高,老文化適應不了新環境所以也需要有一定的改進。在此並不是意思說老文化不好!時代在發展,文化同樣在不斷改善和發展。現在舞臺藝術形式強,大製作更是見的多,所以更多的體現舞臺的震撼度,和觀眾對舞臺的震撼同欣賞度。所以真正懂戲曲的現在人也是不多。更何況現在大多年輕人都喜歡震撼刺激的畫面

智慧楊小威(答)


大眾參謀


喜歡戲曲的戲迷朋友大多數都能聽懂唱詞,因為喜歡所以聽的比較多,對其中的故事情節大都比較瞭解,即使有些演員吐字不清,但根據故事情節還是能聽懂的!


西北秦腔迷


我覺得是聽戲曲不一定要聽懂唱詞。因為現在普通話的廣泛普遍推廣,讓人們對一些戲 曲的舊古言聽不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戲曲的喜愛。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的戲曲也可以用欣賞的,就像外國人的啞劇一樣。

我們可以欣賞她們的裝容服飾以及表演的能力。真正優秀的戲曲,它的一言一行就像會說話似的,一股腦兒倒豆子似的倒出來。此時,無聲勝有聲,只留下臺上表演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