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文|明炫翊

自古以來百姓們就喜歡清官,縱觀民間流傳的人物,能夠被人人口口稱讚的,也不外乎就是清官。提到最有名的清官,那應該就是包拯了。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包拯所處的是歷史上的北宋時期,他本人也是北宋名臣之一。宋朝在歷史眾多王朝中,也算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朝代,雖然給人的感覺是武力太低,但相應的,他的文化經濟發展遠超前朝,甚至元明清都比上。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如此經濟繁盛的王朝,沒別的,就是有錢,並且宋朝是一個用高薪養廉的王朝,官員的待遇非常高,可事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宋朝的腐敗現象也出奇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清正廉潔的包拯自然就成為了官員中的一股清流。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包拯是清官的典範,是為百姓做主的好官,是青天大老爺,為人剛正不阿,從不徇私舞弊。但是讓人疑惑的是,包拯作為朝廷官員,故事中將案子辦到了宋仁宗的頭上,治皇帝的罪,“打龍袍”。這不禁讓人疑惑,包拯的官在當時究竟是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那些聽起來很有來頭的達官貴人?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可以肯定是,包拯也是普通人,因為他也是靠著讀書科舉當的官,是天聖五年(1027年)的進士。從仕途經歷中,不難看出,包拯擔任過樞密副使、禮部侍郎、給事中等職。

樞密副使是從五代後唐開始出現的官職,是樞密院的副長官,而樞密院是作為一種最高軍事機構的存在,不過宋朝的樞密院是和“中書”分掌軍政大權。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禮部侍郎是從南北朝北周開始出現的官職,禮部從隋唐後成為六部之一,相信大家都聽過明清的六部說法,“吏、戶、禮、兵、刑、工”。如果禮部尚書可以看做禮部的部長,那侍郎就是禮部的副部長,是二把手。

給事中是從秦朝就開始出現的官職,宋朝宋太宗淳化4年(993年)後,成為寄祿官,無職事。宋神宗元豐改制(1078年~1085年)後,職事官,正四品,主要整理一些門下省日常公務,審讀內外出納文書,駁正政令、授官之失當者等。

包拯去世後,朝廷追贈禮部尚書,這是禮部的一把手。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從這些不難看出,包拯的官職並沒有想的那樣大,畢竟他也是一步步靠自己打拼,慢慢坐上來的,也沒有靠山,他之所以能處罰達官貴人,完全也是靠律法,秉公辦事而已,更重要的是心中裝著百姓,能夠替百姓著想。

在包拯的故事中,常常還會出現百姓攔包拯轎喊冤的場景,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嗎?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比較遺憾的是並不會,古代王朝的等級制度森嚴,百姓申冤的程序律法有規定,要按照程序走,攔包拯轎喊冤,即便是真的有冤情,也是犯法的,一般百姓誰會去幹?而且包拯雖然級別不算太高,但也不是普通小官,普通的百姓是很難見到他的。

包拯的官在當時有多大?為什麼能處罰達官貴人?真的能攔轎喊冤嗎

對於包拯,胡適先生在《中國文化概論》中這樣說過:包拯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古代歷來的精巧的折獄故事,或者存在於史書,或者存在於民間,一般人不知道這些人物的來歷,便會把故事堆在一兩個人的身上,而偵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間不知道怎麼選擇了包拯來做這個箭垛,將折獄的奇案堆到他的身上。

包拯之所以能夠流傳如此之廣,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官職,也不完全是因為他不畏權貴,主要是這位清官的心中裝著百姓,做官替百姓著想,僅憑著這一點,他就能夠成為大家歌頌的清官,名垂青史,更何況包拯的故事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清官的影子。

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