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为北宋浴血杀敌,但当北宋存亡关头,杨家将为何不救国?

xiaolong281at


其实在历史上,杨家将在宋初三代以后便后继无人,寂寂无名,北宋末年时根本无人知晓杨家将及其后人下落,他们更不可能出来救国了。

演义中的杨家将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南宋初年,就连岳飞麾下、岳家军中的头号猛将杨再兴都被描述成杨家将的后人,但历史上的杨家将远没有这么风光。

初代杨家将——杨业

杨业,原为北汉名将,北宋灭北汉,杨业投靠北宋,被宋太宗委以重任,镇守雁门关一带,防御契丹,因屡败契丹骑兵,被称为“杨无敌”。

演义中的杨业被奸臣潘仁美陷害,兵困金沙滩,头撞李陵碑而死,历史上的杨业则是因主帅潘美(潘仁美的原型)拒不发兵接应救援,力战被俘,绝食三日后壮烈捐躯。

二代杨家将——杨延昭

正史中的杨延昭是杨业长子,他继承父亲的英勇忠诚,活跃在宋真宗年间,在河北一带率军抗辽,多次挫败辽军的进攻。契丹人崇拜北斗七星,认为七星中的第六颗星是他们的克星,因此把骁勇善战的杨延昭称为“六郎星”,这便是杨六郎的由来,并非因为他排行第六。

三代杨家将——杨文广

演义中的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孙子、杨宗保的儿子,但正史中的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活跃在宋仁宗年间,主要战功追随范仲淹与西夏作战,追随狄青南征。

演义中杨业7有7个儿子,个个都是将才,正史中的杨业也有7个儿子,但只有长子杨延昭成为第二代杨家将,次子杨延玉随父战死,其他5子都未从军征战,也没有在史书留下自己的事迹。自杨文广以后,杨家将便已退出历史舞台,到北宋末年无处寻踪。

《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被塑造为杨家将的后人,他虽是虚构角色,但其“家贫卖宝刀”的遭遇却反映出杨家将的落魄。尽管如此,杨家将满门忠烈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即便在千年以后,也值得我们弘扬!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杨家将又不是像皇帝那样可以世袭,有三代为将就不错了,打仗这种本领,又不能遗传。

在著名历史小说《杨家将》中,塑造了杨氏家族四代忠烈的人物形象,小说里面当然有虚构,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其他杨家将吗?

答案是肯定的。

1、第一代杨家将:杨业

杨业本是北汉名将,跟大宋打了很多年的仗。后来北汉为宋太宗所灭,杨业仍然不肯投降。他的骁勇与忠诚,令宋太宗颇为感动,不忍心杀死这位忠勇双全的名将,便让北汉亡国之君刘继元前去招抚。在旧主的招抚下,杨业终于归降了大宋帝国,他就是千古流传的杨令公。

在宋辽战争中,杨业屡立战功。然而,由于他以降将的身份受皇帝重用,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与妒忌,在战场上陷害他,把他置于死地。在最后的战斗中,杨业力战被俘,绝食三日,吐血而死。杨业与其说死于辽人之手,不如说死于自己人之手。

杨业自杀殉国的噩耗传到开封城后,宋太宗大为痛心。逼死杨业的监军王侁被除官,发配金州;潘美被降三级留用;追授杨业为太尉兼大同军节度使。皇帝这么做,一方面是表彰杨业的功勋,另一方面也是树立一个忠勇的榜样。杨家将的故事,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这既是百姓对杨门忠烈的景仰与传颂,也有官方宣传的痕迹。

2、第二代杨家将:杨延昭

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与父亲一同战死沙场,后来他的五个儿子均被朝廷录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杨延昭,也就是小说人物中的杨六郎。

在杨业的数个儿子中,杨延昭的性格与父亲最像。杨业曾说:“此儿类我。”确实如此。杨延昭尝追随父亲参加雍熙三年的北伐,后来镇守大宋北疆,颇多战功。宋真宗也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堪称为杨家将第二代的出色人物。

公元999年,辽师南侵,进攻宋军守备薄弱的遂城。几乎没有人相信小小的遂城能抵挡辽军的进攻。可是,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拯救了遂城,此人正是杨延昭(又称杨延朗)。当时正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零度以下,杨延昭召集城内壮丁,连夜在城墙上注水。到了次日凌晨,水全结成冰块了,整个遂城在一夜之间,加上了一层冰甲,变得坚不可摧。辽人一看,要攻破该城不容易,遂引兵而去。杨延昭以自己的机智沉勇,拯救了一座城市。

3、第三代杨家将: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他的才华曾得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赏识,后来追随狄青南征。考虑到杨文广是名将之后,宋英宗多次提拔他,官至定州路副总管、步兵都虞侯。与祖父、父亲一样,杨文广也是精忠报国,因公忘私。

可以说,杨氏家族为大宋帝国的边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代人抗击外敌的英勇事迹,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逐渐演变为小说《杨家将》,其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遂成为国人的精神财富。


君山话史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主要活跃在北宋中前期,到了北宋灭亡的时候,杨家将就不存在了,因为他们的踪迹无人知晓了,所以,在北宋灭亡的时候,也就没有杨家将来救国这一说法了。

那么历史上的杨家将,总共经历了几代人呢?

据《宋书》和《长编续资治通鉴》的记录,仅仅只有三代而已 ,他们分别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杨业也就是杨家将的创始人,杨家将的名声,就是他树立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但不是大宋的臣子,相反他是大宋的敌人。

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只统一了南方,北方的北汉和契丹还没有统一,他就撒手人寰了。

杨业就是北汉的大将,北宋皇帝赵匡胤想统一全国,去攻打北汉的时候,都是杨业带领杨家将和北宋殊死抵抗的。

赵匡胤打了两次北汉,因为杨业的存在,都没有得逞。最后赵匡胤离奇的死亡了,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的手里。

赵光义当了皇帝,继续统一北汉,他借鉴了前两次打北汉的经验,一鼓作气,把北汉给攻打了下来。

北汉的皇帝刘继元顶不住投降了,但是,这时候的杨业还没有投降。宋太宗赵光义看到杨业如此忠心,十分的赏识他。就让北汉皇帝刘继元去说服杨业。

不得已杨业只好投降北宋,成了北宋的一名社稷之臣。也就是此刻开始杨业才为大宋效力的。

因为杨业对打击契丹有经验,宋太宗就把他分在北方边界上,防御契丹人了。

杨业防守北方边界的时候,多次为大宋立功,其中让杨家将名扬天下的,正是雁门关大战,此次杨业带领八千杨家将,打败十万契丹人。

这一战杨家将之所以能胜的如此漂亮,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熟悉地形,且雁门关多山丘,不利于骑兵作战,所以,契丹人的骑兵根本无用武之地。

这次契丹人对阵杨家将,是败的心服口服。自此之后,契丹人提到杨家将,就多多少少的留下了一些阴影。他们再也不敢冒犯杨业管理的地盘了。

所以,以后契丹人骚扰大宋,都是选择从东面的平原进军。

因为契丹人的经常的骚扰,若怒了宋太宗,宋太宗想把契丹给灭了,他就组织了东西两路军去攻打契丹。

杨业就是西路军的一个将领,他跟随的正是大将潘美(影视剧里的潘仁美),这次出征,因为潘美的临阵逃脱,把杨业所率领的杨家将,给扔到了几十万契丹人到包围中,杨业最终被他们所俘虏,三日后绝食而亡。

杨业战死之后,宋太宗为了表彰杨业的贡献,就把他的爵位世袭给他的儿子杨延昭,就这样杨延昭就成了杨家将的第二代领导人。

有一次契丹人攻打大宋的遂城的时候,是杨延昭带领杨家将,奋力对抗,才解了遂城之围的,击败契丹人的。

但是,也是在杨延昭的时候,宋真宗和契丹人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契丹和北宋的关系回归到和平。因为没有战事了,武将的用处也就不大了。

杨延昭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杨六郎。

第三代杨家将就是杨文广,杨文广主要是跟着北宋名将狄青对抗西夏族。当然杨文广也是战功赫赫的名将,他没有辱没杨家将的威名,战功虽然比不上杨业和杨延昭,但是,还算说的过去。

杨文广之后杨家将就没有了踪迹,无论是《宋书》还是《长编续资治通鉴》都没有了杨家将的记录了。


史学达人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可没等到北宋末年那时候。历史上的杨家将,其实只传了三代,三代往后就碌碌无为,泯然众人。

第一代自然是杨继业。杨继业毫无疑问有被演义夸大的成分,杨继业原本是北汉将军,官居建雄军节度使,是北汉人心目中的杨无敌,被北汉国主赐姓刘。

但是在北宋的历史里,这个杨无敌在北汉为官的时候,被北宋初年的大将打得是灰头土脸。

北汉灭亡后,杨继业降宋,官居高位,在雁门之战中和潘美合作大败辽国十万军队,从此名振天下。后来雍熙北伐撤退时率军断后,因无援兵被俘,被俘后绝食而死。

杨继业死后极具哀荣,被追封太尉,大同军节度使,他的几个儿子均被恩荫为官。

在他的几个儿子里,最出名的就是杨延昭了。

杨延昭子承父业,在北边抵抗辽国,多次击败辽国的进攻,威震辽国人,辽国人认为杨延昭是天上六郎星下凡,所以又叫他杨六郎,当时在北边抗辽的还有一个名将叫杨嗣,演义中把杨嗣的功劳许多都安插在了杨延昭身上。

杨延昭虽然也是护边名将,但是他的地位和他爹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杨家将第三代是杨文广,杨文广是杨延昭三子,他主要负责和西夏的战争,杨文广和北宋许多名将名臣,比如范仲淹,狄青,韩琦都合作过。不过当时北宋已经和辽国和谈,和西夏的战斗也不多,杨文广没多少机会建功,其成就要比杨延昭和杨继业低很多。

历史上的杨家将到这里其实就没了,杨文广后代碌碌无为,终泯然众人。

几十年后,宋金大战爆发,而此时的杨家将已经成为传奇故事流传世间。


守仁读仁


正史中关于楊家将,只记述了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三代人。

杨业抗辽,兵败被俘,绝食而死。

杨业之子杨延昭镇守河北边关,抵御辽兵,达二十年之久。

.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曾先后随范仲淹和狄青抗击西夏,也曾在河北做过地方官。

杨文广病死于宋英宗时期。其后人未再有传记。或还有为官者,未再统兵,无显赫战绩。所以无传。

英宗距靖康之难约七十年。靖康之难前后与金人交战,未闻有杨家后人。

欢迎点评。


WM晓奇


评书《杨家将》的流传很广,许多人都听过。可是评书不是历史,不要误把它们当成历史! 杨家将确有其事,这三代人是杨业(评书中的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评书中是杨宗保)。

自宋朝建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导致大量武官被清理,大量文官率领军队打仗。武将受到文官指挥,岂有不打败仗的道理!


老杨家是后来归降北宋的军人出身,自然不受重用,杨业只是个边境线上的副总兵,手下不到两万人。靠他们抵御外寇也是力不从心,况且上面还有文官辖制,手下众人也不完全听其调遣。 杨业被辽俘获,三天后绝食而亡。宋辽檀渊之盟后少有战事,北宋政权从民众身上剐来民脂民膏送予辽国,两国边境还算平静。赵光义北伐失败后,宋朝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再无北伐之事。


杨延昭是杨业长子,不是杨六郎,他率军对辽战果尚可,辽人认为他是北斗七星中第六颗主管北方的星君,故有六郎之称。 评书中的杨宗保并无此人,但杨文广是六郎之子,这时已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几乎已无号召力了。至于后来的杨再兴,那已是不知存不存在的人物了,老杨家也没那么大的排场——天波杨府。


行云流水1437995


有答者列举的很详细而且分析的的确到位。杨家将的故事耳熟能详,而且在民间演义中也是传奇。历史上的杨家将虽说没小说般闪耀,但的确杨家为大宋初期的稳固打了很深的基础。

可是谁也不能像不老松一样,每一代人无法像杨业或杨延昭那样勇猛无敌、骁勇善战。而杨家将也最早出现在宋初,到杨文广一代时也还是仁宗时期,而后面的杨家并没有出现比较出名的将领,或者说杨文广之后杨家就没什么人物了。

记得电视剧《杨家将》最后一幕,孩子抓周选中了毛笔,其实杨家也会想,征战了三代了,可能也该歇歇了,都想着让后世能够平平安安。

附:岳飞账下有一员大将杨再兴将军,便是杨家将的后人!!!<strong>


南窗问秋


呵呵,又见一个听评书戏曲入魔的。


四川達州


所谓盛极则衰,杨家前几代人确实比较英勇,但也只是前几代人,后来的杨家人没有了祖辈英勇,变得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在北宋灭亡之际也就没有那个能力了。



蓝少十五爷


在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朝政大权被六贼掌控,百姓生活困苦,内有奸臣作乱,外有金国威胁,此时,杨家将早已颓废,后继无人,再也不是早期那个杨家将了,所以在王朝末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