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一、景陽宮:東西六宮中最冷清的一座宮殿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紫禁城,從此,紫禁城這座熱鬧了500多年、接納過24位皇帝的深宮大院,終於寂靜了下來。

繁華盡頭,不過是一場虛夢。歷史的塵埃撲面而來,再大的權勢也終究成了夢幻泡影。

從此,紫禁城被稱為“故宮”,它承載的,只是那段故去不復返的歲月。

雕樑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當宮門再度打開,進來的,已不再是皇帝親王、後宮佳麗,而是一群中華民國清室善後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他們此行的目的,不過是打理清點宮室裡塵封已久的舊物。

整個清點程序非常細緻繁瑣,大致包括查報、登錄、寫票、貼票、照相五個步驟,從乾清宮開始,然後是坤寧宮、南書房、上書房……

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終於來到了景陽宮。這個宮殿位於東六宮的東北部,八卦中的東北方向艮位,《周易》稱“其道光明”,“景陽”即景仰光明之意。然而,那卻是東西六宮中最冷清的一座宮殿。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明代萬曆皇帝的廢后曾住過這裡,相當於是冷宮。直到康熙年間,朝廷才對景陽宮進行了重修和整改,將這座廢棄已久的宮院重新利用起來。那時景陽宮主要是用來收藏圖書的,這裡藏有12幅《宮訓圖》,圖中描繪的全都是古代賢德嬪妃的勵志故事。每逢過節,后妃們便會來到景陽宮後殿學詩堂參觀學習。

然而就是這座最不起眼的宮殿,卻給了世人大大的驚喜。工作人員們走進景陽宮,打開大紅木櫃,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批舊年塵封的照片。照片上,都是同一個人的影像,或端莊威嚴,或故作慈祥,或搔首弄姿,有的照片上方,赫然顯著幾個大字:聖母皇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能自稱“萬歲”的太后,清朝歷史上,僅一人而已。於是大家很清晰地分辨出,這照片上的人物,便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工作人員們為這些照片細細地編號:

珍字

一八二,慈禧像,一張

一八四至一八五,慈禧放大相,四張

一九六,慈禧玻璃底片,一盒

二〇三,慈禧太后相片(帶錦匣附緞袱三件),十九張

二〇四,慈禧太后彩像(帶框),一張

二〇七,慈禧太后各樣相片,二百十張

……

工作給宮殿進行編號,是依照《千字文》的文字順序來的。開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乾清宮是“天”,坤寧宮是“地”,南書房是“玄”,上書房是“黃”,以此類推,輪到景陽宮時,已經到了“珍”。

粗略計算,此次發現的慈禧照片多達數百張。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二、御前女官裕德齡

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曾經慈禧是痛恨拍照的,她以為相機是西方淫巧之物,拍照更會攝人魂魄、損人陽壽。當初她極其厭惡在紫禁城以拍照取樂的珍妃。珍妃生前,慈禧命太監摔毀了她的相機;珍妃死後,慈禧又翻出她曾沖洗的照片全部予以燒燬。然後,這位視拍照如毒物大害、性格又乖張執拗的老佛爺,最終為什麼還會留下大量照片的呢?不得不說,這得歸功於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齡。

裕德齡的父親裕庚為清朝外交官,母親路易莎•皮爾森是個法國人。德齡的童年是在湖北沙市度過的,1894年甲午戰敗後,沙市成為通商口岸,後來發展成洋人混雜的重要港口,德齡小時候在這裡時常接觸洋人,漸漸開放了視野。1895年,裕庚被任命為特命全權大臣,出使日本,德齡隨父親到東京赴任,三年後,裕庚出任駐法使臣,德齡又跟隨父親去了法國,一待又是三年。六年的海外生活豐富了她的閱歷,使她成為一個眼界開闊、思維活躍的姑娘。1903年春,17歲的德齡剛隨父親回到北京,慈禧便下旨,命她和妹妹容齡一同進宮做女官,擔任貼身翻譯。

在德齡的極力勸說與鼓動下,慈禧終於拍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這一年,她已經69歲。

第一次拍照時,慈禧看著相機,好奇地問:“真是奇怪,這東西怎麼能把人的相貌照下來?”她叫一個太監立在照相機前面,自己從鏡頭這邊望過去,忽然喊道:“為什麼你的頭在下面?你現在是用頭站立還是腳站立?”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照完之後,她對德齡不斷叮囑:“我剛才的樣子太刻板了。下次要照的時候先告知我一聲,我要照個和氣些的。”之後她又催著德齡趕緊將照片洗出來給她看看。那以後,慈禧便開始迷上了拍照。

因為德齡的遊說,我們才終於有幸目睹慈禧的廬山真面。儘管留下的照片不少,但是她還是千篇一律的模樣和神情:身著的旗服寬寬大大,沒有絲毫的玲瓏美感。臉色總是暗沉,細長的雙眸下掛著雞蛋大小的眼袋,方正的大臉,扁平的下巴,還有一張很闊很厚重的嘴唇,搭配起來真是不好看。

從照片上看,晚年的慈禧一點都不美,於是我們猜度她年輕時也好看不到哪兒去,畢竟年老也該看得出年輕時的影子。比如秦怡, 90多歲了依然眉目清秀、鼻樑挺直、唇紅齒白;趙雅芝,60歲仍然面容清麗、身材苗條、風韻十足。年輕時是美麗的少女,老了就該是美麗的老太太。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成立,老了還美,年輕時才會美。

然而在慈禧身上,這樣看似合理的邏輯論斷與史料記載極不相符。

歷史告訴我們,即便到了滿面塵霜、老態龍鍾的年紀,慈禧依然經常炫耀自己年輕時的風光:“入宮後,宮人以我為美,鹹妒我,但皆為我所制。”曾經她的美色,已到了遭人嫉恨的程度。她不僅貌美,還頗有手段,所以魑魅魍魎皆為所制。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三、慈禧到底美不美?

慈禧身邊曾有兩個人與她有過近距離接觸,並在後來的回憶錄中明確寫到了她的外貌,一位是裕德齡,一位是美國女畫家卡爾。

德齡1903年入宮,1905年出宮,正值慈禧68至70歲,其間與慈禧朝夕相處。她後來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豔明的少年,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於老境之後,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

1903年,美國大使康格來到中國與慈禧會面,並帶來了一位名叫卡爾的女畫家,卡爾從1904年8月開始為慈禧畫像,與她朝夕相處了九個月,後來卡爾在回憶錄《慈禧寫照記》中細筆描摹了她的外貌:“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而且其性情佳麗姣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慈禧太后身體各部位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廣額豐頤,明眸隆準,眉目如畫,口唇寬度恰與鼻寬相稱。雖然其下頜極為廣闊,但絲毫不現頑強的姿態。耳輪平整,牙齒潔白得如同編貝。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歲的大壽,平心揣測,當為一位四十歲的美麗中年婦女而已。”

現代史學家在評述慈禧外貌時,基本上持一致肯定的態度,除了以上的史料,還有根據慈禧的經歷推斷出來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慈禧是通過選秀入宮的。滿洲八旗分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歸皇帝統領,屬於王牌軍,待遇好,地位高。下五旗屬於雜牌軍,待遇低,地位差。慈禧是滿洲鑲藍旗人,屬於下五旗。慈禧出生時其父正做著筆帖式,只是一個八品小官,直到咸豐二年才升為四品道員。也就是說,慈禧既沒有高貴的血統,也沒有顯赫的門第,要想得到咸豐帝的寵愛,出眾的美貌和精明的手段是她唯一能依仗的王牌。

此外,慈禧的競爭對手頗有實力,當時和她差不多時間入宮的還有貞嬪、雲嬪和麗貴人。貞嬪,一個月後被冊立為皇后,即後來的慈安太后;雲嬪是咸豐在藩時的侍妾,非常瞭解皇帝的習性;麗貴人,人如其名,美麗異常,很多影視劇中都說慈禧因為嫉妒最後將她迫害致死。

除了這些有案可查的嬪妃之外,據說咸豐的圓明園裡還藏有 “四春”。就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境況下,慈禧還是突出重圍,奪得了咸豐的寵愛,入宮兩年就由蘭貴人晉升為懿嬪。待她誕下皇子載淳後,由嬪升為妃,後來又做了貴妃,因為咸豐朝沒有設立皇貴妃,所以慈禧成為後宮僅次於皇后的人物。這一年,她只有24歲。

史學家推測,慈禧年輕時應當很漂亮的,不然怎麼會在選秀裡脫穎而出,何況咸豐是個出了名的好色皇帝,慈禧不漂亮又怎麼會在後宮佳麗中獨佔頭魁、平步青雲。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四、慈禧最後那張陰森的偽照

然而因為她所處的時代風雲際會,頻繁遭遇轉折,而她既沒有高超的掌舵水平,又做不到在洋人面前硬起骨頭,中國的航向終在她的手上,走到了危急存亡的岔路口。於是歷史留給她的,大多是身後的罵名。1908年,她因身患痢疾在儀鸞殿去世,葬禮十分豪華隆重,不僅陪葬無數,抬棺人數量高達128人,完全是帝王的規格。出殯時,皇室成員、文武百官傾巢出動,沿途百姓觀摩,道路被圍得水洩不通。她死後三年,清朝亡了,然而世事鉅變於她又有何影響?該享的榮華,不該受的奢靡,她已在生前盡數得到。

誰能料到,僅僅過了20年,她被封塵的屍身,就以一種倉促羞恥的狀態,展現於外人面前。

1928年夏,軍閥孫殿英制造了駭人聽聞的盜陵竊寶案。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這位孫殿英自稱大明遼東經略孫承宗之後,四年前,馮煥章用槍桿子逼宮,把末代皇帝趕出了紫禁城。孫殿英想著,他們有槍桿子的可以革滿清的命,自己槍桿子沒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冤有頭,債有主,滿清王朝的總頭目,就是慈禧太后。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後來他們又以炸藥打開了入口。硝煙瀰漫中,做為永久性工程的定東陵毫無招架地敞開在這群匪兵面前,統治中國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的陵寢大難臨頭。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慈禧的棺木被打開後,一場暴虐的洗劫是免不了的,當時中國最頂尖的物質財富幾乎都集中在這裡,慈禧的嘴裡含有一顆巨大的夜明珠,據說正是這顆夜明珠致屍身不腐,士兵伸手去取,粗魯用力地掰開她的嘴,她的臉頰被撕破。慈禧的壽衣禮裙綴滿了數千顆珠寶,因而也被扒掉,她的屍身從棺槨裡被拖扯到地上,淒涼不堪。

等到盜墓的消息不脛而走,皇室宗親再看到這位老佛爺的真容時,無不憤慨潸然,只見慈禧遺體趴在槨蓋上,頭朝北,腳朝南,臉朝下,左手反搭在後背上。頭髮散而不亂,髮根處還扎著紅頭繩。上身裸露,下身穿著褲子。一隻腳穿著白襪子,另一隻腳赤著,襪子扔在一旁。因為陵墓常年陰冷潮溼,她的屍身長出許多白毛,還留下許多拳頭大小的青色和褐色斑痕。這就是慈禧留給世人最後的形象,而後她被重新收殮,蓋棺安葬。

而今網上還能看到慈禧屍身腐爛的照片,這自然是偽照。只是她在民間的聲望一向不好,大家自然也就樂得見她醜陋的模樣。因為有了一場盜墓的鬧劇,人們終於又相信了“惡有惡報,死後不寧”的天理之論。通常,歷史的記憶要重現人間,必須依附於累累白骨,所幸近代人物留下了影像,我們重塑那段歲月就變得更加真實可依。而我們在回顧慈禧的經歷時,或許她生前眾多的鮮活照片,都不如最後那張陰森的偽照來得精彩。

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當初是如何發現並保存下來的?

【作者簡介】翟曉潔,湖北荊州人,武漢大學新聞系碩士研究生。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負責採編工作。已發表新聞、散文、詩歌、小說等一百多萬字。

推薦: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