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用生僻字?

程老師侃史


滿清政權入關後,積極學習漢族文化,致力於民族融合,有許多政策都是延續了明朝的傳統,皇子起名規則上也借鑑了明朝。縱觀明清兩代皇子的名字,生僻字都挺多的。

之所以會大量採用生僻字起名,主要是受明清皇嗣起名規則的侷限,以及方便百姓“避尊者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為了方便後代子孫見面好論輩分,明分支,朱元璋給26個兒子的子孫後代都定下了代表輩分的字,每個兒子後代的輩分字都不相同。

詳情如下圖

朱元璋確定了輩分字還不算,他自己信奉五行,還規定了子孫名字的第三字還必須帶上五行元素,就是帶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為了避免同一代人同名,連元素週期表裡的字都被用到名字裡了。

清朝以康熙皇帝為分水嶺,之前都是按照滿語起名字,予以美好的祝福就可以,不用考慮輩分。從康熙的兒子們開始,皇子起名時就遵循漢人起名字的方式,輩分字+名字。

康熙定了下三代的輩分字為“胤、弘、永”,乾隆皇帝續了“永綿奕載”,道光皇帝續了“溥毓恆啟”,咸豐時續了“燾闓增祺”,溥儀退位後還增了“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雖然大清朝到溥字輩就亡了,可老祖宗定下的輩分字,愛新覺羅的後代還是可以繼續沿用的。

規定輩分字的同時,同輩兄弟的名字部首也必須都是一致的。如康熙的兒子是“胤”字輩,名字都帶“礻”。孫子是“弘”字輩,名字都帶“日”;重孫是“永”字輩,名字都帶“王”。

一般來講皇帝的兒子都不少,皆用同一個部首的字起名,且都得是寓意較好的字,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很多皇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甚至是為了好寓意拼出來的字。

再者,古代講究避尊者諱,父親的名字兒子不能用,皇帝的名諱全天下都要避諱,甚至生活中直接寫出來、讀出來都是大不敬,要想方設法找到同義字替換或者乾脆寫成錯別字。皇子名諱採用生僻字,也就是尋常百姓平時根本用不到的字,大大的避免了皇子登基後,百姓皆要避其諱的麻煩。

由於清朝皇子都用相同的輩分字,新皇繼位時,其眾兄弟都面臨避諱改名的問題。如雍正皇帝胤禛繼位後,其兄弟們的輩分字“胤”都改為了“允”;畢竟皇子數量多,能繼承大統的就一位,一人改比兄弟們都改方便多了,於是乎後來的皇帝登基後都是改自己的名字,如嘉慶皇帝“永琰”改成“顒琰”,道光皇帝“綿寧”改成““旻寧”。

明清兩朝皇室輩分字的應用也有所不同。

朱元璋給自己所有兒子的後代都安排了輩分字,意味著朱家子孫都要按照輩分表起名。無論是是哪個支系,什麼輩分,是皇帝近支還是閒散宗室。而清朝只有近支宗室男丁起名才可以遵循皇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的輩分字,同是愛新覺羅的後代 ,卻早已分出個親疏遠近。宗室遠近的劃分標準最初是以康熙為界限的,康熙的子孫都算近支宗室,可能是康熙子孫實在太多了,後來改成雍正的後代才算是近支皇室。 愛新覺羅家其他的支系都採用區別於皇室的其他字作為輩分字。


史論縱橫


首先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就不太準確,清朝皇子的名字並不是一開始就取的是生僻字

清朝的開國之君皇太極給皇子取名非常隨意:長子豪格、次子洛洛、三子洛博會、九子福臨(順治)等,這些皇子的名字取的都很“任性”,毫無規律可言,且基本都是常用字,也就不存在“生僻字”之說了。



入關之後的第一代君主順治給兒子取名也是沒有任何講究:長子牛鈕、次子福全、康熙玄燁等,根本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甚至兒子和父親名字中同有“福”字他們也不在乎,要知道這在當時的漢人眼中是“大不敬”,會亂了輩分)。

究其原因是當時滿清尚未入關或入主中原年代尚淺,受漢族文化影響還不深,給皇子們取名自然就比較“隨性”一點。

從雍正那一代起,皇子的名字才和生僻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雍正的兄弟名字都是以“胤”開頭,名字裡的第二個字:褆、𧘌、禛、𧘲等;乾隆那一輩則是以“弘”為首,第二字為:暉、昀、晝、歷等(乾隆以後則不再贅述)

可以看到皇子的名字裡的這兩個字基本都屬於冷門字,這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用來避諱

春秋為尊者誨,為親者誨,為賢者誨。—《公羊傳》

在古代是不能對皇帝直呼其名的(連書寫都不行),這樣不僅不禮貌,嚴重的話還會被以“犯上罪”直接處死。

舉例:

在乾隆朝,“文字獄”達到頂峰,落榜考生王錫侯因為出版了字典《字貫》,在書中開列了清朝列祖列宗的姓名,本意是教導考生如何在考試過程中避諱,結果卻被乾隆抓住不放,判了他一個凌遲處死,連家人也被連坐。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常用字的話,規避起來就會非常麻煩,甚至連日常交流都會產生障礙。

因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清朝皇帝就想出了給兒子取比較生僻的名字的辦法(將來無論誰成了繼位之君,都不會在避諱的問題上犯難)。這也算是皇帝給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吧,你們說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當然是為了顯示滿清皇室的尊貴,辨識度高,凡是皇家御用的一定要圈起來,就連同音的字在叫法上也要避諱,防止衝撞了皇家專用字的貴氣。


不光是在清朝時候給皇子們取名字要求獨一無二,就現在的很多家庭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家的孩子名字特別,專門挑著生僻字來叫,來顯示自家孩子的與眾不同,比如禤靐龘(xuan bing da )……等等。



轉回正題,為什麼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用生僻字?


周所周知滿人的文化合漢人是有區別的,當皇太極入住中原以後也在不斷的學習漢人的孔孟之道,真正開始推崇皇子們取名用生僻字是在康熙年間,自從康熙的皇長子胤禔出生,始有明卻規定,上一個字用"胤",下一字用"示"字做偏旁,由內閣大臣選定偏僻之字圈定,然後再上奏皇上,大多需用偏僻字者,是因為此皇子將來有可能成為皇帝,便於天下臣民避諱。



自從康熙制定此規定後,就像普通的人家的族譜進行了排序,例如:

 一、雍正:上"胤\

微風之語


清代皇族子孫自康熙開始,開始仿照漢族起名,名字中帶有字派,康熙為其子、孫、曾孫確定的字派分別是“胤”、“弘”、“永”,乾隆皇帝又以“永綿奕載”接續,道光時增“溥毓恆啟”四字,咸豐七年又增“燾闓增祺”四字,溥儀退位以後,又加“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上述是清代皇族的字派。

與字派相對,對皇子的名字也有嚴格要求,即確定嚴格的偏旁,其中胤、弘、永分別對應礻、日、王字旁,綿、奕、載分別對應心、糹、釒字旁,溥、毓、恆多用亻、山、金字旁,但到後來的字派,尤其是恆字輩,清朝已經滅亡,所以並沒有那麼嚴格了。

看到這兒就應該想起了明朝,明朝同樣是確定藩王字派,並且同樣要求固定名字偏旁,即必須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所以,明代皇子的名字有很多偏僻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清朝也採取了明朝的命名規則,即命名過於嚴格,所以出現明朝一樣的問題也就不為過。

不過,明清在具體命名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其一,明代朱元璋的二十幾個兒子各有字派,但名字的規則相同,也就是說,按照常理,朱元璋二十幾個兒子中,名字最後一個字可以出現重複,如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姓朱名桂,第十一代晉王姓朱,求字派,亦名桂。

但清代皇子字派均相同,但在字派相同、名偏旁相同的情況下,為避免重複,名字最後一個字就必須不同。

其二,明代所有皇族,包括藩王子孫,都可以使用字派,也就是隻要是朱元璋的子孫,都要按照字派、固定偏旁起名。

但清代不同,清代上述字派,尤其是清朝還未滅亡時使用的胤、弘、永、奕、載、溥、毓、恆、啟等字派,規定只能由近支宗室使用。清代近支宗室曾有數次變化,第一次是規定康熙的兒子都屬於近支宗室,最後一次確定只有是在嘉慶年間,只有雍正的後代才屬於近支宗室。這樣,清代字派的使用範圍就遠遠不如明代了。


楚邾


回答者:桂強 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漢人家族在取名時常常把輩分引入其中,以體現被取名的這個人在家族中的地位。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姓氏各有其一套自成體系的輩分排序,如《北京市門頭溝區地名志》就有記載當地李姓輩分的排序為:應、洪、會、永、天、成、德、繼。漢人在取名時有這樣的習俗,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室愛新覺羅氏又是否如此呢?

( 康熙皇帝)

其實在康熙皇帝以前,滿清皇室愛新覺羅氏還沒有這樣的習慣。比如滿清的開國皇帝叫努爾哈赤,他的兄弟分別叫穆爾哈齊、舒爾哈齊、巴雅喇,他們四人在取名上顯然沒有體現出輩分的特徵。努爾哈赤的繼承者是皇太極,他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除他之外,努爾哈赤還有15個兒子,他們分別取名為褚英、代善、阿拜、湯古代、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德格類、巴布海、阿濟格、賴慕布、多爾袞、多鐸、費揚果。努爾哈赤的兒子在取名上顯然也沒有考慮到輩分。皇太極之後的順治帝福臨一輩以及康熙帝玄燁一輩也都沒有考慮到這種取名習慣。

(乾隆皇帝(弘曆))

但是滿清皇室的取名習慣在康熙帝手裡被改變了,康熙帝生有三十五子,除夭折的以外,還有二十四個兒子,他們名字的第一個字都為“胤”,如胤褆、胤礽、胤祉、胤禛、胤祺、胤祚、胤佑、胤禩、胤禟、胤誐、胤禌等等。除此之外,康熙帝還規定了“胤”字以下為“弘”,“永”兩輩,如弘晝、弘曆(乾隆帝)、永璜、永璉、永琮、永璇、永瑆。雍正皇帝繼位後,命諸阿哥將姓名中的“胤”字改為“允”字以避皇帝的尊諱。乾隆皇帝曾御題有‘永綿亦載奉慈娛’之句,因此後來就以“永綿亦載”四字為近支宗室命名行派。道光年間又規定“溥毓恆啟”四字為載字以下字輩。咸豐帝又陸續規定了“燾、屹、增、棋”四輩。清代末帝溥儀又增加了“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個字。

(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和胞弟溥傑及二位胞妹)

至此滿族宗室輩分前後共有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屹、增、棋、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26個字。

參考文獻:

1. 劉慶華:《滿族姓氏綜錄》,新賓縣民族事物委員會新賓縣滿族文化業餘研究組,內部資料,1982年印。

2. 【清】稽磺,劉墉等撰:《皇朝通志·氏族略》卷一,清武英殿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現代人起名,網上經常統計各個年齡階段起名使用最頻繁的字,比如80後90後男的名字中用偉磊軍彬的比較多,女的用靜麗芳的比較多,而00後10後男的用軒皓浩瑞的比較多,女的用萱彤等字的比較多。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

說到滿清,努爾哈赤還是滿族特色的名字,就不深入研究了。皇太極這個名字據說是努爾哈赤聽說漢人叫儲君叫皇太子,努爾哈赤特別喜愛皇太極這個兒子,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大業,所以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皇太極。

好了,言歸正傳。為啥滿清皇子的名字大多是生僻字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起名有限制

康熙皇帝的時候,滿清入關已經好多年了,滿清皇族特別崇尚漢文化,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在起名字這件事上也學起了漢族的排輩分,就是名字中間都有個一樣的字,譬如胤,弘,永等,這是康熙後起名得第一個限制,皇子的第三個字一般要求都用一樣的偏旁,比如弘時,弘晝,都帶個日字旁,胤礽,胤禛,都帶示字旁,這是第二道限制,皇帝的兒子一般都很多,同一個偏旁的字,要想都是常用字真的很難,所以在這種限制下出現了好多生僻字。


乾隆穿漢服

二,為了美好寓意,來拼字

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寄託了父母的期望,皇上也不例外,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福壽綿長,建功立業。起的名字要有好的寓意,在有偏旁的限制下,只能在這個字的另一半上發揮聰明才智,比如道光的兒子門,前三個奕綱,奕緯,奕繼,奕綱活了二十四歲,壽命不長,後面倆兒子出生沒多久就死了,所以道光換了個偏旁,換成言字旁。他後面兒子的名字奕詝,奕誴,奕詥,奕譓,乍看之下都是生僻字,都不認識,但是看右邊的寧,宗,合,惠這幾個字大家應該都認識,寓意也美好。道光當皇子時叫綿寧,當上皇帝后他把名字改成了旻寧,這個旻字不太常見,但是把這個字拆開,日和文,大家就不陌生了,這也是拼字,和武則天創造的“曌”這個字如出一轍,日月當空,象徵無上皇權。就是現在人起名字也有好多拼字的。

乾隆皇帝兒子名字,看名字的右半部分,應該都認識,寓意也不錯。

三,為了避免出現重名。

給皇子起個老百姓都不常見的生僻字,減少了重名的概率,老百姓都沒怎麼見過的字,肯定不會給孩子起,因為都想不起來,這樣也方便了老百姓,不必總為避諱而煩惱。

雄觀歷史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


雄觀歷史


這是和古代中國為尊者諱的傳統有關。古代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在提到皇帝時候一般情況下都必須要用敬稱,與皇帝同名的甚至都有改名,雍正皇帝即位其他的兄弟都改了名字,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不用改名,被視作莫大的恩寵。書寫文章如果其中的文字與皇帝的名字相同也做減筆處理,就是在書寫上少寫一筆,以表達對皇帝的尊敬、如果寫字的時候稍不注意,多一筆或者少一筆,很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這也給古代文人造成極大的不便。李世民即位有人建議把民部改為戶部以避李世民的諱,李世民沒有同意,被後世大加稱讚,他兒子李治即位還是把民部改為了戶部。

其實明清兩代帝王的名字還好啦,因為明清兩代帝王的名字所用的字都比較生僻,並不常用,所以寫字的的時候很少用到,明朝朱元璋規定自他以後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為皇子命名,在原有字基礎上加上特定的偏旁部首,無心插柳柳成蔭,減少了人們書寫文字中的麻煩。

清朝入關以前取名字比較簡單,名字具有很強的少數民族特色,從康熙以後皇室取名字逐漸跟隨漢族傳統,講究也多了起來,到了乾隆即位以後因為乾隆的名字叫做弘曆,這兩個字在日常生活中屬於常用字,人們時常都需要避免,為此也引發過文字獄。乾隆退位的時候為新皇帝嘉慶改名顒琰與原來的名字永焱同音不同字,用生僻漢字代替了常用漢字,有效的避免了避諱的麻煩,此後遂成慣例清朝皇帝只要即位都會把自己的名字改用生僻字,減少避諱的麻煩。


小川說史


我們今天的人取名字,其實都是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繼承了大明江山的滿清王朝的統治者們也不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取名法則,全部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進行,而且朱元璋給自己的兒子們每個家族制定了一套輩分表。每支系各賜了20個字作為輩分,互不相同且互不影響。傳至20代以後,再往後續輩分。


那麼清朝的皇子們也是這樣嗎?其實不盡然!

清王朝作為滿人統治,姓名之間與中國漢姓頗有區別,但是清王朝的統治者還是選擇了一部分繼承了下來。畢竟這種方式有自身的優越性,那就是人物關係十分明朗,只需要自報家門,便知道輩分高低。如何稱呼對方。因而清王朝的統治者的名字裡也有輩分,當然這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經過吸收學習了漢文化以後給之後的子孫加上的。康熙的幾十個兒子們便已經嚴格地按照這一禮法執行了。


那麼為何在皇子中名字有很多偏僻字出現呢?其實是因為古代講究“為尊者諱”。皇帝作為天下最為何至高無上的人,整個國家的百姓臣民是不可以直呼皇帝名諱也不允許直接書寫皇帝的名字,在遇到皇帝的名字時要進行缺筆畫處理。因此如果皇帝的名字十分常見,這可就難為了天下的百姓了,每天都要為了避諱而寫“錯別字”,那怎麼辦?


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發生,皇帝們也十分體諒臣民的難處,因此便給皇子們改名為比較偏僻冷門的字。其實歷史上改名的皇帝由來已久,從漢代的劉彘改名為劉徹,到道光的從“綿寧”改為“旻寕”。當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要改,只需要那個登上大寶的“幸運兒”做出一點小犧牲。


不妨大家來認幾個皇帝的名字:漢元帝劉奭、漢平帝劉衎、東晉穆帝司馬聃、前涼高祖昭王張寔、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西涼昭武王李暠、南朝宋太宗明帝劉彧、南朝齊武帝蕭賾、北周武帝宇文邕、一代女皇武曌、南唐高皇帝李昪、宋孝宗趙眘趙眘、宋端宗趙昰。這些名字你認識幾個字?

做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名!所以,想轉運,改個名唄!


珞珈山的貓


簡單來說,是為了方便避諱。

清朝皇室取名的規矩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特色。

康熙之前:滿文名為主

在康熙皇帝以前,清朝皇室取名完全按照滿族自己的習慣,努爾哈赤不用說了,他的兄弟子侄也都是叫穆爾哈齊、皇太極、多爾袞這些,全都是滿語名,而且不考慮輩分。

努爾哈赤確定了宗室的劃分,按其規定,努爾哈赤自己及其親兄弟的後裔被稱之為宗室,俗稱黃帶子,努爾哈赤的堂兄弟以及從堂兄弟的後裔被稱之為覺羅,俗稱紅帶子。

宗室與覺羅的劃分是清朝皇室命名跟明朝皇室命名走向不同的的第一步。

努爾哈赤之後,皇太極加快了後金(清)的封建化進程,再加上之後的清軍入關、一統全國,漢化的影子也在皇室命名中顯現出來,康熙帝名叫玄燁,這個名字顯然帶有不少的漢文特色。

康熙時期:使用字輩

清朝皇室起名按字輩是從康熙時期開始的。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序齒(載入族譜)是有二十四個,無一例外,他們的正式名字中第一個字均為“胤”,如胤禛、胤祥。

這是康熙帝對自己兒子做的一個特殊劃分,他規定自己的後裔為近支宗室,非其後裔的宗室稱之為遠支宗室,只有近之宗室才用字輩。

除了兒子們以外,康熙帝還規定了孫輩和曾孫輩的字輩,即“弘”與“永”兩輩,如弘曆、永琪。此外,後人名字的第二個字康熙帝也安排上了,即確定偏旁,康熙帝的子輩名字偏旁均為“礻”,孫輩均為“日”。

康熙以後:因避諱而變

到康熙帝去世,清朝已經快入關數十年,有些東西已經學的很溜了,比如避諱。

在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時期,後金(清朝)是不怎麼避諱的,努爾哈赤時期還可以直接寫努爾哈赤的名字,順治帝福臨也下詔“不可因朕一人,使百姓無福”。

但到了康熙時期,避諱還是開始了,最明顯的唐玄宗不叫唐玄宗,叫唐明皇,其他遇到忌諱的字要麼換過,要麼缺一筆或者多一筆,反正不能完全相同。

繼位的雍正帝比康熙帝更忌諱,連諧音都要避,他的兄弟們名字中的“胤”字自然也要變變,改成了“允”。

乾隆帝跟他爹不同,沒這麼計較這些,所以他的兄弟們不需要改字輩。

乾隆帝退位後,嘉慶帝繼位,宣佈以後兄弟們不用該字輩了,我改!於是他改名成了顒琰,他兒子道光帝繼位後也改成旻寧。

咸豐帝以後,直接規定皇帝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不需避諱,所以誰都不需要改名了,但跟第二個字撞上也是要避的,所以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名字,反而是第二個字生僻,這是為了方便避諱。


平沙趣說歷史


我來回答一下吧,其實不只是在清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這麼一個傳統。

這叫皇帝之德

為啥呢?

大家都知道古代平民是要避諱的,遇到皇帝和皇子的名字都要缺筆表示尊重,皇帝為了不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學習,往往會主動選擇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很少的生僻字來做名字,甚至會去造字

最著名的就是漢宣帝和武則天

漢宣帝原名劉病己,這兩個字太常用了,要是避諱的話,老百姓不用看病了,所以漢宣帝主動改名:劉詢

武則天也一樣,天和則這兩個字在文言文裡也很多見,所以改名叫武曌,既有皇帝的威嚴,又照顧天下士子。

到了明朝朱元璋更不得了,創造了輩分,從此皇家給孩子起名那可就高難度了,開始了暴走的造字模式

清朝更難辦,因為他是少數民族,姓愛新覺羅,名只能取兩個字,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