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上篇《 》觀察了趙國國勢的盛衰,瞭解了時局的變化,掌握了四大名將的時代背景。今日將介紹比較四大名將的最終結局。

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殺俘不祥――白起之死

1、白起與范雎的怨仇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曰:"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白起早 年得穰侯魏冉賞識而發跡,兩人交情良好,但之後魏人范雎向秦昭襄王進言"強宮室,杜私門。"導致魏冉罷相。長平之戰後,白起欲乘勢攻下邯鄲,時為秦相的范雎憂慮白起戰功過大將威脅自己的地位,便勸使秦王收兵。白起知曉後,對范雎耿耿於懷,兩人日益水火不容。

2、賜死杜郵

不久後秦、趙又爆發邯鄲之戰。秦將王陵作戰失利,秦昭襄王欲令白起接手,白起因前次范雎阻撓,憤而稱病不出。等到繼任的王齕又失敗,昭王便強令白起 出任,白起依然執意不肯。白起一再抗命,再加上范雎居中挑撥,昭王一怒之下 將白起貶為士卒,逐出咸陽。白起失意之餘偶有牢騷之語,被昭王聽聞,剛行至 咸陽十里外的杜郵,又賜劍一柄,令其自殺。白起別無選擇,只好伏劍自刎。白起之死,一則以挾才自重,致令昭王不快;一則以范雎讒謗,太史公所言"言而殺之。"是也。另外,常有好事者附會為長平殺降的報應。

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老驥見棄――廉頗亡走

長平之戰廉頗因作戰保守而被撤換,後因鄗之戰大捷,得以升任相國。公元前 245 年趙孝成王薨,繼立的悼襄王不喜廉頗,正在魏國作戰的廉頗第二度被撤換,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名大將樂乘。廉頗一怒之下攻擊樂乘,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樂乘敗走,廉頗也只能逃亡。

廉頗逃到魏國後,趙悼襄王面臨強秦的威脅,又想召回廉頗。悼襄王擔心他 年高體衰,不勝重任,便派使者藉故探望廉頗。廉頗為此特別披掛上馬,演示一番身手,沒想到使者收受奸臣郭開的賄賂,竟讒毀其"一飯三遺矢",趙王遂作罷。廉頗在魏國久不被重用,遂接受楚國的邀請,至楚為將。但廉頗不諳楚兵,沒能立下功勳,抑鬱而終。廉頗屢屢不被君主信任,甚至成為宮廷政爭的犧牲者,反映趙國末期用人不當,朝中奸伺橫行的景況。

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自毀長城――李牧受誅

公元前 229年王翦攻趙,趙國派遣李牧、司馬尚御之。即使王翦是當時秦國 最強的戰將,對李牧也感到棘手。於是秦國使出最擅長的反間計,重金賄賂趙幽 繆王的寵臣郭開,讒毀李牧謀反。昏庸的幽繆王便派趙蔥、顏聚替換李牧和司馬 尚,李牧拒絕服從命令,不幸被趙王的暗線伺機擒住,遭到處死。李牧身亡,司馬尚被免職,來年王翦發動攻擊時,趙軍再無抵抗能力,頃刻亡國。趙國面臨強敵壓境,危如累卵之際,竟親手推倒最後一根樑柱,殺害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尤其先後兩任趙王皆誤從奸幸,迫害己方大將,令人不勝唏噓。

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老謀深算――王翦的智慧

告老頻陽

三晉相繼滅亡之後,秦始皇的劍鋒南指楚國。信心滿滿的秦始皇分別找來李 信和王翦,詢問平定楚國所需要的兵員。正值壯年的李信傲然回答:"二十萬人足矣。"又問王翦,王翦卻認為非得要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原本便屬意李信,此時愈發欣賞李信的膽識,譏笑王翦暮氣。於是任命李信為主帥,率領二十萬人伐楚。王翦不為用,藉故引退回到頻陽。

重執兵符

然而李信卻意外地敗北,秦軍棄甲曳兵而回,秦始皇只好親赴頻陽,請出王翦。於是王翦如願率領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征,臨行前還再三向秦始皇求得富饒的田地和華美的宅院。軍隊行出函谷關之前,王翦又遣使五返,要求了更多 的賞賜。有人批評王翦貪得無饜,王翦卻說:"我這是消除秦王的戒心啊!"

王翦滅楚之後,又進兵會稽,南征百越,最後功成身退。王翦之子王賁亦為秦之名將,受封通武侯;王賁之侄王離亦為將,封武成侯。王翦家族三世為將而 寵辱不衰,迄秦末王離敗於鉅鹿,為項羽所擄乃止。"起翦頗牧"之中,王翦是得善終的唯一一人。

王翦的政治智慧

王翦看似貪婪的行為表現其實蘊含高深的政治智慧。在極權專制國家,不管甚麼人,一旦具備了顛覆現狀的條件,就必然要面臨被懷疑的境地。王翦手握六十萬大軍,而秦國國中甲士一空,任何君主都要感到不安,何況是秦始皇這樣的雄猜之主。因此王翦極力向秦始皇請求田宅作為子孫的家業,表現自己毫無野心,但求子孫之溫飽,有效地消除了秦始皇的疑心,甚至王翦在作戰之初採取頓兵不戰的策略也未受疑忌。而這也顯示出秦始皇不同於趙國的末代君主,懂得信任將領,適時放出權力,才能順利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

白起與王翦同為秦國的將領,都曾遭到擯棄,下場卻有天壤之別。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受到壓抑,錯失傾覆趙國,位列三公的良機。而後邯鄲之戰,白起憤而堅拒指揮,令昭王大失面子,也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反觀王翦,雖然並非起初 秦始皇伐楚的人選,但在秦始皇屈躬授命後,王翦稍作推辭便接下職務,使秦始皇有臺階下,便不致召禍。白起不懂得拿捏君臣間的分寸,任憑他功勳再高也難逃死罪。另一方面,儘管王翦功成身退,但其不得不處心積慮,偽飾貪婪以求生路,亦未嘗不是名將的悲哀!

將星升隕――戰國四大名將的功業與輓歌之名將悲歌(完)

起、翦、頗、牧者,誠戰國之名將也。白起東擊三晉,南舉鄢郢,叱吒千里,所向披靡。夫趙、楚,七雄之強,而秦之所憂者二也,白起破鄢郢而楚頹,戰長 平而趙衰,其功偉矣。若夫王翦北執趙主,南虜楚君,天下君侯鮮不畏其名也。 然六國之將,亦未始無二子之匹也。廉頗鞍馬四十載,有攻城拓土之績,退敵救 亡之功。李牧北御匈奴,南走桓齮,使胡騎喪膽,秦帝蒙羞。以頗、牧之能,固 足以當白起、王翦之銳而不敗也。使孝成不廢廉頗,幽繆不誅李牧,趙豈遂亡哉?

方齊愍、秦昭之時,兩強並立,而趙僻處北隅。北鄰匈、胡,南接齊、秦、 魏之壤,國無強兵,而境不勝擾,此趙武靈所以不王也。及胡服騎射,趙乃強, 遂得雄踞北方,敗秦閼與也。然以廉頗之善戰,孝成弗用,悼襄逐之,遂有長平 之敗,鄴、安陽之失也。不過二十年間,復有幽繆之斬李牧也。未如始皇傾甲士 委之於翦,終無疑焉。固知君之明愚,將之用舍,乃秦所以帝而趙所以亡者也。

夫能者見誅,功臣授首者,不絕於史冊。嗟夫!白起賜死,信平見棄,武安 受誅,豈不悲哉!獨王翦專秦之師以攻楚,而得釋秦主之疑,享三代之榮。每覽 翦之事上,未嘗不掩卷而嘆,哀君臣相忌,自古皆然。固知彼頗、牧者,真戰國 慷慨之士也,其不為人君所役者,曠後世而不聞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