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清明节自古便有,不少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你知道多少?

今天已经是清明节了,你知道自己家乡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清节的由来,同时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乡清明节的习俗吧!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其实清明节自古便有,不少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你知道多少?

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都会去逝去亲人的墓碑前扫墓祭拜,表达缅怀。

其实清明节自古便有,不少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你知道多少?

而在我们家乡,每至清明时节,人们总会去祖先的墓碑前扫墓祭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在我们家乡小孩会在老师或者大人的安排下郊游踏青,大人也会和三五好友一起去野外感受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其实清明节自古便有,不少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你知道多少?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在老家,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刚上小学时便和爸妈一起在门前种了一棵柳树,现在也已经绿树成荫了。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实清明节自古便有,不少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你知道多少?

各位朋友,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习俗啦!不知道你们家乡的习俗有哪些呢?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