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品談客


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在《明史·鄭和傳》中有相關的解釋,可以分為宣揚國威和尋找建文帝兩種。

第一、宣揚國威。《明史》中提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乃是“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也是最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並且被寫入了歷史教科書之中。而宣揚國威的結果就是因為耗資巨大、賞賜巨多而入不敷出,七下西洋的歷史壯舉甚至導致了明朝國力的下降。

第二、尋找建文帝。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明成祖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己卯遣中官鄭和等賫勑往諭西洋諸國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彩絹各有差),此時“靖難之役”剛剛結束不久,而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又一直是個謎,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就帶著在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使命。《明史》中的記載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最近也有學者依據《明史紀事本末》等記載,推測鄭和早在永樂元年就已經出使過暹羅,永樂二年又出使過日本,後來才開始下西洋,但其主要目的都是尋找建文帝。


國史通論



個人認為鄭和下西洋絕對不是找什麼建文帝,七下西洋是有別的使命,那時朱棣已經得江山,建文帝哪怕就算活著又能怎麼樣,熟悉靖難之役的人都知道,朱棣前期以一城之力奪天下,還在乎建文的死活嘛!如果朱棣沒有人幫助,有那麼容易打到南京,各位可以看靖難中發生了多少巧合的事情。



海禁在洪武年間就是國策,為什麼朱棣連他老子的話都不聽,非得讓鄭和下西洋,個人以為有以下幾點。第一,靖難剛開始時朱棣沒兵沒錢,他怎麼起家,北平的位置現在人都知道,離天津近啊,那時天津就是天然的出海口,到東北,到朝鮮,可以賺取銀錢,這是地利;




第二,再看當時大明的官員發的工資,直接給錢的不多,基本以物抵工資,拿今天最常見的胡椒粉為例,從產地送到大明有10倍的利潤,跟今天跨國貿易基本在國家手裡一樣,暴利啊!而且靖難中朱棣的後方都是他的大兒子一手操辦的,這也為朱棣駕崩後,鄭和依然可以下西洋埋伏筆了。




第三,大家都知道元朝大得不得了,可以說是疆土最大的帝國了,鄭和下西洋一方面與小國做貿易,一方面炫耀國威,驅逐元朝給那些小國家的影響,而朱棣則帶人在陸地上把蒙元殘庭打的再也抬不起頭。




終上所述個人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提高國家經濟,宣揚國威,掃除蒙元餘威。



大家好,我是寫的了文章,獲得過大獎,走遍五湖四海,閱盡萬卷書海的小朱是也。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其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說是世界航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也不為過,哥倫布和達伽馬的船隊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只是當時明朝並沒有野心稱霸世界,要不然世界歷史真的要改寫了,那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現在比較流行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為了尋找建文帝。

靖難之役以後,燕王朱棣殺入北京城,卻不見建文帝的屍體,傳言建文帝裝成了和尚逃出了進京城,朱棣豈能善罷甘休,又不能太明目張膽去調查朱允炆的下路,以免遭天下人非議,所以只要暗中調查朱允炆的下路,在明朝國土找不到建文帝后,就有傳言稱建文帝逃往了海外,於是朱棣便派遣鄭和下西洋,以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二,為了顯示明朝的國威

朱棣此人好大喜功,見國內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便想通過海外貿易搜尋奇珍異寶,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向海外宣傳明朝的國威,讓自己的千秋帝業更上一層樓,同時加強與海外的貿易往來,以為朱棣認為明朝是天賜上邦之國,必須顯示自己大國的威嚴,賜各國金印以證明明朝願意跟他們進行貿易往來,招徠各國過來納貢。

三,鄭和想去麥加朝聖。

這一點比較少人提到,但是我認為鄭和下西洋並非只是明成祖朱棣的意願,鄭和應該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鄭和的父親就是穆斯林,從小鄭和耳濡目染,他父親告訴他穆斯林的夢想就是去麥加朝聖,所以朱棣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繼位後,鄭和又進行了兩次下西洋,可惜的是他一生都沒有踏上麥加的土地,死在了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途中。

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各位小夥伴們在我的評論區留言。


奇譚說今古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次海上遠航活動,鄭和共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期間帶了大量的明朝特產以及金銀珠寶,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的地區,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海上航行,鄭和下西洋宣揚了我國的國威,增強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為今天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但鄭和下西洋除了外交、強國,還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鄭和當時不過是宮廷裡的一個太監,他歷經千辛萬苦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大家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是,鄭和是為了找建文帝,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朱元璋去世之後,因太子朱標早逝於是傳位給建文帝,建文帝雖然聰明,有心朝政,但燕王朱棣卻野心勃勃,想舉兵反抗朝廷,建文四年,朱棣帶兵打入皇宮,可到皇宮時才發現皇宮裡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早已下落不明,因未找到建文帝的屍體,也未發現他的行蹤,建文帝出逃的傳言較多,朱棣一直覺得建文帝未死,肯定是逃到某個地方躲起來了,此事也成了朱棣的一塊心病。

朱棣在位期間曾多次派人到寺廟及偏遠山村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但都沒有建文帝的消息,此時朱棣就在想國內沒有建文帝的行蹤,這建文帝是不是逃到國外去了,這國外不同在自己的領土上,想怎麼搜就怎麼搜,去國外尋找建文帝總該有一個由頭並且要在暗中進行,於是朱棣就讓身邊的太監鄭和帶領船隊沿海而下,打著宣傳國威、外交強國的旗子暗中尋找建文帝,於是這才有了鄭和的七次下西洋。

然而這種說法很快被人推翻了,朱棣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精力去尋找一個廢帝,是怕他東山再起嗎?朱棣當時率兵攻入皇宮時,皇宮一片火海,建文帝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成了一樁無頭案,朱棣謀反想當皇帝,但是也想給自己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建文帝如果還活著,那麼他可以逼迫他主動退位讓賢,如果死了的話他可順理成章的繼位,這樣即使朝中大臣有異議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朱棣順利當上皇帝后按說這個無頭案就應該過去了,然而朱棣在位期間卻派自己的手下,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多次下西洋,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朱棣的動機了。

鄭和下西洋可謂是下足了功夫,每到一個國家,都會撒下大把財物,和國外搞好關係,建立外交,然而以當時明朝的國力來說根本不用撒下大把的錢來討好這些東南亞國家,以明朝的實力,想要宣揚國威的目的已經能達到了,沒必要再浪費財力下西洋了。這種賠本的買賣朱棣是絕對不會做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低估了朱棣和鄭和的智商,這兩人密謀下西洋,肯定是帶著執行秘密任務去的。

鄭和下西洋的總策劃是朱棣,所以我們要站在朱棣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作為一個大國皇帝朱棣索要考慮的就是國防和內政,鄭和下西洋為了摸一下鄰國的底,並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防止外患。而內政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給他留下了一個大難題:“差錢”,中國境內金礦和銀礦十分稀少,而在以金屬為貨幣的古代中國,一旦經濟發展起來,經濟發展和貨幣總量的矛盾就會日益突出,朱棣為了穩定國內經濟的發展,維護國家的統治,於是想從海上找到一種貴重的金屬貨幣,不過這種事情是不可以到處宣揚的,不僅會引起海外各國的注意,還會讓國內經濟動盪不安,所以朱棣就高舉道德的大旗,以宣揚我明朝大國國威為由,背地裡卻是去找發財致富的機會去了,說到這裡小夥伴應該都明白鄭和為何要七下西洋了吧!


微暖1685


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有多種說法,在中國傳統的史學著作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另外一個就是“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在《明史·鄭和傳》中已經有明確的說法了,《明史·鄭和傳》是這樣的記載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萬曆年間的翰林院侍讀學士顧起元也這樣認為,他說:“寶船之役,時有謂建文帝入海上諸國,假此蹤跡之。”

(明成祖朱棣畫像)

另外,《明史·鄭和傳》中還說:“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所以“尋建文帝”、“示中國富強”是中國傳統史學著作中對鄭和七下西洋目的的看法。

但是,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也是值得質疑的,建文帝既然逃到海外,就根本沒有實力再與朱棣競爭了,也就無法復位了,況且朱棣直接繼承朱元璋的皇位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如果建文帝真的逃到海外,把建文帝找回來,對於朱棣來說,純粹是多此一舉,殺又殺不得,殺了落了個名聲不好聽,圈在宮中,又會給自己的皇位留下隱患,還不如讓其失蹤呢。

這裡我們還需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年間進行的,明宣宗是明成祖的孫子,這個時候再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那真的是毫無意義了,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史書說得很明白,那就是明宣宗即位以後,有感於來中國朝貢的外番太少了,遂命令鄭和再度下西洋,重現永樂朝“萬國來朝”的局面。

朱棣命令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製造“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中國古代的皇帝為什麼喜歡“萬國來朝”呢?因為這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連遠在萬里的番邦也來朝貢,可以見得皇帝的統治是多麼的得人心啊。朱棣是起兵奪了建文帝的皇位,其統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當時是受到相當程度的質疑的,“萬國來朝”恰恰可以賦予朱棣統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騰飛說史


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於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說起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史上一直眾說紛紜,不過目前為止,官方的說法或者說歷史上都認可的說法是為了顯示明朝的強大和繁盛,也有向海外發展的展望。當時明成祖的統治十分穩固了,尤其是蒙古勢力被逐出漠南,征服慾望非常強烈的朱棣就開始想要找一個途徑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證明自己、滿足自己裝逼的目的,於是就有了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的部隊非常大,每次都超過27000人,每次花銷其實都是非常大的,也就明朝發展好底子厚,要不擱誰也受不了,其實最後明朝已經有點受不了了,於是只進行了七次。但是鄭和下西洋的商隊是有點問題的,他並不是單純的使團,而是夾雜著大部分軍隊的,再加上很多人的猜測,以及建文帝失蹤的傳說,很多人認為鄭和下西洋其實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相傳,建文帝失蹤以後,民間傳說建文帝乘船出逃,20年以後會回來,於是朱棣就派軍隊去尋找,為的就是找到併除去建文帝,當然,歷史上很多人還是對此抱有保留意見的,講道理,耗費國力尋找建文帝並不是特別靠譜,他就算回來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7此下西洋花的錢滅掉歸來的建文帝綽綽有餘的。於是有的學者還有了轉折的說法,例如有人說鄭和下西洋其前三次是為了找建文帝,未果的情況下,朱棣決定將下西洋變為顯示國力,貿易,交好海上國家的目的。

不管如何,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鄭和下西洋的功績和帶來的後果是不變的。至於是為了啥,朱棣自己關心就夠了。


只發歷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至今仍未有定論,主要的說法有兩種: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迎風吹哨


最初,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由發展經濟、促進貿易、彰顯國力等戰略目標所取代!

有人說建文帝是廢材,對朱棣不能造成威脅,不值得去苦苦找尋,即使建文帝還活著,也無關痛癢。

其實不然。原因有三。

第一、建文帝是正統皇帝,即使他寬厚、仁慈、柔弱、甚至無能,但是,沒辦法,他名正言順。而且,那時候皇帝沒有“任期”的說法,他不死,誰也不能正常繼位,即便朱棣也不能。

第二、做為建文帝的親叔叔,朱棣深深的明白皇權“集中”的道理,天下服從的,萬眾矚目的只有那最頂層的一個莊嚴身影,前赴後繼的大統之人。

第三、如果建文帝還活著,完全有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能量。到那時候,朱棣可能不堪其擾,甚至岌岌可危。因為當初“靖難之役”,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如今害怕有一天自己被當做“側”給“清”了

時間給了朱棣“滿意”的答覆,他放心了,他放棄了,他要去實現更為遠大的目標。

個人觀點而已!


召喚歷史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過這段歷史,把七下西洋的目的之一解釋為當時的一帶一路政策,打造區域繁榮,把明成祖朱棣乃至朱元璋描繪成都是深據國際視野政治家,以中國的國力向世界傳播文化,帶來經濟的繁榮、和平的環境。講這段歷史的人好像是部隊學院的一個教授。


sfls12


說實話,我也覺得‘為了尋找建文帝’這個理由非常奇葩,站不住腳。

我更傾向於明朝和現在‘一帶一路’一樣,是為了開闢商路。明朝推翻元朝之後,絲綢之路就斷了。因為向西的陸地上都是蒙古汗國,只能開闢海上路線。

鄭和下西洋之後,迎來了歐洲威尼斯最興旺的時期。但隨後奧斯曼土耳其興起,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導致海上絲綢之路也斷了。於是歐洲開始了大航海時代,企圖繞過奧斯曼土耳其,尋找印度和中國。

而明朝呢?明朝開始禁海。禁海的實質是朝廷不主導貿易,把貿易交給海商。那些海商後來演變成為中國的倭寇或者日本的明寇。其中最著名海商(兼職海盜)就有國姓爺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