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现在很“丧”?

听说你现在很“丧”?

如果问“丧”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我会说:不甘于平庸的现状,但每天又浑浑噩噩;虽然自己也觉得难受,知道这样不行,但不知为何就提不起劲来去改变现状。甚至会让我们觉得:“有时候希望自己遭遇一个巨大的挫折,说不定就有动力了。”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

“丧”是一种无力的感觉;还是一种让我们难受的感觉;更是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感觉。

为什么说是希望与绝望交织呢?很明显,“丧”的人是希望从外界得到前进的“推力”,让自己被动的去做一些改变。不过却更希望这个“外力”是由一件“坏事”引起的。说明在内心深处,可能觉得自己必须是面临绝境,才会有所转机。

听说你现在很“丧”?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是什么让我们“丧”起来的呢?

是“舒适区”!想必很多人有这种感受,当自己长期呆在“舒适区”时,就会变得没有追求,安于现状,失去动力。人就会很“丧”,或者敢于很“丧”。因为我们目前的生活尚可以维持,甚至还不错,有何不可。随着这样的状态延长,我们可能会达到“丧”的极致——“空心病”!

“‘空心病’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其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徐凯文.《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2016)而“丧”的核心问题就是:缺乏追求以及缺乏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听说你现在很“丧”?

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何走出“丧”的状态?

从长远来说,生活在舒适区(或称之为“安全区”)当然是好的,而且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一点进取精神和一点冒险精神。在保证“舒适区”存在的同时,时不时离开它去进行“探险”。这样不仅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可能拓宽安全区的范围,让自己的“地盘”变得更大,令自己更强大。

有的时候,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做事带有一点功利性。这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也要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我们真正的理想和追求。至少有一件事,是纯粹因为喜欢才去做,而不必考虑它可以带来什么。用文艺一点的话说就是:“用有趣的眼光去发现世界的美。”

即使追名逐利本身就是你发自内心喜欢的一件事,我也建议你可以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一件美好的事、一件可以帮助他人和世界的事情。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获得一些纯粹,变得丰满,体验到更多的自尊感、成就感。敢于付出,敢于收获,自然也就走出“丧”了。

现在的你,是否还在“丧”呢?


-end-

这里是聆云心理

我们不仅分享贴近生活与工作的心理学知识

还提供专业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