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还有上升空间吗?

用户7817791191534


虽然年初至今白酒涨幅已经不少,但长期看白酒还是有增长空间的。

首先,白酒是中国特色,具备中国特色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具有稀缺性,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窖池。

再一个,白酒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增长,影响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因素主要在供给端,这就给高端白酒提价奠定了基础。

今年白酒涨幅不小,说不定有回撤,但是白酒依有不少增幅的宏观基础,白酒行业还是特别好的投资标的。


Mz小智


最近一些白酒公司陆续公布了三季报,报表出来之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比如酒鬼酒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9.68亿元,同比增长27.34%;净利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4.27%。其中,第三季度净利为2818万元,同比下降39.5%。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75%,而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37.45%,是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当然这里我们看到了收入其实第三季度增长的速度也慢了下来,那么整个白酒行业的拐点到了吗?相信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同时大家也非常关心,如果真的拐点到了,那么未来这些明星白酒类个股会如何表现?

从2018年的年报来看,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量是有着明显的下降,而到了今年的第三季报,其实这样的趋势也没有改变,依然总体上还是处于下降当中,比如白酒行业的龙头茅台,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09.35亿元,与去年同期522.42亿元相比,增幅不到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4.55亿元,相较于2018年前三季度247.34亿元,增幅在23%以上。而2019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94.88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333.97亿元,增幅在18%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9.51亿元,与2018年上半年157.64亿元相比,增幅在27%以内。而2019年第三季度当报,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14.47亿元,与去年同期188.45亿元,增幅在14%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5.04亿元,相较于2018年第三季度89.7亿元,增幅在17%左右。而2019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16.44亿元,与去年同期174.66亿元,增幅在24%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21亿元,相较于2018年第一季度85.07亿元,增幅在32%左右

也就是说尽管前三个季度的数据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增长的速度是在放缓的,这也整个白酒行业的基本状况是吻合的,整个行业增速下降,竞争越来越激烈,除龙头企业之后,其它的二三线企业生存压力大增。整个行业的拐点其实已经悄悄来临,如果你未来还是打算投资白酒这个行业,那么恐怕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尽管当行业增速下降的时候,一些优秀的企业,也许依然还是能够取得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的难度肯定比行业总体乐观的时候难度大的多。


大道无形之我有型


我认为白酒行业像中国房地产的二元结构一样,一般是海水,一般是火焰,尤其是高端白酒依然有上升空间,因为高端白酒不光是有酒的属性 更具有金融属性,用来抵御通货膨胀,用来保值增值的特点。

高端白酒行业是我们投资组合中占比第二高的行业,达到31%。高端白酒仅有三家企业,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每家公司都十分优秀。

(一)高端白酒行业为什么好

1、高端白酒市场巨大,有提价空间。从整个行业看,2018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产量871万吨、年营收5364亿、年利润1251亿,分别同比上年增长12.88%、3.14%、29.98%,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增长。

而高端白酒更是供不应求,受产能限制,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高端白酒新增产量加起来,还是满足不了新增需求,每年的高端白酒供需都存在缺口,这导致高端白酒企业有提价空间而不影响销量,收入利润连年增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都是历史涨幅超过百倍的的大牛股,足见这个行业有多么优秀。

做个对比,同样是提价,茅台供不应求,东阿阿胶却销售滞涨;高端白酒五粮液、泸州老窖也在持续提价,同样是提价不影响销量。而其他很多行业,根本不敢提价,稍微提价消费者都跑了。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行业,根本不给你提价的权利,想提价,难上加难。稍微对比一下,就知道白酒这个行业有多好。而高端酒的定价权很强,从整个行业来看,所有的白酒企业都是跟随茅台和五粮液这两大龙头来定价的。

2、原料成本极低,利润很高。原料同样是粮食和水,茅台、五粮液、老窖等原料成本占产品比重可忽略不计,且原料无限供应且供应商根本没有议价权,毛利率可以达到90%左右;恒顺醋业等消费龙头原料成本占比约30%。

而阿胶的原料驴皮面临缺货困境,公司一方面要自己养驴,一方面要高价收购囤积驴皮。手机、电脑等上游处理器生产商,因为规模庞大,手握巨量核心专利,对下游产商形成强大的议价能力,轻松撬取巨额利润。与他们相比,白酒基本是无本生意。

3、不需要过多的持续投资。同样是高毛利率,茅台、五粮液、老窖维持下去基本不需要研发支出,软件和医药则需要巨额研发费用支持,且存在失败风险。重资产行业如钢铁,基本靠天吃饭,行业不好时,哪怕赔钱也不能停产,想转行,更是难上加难。

需持续巨额投资的行业如京东方,赚再多的钱也不敢分给股东,今天不投资明天就会死的很难看。






窦先生0211


我本人从事白酒行业7年,基本是那几家头部玩家,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这几个是全国性品牌,其余是区域性品牌,比如陕西西凤、安徽古井贡、山西汾酒、江西四特、湖北白云边、甘肃金徽等,近十年全国化产品就出了一个江小白,想象可口可乐就卖了100多年,这个行业变化很缓慢的。


易水寒742365


“中国白酒的消费总量趋向平稳,但是呈现集中的趋势。知名品牌的销售额稳步上升,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被挤占,销量被掠夺。白酒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由于税负增加,粮食及其他原料张价,流通费用上涨等因素,使白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升高,为增加盈利,白酒企业加快推出中高档产品步伐。 白酒特别是名优白酒,附加值高,外资垂涎已久。从目前情况来看,外资基本上完成了对啤酒企业的收购,但啤酒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外资早把注意力转向...”白酒。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加快了进入白酒领域的步伐。中国白酒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2018年全行业8122亿,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10.2%,实现利润总额是1476.45亿,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23.92%,这是全酿酒行业的数据。

我想从十个方面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谈谈白酒未来的一些趋势。

品质:近几年我们也都从市场上看得到名酒的增长幅度,无论是销售额、利润率、纳税,各项经济指标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品牌:从这两年的行业的统计数据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尤其是19家白酒上市公司这两年的增长,无论是销售额上,还是利润率上,都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名酒增长的幅度更大,比如说茅台、汾酒、国窖、五粮液这样的骨干企业。

品类:最近这几年我们白酒行业的品类发展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从国家划分的香型来看,浓香、酱香、清香、尖香这几大主流香型,发展势头都非常好,尤其是酱香和清香,这两年的增长幅度比较大。酱香被专家称进入了风口,很多经销商在选择产品上也都更多的选择酱香。

产区:我们近几年各地方政府对白酒尤其是主产区,比如说四川、贵州,河南、山东等等,对产区的打造上也进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层面。

消费层面:我们从现在来看,原来消费的结构是政务、商务、家庭还有餐饮渠道等,但是现在的消费结构看商务的消费应该占比比较大,一个是商务消费,一个是礼品消费。

流通渠道:消费是要通过流通来实现的。这几年我们整个流通领域创新不断,有很多企业在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当然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正是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流通领域格局,新零售、连锁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商渠道,现在京东、阿里等,包括我们传统的经销商,在创新层面也做了很多努力。

营销: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关于营销层面,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包括企业转型升级,包括流通领域的变化,给上游的生产企业带来的变革。营销未来对于各个生产企业是极大的考量。

文化:酒是具有中国浓厚文化的行业,上下五千年,尤其白酒,白酒我大致看了一下,国家商务部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白酒的品牌,有很多的区域的名酒和全国性的名酒,都有厚重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国际化:国际化这几年白酒行业做了一些尝试,但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国际化并不理想,所谓的白酒国际化,还始终是在销售层面来讲去考虑国际化,我认为这是不能做到国际化的。真正的国际化,一定不仅仅是营销层面的,他还有文化层面的,还有传播层面的,也不仅仅是在华人区。

综上所述:未来5年内还是很稳定的空间。


大胜念经


白酒行业是所有产业中最好的行业。只要经济在发展,白酒行业就有上升空间。

我来说一说为什么,白酒属于快消品,每天都有人在消费,除非人口不断减少。白酒与其它快消品的差异是它有高贵气质,所以可以贵得像奢侈品。而一般的快消品价格很难提价,像纸巾,纯净水之些。

白酒的毛利就不用说了,一般都在80%以上。像啤酒一般只有40%左右。

白酒和其它所有食品行业不同的是不怕库存积压的,酒是越陈越香,今年产一万吨没卖完,过三年再卖价格还能卖贵一些。

其它行业一般都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产品不过时,白酒没有太多这些需求,一般就只需要包装上面改一改。

所以说白酒行业要保持上升趋势是很容易的,因为成本压力低,有定价权,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越来越高,高端白酒的价格肯定也能不断上涨。至于需求量,白酒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个爱好是很难改变的,只要人口不急剧下降,对它需求的影响不大。


股道商道


  年初至今白酒板块已经积累不少涨幅,加之近期贵州茅台与酒鬼酒披露的三季报业绩均低于市场预期,导致白酒板块整体走势较弱。《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的发布,更是引发市场对于白酒板块的担忧。

  消费税改革并不会对白酒行业造成灾难性影响,但会促进行业洗牌。从白酒的过去的历次税费改革影响看,客观上还推进白酒行业重新洗牌,加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进程。目前高端品牌白酒有较大的定价权,可以利用高端白酒较弱的需求弹性,通过提升价格,把税收成本转移给消费者。如果在消费环节征税,有待观察是否会增加消费者对白酒税负的敏感度,从而引发消费行为的改变。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总体上更看好品牌力强,经营能力好的高端白酒企业。

  年初以来白酒行业涨幅靠前,除了行业龙头公司业绩表现优异,也是由于市场追求确定性,价值投资风格所致。白酒行业表现优异的核心驱动因素正是估值提升,投资者愿意给白酒行业高估值,一方面是白酒行业属于消费品,业绩确定性高,龙头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行业整体业绩较好,因此市场关注度高。

  从中长期来看,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仍然比较确定,消费升级仍会长期持续,而龙头白酒企业三季度的业绩平淡主要是受诸多短期因素如营销渠道改革、放量不足等影响,投资者可以看淡其单个季度的短期波动,其长期的品牌价值及供需紧平衡局面不会改变,长期价值仍会很大。



小添nice


白酒市场行业实际上在后面会越来越寡头化。这与中国人这么多年以来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比如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等,像我们一般的消费者很难做到顿顿都喝高端酒。但是中国的酒文化导致一个现象,很多应酬,聚会,公关都需要酒的帮助。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一番吹捧。酒劲一上来,喝尽兴了,再一说自己的请求,没准事儿就成了。在请客吃饭的时候,无论把特色菜说的多么高端,天花乱坠,其实别人也没太大的数。但是如果桌上放两瓶茅台,那么这顿饭的成本,大家心里也就都有数了。礼尚往来,酒运用得当就是社交中得润滑剂。

所以高端白酒在中国始终是有市场的,可能对于不懂酒的人来说酒本身还不如几十块钱酒的好喝,但是喝得就是这背后的品牌内涵。

中低端酒市场实际是比较难做的,每个省份的风俗习惯口味都不一样。一个地区的中低端白酒比较难在另外的省份打出市场,比如湖北本土的白云边,在湖北销量遥遥领先,但是对于外省进行拓展,就显得举步维艰了。这也是大多国内白酒企业的常态。就算企业有高端白酒产品,可是在国内的知名度没打开,同样市场会被老牌高端白酒挤压。

白酒市场未来依旧会很火热。但是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企业身上,新兴的企业想挤进这个市场去分一杯羹,那就必须从营销策略上面多下功夫,还会受到本土企业以及洋酒的挤压,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


战国Neal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文明健康意识的提高,那些“危害公众健康和国家安全”的白酒茅汰酒无良液(因为“白酒是导致七种癌症和年青人智力低下的祸首”)类、必然逐渐失去市场消费份额直至被全面禁止及抛弃,所以白酒们必然是每况愈下或衰败消亡(就象“旧传统”的糟粕类的爆竹鞭炮那样的被消亡),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追求健康文明提升的必然选择……不然,除非社会倒退民生倒退,除非谁个自己愿意“喝酒找死早死”(埋在“茅汰酒”、“无良液”山顶)……


阿先80707735


是谁在搞白酒收藏炒作?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看看茅台股价就知道了,作为白酒收藏者的你的目的是什么?存放着等涨价赚钱?等升值?如果你是炒作者这么说可以理解,忽悠更多的人收藏,把这些酒价炒高,把股价炒高,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真的按照他们说的去收藏,把他当作投资,很可悲,你将是受害者。第一,你咋知道你收藏的是真酒?第二,你咋知道你收藏的酒还会涨价?第三,等你想变现是想卖给谁?第四,有谁又敢相信你的酒是真的?第五,谁愿意买你的酒?他买了你的酒用来干什么?第五,酒厂并没有关门,产量越来越大,不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具有炒作价值。第六,看看普洱茶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