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虽然说话相当中听,但毕竟是来“打秋风”的,难免还是不太受欢迎。通过周瑞家的引荐,见到了贾府的大管家王熙凤,王熙凤给了二十两银子就起身送客了。对于贾府上下来说,刘姥姥与乞丐无异,无非比乞丐“高端”一点儿罢了。打发走了之后,也没有人打算再见到她了。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可是,刘姥姥并不是过客,更不是乞丐,而是重要人物。并且,凭一次来“打秋风”,便与贾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之后,刘姥姥又来了。这次进贾府与第一次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次是来索求帮助的,而这次是来送礼还情的。这次来,要比上次体面多了。陪同的还是周瑞家的,另外还多了个张材家的(“张材”谐音“长财”,暗示这次来,刘姥姥会收获颇丰)。刘姥姥真诚地说:好容易多打了几石粮食,瓜果也丰盛,就把刚成熟的瓜果尖儿摘下了,舍不得卖,先叫府里吃腻了大肉的奶奶小姐换换口味。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就是凭刘姥姥这些话和她的行动,感动了铁石心肠的王熙凤。与上次给了点钱就送客不同,他说:难为她大老远扛这么沉的东西来,天晚了就住一夜再走。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虽然说刘姥姥送的那点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但是“礼轻情意重”。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也是贾府最为聪明、最势利的一位,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个善良的角落。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这个小角落,给自己积下了日后的善缘。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王熙凤的挽留,不但给一路风尘的乡下老太太带来一股暖意,更重要的是还把刘姥姥引荐给了贾府的最重要人物贾母,成了贾母的贵客。

可贵的是,凭着自己的质朴的高情商,刘姥姥赢得了贾母的欢心。在贾母听说刘姥姥来了的时候,对凤姐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那刘姥姥见了贾母,不等人介绍便上来陪着笑说:“请老寿星安”。还饶有兴趣地把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一发玩得趣味。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更让人没意料到的是,一个是贫苦出身、一个是富贵之极,两位身份完全不同的年逾古稀的老太婆,居然很投缘,一见如故。同吃同住,还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贾母带着刘姥姥游玩了大半个大观园,仍意犹未尽。螃蟹宴上,在王熙凤和鸳鸯的暗中“教唆”下,刘姥姥出尽了“洋相”,惹得贾母和在场的人大笑不止、千姿百态。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虽说贾府有过几次大喜事,但是每次喜事背后都暗藏着转喜为悲。唯独刘姥姥参加的这次大观园螃蟹宴,是贾府中从头到尾真正开心的事。每个人都露出了心底最为高兴的一面,就连平时眼泪连连的林黛玉也笑得花枝乱颤。可见,刘姥姥与贾府的缘分不浅。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人缘儿爆棚!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另外,王熙凤的女儿在大观园玩耍之后,因为着了风寒发烧了,刘姥姥凭着自己的经验,向凤姐道:

“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去。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果然,在通过“送崇”之后,“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看到女儿病好了,凤姐自然高兴,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还请姥姥为女儿起个名字,来保佑平安。

刘姥姥就根据生辰,起名“巧姐”,还说“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这时候,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已经与第一次相见大有改变了,从第一次的陌生人,已经变成了真正的“亲戚”。不但为女儿治好了病,还给起了个可保“长命百岁”的名字。王熙凤赶紧吩咐平儿:“这空儿把送姥姥的东西打点了,他明儿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这也不是上次的敷衍打发,而是从内心产生的关照和敬意。

《红楼梦》里,贾府有过不少喜事,但真正开心的事情只有这一次!

说来也巧,刘姥姥给王熙凤的女儿起名“巧姐”,能保证孩子将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果然,后来贾府败落,巧姐被卖到青楼,刘姥姥倾其所有救出巧姐。大概,这就是巧姐名字的真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