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饰为何钟爱半露胸式裙装?

伊帆小妞


在所有的朝代中,应属唐朝最为开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女性地位的提高。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可以透过其服饰来了解一二,唐朝女性最流行的其中一种服饰是襦裙,襦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国古代中原女子的传统服饰。


襦裙的领口造型各异,变化多端,有圆领、方领、斜领和鸡心领等,到了盛唐,又流行一种袒领,所谓袒领,就是指里面不穿内衣,直接把整个前胸给袒露出来,甚至可见女性胸前的乳沟。

在中国古代,这是服饰演变史上一次非常大胆的创新,如此性感的设计,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当时社会思想的开明。

所以当时就有诗来描写这一现象,比如“粉胸半掩疑暗雪”“胸前如雪脸如花”等,就是咏叹这种袒露领子的造型。


唐朝是女性最追求时尚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在长安城及其周围,不仅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更是唐朝的时尚之都。

从整体来看,唐朝女性对时尚的理解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衣服的样式上看,由遮蔽到衣着暴露;从花纹、妆饰上看,由简单趋于复杂;从服饰风格上看,由简朴趋于奢华;在审美上,由喜欢清秀的女子到喜欢丰腴的女子。

唐朝服饰的开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社会的开放,使得女性着装的自由度很大;

2.受西边少数民族以及外来服饰(主要是胡服)的影响;

3.唐朝女性猎奇和求异的着装心里的内在作用。


金兔历史


谢谢题主的提问。首先需要说明一点,在唐代历史上,并非所有女子都钟爱“半露胸式裙装”。之所以造成“唐代女子普遍钟情半露胸式裙装”的片面认识,还是拜一些影视剧所赐。其次,题主所说的“半露胸式裙装”,在当时应该叫做“慢束罗裙”。

根据有关史料和唐代诗词记载,唐代宫廷服饰中以慢束罗裙(半露胸)为主,类似于现在的“低胸装”。但是,并非所有女性都可以穿着。只有那些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穿这种服饰,例如公主。唐乾陵永泰公主墓葬壁画中,就有这种慢束罗裙。除此之外,也只有歌姬舞女穿着这种服饰。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允许穿的。不过到了唐代中后期,一些豪门贵妇开始效仿宫廷的穿着服饰,且面料多为纱罗织品,所谓“轻纱蔽体”。

唐代女子喜欢穿着慢束罗裙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唐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女子的各项权利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唐代女子通常不会过于保守。

二是很多人都知道,唐代民风开放,这在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比较有名的诗句有,“粉胸半掩疑晴雪”、“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纤缕见肌肤”等等。

三是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世风开放,服饰穿着大胆前卫是女性高度自信的具体表现。同时,唐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加之域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女子所受的束缚也相对较小。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这种服饰在唐朝叫做“齐胸襦裙”,有些史书也称为“高腰襦裙”。

齐腰襦裙并不是所有的唐朝妇女都穿,一般在仕女中比较流行,“荷叶罗裙一色裁”就是描写这种服饰。

然而和电视剧有所不同的是,这种裙装并非“半露胸”,胸部都是被遮盖的。

《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时代的妇女穿着很紧密,所谓“著幂釭,全身障蔽”,幂釭就是类似纽扣的东西。到了李治以后,逐渐露出了脖子根,之后又去掉了幂釭,即“颇为浅露”。

唐朝是相比于之前更加开放了一点,然而总归是儒家思想治天下,所以也不可能出现“半露胸”。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女皇武则天上位以后,唐朝女性的地位确实大大提高,对服饰方面也更加讲究审美与开放,当时甚至有半袖式裙子。

附图两张:唐代仕女图(同样是齐胸襦裙,第一张是宫廷贵族,第二张是地位低下的女子,所以开放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不能一概而论)


沐兮鱼邻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王史论”。

我们都知道,自从李渊建立了唐朝之后,当了没几年皇帝,就让李世民接手了,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那么,之所以提李世民,是因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用得着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唐代女子在服饰方面,为何钟爱半露胸式裙装?

(唐代女子服装示意)

首先,这跟唐朝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关。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我敢说,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开放程度称第二,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唐太宗登基后,在文化方面,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对其他外国文化采取兼收并蓄、包容的态度,这也就使得大量的外国文化不断地传入唐朝,而唐朝文化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唐朝在服饰方面,就显得比较开放了。而且,当时的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这就使得唐代女性在穿衣打扮方面没啥顾忌,穿衣也就更加着重表现自己,所以,可能就钟爱半露胸式裙装。


(服装示意图)

第二,就是跟唐朝人的审美有关。我们都知道,唐朝对女性的审美观主要是“以胖为美”,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丰满。比如,著名的杨贵妃,他的身材就显得比较胖,而且在穿衣打扮上也比较新潮,长长以半露胸式服饰为主,但他却很受唐玄宗的喜爱。有句话不是叫“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吗?”这也就给当时社会传达了一个思想,那就是统治者喜欢这样的女子。于是,可能在全社会就兴起了这种穿衣打扮的方式,由此,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方式,对女性穿衣打扮产生了较大影响。


(范冰冰饰杨玉环)

第三,那就是这种服装可以很好的衬托出女性丰腴的身材,大多数女性不是都喜欢那种曲线美吗?而这种服饰正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所以,这也是半露胸式裙装在唐代普遍盛行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穿衣打扮上不再在意
别人的眼光,服饰方面逐渐向新潮化方向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讨论,“小王史论”期待您的关注!


王不二说史


如果七仙女佩戴乳罩,母后肯定给她们把乳罩施法,让她们的乳罩脏不了,碎不了,戴着洗澡湿不了。规定她们一次也不准脱下来,包括睡觉和洗澡。她们是神仙,会长生不老,所以她们也永远戴着不脱。普通女孩每天佩戴乳罩不到十二小时就难受的不得了,她们永远戴着一次也不脱会什么感觉?


赤子天


据资料显示,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有三种组合变化,即襦裙装、胡服与女著男装。到了中晚唐以后,胡风渐弱,更多地恢复了汉族传统,经过改制的宽衣大袖的襦裙装又成为唐朝妇女的主要着装形式。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促使服饰文化并蓄古今、博采中外而出现了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使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成为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而身处其中的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即贵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规定礼服之外的日常着装更是极富时代特色,引领女装潮流,出现了神秘高耸的帷帽、潇洒伶俐的胡服、轻巧坦露的薄纱衣裙等新奇大胆的装束。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广大妇女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所谓“笑不得露齿”,“行不得动裙”,“站不得依门”,“出门不得露面”等等都被奉为妇女必须恪守的清规戒律。但是,到了唐代,由于当时胡族习俗、异国文明、宗教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多元文化的长期渗透形成了唐朝人兼容并蓄、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这使唐朝妇女,尤其是具有特权地位的贵族女性,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

  在这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唐朝女子洋溢着艺术的激情,对自己的着装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据有关史料记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所谓胡帽,实即西域地区的浑脱帽,一般多用较厚的锦缎制成,也有用“乌羊毛”制成的,帽子的顶部略成尖形,周身织有花纹,有的还镶嵌各种珠宝。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安史乱后胡风减弱,又回归汉装传统,一些贵族女性骑马出行,使用一片纱网于额间为饰,整个面庞也基本坦露于外,名曰“透额罗”。唐代贵族女性这种大胆的尝试,逐渐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看清了自己本来真实而美丽的脸庞。从“出门遮面”到“外出露脸”,无疑是一次人之本性,即表现个体的存在,与礼教的抗争。在“外出露脸”的基础上,唐朝女人开始向更为开放的“袒胸露乳”的服饰文化冲击。


江苏博报周刊


我喜欢唐朝的衣服,唐朝很富裕,富裕的国家人民就会想象美好的生活添一点自信,所以衣服露胸是必然的。我们现在也有露胸的,


无聊285467783


当时长安太热!这么穿可能是凉快点。


老刘138662995


试问谁真的见过唐朝女子穿前卫装???这不都是现代导演及文人所整的!!!


青青菩提树430122


受北方胡人影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