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地主刘德结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德怎样了?

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给地主放牛为生,曾与地主刘德结怨。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军,逐渐成为义军首领,最后夺得了天下,成为了皇帝。富贵还乡时,他如何对待地主刘德的?

曾与地主刘德结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德怎样了?

我们先了解一下朱元璋的身世:

朱元璋祖辈是金陵人,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遇到年景好的时候,打下来的粮食也能够勉强生活。可总有年景不好时,那往往连租子都交不起,四处躲债,在淮河流域一带迁移。

后来,朱元璋祖辈迁居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靠着租借地主刘德几亩薄地,生下朱元璋等人。由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朱元璋前面的兄弟姐妹大多送人,排行最小的朱元璋算是比较幸运的。但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朱元璋也没有办法上学,而是要给地主刘德家里放牛,换取一点粮食吃。

在放牛的生涯里,朱元璋结识汤和、徐达等人,他们大多成为朱元璋日后打天下的功臣,或许是时势造英雄吧。

曾与地主刘德结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德怎样了?

与地主刘德结怨的原因:

一、相传,在一次放牛时,朱元璋与汤和、徐达等人实在太饿,于是把地主刘德家一头牛犊子杀了吃,而为了不让地主刘德责骂,便将剩下的牛鞭塞进石缝中,谎称牛犊子跑进石缝中出不来了。

可是,这点小伎俩哪里瞒得过刘德,他先将朱元璋等人毒打一顿,然后要朱元璋家人赔牛,否则就官府上见。无奈之下,朱元璋的父亲只好认了,答应日后用粮食代还,这才保住了朱元璋。

二、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又爆发了瘟疫,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和大哥都在瘟疫中丧生,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作为外来者,不要说买棺材的钱了,就是连一块埋葬亲人的地都没有,只好去哀求地主刘德,希望他能够大发慈悲,帮忙埋葬亲人,但遭到了拒绝。

最后,还是本村一个稍富裕的地主刘继祖发了善心,拿出一块地给朱元璋,让他把亲人葬在那里,作为朱家人的墓地。

曾与地主刘德结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德怎样了?

埋葬好亲人后,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投靠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小行童。可不久,皇觉寺得不到施舍,为了活命,主持只好打发众人外出化缘,17岁的朱元璋就在外面流浪了三年之久。

在这三年的流浪生涯里,朱元璋走遍淮西各大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磨炼了能力,为其日后打天下奠定了基础。

25岁那年,朱元璋接到幼时玩伴汤和来信,邀请他一家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一来不用再奔波、可以吃饱饭,二来可以建功立业。

就这样,朱元璋开始发迹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待天下逐渐安定后,朱元璋就想回家乡看看,毕竟富贵还乡是多少人的愿望啊!

地主刘德的结局:

得知大明皇帝是朱元璋后,不少人都感到十分诧异,而地主刘德则是惊吓,差点没有吓出个心脏病什么的,他不敢去跟朱元璋攀亲,甚至祈求朱元璋忘记了自己。

曾与地主刘德结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刘德怎样了?

但这并没有如愿,朱元璋没有忘记刘德,他将刘德召来,意味深长的说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说直白一点就是:你当年那点小心思也是人之常情,过去就过去了,不追究。我贫苦的时候,你又怎么会知道我能够当上天子呢?

听罢,刘德连忙叩谢不杀之恩,庆幸自己老命终于保住。

紧接着,朱元璋询问刘继祖在何处?刘继祖曾在朱家落难时,大方拿出土地安葬朱元璋亲人,如今朱元璋富贵还乡了,自然是要报答这位大恩人的。

可刘德却告诉他,刘继祖早几年病逝了。朱元璋听后,叹息一声,下令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以报答当年之恩。

参考资料:《明史》、《万历野获编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