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苗阜和曹金相比,谁的相声功底更深厚?

闻香识电影


这样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像是话中有话,中国的相声演员众多怎么就拿这两个人进行比较呢?这是题外话,就不是我所关心范畴了,怎么不拿苗阜与侯宝林比的呢。

苗阜是铁路子弟,就读于矿务局子弟小学,后来苗阜从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当电力工。2002年起,到西安铁路局艺术团学习表演,最终被抽调到艺术团。 2007年创立陕西青年曲艺社。 苗阜的师傅是陕西相声艺术家郑小山。苗阜本身非相声专业出身,半路出家,没有时间沉下去学校相声的四门功课,功夫没有学完学精已经成为表演艺术家了,曲艺家协会委员。没有机会学习和知识储备,无缘无故的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还是建议回炉学习一下清晰的吐字。

曹云金2001年经田立禾点拨开蒙,2002年拜师郭德纲,曹云金天资聪慧加上努力好学,深得郭德纲的赏识,倾囊相授,扎扎实实在德云社学习了八年,说学逗唱样样都信手拈来,舞台表演成熟老道,颇具老郭风范,要是在德云社一直走到现在的话。那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小侠万人敌


说实话,这个题目还真是一个狗咬狗的命题!

首先来说,苗阜的相声真要严格打分,可能就是不及格。最大的毛病就是口齿不清,普通话也不过关。当然,他自称为陕派,有这个毛病在德云社当学员都不够格。拿岳云鹏来说,河南人,一样还是得把普通话说好,人家也没说不练普通话,自称豫派相声。而且,同样陕西出来的卢玉,衡小珍他们,都是普通话地道的,没人自称什么陕派。从这一点来说,苗阜说相声就是不够格,就不要再提什么基本功,相声风格了,都是扯淡。

至于曹,从离开德云社以后,水平一直在下降。他的成名,来自于郭先生手把手的教导。一字一句的掰持过,这样的学生会迅速的成长,但也有一个大缺陷。就是他永远也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被揠苗助长过,已经伤了根基。所以他的相声有最明显的郭氏风格,但是徒具其形,一旦离开德云社光环,退化的厉害。如果他没退出的话,郭先生会有机会帮他点透壁垒,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过自己作死就没辙了。和他同样退出的何,虽然很多人都说他不如曹,但是他是有自己的风格的。如果两个人继续说下去,何会越说越好,曹永远不会进步,且稍一松懈还会倒退,曹目前的相声经营情况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曹和苗比,还是能够秒杀的,专业的怎么也比业余的强。


双六指笑面小鬼


苗阜生于1982年,中专上的是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富平县梅家镇火车站做电工,按常理推断,中专毕业应该是19岁,这段时间他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声。


从2002年,即苗阜20岁时,开始在西安铁路局艺术团打杂,边打杂边学习表演,并最终调入艺术团工作。2007年,苗阜创立青曲社,2008年开始崭露头角,2013年凭借《满腹经纶》走红。


从苗阜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到,他系统学习相声表演的时间和经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这体现了他个人在相声表演方面的天赋,但是说到功底,肯定不扎实,这是肯定的。

曹云金就不一样了,他16岁(2002年)跟随郭德纲学艺,一直到2010年离开,这8年时间可以说学到了郭德纲艺术上的精华部分,而这也是他离开这么多年来能够活下来,并且活的不错的最大资本。


虽然现在曹云金的相声表演水平退步不少,但是之前打下的底子还在,依然可以秒杀苗阜。要不是被名声所累,曹云金现在肯定也是相声界响当当的新生代,可惜了这么一个可造之才,不知道现在他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相声演义


前两天,拾忆曾看到一个比较苗阜和郭德纲两人谁的相声功底更深厚的问题,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时拾忆下意识笑出了声音,毕竟半路出家的苗阜怎么好意思和自幼学习相声的郭德纲比较相声功底呢?和他的徒弟比较还差不多,好巧不巧,今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苗阜和曹云金两人学习相声的时间:


曹云金是在2001年由田立禾先生开的蒙,在跟随田立禾先生学习相声一年之后,也就是在2002年拜郭德纲为师学习相声,成为郭德纲的众多儿徒中的一位。



苗阜则是在当了几年电力工之后半路出家,在2002年转行学习的相声,与曹云金相比,苗阜尽管比他大四岁,但是真正开始学习相声比曹云金还晚了一年。



接下来在说一下两人的相声基本功,如果撇开人品不说的话,拾忆认为曹云金的相声功底比苗阜更强一些。


要知道,曹云金拜师郭德纲时德云社已经成立了,尽管当时德云社还没有出名,但是德云社里面除了郭德纲之外,还有张文顺和李菁等相声演员,可以说尽管曹云金是拜郭德纲为师,但是教授他相声技艺的绝对不会只是郭德纲一个人。



而且,曹云金本人也极有相声天赋,在学习相声五年之后便可以登台表演,在这一年,曹云金还开了自己的首个相声专场,在表演时,曹云金可以说尽得郭德纲的真传,对于相声四门基本功“说学逗唱”曹云金更是信手拈来,无论是传统相声里的大段,报菜名,太平歌词还是自己创作的相声段子,他都可以口吐莲花,表演风格极其稳重。



在郭德纲的众多弟子中,曹云金也是和郭德纲最像的徒弟,甚至模仿起郭德纲无论是语气还是动作神态都是惟妙惟肖的,这一点从他参加《吐槽大会》就可以看出来。



和曹云金相比,苗阜的相声功底就差了一些,且不说苗阜有时候会在舞台上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甚至很多传统相声中的贯口、经典段子苗阜都来不了,单论这几点,苗阜的相声功底就有点儿比不上曹云金了。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尽管曹云金当年在德云社最危难时期背叛师门,公然和郭德纲互撕,而且离开德云社后曹云金名气也又所提升,上了春晚,但是这几年心思不在相声上的曹云金人气也是不断下降,人品也受到不少网友的质疑,如今,曹云金论知名度和岳云鹏、张云雷等人都差了太多了。



同样,苗阜这几年也没有了什么新作品,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个人政途的发展,再加上相声段子中调侃黄家驹等事件也令他这几年饱受非议。



拾忆物语


苗阜和曹云金相比的话,曹云金的相声功底更胜一筹。


客观的说,曹云金得到了郭德纲的真传,其形神兼备的继承了郭德纲的相声风格。比起郭德纲现在的这些弟子,曹云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坐科期间,郭德纲还没有现在这么忙,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对他进行亲自指导。所以,曹云金相声基本功非常扎实。这一点苗阜是比不上的。

苗阜这些年的精力已经不在相声了,除了他的成名做《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之外,很难见其有更新更精彩的节目出现。



曹云金也一直在吃老本,并且其相声水平有走下坡路的迹象,甚至其一度宣布今后不再说相声了。不过,后来他还是回归了相声的舞台,毕竟他是因为相声才出的名。


总而言之,曹云金在相声上的造诣比苗阜要高一个档次。如果不是曹云金离开了德云社,苗阜更难望其项背!


相声迷老于


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有认为苗阜的相声能够达到自成一派的效果,应该说,他的基本功几乎没有,因为他没有系统的训练过,仅仅靠一个两个不需要基本功的相声段子就可以让他狂到迷失自我,只能验证郭德纲的一句话:相声门槛的确太低了!反观曹金,那可是郭德纲手把手调教出来的得意弟子,只是没有想到他是个天生反骨,狼心狗肺的混账东西,有一点点小成绩就忘乎所以,目空一切,狂的没有边了,以为自己多大的能耐,结果呢?看看现在,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打破底线换来的只可能是被世人唾弃,被历史淘汰……有句话特别适合这两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7有谁共鸣7


没有丝毫的可比性!

曹金虽说半途而废,但在德云社有过八年的系统学习,基本功虽然比不上现今的德云社“云”字“鹤”字科的众角儿,但是也是非常扎实的,至少能达到“九”字科中游水准。反观地包天,几乎可以说毫无基础可言,连最基本的抖包袱技巧尚且不具备,更遑论“说学逗唱”这四门必修课了!除了能碾压什么交大博士之类的那些连观众水平都达不到的菜鸟之外,属于相声演员里最没实力的那档了,连德云传习社落选学员的水准也达不到!

假如将相声演员的功底量化,四门课满分各一百分的话,八零后逗哏艺人中,高峰、岳云鹏、张鹤伦的总分能达到二百以上,郭麒麟,孟鹤堂,张云雷、谢金也能接近二百分,九字科平均分大约一百分左右,曹金、贾旭明、张番、卢鑫、金菲等大约在这个水平,传习社学员的入学平均分高估为三十分的话,何伟,陈印泉,高晓攀,李寅飞,金岩大约在这个水平线,而苗阜这些不学无术的,总分肯定不会达到二十分的。


追烽难1



曲艺杂谈认为,无论相声王还是神,那都是一个称谓,或者是自封的用来唬人的。跟那些不好好做学术研究,到处坑蒙拐骗的砖家学者的称谓没有什么区别。

相声这门艺术就是需要有真功夫,一上台一张嘴就能把观众的眼球和思路抓住,靠的是真能耐,不是一个王或一个神的名号就能把观众唬住。

德云社班主弄出一套检验相声功底的标准,那就是进小剧场演出买票。观众认可你才会花钱进去看,否则,就是一元钱观众都嫌贵。

张云雷曾经带领郭家班弟子客场挑战过苗阜的青云社,张小辫得胜还京。

抛开与老郭的个人恩怨,客观地说,在老郭的所有弟子中,曹云金的相声功底算是比较出色的。他得到过老郭的真传,手把手的那种。曹云金把老郭的表演学到了神似,张云雷都能打败苗阜。如果曹云金PK苗阜,那是毫无悬念的比赛,虽然曹云金离开德云社这多年了,灭掉苗阜也是轻松愉快!


曲艺杂谈


首先得说,这两个人我都不太喜欢,曹云金离开德云社以后的相声我基本就不听了,苗阜的相声是听几段就听不下去了

如果从现在大家更认可的程度来比,苗阜的基本功和曹云金相去甚远,首先说他就不过关

很多人习惯于睡觉前听段相声,郭德纲是首选,因为他发音吐字清晰,时常旁人觉得他的相声配字幕纯属多余,曹云金算是得了郭德纲真传,这方面下的功夫远比苗阜深

苗阜自称陕派,和他得口齿不清也是分不开的

口齿不清限制了苗阜在学和唱上的发展,我听过他唱“送情郎”,扭扭捏捏,五音不全,至于模仿类的技术没看见他展示过,曹云金在这方面远胜苗阜

苗阜不是科班出身,有天赋但是用功不足,成名段子《满腹经纶》据说也是别人的段子,而现在相声演员必要的实力之一是自己会创作,这也是德云社新生代能迅速走红的原因之一,苗阜还是错字梗包打天下呢

换个角度讲,苗阜比曹云金更主流一些,为什么曹云金上春节晚会的次数比苗阜多,只是能是水平问题


正大光明匾后头


不谈人品曹金比苗阜强的太多,无论是气场还是功底是苗阜无法比的,曹金到能看的过去,苗阜那叫惨不忍睹,谁也不愿意看到鬼呀!就会说一段相声也敢出来商演?拍广告去吧,出避孕药的厂家可以找苗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