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在萬千歷史英雄和神話人物中,唯有關公經常顯聖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關公無疑是山西人的驕傲,因為他是山西運城解州(hài ,音亥)人。中國有兩個“聖人”,“文聖”孔子,“武聖”關羽。孔子只是在學宮、孔廟、文昌廟被祭祀,而祭祀關公卻遠遠超出了這個範疇。歷朝歷代對關帝的加封達到至尊無上、登峰造極、封無可封的程度。到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從衢都大邑到窮鄉僻壤,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關公成為廣泛頂禮膜拜的全民神。清末民國,北京就有200多座關廟,現今的臺灣也有近200座關廟。

關帝還和儒釋道都有緣分,受儒釋道共同供奉。在民俗信仰中,關羽更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護佑科舉、巡察冥府,司祿命、驅邪惡、除病患,還是一位可以保佑財源廣進的武財神。關公文化是全球華人的一種傳統民間信仰。

在數不勝數的關帝廟中,關帝爺家鄉,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運城地區古稱河東,指黃河以東,自古以鹽池產鹽而聞名。這座城市以“鹽運之城”而得名“運城”。在萬千歷史英雄和神話人物中,唯有關公經常顯聖,所以到了運城一定要到關帝祖廟拜謁關帝爺。

2009年8月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 門票46元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解州關帝祖廟始建於隋初,歷朝歷代均有擴建修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修之物,祖廟內珍貴文物、古建築藝術是他處關廟無可比擬的。1500多年來,祭拜關爺的香火從未間斷。

義炳乾坤雕塑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關帝祖廟前廣場,有河北涿州贈建的義炳乾坤大型石雕。三根柱石會聚穹頂,代表桃園三結義,也蘊含關公圓融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

萬代瞻仰石牌坊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解州關廟內唯一的石牌坊,明崇禎九年(1636年)雕造,俗稱石牌坊。兩面額枋上浮雕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等三國故事,人物眾多,佈局緊湊,雕刻細膩,生動傳神。

祖廟景區分三大部分,南為結義園,中為正廟,北為關帝御園。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結義園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結義園位於祖廟中軸線的南端,建於明萬曆年間,仿照劉、關、張河北涿州三結義時的桃園意境,也是明清時期典型的北方園林。園中有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主體建築。

結義坊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木構琉璃瓦頂,坊上四周彩繪山水、風景、人物、花鳥,還有桃園三結義、月下斬貂蟬、古城斬蔡陽等三國人物故事。圖案全部工筆彩繪,生動細膩,栩栩如生。

主廟為中軸對稱,前朝後寢,宮殿式佈局的道廟建築群落。龍壁、端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刀樓、印樓、春秋樓和眾多牌坊層層展開。

琉璃影璧(龍壁)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燒製,立於祖廟首門的端門前。影壁(照壁)是受中國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流行於明清,一般作為大門的屏蔽物,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畫面自上而下分為天、地、海三界,主體四條蟠龍遨遊飛動,襯以鳳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一般龍壁為九龍、七龍、五龍奇數,而這裡用四龍,代表關帝“忠、義、仁、勇”的特殊內涵。

端門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位於祖廟最南端,又稱山門、三門,是入宮的第一道門,為明嘉靖年間重建。此門比例協調,造型典雅,仿木雕磚式宮門。門楣正中鐫刻“關帝廟”,門洞背面刻“扶漢人物”匾,兩次間門洞上方橫額為“精忠貫日”、“大義參天”,額匾巧妙地將關羽立身處世的“忠”、“義”二字嵌於聯語之中。

午門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御書樓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原名“八卦樓”,處於中軸線中心,現存建築為康乾時期遺物。樓上雕木製八角形藻井,頂端為八卦圖案,因而得名“八卦樓”。康熙四十二(1703年),康熙西巡,祭拜關帝,並留下御筆“義炳乾坤”金匾一方。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為紀念康熙御書匾額,遂改名為“御書樓”。

崇寧殿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全廟主殿。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封關羽為“崇寧真君”而得名。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頂。大殿簷下懸乾隆欽定“神勇”巨匾,門楣上懸咸豐御書“萬世人極”匾,殿內關帝神龕上懸“義炳乾坤”金匾,為康熙帝御筆,足以見關帝地位之高。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環繞大殿四周的26根巨型石柱,正面8根柱,上刻雙龍對翔,遨遊在祥雲山海之間。其餘三面18根石柱為單龍,同樣為深浮雕,其上有龍、小豬、小魚、小龜等圖案,關帝祖廟的石雕蟠龍柱數量在在全國的宮殿廟宇中堪稱獨一無二。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大殿內神龕內,關帝身著龍袍,頭戴帝冠,腰繫玉帶,雙手抱“圭”,端坐其中。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春秋樓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因關羽夜讀《春秋》而得名,《春秋》別名《麟經》,故又名麟經閣,位於祖廟中軸線最後端,是關帝的寢宮。二層三簷歇山式建築,也是關帝廟內最高建築,現為明萬曆年間遺建。一樓神龕供奉關公戎裝像,二樓神龕供奉關公夜讀《春秋》真身像。二樓頂部藻井雕刻華麗別緻,被視為珍品。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關公的大“腳印”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刀樓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印樓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遊山西運城,拜關帝祖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