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我們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十年前的100塊錢和現在的100塊錢,根本無法同日而語。那為什麼現在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因為央行在不斷的印發鈔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在不斷變多。而我們手中持有的貨幣的購買力就下降了。這就是俗稱的

貶值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關於貶值

我們的存款貶值,主要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資金可以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比如以往100元可以買4袋大米,現在只能夠買2袋大米,這就是貶值。

貶值有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實際的貶值;二是方面的貶值。實際的貶值率可以通過M2(廣義的貨幣供應量)與GDP絕對額的對比來判斷。但是現實中,我們在所知的貶值,往往參照的卻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關於CPI

國家統計局每年會公佈CPI增幅,CPI就是Consumer Price Index的縮寫,稱為消費者價格指數,是根據和消費者相關的物價和勞動者報酬計算出來的物價指數。一般說來,如果CPI大於3%就是通貨膨脹,大於5%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是否跑贏CPI是一個參考。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但是,如果物價上漲,社會平均工資同步增長,CPI增幅可能不高,手裡的資金卻會發生貶值,也就是說您以前的存下的收入貶值了。這就是為什麼勞動者要持續參加工作,否則單靠利息很可能會坐吃山空。所以不但要跑贏CPI,還有跑贏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和CPI之和。

關於保值

儘管近年來國家公佈的CPI數據並不高,但是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和貨幣發行速度的原因,根據我的經驗,理財收益至每年少要達到5%以上才有可能實現存量資金的保值,更加保險的數據是每年的年化投資收益率超過8%,而且是每年複利滾動才行。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近二十年來,受中國及眾多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全要素生產率不斷進步導致製造業成本持續下降(電腦軟硬件高速發展及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工業生產自動化、商品資金流通速率的大大提高、發展中國家廉價資源和要素參與到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實際上全球範圍內的消費品價格並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通脹,之所以出現貨幣相對貶值,主要是受資產價格上升導致現金相對縮水,這也是為何在全球貧富分化如此嚴重的今天,沒有出現大規模戰亂和饑荒的根本原因。

近二十年來,普通人的“實際”收入增長緩慢,但支付一般生活必需品沒有太大問題,主要是支付住房、醫療、教育等大額費用捉襟見肘,另外就是資本品投資能力不足導致財富增長緩慢甚至在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價格膨脹的時期個人財富相對縮水。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房地產市場由於房屋一次性的資本投入數額巨大,普通人即便看準趨勢,也缺乏支付能力,因此大多數只能“望房興嘆”;資本市場對於不同的投資標的內在價值和增長前景的準確研判需要豐富的投資經驗以及專業的金融知識,普通人一般不具備這些基礎,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和意識低下,導致很多普通人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投資收益普遍不高甚至虧損。

因此,未來十年,個人手中的儲蓄和現金是否會繼續貶值,主要取決於房地產價格和資本市場的趨勢。

如果房地產價格繼續上漲,那大多數普通人還是要“望房興嘆”,當然,綜合判斷,這種可能性不大。

資本市場如果出現恢復性長期牛市,相對而言個人財富也能少量的“雨露均霑”,但是大多數人的“賬面財富”還是會在之後的熊市中被逐漸“收割”,從目前看,未來五年資本市場很可能以階段性波段震盪和局部牛市為主,全局性大牛市的希望也不是很大。五年之後很難說,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再做進一步推斷。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因為在我國,超發的貨幣(導致貶值)極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產市場裡,所以我國的房價才會飛漲,這部分資金牢牢被房市鎖住,故而對於我們生活中的其他產品的價格影響較小,比如十幾年來,我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價格變動幅度還沒有我們的工資上漲幅度來的高。

國家統計局對外的公佈的CPI就是隻有日常生活方面的價格變動因素,而沒有統計房價這個異數,所以我國的CPI整體水平並不高,最近十年來平均值大概在2.5%左右。

據統計我國2017年通貨膨脹率約為7%。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資產如果不能保證有7%及以上的收益率。那麼我們的資產就是在貶值。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GDP連年增長物價上漲是自然的事情,存款所得利息肯定是不能阻擋貶值的。

如圖所示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增速,雖然近幾年GDP增速有所減緩但是始終還維持在6.5%以上的。GDP的增速是6.6%,通脹率自然是高於這個數的,據統計近幾年我國的通脹率都在10%以上。也就說我們的存款一年的一年收益超過10%了我們才有可能讓我們的存款不貶值。現在銀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在3%以下,微信支付寶等網絡理財平臺的產品理財收益也基本都在6%以下。也就說我們常用的理財產品都是不能抵禦通貨膨脹造成的貶值的,常規的理財產品不能保障我們的存款不貶值,但是有風險的理財產品是可以的。

投資理財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富保值甚至增值。

每一個理財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獲取收益為了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未來5~10年能讓我們財富保值增值的理財產品,我認為是股票和房產。說股票能讓我們的財富保值增值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股市太差,正是因為差未來才有可能會好,現在投資股市也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未來5~10年只要有一次牛市那麼你存在股市的資金就能至少獲得翻倍的收益,這收益是絕對能抵禦貶值的。雖然房價已經漲了很多了,但是從保值的角度來看,房產還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出現管控後,房價出現了減速甚至降價的現象,對於投資者而言不管是什麼產品只要能獲得收益減少損失那麼他就是理財產品。投資房子在未來5~10年中還是可以抵禦貶值的,再長遠就不好說了。

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個人的存款5年或10年以後不貶值?


投資理財是保值和增值的最佳方式。

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通過投資理財是實現現金保值增值的最佳方式,前些年,大家都知道一句話,你不理財,才不理你,將錢放在銀行裡面,這是不專業的做法。前些年,買房子的人們,是一種投資理財的方式和選擇,獲得很好的收益,也讓自己的資金獲得保值和增值。買股票,也是一種投資理財的選擇,但是投資股票對於專業水平要求很高,大家無法達到這個水平,導致買股票都是虧損的結果,變成理財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