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布局

供应商布局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是由上万个零件组装而成的结构非常复杂的产品,为了降低整车成本、获取高质量的零件、降低供货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整车制造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会考虑供应商布局的问题。

供应商布局一般要考虑原材料物流成本、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行业人才密集度、零部件自身特点等因素:

1、原材料物流成本:

汽车产业是一个物流成本较高的产业,物流成本受到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距离的制约。交通运输条件是指供应商所在城市或工业园区内外的交通设施状况,其中包括城市或园区内道路通畅、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设施建设情况以及该区域同外部区域的交通便捷性;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较近的距离,能够缩短物流时间、保障原材料能够准时交付,同时能够节约原材料成本。

一般来讲,如果整车制造企业沿江或沿海,就要首先考虑水路运输的便利性,侧重于选择沿海或沿江的供应商;如果是内陆,要首选省内或一千公里以内的供应商。

2、地区经济发达程度:

即供应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该地区当前的经济发达程度,一个地区当前的经济实力往往是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保证,汽车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所选择地区的经济状况非常落后的话,势必会影响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而经济落后地区往往不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或者基础设施;二是该地区汽车行业的发达程度,如果一个地区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在国内非常落后,或与该地区其他行业相比非常落后,都将严重影响该地区汽车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3、行业人才密集度:

即供应商所在地区的汽车行业人才密集度,包括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一个地区拥有大量的汽车行业技术人才储备,势必会大大推动该地区汽车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零部件自身的特点:

比如说冲压件容易在运输、搬运装卸的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零件质量,因此应该就近选择供应商,缩短运输距离、并减少搬运装卸的次数;再比如外观装饰件(电镀件、高光喷漆件等),特别容易产生划伤,也应该就近选择供应商,减少物流的复杂度和搬运装卸的次数。

选择供应商时要着重考虑就近的原则,因为一方面就近选择供应商可以降低原材料物流成本,保障原材料快速、准时交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地区经济的集聚效应:随着汽车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集群内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能够吸引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为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客观需求和现实条件,为形成产业的集聚竞争优势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而这种集聚的效应越明显,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就越显著,企业的盈利能力才会越大。

实际上对于小批量定制化的品牌,更应该选择地理位置毗邻的供应商,除此之外还应该采用延迟制造的策略,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订单和生产数量的不确定性,按预测生产并储存产品将面临巨大风险;二是接到订单后组织零件到货和生产的周期较长。延迟制造具有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供应链柔性等作用。采用延迟制造策略、且就近选择供应商还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以下好处:

  • 有利于原料及零部件快速、可靠的供应;
  • 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的共享和双方紧密的学习交流;
  • 有利于企业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 有利于制造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简介:资深采购从业者,对汽车行业采购体系、采购业务、采购供应链有深入、系统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