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 看看我们的祖辈是如何“吹牛皮”的


说到兰州,大家脑海中首先定会想到拉面,其实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水车之都。黄河在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境内时,水流湍急,滩险浪恶,很难行舟。在桥梁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生活在黄河上游沿岸的人们为了解决渡河运输的难题,就想出一个办法:以皮筏代舟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

因羊皮筏是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活牛皮皮编排组成。

比较有趣的是:羊皮筏子需要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故当地人见到有人夸海口,说大话,往往以“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讥讽,意思是让其去吹羊皮囊或牛皮囊,

古语云,渡海浮囊,设损一微尘许,亦有沉溺之患。看起来浮囊不仅可以渡河,甚至可以渡海。小浮囊羊皮做的,大浮囊牛皮做的,吹起来扎好口,这需要巨大的肺活量。能吹牛皮,那证明你口气很大,内容很虚,后演化成“吹牛b”三个字

羊皮筏 其中“元跨革囊”是说第忽必列率领10万蒙古大军破云南之事。忽必列南下越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丽江东部,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列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用做渡江之用,渡江后入丽江,大败大理守军

图中羊皮筏的木排 把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绑扎 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

图中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一个人可以轻松扛起,适于短途运输,过去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一千在兰州黄河多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