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

——苏轼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人生过得再失意,也要对自己好、对别人好!

公元1098年,北宋,儋州。

一位63岁的老人,刚喝过酒,迷迷糊糊地走在路上。

几个黎族的小孩子,吹着葱叶子做的口哨,嘻嘻哈哈地围着他转。

老人问当地的黎族乡民:

我到底住在哪里呢?

然后顺着路上的牛屎往回走,因为乡民告诉他,你家在牛栏的西边。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没人知道这位白发萧散,满面酒红,布衣草鞋的老人,却是曾经做过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历任六市市长,国防部长,

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潇洒;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旷达。

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智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深情。

文才绝代,而又温暖可亲的苏轼苏东坡。

他这个人一辈子官场失意,可是一辈子无时无刻不在对别人好,也对自己好……

01

“要做他那样的人”

关于苏轼的身世,有很多传说:

有的说他汇聚天地灵气而生,因为他出生后,家附近一座山上的草木皆枯,直到死后才重新生长;

有的说他是高僧转世,因为在他出生前,母亲梦到一位僧人走进家来,然后他就降生了。

......

不论这些说法是真是假,但苏轼从小就是一个勤于思考,胸怀天下的人无疑。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小时候,一次母亲给他讲范滂[pāng]的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混乱,阉党操权,卖官鬻[yù]爵,荼毒百姓。

忠贞廉洁的范滂上书朝廷,弹劾奸人,反被诬告。

当缉捕他的命令传来,地方长官不忍加害,左右为难之际,范滂却大义凛然自己投案,临行前对母亲说:

“我这一去,死得其所。兄弟们都很孝顺,母亲不会挨饿受冻。只是母子深情难以割舍!”

听到这,苏轼十分感动,问母亲:“将来如果我做了像范滂那样的人,您会愿意吗?”

父亲苏洵[xún]知道了这事,连连夸赞儿子:

“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将来一定做个堂堂正正,奋发有为的人!”

不负“父”望,22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考中进士,他高居第二名。

后来,才华出众的苏家两兄弟双双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

试后,宋仁宗兴冲冲地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02

乌台诗案

苏轼的“轼”字,原指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

苏洵给儿子取这个名字,本意是指人生如车行,在这条坎坷之路上,希望儿子能扶得稳,站得固。

然而,苏轼却未如父亲所愿,屡屡从车上掉下来,40年为官,33年被贬。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王安石

北宋中期,国内陷入经济危机,政府内部出现了两派:

一派叫“新党”,以高度近视,从不洗澡的王安石为首,强推变法,

反对的叫“旧党”,以从小砸缸的司马光为首。

而苏轼既不是“新党”,更不是“旧党”,他只是一切以百姓的福祉出发衡量政策的得失。

其实,王安石变法,本是富国强兵的好意,但变法的有些条目过于苛刻僵化,不切实际,急于求成。

比如,其中的“青苗法”。

就是在开春耕种时政府贷款给农民,用来买青苗或农具,等秋天收获时再还贷款。

这种方法,王安石在地方做官时也实验过,效果不错,但并不适合全国所有地区。

再加上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自己政绩,强迫农民贷款,而还款时不能交米,只能交钱,米价又贱,因而农民苦不堪言。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苏轼不仅上书痛陈变法弊端,还写一首著名的《吴中田妇叹》加以讽刺。

诗的末尾写道:“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如果满朝都是像汉代龚遂、黄霸这样严格执行国家法令的“好官”,老百姓就更惨了。

像这位可怜的老妇人,被官吏逼得走投无路,还不如投水而死,去作河神的老婆。

“新党”听到,很不爽,“不是朋友便是仇敌”,搞死你!

公元1079年,副宰相王圭对宋神宗说,苏轼有一首“根到九曲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的诗,

把九天之上的龙,说成在地下,这家伙有谋反之心。

结果这种无赖逻辑连宋神宗都不信,神宗反问:

你说‘蛰龙’就是谋反,那么三国时的诸葛亮,不是还号‘卧龙’吗?难道他也有反心?

王圭讨了个没趣,只得悻悻而去。

但“新党”并未善罢甘休,弹劾苏轼的奏折像雪片般飘到宋神宗面前。搞得神宗也开始敲鼓,于是派人查一查。

当时,苏轼正任徐州市市长,被直接从公堂上押赴开封,沿途百姓洒泪送别,而苏轼也即将面对阴森的御史台大狱。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便和儿子苏迈商定暗号,如果风平浪静就送菜和肉,如果定下杀头之罪,就送鱼。

过了一段时间,苏迈因有事离开京城几天,便委托一位亲戚送饭,亲戚不知父子约定,偏偏送了鱼。

苏轼一看,自知死期将至,回想往昔时光,不胜感慨: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

生命刚刚展开时,每个人都惊讶于外面世界的精彩,可是走过去以后,才发现精彩只是无奈的外衣。

可能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发现的过程,然后就长大了。

然而,如果能把无奈再视作精彩,这就是成熟。

“乌台诗案”中的苏轼,正是在经历这场蜕变的过程,那年他44岁。

136天后,苏轼走出大牢,已是秋去春来,恍若隔世。

原来在太皇太后和一干老臣的力保下,苏轼得以免于一死,但“授黄州团练副使”,就是流放到湖北黄冈市黄州区,当个民兵副部长。

136天也许不算长,但足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世事的看法。

“世事如浮云”,话人人会说,但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可,不是人人都有。

经此生死大难后,苏轼开始选择一种超越空幻的生活,即“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因此,这一劫难,对苏轼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03

“仁”与“慈悲”


苏轼为官,心里装的都是百姓。

他在杭州做官时,一次有人状告一人欠债不还,被告是一位带孝的老实后生,向苏轼求情说:

“我家世代以制团扇为生,这些天父亲过世,办理丧事焦头烂额。偏又碰上阴雨不断,扇子一把都卖不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有钱还债?”

苏轼虽然同情,但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很是为难。

突然他心生一计,吩咐那后生把所有卖不出去的扇子拿来。

苏轼当堂磨墨,在扇面上挥起笔来。有的题诗词,有的画松竹,然后让后生拿去卖。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苏轼《寒食帖》

后生拿着扇子,刚迈出府衙的大门,就被闻讯赶来的人们包围,大家都想得到这位才名满天下的太守的亲笔。

结果扇子以每把一千钱的高价卖出。这件欠债案也在一片欢喜中了结了。

独乐,不若与人乐;与少数人乐,不若与众乐。”苏轼亦如此。身为朝廷命官,不愿独乐,而愿与民同乐。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苏轼《潇湘竹石图》

1074年,苏轼调到密州(现山东诸城),那里刚刚发生饥荒。

一天,苏轼出城巡视,听到路旁草丛有婴儿啼哭。原来是穷人家养不起而遗弃的孩子。

“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看来,这家人也真是无能为力了!”

苏轼心里十分难过,从此就派人将遇到的弃儿带回官府抚养。

后来,弃儿越来越多,他就把弃儿交给没孩子的家庭抚养,并从官府拨一部分粮食作为补助。

这样,弃儿有了家,收养他们的人家也有了子嗣,皆大欢喜。

苏轼和百姓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这就是“爱民如子”。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他做徐州市长,遭逢五十年一遇大洪水。徐州城被困,人心惶惶。

他却在城墙上搭了个茅屋,整天住在那里。

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亲自指挥加固城围。以自己乐观自信感染每一个抗洪的军民。

80天后,洪水终于被击退,全城百姓身家性命得以保全。

“仁者爱人”,这种“爱人”之心,在儒家那里叫“仁”,在佛家那里叫“慈悲”。

正所谓:多情乃佛心。

真正的慈悲,是忘却自我,自然而然的。不为赞誉,不为恩宠。苏轼做到了这一点。

04

十年生死两茫茫


考察苏家族谱,会发现:

苏轼的两位夫人和侍妾,都和男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以“某氏”代过。

这在理教盛行的宋代是极其罕见的。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走入苏轼生命中的第一位女性,是进士王方之女——王弗。

王弗贤惠沉静,知书达礼。

当年苏家父子一同进京赶考,一走几个月,家里的一切全靠这个媳妇打点。

后来,苏轼做官调任,她陪在左右,苏轼读书批文,她伴在身侧。

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然而,王弗却在苏轼仕途最得意的时候病逝,享年仅27岁。

十年后,苏轼在密州任市长,忽一夜梦到王弗,依然年轻秀美,两人相对,千言万语,却难以出口。

苏轼醒来,满面泪水,挥笔写下一首荡气回肠的《江城子·记梦》,其中第一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了,阴阳相隔,但思念却无法隔断,一直萦绕在心头。

王弗过世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为妻。

但王润之没王弗幸运,他追随苏轼的25年,正是苏轼生命中最动荡不安的时光。四处调任,数度被贬,还包括那次“乌台诗案”。

这一份患难相随的情谊,苏轼感怀在心,王润之死后,他为亡妻举办了隆重的水陆道场,超度亡灵。

并撰祭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十年之后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与亡妻葬在一处。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苏轼生命中最后的爱人,是朝云。她本为杭州歌妓,13岁被苏轼赎出。

同王润之一样,她也随苏轼颠沛流离,两人的孩子也在苏轼被贬黄州途中,中暑而死。

朝云常为苏轼唱歌解闷,一次她唱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唱不下去了。

不禁为苏轼的遭遇泪流满噤,她最懂苏轼。

朝云信佛,在苏轼被贬惠州时,身染疫病,不治而亡,死时34岁。

苏轼把她安葬在惠州孤山,并为她建一座“六如亭”。

“六如”即“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雾如电”,出自禅宗重要经典《金刚经》。

就像苏轼自己说的,“高情已逐晓云空”。朝云的死,带走了他晚年的全部情感。

“六如亭”,没错,世间的情爱真的太短暂了,但我们终将一见,在钟情之后。

苏轼的三位妻妾虽然都未与他走到最后,

但在那个视女性为衣服的封建年月,她们能遇到苏轼这样一位重情重义的男人,也实为幸事。

05

破除分别,终成大智


苏轼曾对他弟弟苏辙说:

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乞丐。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打开苏轼的朋友圈,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百姓草莽、道士和尚,他在每个人生阶层都有不少朋友。

在黄州时,他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改编,教给农夫唱,自己也放下犁耙,手拿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拍子,和农夫一起唱。

在被贬岭南时,他家整天开Party。如果某天无人来,他也闲不住,出去四处逛逛,和乡民扯东扯西。

后来,他被从官舍逐出,当地的乡民都纷纷跑来帮他盖房子。

如果说苏轼喜欢交朋友,倒不如说人们喜欢跟他交朋友才更准确。

因为和他在一起,自在。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苏轼有一位好朋友,名叫陈季常,生性淡薄,却怕老婆。

季常也好客,朋友来了,必定热忱招待。可季常的妻子,性悍而妒。

宴客的时候,如有歌女在座,她往往用棍杖在隔壁用力敲打墙壁,大声叫嚷,闹得不可开交,客人们也只得被逼散去。

苏轼就写诗歌开玩笑说那是“河东狮吼”,众人哄堂大笑。

苏轼曾写一篇《后杞菊赋》,说:

人生在世,境遇的变化,只如胳膊的一曲一伸那么平常。

谁是穷人?谁是富人?谁长得美?谁长得丑?有什么分别。

只要心情舒畅,自信能长寿百年。”

尽管他一生仕路坎坷,又曾招生死劫难,历经颠沛流离,又多逢爱人逝去,但他究竟是个明白人。

其实,人的烦恼是什么?

无非是对外物的执着流连而起,而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却是“超然”,不执着于外物。

万物以平淡从容的心去看,就没有什么不同。

06

随机而动

有了这种从容,苏轼对别人好,更对自己好,就讲得通了。

在被贬黄州时,生活拮据,全家人的吃住就成了问题。

苏轼也不着急,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每月初,他就把每150个钱币串成串,挂在房梁上,每天取一串花。

如果这一天还剩下几个,就放在存钱罐里,月底把这些积攒下来的钱当做招待客人的费用。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后来,官府给他批了一块儿荒地,以解衣食之困。他便给此地命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过起了地地道道老农的日子。

他写一首《定风坡》,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老农民怎么了,无所谓!回首坎坷人生路,云卷云舒,“也无风雨也无晴”,淡然!

后来,他再度被贬岭南的惠州,身处万里蛮荒之地,苏轼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性。

他在那里大吃荔枝,说:“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己一直到处漂泊,这回好了,可以慰劳慰劳自己的肚子了。

他每天晨起、午睡、洗脚,每一件小事都从从容容,还乐得写一首《纵笔》,什么“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结果这首诗传到朝廷,那些当权的大臣一看,气坏了。我们还一脑门子官司,你老小子居然还逍遥快活。

你不是字“子瞻”吗?给你去个“目”,加个“人”,滚到儋州去。

儋州在海南岛,瘴气横行,更为荒僻,朋友很担心苏轼,来信安慰。

可苏轼却回信说:

“别担心这儿的瘴雾会叫人得病,北方就没有生病的人?

也别担心这儿没医药,京城国医手里,还不是照样有不治而亡的人。

别挂念我,我和这里的黎族老百姓处得可好了。”

其实,读书人“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能做事就做,外界条件不允许做了,我也不在意。我自在的生活着,凡事随机而动,从从容容。

这就是心怀旷达的苏轼。

07

既往不咎


苏轼在“乌台诗案”后第六年,重新被朝廷起用。

在京城,一天他在路上,迎面一人见他就躲。

苏轼觉得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是当年在御史台大牢看守他的一个狱卒。

这个狱卒当年认定苏轼必是死罪,所以对他百般虐待。现在当年的阶下囚又做了大官,不由得又惭愧,又害怕。

苏轼见状,拉着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一条蛇咬死了人,被抓下地府定罪。蛇告饶说:

我虽咬死了人,但我有蛇黄,用它救活过好几个人,可以将功赎罪!”于是被饶过。

接着一个人因为杀人也被抓来。这人告饶说:“我也有黄啊!”

阎王问他有什么黄?

他说:“小人别的没有,只有一些惭惶。”

说完,苏轼自己大笑起来,那个狱卒见苏大人如此豁达,不由得深为感动。

对待自己的政敌,苏轼也非常大度。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王安石变法时,他被“新党”迫害,险些送命,但他路过金陵时,还是去拜访了已退居在家的王安石。

他写诗赠给王安石: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趁着先生身体还健朗,前来看望。先生劝我买三亩田和他一起隐居,但历经十年风雨,一起归隐已觉太晚。

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这位改革者的仰慕,两人惺惺相惜的情感溢于言表。

苏轼走后,王安石感慨地说:

这样的人物,真是几百年才出一个啊!

苏轼有在世间行走的大智慧,所以他能够理解世人的种种过失,包容他们的错误,心存仁爱。

08

潇洒出尘


公元1100年,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归。

但时年已65岁的苏轼,在归途中受了湿热,在常州一病不起。

苏轼告诉你,为什么好朋友会渐行渐远?


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告诉他们:

我生平没有做过恶事,心地坦荡,死后不会下地狱。

《六祖坛经》言:自心净,则佛土净。西方净土,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

自性清明,则身居何处都是净土。

随缘而来,缘尽而逝,无需忧惧。

苏轼这个文采风流,旷达潇洒的生命去了,重又化作清风明月,璀璨星辰。

天下才名无过苏轼,豪情无过苏轼,坎坷亦无过苏轼,但是非成败转头空。

对于我们今人,

苏轼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平坦路,但过得再失意,也要对别人好,对自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