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句麗為什麼這麼欠揍?隋唐四帝舉全國之力也要消滅他!


古代高句麗為什麼這麼欠揍?隋唐四帝舉全國之力也要消滅他!

公元5世紀前後,高句麗佔據樂浪、帶方、遼東諸郡,為高句麗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高句麗中期的農業大發展,為後期的高句麗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高句麗社會隨著農業經濟的進展、興盛,手工業生產技術也不斷興旺發達起來,有發達的製陶業、冶鐵業、鍊銅業、鎏金、金銀器製造業、糅漆業、紡織手工業、造船業等等眾多產業。唐朝時期,高句麗軍隊的人數達到了歷史最高峰。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三國史記》等文獻中一些關於高句麗軍隊數量的零散記錄,有學者推測在唐初時高句麗國內常備軍隊已經達到60萬左右。

古代高句麗為什麼這麼欠揍?隋唐四帝舉全國之力也要消滅他!

高句麗在6世紀達到鼎盛,這段時間是他國力迅猛發展的時間,自然要對外擴張。在隋文帝時期,高句麗就經常攻打遼西邊境,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後來隋文帝、隋煬帝都發兵進攻高句麗。

古代高句麗為什麼這麼欠揍?隋唐四帝舉全國之力也要消滅他!

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後來時近深秋,唐太宗因為當地變冷早、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而且糧食將盡,所以班師還朝。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在唐高宗時期,多次派兵進攻高句麗,最後在李績、薛仁貴等人帶兵滅掉高句麗。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隋唐四帝都要去攻打高句麗呢?

第一點、秦漢時,幾乎整個朝鮮半島都是秦漢領土,設有三郡。韓國的祖先們只有南邊一點點土地,大概就是後來新羅百濟兩國的領土,所以就是為了建功立業,成為一代明君或者雄君 所以要恢復國土。

第二點、高句麗本身具有強烈的擴張慾望,所以不斷的有意圖侵佔兩國邊界地區領土,所以要打。

第三點隋煬帝一方面為了上述兩點而要討伐高句麗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順勢消滅世家勢力主要就是關隴世家但是隋煬帝玩翻了沒能控制好結果反被關隴世家反撲給滅了。

唐朝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理由 那怕李唐本身也是關隴世家出身 但是當了皇帝 就不會對任何有威脅皇家的勢力有好眼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