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憑什麼成為以色列的中東剋星?

建章看世界



伊朗真的是以色列的剋星?筆者認為情況並不是這樣。伊朗仇恨以色列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之前伊朗與以色列都是美國的盟友,雙方相互支持,惺惺相惜。但是伊朗與美國因為美國保護前國王巴列維之後翻臉,扣押了美國大使館人員,這樣伊朗與以色列的關係也是直轉而下。之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武裝衝突,更加加深了這兩國的之間的對立。到了上個世紀末,傳出伊朗研製核武器的消息以後,以色列認為伊朗將成為以色列的敵對國,就加大了對伊朗的遏制行動。


兩國在中東的大舞臺上你來我往。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伊朗支持在黎巴嫩的什葉派武裝真主黨,不斷對駐留在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軍隊偷襲,雙方戰鬥不斷。甚至真主黨還綁架了以色列的士兵,為了“嚴懲”真主黨,以色列出兵黎巴嫩,卻被真主黨打敗,以色列發現真主黨背後伊朗的支持。到了敘利亞內戰,一個分崩離析的敘利亞對以色列是非常有利,卻沒有想到,伊朗為了建立大什葉派走廊(新月型聯盟)也插手敘利亞,原來岌岌可危的敘利亞被挽救,並且伊朗之前還與美國奧巴馬政府改善了關係,以色列感到不安,如果伊朗經濟實力發展,將來就是以色列的勁敵,因此以色列千方百計說服美國特朗普總統退出伊朗核協議,遏制伊朗的發展。


以色列自身有核武器,在常規武器上也遠遠勝過伊朗,以色列最近與沙特等溫和派阿拉伯國改善關係。所以真的發生戰爭以色列並不害怕伊朗,但是以色列擔心的是未來經濟,軍事實力大發展以後的伊朗,國力強勁以後,國家規模上,以色列是難以抗衡,這才有了現在以色列死磕伊朗的局面。但伊朗並不是以色列的剋星,而是敵人之一。


橋本看日本


伊朗在選擇區域戰略對手時是有綜合考量的,但同是也是被動的。先說綜合考量的問題,按照伊斯蘭的宗教傳統和律條,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是他們最現實的敵人。之前歷次中東戰爭都是以此為基礎爆發的。作為中東和伊斯蘭世界中最大的什葉派國家,伊朗相當伊斯蘭世界主導大國,必然要扛起對抗甚至消滅以色列的大旗。

當前遜尼派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大國都以美國為紐帶“化敵為友”與以色列改善和發展戰略安全關係,即便是美國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伊斯蘭國家的感受,把耶路撒冷的確權給以色列,這些區域主導性大國都“逆來順受”不敢吭聲。在這種前提下,伊朗扛起對抗“美以同盟”的大旗,有利於獲得世界伊斯蘭民眾尤其是中東國家民眾的支持。

再說伊朗對抗以色列的戰略被動性。伊朗是美國中東戰略中需要排除的最大的“異己”,從國家和軍事實力上說,美國的優勢是壓倒性的。伊朗反制和嚇阻美國戰爭冒險的最有效手段有兩個,一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最重要的能源運輸航線,造成世界能源市場的動盪。利用國際力量對美國施加壓力。

二是打擊以色列,伊朗早就明確告訴美國,你敢打我,我就打以色列。為此,伊朗這些年一直都在致力於發展國產彈道導彈,技術目標之一是提高精確度和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以便獲得威脅摧毀美國航母的實力;目標之二是提升打擊射程,以便能夠讓伊朗的導彈獲得覆蓋以色列本土的實力。按照伊朗的說法,這兩個目標已經都實現了。

也就是說,以色列是伊朗要挾美國,使之不敢搞戰爭冒險的籌碼。通過參與伊拉克和敘利亞反恐戰爭,伊朗徹底打通了什葉派之弧,並把軍事力量推進到以色列家門口,讓以色列缺乏戰略縱深的戰略短板變得更加明顯。同時也進一步落實了讓美國投鼠忌器的戰略政策。


高峰軍事觀察


題主說反了吧,以色列才是伊朗的剋星才對吧。這是拿實力說話,而不是依賴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多少的事情。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和人力資源素質而言,以色列名列世界前茅。戰略和戰術能力、反應速度、軍事情報,以色列也早已百戰成鋼。

反之,就軍事實力而言,伊朗在中東地區比得過土耳其和埃及嗎?還有後起的沙特阿拉伯?最多是伯仲之間有一拼而已。還有,包括伊朗在內的上述中東地區軍事強國,不用說與歐美比,就是相較於以色列,戰略思想落後,戰術能力較差,軍事情報難以支撐。

伊朗的人均GDP是5193美元,以色列的這個數字是3.8萬美元。伊朗的軍費開支是74億美元,以色列的這個數字為170億美元。兩國的國防預算佔GDP的比例,以色列比伊朗,也要高得多。軍事力量方面,除了步兵和軍艦伊朗在數量上佔優,其他方面並不具備優勢。

由於科技和教育落後,又加上長時間的國際禁運禁售,伊朗的武器裝備,落後以色列恐怕不止一兩個量級。許多武器,還是當年俄羅斯和法國的換代產品。而以色列,無論是自己生產的,還是進口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

以色列是全世界排名前5的武器出口大國,可見其國防能力之強悍。比如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戰坦克,就被稱為二戰後最優秀的坦克之一,進攻和防衛能力都十分突出,尤其適合在山地和沙漠地區作戰。車身表層的複合盔甲,還能有效保護自己的作戰人員。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口水仗不斷,互相針對的暗殺、自殺式襲擊也常有。但是,面對面的正規的軍事衝突,尚未發生。因為這兩個國家並不挨邊,中間隔了4個國家呢。所以,即便是口水仗,有往往要借第三國之名。

伊朗從資金、武器到人員,都贊助了黎巴嫩真主黨、伊斯蘭聖戰組織和哈馬斯,讓他們或者通過恐怖襲擊暗殺之類打擊以色列,或者在敘利亞、埃及、黎巴嫩、戈蘭高地,參加與以色列的戰爭。而這些戰爭,大多以以色列的勝利而告終。誰是誰的剋星呢?

2013年1月,伊朗聲稱,任何針對敘利亞的襲擊,都被視作對伊朗的冒犯,伊朗將給予堅決的還擊。但是,以色列攻擊了敘利亞之後,伊朗只是稱“以色列將感到後悔”,卻並沒有實際的軍事行動。這樣的狀況,伊朗如何成為以色列的中東剋星?

歷史上,以色列和伊朗之間,也並非從來就是敵人。伊朗是繼土耳其後,第二個承認以色列建國的穆斯林國家。巴列維時期,伊朗不但向以色列提供石油,其出口到歐洲的石油,也經由以色列的港口和輸油管。兩國貿易活躍,特拉維夫和德黑蘭之間,還有直航班機。

1977年至1979年間,兩國還開展了一個代號為“鮮花行動”的聯合軍事項目,共同生產由美國設計的、能發射核彈頭的導彈,以及軍事用途的巡航設備。但是,1979年以後,兩國關係逐漸惡化,直至徹底交惡。


世界真的很大


沒看到伊朗是以色列的剋星,因為沒有實際表現,我們只看到伊朗在嘴皮子上和以色列懟而已。伊朗的做法,和之前一些有心成為中東領袖的阿拉伯國家一樣,都是為了在穆斯林世界豎杆旗,爭搶穆斯林世界領導地位,而以色列是穆斯林世界普遍認定的對頭,是再好不過的罵仗標靶。儘管伊朗不屬於阿拉伯國家,什葉派和阿拉伯國家佔主流的遜尼派也不對付,但在對以色列的態度上卻容易找到共鳴。伊朗挑戰以色列,倒更像是向阿拉伯國家的民眾喊話,不要指望那些和以色列媾和的統治階層,他們沒有膽,只有伊朗才敢於挑戰以色列。也就是說,伊朗拉攏的是阿拉伯民眾,以自己強勢對抗以色列來獲得阿拉伯民眾在道義上的同情,為爭搶中東地區霸主地位佈局。

客觀上說,伊朗的這種做法是有效果的。在阿拉伯大國不反對以色列,甚至承認以色列或者與以色列交往的情況下,底層廣大的阿拉伯民眾心裡是失望的,所以他們盼望能有一個敢於和以色列叫板的國家出現。對此,伊朗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才對以色列如此強硬。實際上,以色列和伊朗離得那麼遠,八竿子打不著,歷史上沒有深仇大恨。伊朗如此起勁反對以色列,完全是政治上的需要,是伊朗地區爭霸的需要。
現在,伊朗已經串起了什葉派之弧,特別是通過介入敘利亞內戰,其軍事力量已經到了以色列身邊,令以色列極為不安。而從伊朗的實際動作來看,除了嘴上罵的厲害,但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遭到以色列的空襲後,伊朗並沒有讓地面力量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可見伊朗的隱忍,不是腦子熱的衝動者。美國和以色列為什麼對伊朗如此仇視,也是看到伊朗為了地區大國地位,能“立得起蹲得下”,極有耐心,比阿拉伯國家更可怕。(S)


聯合防務


伊朗首都德黑蘭

1.伊朗是反美的中東強國。伊朗人口8027萬,領土面積達164.8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為4276.66億美元。伊朗工業以開採業為主,但鍊鋼、鋼鐵、電力、汽車製造、機械製造等工業也較為發達。在中東,伊朗、沙特阿拉伯與土耳其是除以色列之外的三大強國:沙特因為美國的關係與美國走得很近,已經同以色列握手言和:土耳其與以色列沒有矛盾;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以後,已經淪為中東的二流國家;只有伊朗伊朗與美國關係惡劣,也是最敵視以色列的中東強國。

伊朗軍隊

2.政教合一的政權讓伊朗凝聚力非常強。1979年,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現政權。《伊朗憲法》明確規定了神權高於一切,國家最高領導者不是總統,而是最高宗教領袖。第一代宗教領袖是霍梅尼,現在的宗教領袖是哈梅內伊。甚至伊朗的法律都是以伊斯蘭教法為主!這樣的國家,凝聚力很強,特別是在爆發站長時。例如,發動兩伊戰爭之前,伊拉克號稱是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卻也沒有打敗剛剛建立的霍梅尼政權。所以,政教合一的伊朗猶如巨大的馬蜂窩,以色列也不敢輕易去捅。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3.伊朗不僅僅代表伊朗,也代表著整個中東什葉派穆斯林。伊朗不僅僅代表著8000多萬伊朗人民,還是所有中東什葉派穆斯林的大本營。也門的胡塞武裝,黎巴嫩的真主黨,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甚至現在伊拉克什葉派政權,都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色列與伊朗為敵,不僅僅要面對8000萬伊朗人,還要面對中東所有的什葉派穆斯林。

也門胡塞武裝

正是伊朗強勁的綜合國力、政教合一的政權、什葉派領袖地位,才能成為以色列在中東的最強勁對手。


美國觀察室


因為伊朗是目前中東唯一有能力能夠威脅以色列的國家。伊朗不怕美國、堅持武器國產化、戰鬥力在線。而其它國家忌憚美國,根本不敢打擊以色列,所以伊朗就成了以色列在中東最擔心的國家。

能威脅到以色列,首先得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伊朗肯定是

中東國家的戰鬥力一直是個謎底,從以色列建國以來,阿拉伯聯軍5次和以色列交戰,但每次都以阿拉伯失敗告終。阿拉伯國家成員眾多、兵員充足、還從蘇聯獲得不少武器,但是在這種情況,依然慘敗。

雖然以色列背後由美國的因素,但是阿拉伯也有蘇聯的支持,而且從人口、領土面積、軍隊力量上都遠遠高出以色列。阿拉伯沒道理敗的那麼慘,現在我們只能簡單地理解成阿拉伯國家戰鬥力有待提高。

但是伊朗可是一個不一樣的角色。伊朗和伊拉克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現在有數萬軍隊在敘利亞參戰。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碾壓沙特領導的10國聯軍。可以說,伊朗的實戰經驗十分豐富,這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相當不一樣。

伊朗不像沙特那麼富有,但是有自強的信念,堅持武器國產化

伊朗是中東為數不多能夠生產重型武器的國家,包括在T72基礎上改進的國產坦克,甚至包括中程導彈流行3型。雖然伊朗的武器在性能上和西方有很大差,但是我們看重的是伊朗的這種決心。伊朗在中東不算太富有,但卻在堅定地推進武器的國產化。

反觀中東的其它國家呢?因為石油財富大肆採購西方武器,堅持不求最好,只求最貴。但沙特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和胡塞武裝的作戰中,屢屢受挫。事實證明,金錢是無法買來一支強大的武裝的。所以,伊朗雖然不富有,但卻有著武器國產化的信念,沙特雖然要錢有錢,又能採購西方武器,卻始終不能樹立威信。

其他中東大國,早就投靠美國了,是不能觸犯美國去打擊以色列的

以色列和美國有著特殊關係,幾乎每次中東戰爭,都有美國在幫助以色列。美國政府忌憚華爾街的猶太財團,不得不全力支持以色列。所以,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不可能違背美國的意志去打擊以色列。

沙特、約旦、埃及等國都是美國的盟友,所以他們反而和以色列緩和關係。而伊朗一直和美國關係緊張,自然不用擔心和以色列衝突。因為伊朗連以色列背後的美國都不怕,有何懼以色列呢?

因為伊朗不怕美國、堅持武器國產化、戰鬥力在線。所以伊朗就成了以色列在中東最擔心的國家。尤其是伊朗已經擁有足夠的導彈技術,如果伊朗重啟核計劃,那麼伊朗就能徹徹底底威脅到以色列。而反觀其他中東大國,早就投靠美國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能觸犯美國去打擊以色列的。


寰球視角


阿拉伯世界眾多國家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所以兩國關係一直處於敵對關係。



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以及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美和反以交織聯繫在一起。巴勒斯坦問題,耶路撒冷問題,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問題等等是以色列和伊朗無法調和的矛盾。

為了應對美國支持的以色列,伊朗大力發展武裝力量。在中東波斯灣地區,伊朗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伊朗共和國武裝力量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隊、伊斯蘭共和國革命衛隊和警察部隊三部分組成。 伊朗共和國軍隊現役總兵力545,000人,分為陸軍、海軍和空軍(包括防空部隊)。其中,陸軍465,000人;海軍28,000人;空軍52,000人;防空部隊18,000多人。

伊斯蘭共和國革命衛隊的總兵力大約有125,000人,分為地面部隊、空軍(控制著伊朗的戰略導彈力量)、海軍和特種部隊。 它主要擔負內部治安、執法及邊境守衛等職責,是共和國軍的輔助力量。

伊朗軍隊裝備的主戰坦克主要是國產的“佐勒菲卡爾”坦克、俄製T-72、其他老式俄製坦克,總數為1,700餘輛。此外伊朗陸軍還裝備有大量步戰車等裝甲車輛(1,500餘輛)和數千門火炮。伊陸航部隊現裝備大約50架美製“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伊朗空軍的裝備發展相對較為緩慢,主要裝備有美製F-14A“雄貓”戰機、俄製米格29、“霹靂-80”等國產機型、C-130和伊爾-76軍用運輸機等,總計1,030架。此外伊朗空軍還擁有300餘架直升機。

除了戰機外,伊朗還擁有數量不明的美製、俄製及國產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以及地對空導彈。導彈是伊朗手中對付以色列的“撒手鐧”武器。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藉助鄰國友軍的軍事基地對以色列形成巨大威脅。



伊朗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什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伊朗海軍在裡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製“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以上所述的伊朗武裝部隊,就是伊朗抗衡以色列的資本所在,加上俄羅斯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等國的支持,什葉派新月弧形勢力圈在壯大發展。


音悅茶香下雨天


伊朗與以色列兩國並不是天然就是敵人。儘管兩國一個是穆斯林國家,一個是猶太教國家,但事實上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是一個非常世俗化的國家。同時伊朗還是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與以色列之間有著友好關係。親美親以也正是伊朗巴列維國王被宗教勢力視為叛徒的主要原因。然而,自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成為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國家,宗教意識取代了意識形態成為了處理國際關係的指導原則,同時,反以反猶也成了伊朗政教合一體制在國內的合法性來源之一,伊朗總統和領導人經常在公開場合言語威脅以色列,甚至還公開威脅要使用核武器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

如果說言語上的威脅只是宣傳,不足為懼的話,那麼伊朗的地區崛起則是現實而直接的威脅。伊朗在中東地區通過利用自己的什葉派影響力和伊斯蘭教宗教影響力謀求地區大國地位,在巴勒斯坦支持哈馬斯組織,在黎巴嫩支持真主黨武裝,而這些組織都是嚴重威脅以色列安全的勢力,對近年來伊朗武裝在敘利亞的部署以色列非常擔憂。因為這些直接的威脅,以色列一直將伊朗視為在中東地區最大的敵人,堅決反對伊朗的核開發計劃。


照理說事


伊朗和以色列都是中東地區實力較強的存在

伊朗國土面積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81162788,是中東地區僅次於埃及的第二人口大國,GDP總量4395.14億美元,人均5415美元。伊朗的經濟實力在亞洲僅次於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印尼、沙特,位居第七位,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目前伊朗擁有現役部隊51.3萬人,就常規軍事力量而言:整個中東也就只有土耳其和以色列足以和伊朗比肩。伊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核能源開發活動,1980年美伊斷交後伊朗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國越來越大的戰略壓力,於是加大了軍備建設的力度。目前伊朗已邁進了核門檻,但要將這種核能利用技術真正轉化為核武器還有相當的距離,而國際社會已就伊朗核問題進行多方協調。然而伊朗在外交上相對比較孤立:一方面伊朗長期遭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伊朗的國家發展;另一方面伊朗作為以波斯人為主的什葉派國家在中東屬於另類,遭到佔中東人口絕大多數的阿拉伯遜尼派國家的聯合抵制。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為工業化程度最高、經濟最發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24%的以色列勞動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小小的以色列還曾誕生過14位諾貝爾獎得主。自以色列建國之日起就在周邊阿拉伯各國的包圍之中頑強生存著並連續在五次中東戰爭中擊敗被自己版圖大得多、人口和軍隊也多得多的阿拉伯各國。單純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而論:以色列是當之無愧的中東第一強國,然而以色列實在太小了,天然缺乏戰略縱深。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儘管阿拉伯各國在五次中東戰爭中一敗再敗,卻沒導致其整體國力的大幅消減,然而以色列只要敗一次就有亡國之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以色列始終只能通過一方面依靠美國支持,另一方面利用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在中東地區縱橫捭闔,真正要想憑藉自身實力稱霸中東無異於痴人說夢。

從實力對比上來看:伊朗和以色列同為中東的潛在區域霸主,彼此具備分庭抗禮的實力。那麼接下來要解釋的就是:為什麼以色列和伊朗會彼此對立呢?畢竟兩國之間隔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領土,即使要爭奪中東區域霸主的地位不也應當優先解決就近的戰略對手嗎?犯得著擱著老遠玩對立嗎?

事實上和阿拉伯國家不同的是:伊朗並非自以色列建國起就和以色列處於對立狀態——以色列是由猶太人建立的國家,而猶太人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民族,他們屢屢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視、迫害乃至是屠殺。歷史上猶太人也曾建立過自己的國家,然而在公元前587年猶太王國被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尼布甲尼撒二世隨即將猶太王國的百姓擄往巴比倫。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的創立者居魯士攻佔巴比倫後猶太人才得以返回故土並在臣服於波斯的前提下重建相對獨立的猶太國家,居魯士因此被猶太人視為解放者,而伊朗人恰恰是當年的波斯人的後裔。也許對其他民族而言:這種幾千年前的老黃曆還有啥可提的呢?然而猶太人得以在自己的國家滅亡兩千多年後仍能維繫起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並得以復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統一的猶太教信仰,而居魯士的解放者地位恰恰是被猶太教所認定的,波斯民族也因此被視為是歷史上難得的曾對猶太人施以援手的民族。不過這畢竟是幾千年前的老黃曆了,無論如何是比不過現實層面的國家利益糾葛的,那麼以色列和伊朗在現實的國家利益層面上是處於對立的關係嗎?

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前的伊朗是中東地區的親美國家,而以色列建國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恰恰也來自於美國,而和以色列對立的阿拉伯各國在歷史上出於教派紛爭曾長期和伊朗保持對立關係,所以當伊朗面對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爭執時實際上是冷眼旁觀並暗中支持以色列的。這一時期同樣受到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抵制的以色列和伊朗保持著較為密切的關係,雙方試圖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同作為中東主體民族的阿拉伯人對抗。不過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使伊朗和以色列的關係開始發生轉折,不過雙方的關係也並不是一夜之間就變得完全對立起來的:由於伊朗伊斯蘭革命後致力於在整個中東輸送自己的什葉派革命理念,結果還沒等身為異教徒的以色列咋地伊朗隔壁的伊拉克先不幹了——伊拉克和伊朗一樣是一個以什葉派人口為主的國家,然而以薩達姆為首的執政階層卻出自遜尼派,伊拉克對伊朗在自己境內傳播什葉派革命理唸的行為始終保持高度警惕,與此同時兩國還存在邊境領土爭端。1980年9月22日隨著矛盾的日積月累伊拉克和伊朗終於兵戎相見,在這一過程中以色列配合自己的傳統盟友伊朗打擊伊拉克的核設施,還通過荷蘭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了兩億元的武器彈藥。

然而兩伊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和伊朗就漸行漸遠,近期甚至因為敘利亞的原因幾乎發展到要幹架的地步。這首先是因為伊美關係的轉變——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建立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改變了此前巴列維王朝時期的親美外交路線,而美國為遏制伊朗崛起成為自己在中東地區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也隨即對伊朗採取了長期的制裁封鎖政策,以色列偏偏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佈下的一顆棋子,這就不能不令伊朗對以色列有所警惕。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本身就是以宗教教義為號召發動的一場革命,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權合法性來自於伊斯蘭教義,這和之前的巴列維王朝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巴列維王朝也信奉伊斯蘭教,但在政治上和今天的土耳其等國一樣是一個高度世俗化的國家,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自建立伊始就積極謀求伊斯蘭霸主的地位,出於對外輸出什葉派理念並抗衡美國的目的伊朗開始了核武研究,這恰恰戳到了以色列的痛點,同時伊朗常揮舞著支持巴勒斯坦的大義旗幟團結什葉派也令以色列深感不安。隨著伊拉克戰爭、敘利亞內戰的爆發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緣優勢更加突顯:之前具備同伊朗分庭抗禮實力的伊拉克被以美國為首的勢力徹底打殘,伊朗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大力向伊拉克、敘利亞等地輸出什葉派理念,試圖構建什葉派之弧,為此伊朗向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政府軍提供資金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還在敘利亞境內建有軍事基地。對以色列而言:伊朗的戰鬥力和綜合國力遠在阿拉伯國家之上,是自己在中東真正的戰略對手,以前這個對手同自己相距甚遠,還不必太過擔憂,如果一旦讓伊朗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站穩了腳跟,那麼恐怕以色列就要夜不能寐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伊朗憑什麼成為以色列的中東剋星?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二是伊朗自身實力強大,三是伊朗謀求中東地區地位。

一、伊朗和美國的關係

伊朗和以色列互掐,為何要扯上美國呢?眾所周知,以色列是二戰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建立的,而且美國的許多政客、金融大鱷都是猶太人,可見美國和以色列關係十分密切,以色列是美國安插在中東地區的一顆重要棋子。

而伊朗曾是美國的好朋友,巴列維王朝(1925-1979)時期,美國伊朗關係十分密切。但是親美的巴列維王朝於1979年被推翻後,美國採取各種措施對伊朗進行封鎖和制裁,美伊矛盾迅速惡化,伊朗成為中東地區最反美的國家。

以色列是美國的棋子,伊朗高舉反美大旗,所以伊朗要死磕以色列。伊朗甚至多次聲稱,要讓以色在地圖上徹底消失。當然,伊朗這樣說可不是夜郎自大,伊朗有這個底氣。

二、伊朗自身實力強大

伊朗有164餘萬平方公里的廣袤領土,有8000多萬人口,是中東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伊朗還有5000餘年悠久文明歷史的積澱,“波斯帝國”的輝煌歷史給予伊朗人更多的歷史自信。另外,伊朗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完備的工業體系。最為重要的是,伊朗國內空前團結,有極強的凝聚力,並不像其他中東國家派系眾多,一盤散沙。

另外,伊朗還有55萬餘人的現役部隊,而且軍事裝備並不落後,特別是伊朗擁有獨立研發製造導彈的能力,光這實力就秒殺世界上許多國家了。試想一下,伊朗把導彈投入人口稠密的以色列會是什麼效果。

能研發導彈,下一步就是核武器了。所以美國和以色列堅決反對伊朗研發核武器,對伊朗進行各種制裁和禁運,並暗殺了許多伊朗專家,所以伊朗在研發核武器上舉步維艱。雖然現在伊朗沒有核武器,但不代表伊朗以後造不出來,伊朗人有那個底子。

所以伊朗人並不是吹牛,確實有實力和以色列正面剛。

三、伊朗謀求中東地區地位,給予以色列極大威脅

隨著伊朗近幾年實力的崛起,也在謀求中東地區的地位,擴大什葉派的影響力,大有成為什葉派盟主的意思。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政府軍,向他們提供資金和武器裝備,並在敘利亞境內建有軍事基地。一旦伊朗支持的什葉派勢力在黎巴嫩和敘利亞站穩腳跟,以色列就真的是夜不能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