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國為什麼要叫"以色列"?

中亞史


關注和研究中東史的朋友會知道,以色列這個名字,有3000多年曆史了。

不是1948年以色列按照聯合國巴以分治決議獨立後才有的。

木叔其實覺得我們宋金時代給以色列起的一個稱呼更有意思,也更形象。

當時宋金時期中土有了大量西來的猶太人在開封等地經商,設立了不少猶太教會堂,並請求當時的皇帝承認。

皇帝承認他們,賜名“一賜樂業”,從此猶太人就自稱“一賜樂業”信徒在中土生活。

並且一直從1000多年前生活到現在。

(宋金時期的猶太會堂模型)

以至於如今開封還有不少人說自己是當年那批猶太人的後裔。這段故事木叔在以前的悟空問答中講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這裡不多說了。

只說說“一賜樂業”這個詞。

你不覺得這個詞和以色列很像麼?

沒錯,這就是以色列的另外一種音譯。所以這也是木叔開頭所言,很喜歡這個翻譯的原因。它很好地體現了中土的翻譯水平,有安居樂業的意思,也有威嚴的天朝上國對弱小民族的尊重。

不過以色列人對以色列這個詞其實還是非常有態度的,那就是他們的先祖雅各,曾被神賜名以色列。

(2000多年前以色列王國圖)

以色列的意思是“和神摔跤的人”。

當年雅各就曾經和神仙或者天使摔跤,最後被賜予這個名字。此後雅各生了12個兒子,逐漸演化成以色列的12個支派,他也成了猶太人最重要的祖先。

有這層關係,所以,以色列這個詞含義重大,後來猶太人建立的國家中,就有用以色列作為國家的名字,比如今的以色列國家名字早了2000多年。

所以,1948年猶太人獨立復國,用以色列作為國名,也是尊重歷史的表現。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問題牽扯到宗教信仰,也和歷史息息相關

名詞由來

“以色列”一詞為希伯來語,意思為“與上帝角力者”,是以撒的次子雅各與天使摔跤後,被上帝賜名為以色列,即作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始祖。記載在《創世紀32章:24-32節》。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3000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蹟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

根據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原來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後受神呼召,遷居至迦南。以色列的先祖亦曾南下至埃及寄居,在埃及做奴工四百年。直至公元前14世紀,他們才集體離開埃及,回到迦南定居,並逐漸佔領當地。


概念變化


公元前931年所羅門王死後,北方的十個支派便馬上脫離以色列聯合王國,由耶羅波安做王;而南方的兩個支派,即猶大和便雅閔,則依然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領導,自此,約一百多年的以色列聯合王國結束,國家分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南部群體(即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部群體(即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自此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近幾個世紀以來,諸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開始有數波小型的迴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社區。第一次大規模的迴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來到巴勒斯坦。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


以色列國父、現代錫安主義運動創始人西奧多·赫茨爾。(1860-1904)


1896年,基於猶太人在東歐受到種種迫害,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了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該運動號召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第二次迴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


本-耶戶達,著名語言學家,不懈努力復活希伯來語。


但這些猶太人來自完全不同的國度,習俗、階層,乃至膚色都完全不一樣了。甚至連他們的語言都是“再建構”的產物。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能讓所有人都團結起來的“錨點”讓猶太人能齊心協力地建國。而猶太人基本都信仰“舊約”,信奉耶和華。那麼以色列作為一個特殊含義的名字,作為“與上帝摔跤之人”,還有比它更適合作為國名的嗎?


三桂歷史


  以色列最近通過一個十分有爭議的法律,把自己定義為猶太人的國家,直接導致非猶太人以色列公民炸鍋了。

  

  這個週末,數以萬計以色列德魯茲人及其支持者在特拉維夫走上街頭,抗議這項法律導致他們成為以色列二等公民。

  上個月通過的這項法律是以色列所謂的基本法一部分,實際上就是憲法,因此備受關注。

  

  批評人士稱,該法不提平等和民主,只強調以色列的猶太國屬性,令少數族裔極為不滿——以色列人口約800萬,其中75%為猶太人,阿拉伯人佔20%,其他族裔佔5%。你弄一個基本法,說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國家,那麼另外25%以色列公民算什麼?

  毫無意外,阿拉伯人的反對最激烈,尤其是13萬多德魯茲人——德魯茲源自伊斯蘭教什葉派,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分支。在以色列,德魯茲人與其他阿拉伯人不同,他們必須強制服兵役。

  換言之,德魯茲人義務不少,但卻在法律上成為二等公民,他們豈能甘心?一些正在服兵役的德魯茲年輕人甚至辭職以示抗議,強硬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如何應對,值得關注。


探秘故事


“以色列”,實際上是至少3200年之前,生活在黎凡特地區一個族群的名字,曾出現在古埃及的“麥倫普塔赫石碑”中,被認為是最早的關於以色列的文字記錄。碑文記載了埃及法老在一次戰鬥中,大勝多個部落和族群的故事,其中就有以色列。

但是,“以色列”這一名稱,究竟源自何處呢?根據《聖經》傳說,先知亞伯拉罕是受上帝揀選並祝福的人,後來成為多民族包括猶太人之祖。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在為別人辛勤工作許多年之後,不但娶了地主家的女兒,還變得越來越富有。

他有了許多牲畜,還有12個兒子和1個女兒。於是他受上帝的啟示,決定帶著日益龐大的家族回到應許之地迦南。途中,雅各與上帝派來的使者摔跤。他們摔了整整一個晚上,使者多次請求雅各放過自己,雅各都不答應。

天亮之後,使者對雅各說,好吧,你贏了。雅各還不罷休,因為他知道與自己角力的是上帝的人,也等於自己與上帝在面對面說話,所以要求得到祝福。上帝假裝不知道他的名字問他,他回答說叫雅各。上帝說,你從此不再叫雅各,而叫“以色列”。

就這樣,始終有上帝庇護的雅各即以色列家族,安全抵達迦南並在那裡定居下來繁衍下去。後來,雅各的12個兒子,成為以色列12個部落的族長。當時不光以色列的12個部落,近東地區所有族群和部落,都以他們族長或先知先覺者的名字為名。

如猶大的部落就叫猶大,丹的部落就叫丹,本傑明的部落就叫本傑明,等等。12個部落成立了聯合的以色列王國,那也是猶太人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但是第三任國王、偉大的智慧之王所羅門之後,以色列分裂成了兩個王國。

北邊的以色列王國,含10個部落;南邊的猶大王國,含猶大和便憫雅兩個部落。古以色列王國先後在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因亞述人和巴比倫人的入侵而亡國。小一些弱一些的猶大王國,在抗爭了數十年之後,同樣滅於巴比倫人。

但是,無論是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們,還是繼續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都稱他們自己為“以色列的子孫”。有了這樣的歷史和傳說的脈胳,建國時,為什麼選擇“以色列”為國名,就不難理解了。從詞源學上講,“以色列”的本義是“戰鬥”或者“為上帝而戰”。

英國託管期間,巴勒斯坦的別稱是“以色列的土地”,並以英語和阿拉伯語印在貨幣、郵票和官方檔案材料上,讓“以色列”這一稱謂,從傳說和歷史走進現實,並在20世紀有了官方地位。

1948年5月14日,猶太復國領袖們,在特拉維夫開會,會議主席是即將成為開國總理的大衛·本·古裡安。當討論到即將成立的國家的名字時,有人認為應該叫“猶大國”。 但這一提議很快被拒絕,因為古猶大王國的疆土,大部分不在聯合國以巴分治計劃以方邊界內。

於是,其他國名被提了出來,包括“錫安”、“薩布拉”。 本·古裡安建議用“猶太國”,即猶太人的國家。開國後的第二任總理摩西·夏裡特,認為“以色列”更好。投票的結果,“以色列”成為了新國家的國名。

實際上,摩西也不是“以色列國”的原創者。早在19世紀末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中,就有一系列文章稱,一個叫“以色列國”的猶太人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必將在巴勒斯坦誕生。


世界真的很大


以色列的國名,來自於《聖經》,是神賜給亞伯拉罕的次子雅各的名字。

《創世紀》第31.32章說,耶和華對雅各說,要他離開拉班——自己孃舅的地界,“要回到你祖你父之地,到你親族那裡去,我必與你同在。”(31章第3節)“我要厚待你”(32章第9節)

在歸途,雅各遇到了“那人”,並與之摔跤,而且,都得勝了,“那人”跟他說“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角力,都得了勝”。

雅各就問“那人”的名字,原來,那人竟然是神,神即在那裡給雅各祝福。

以色列,是“那人”也就是神給雅各所改的名字,意思就是“與神角力得勝”的人,還譯作“與神摔跤的人”。這個名字,含有強勢、跟神角力得勝,並且得到祝福的意思。

《創世紀》第35章第10-11節,再次提到這件事,神這次甚至跟雅各(以色列)說“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

以色列之名由此而來。


九州古月照今塵


【大長文預警】七師弟來大概敘述一下,大概是宗教和歷史兩個方面的原因。七師弟作為CPC的一員,確實對猶太教和基督教不算太熟悉,如果宗教方面說錯了,看官輕噴。

猶太人的三個稱謂——希伯來人,以色列人和猶大族

在諸多歷史資料裡,把猶太人也稱謂為希伯來人。猶太人講的語言,叫做希伯來語。希伯來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舊約《聖經·創世紀》的章節之中,當時神稱呼亞伯蘭(亞伯拉罕)為希伯來亞伯蘭。希伯來在當時的語言中意思是“從河那邊渡過來的人”,意指描述亞伯拉罕是渡過幼發拉底河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的人,相當於上帝贈名——渡河者亞伯拉罕,於是希伯來便成為了亞伯拉罕的另一個名字。而亞伯拉罕的後人,也就自稱希伯來人。這是猶太人最早的自我稱呼。

【亞伯蘭渡河】


以色列這個詞同樣來源於舊約《聖經·創世紀》章節之中,這個詞來自於猶太人祖先雅各(以撒的兒子,亞伯拉罕的正孫),為什麼雅各更加重要一些呢,因為雅各的十二個兒子成為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以色列這個在古語中是“神的戰士”或“與神角力”的人,故事是創世紀中講到,雅各有一天在約旦河畔的渡口與一個陌生人摔跤,即使受了傷仍然堅持並最終獲勝,這個陌生人是一名天使,在雅各勝利之後,天使說,“你以後就別叫雅各,你應該叫以色列(神的戰士,與神角力者)”。以色列變成了雅各的另外一個名字,相當於上帝再次贈名——神之戰士雅各,故而此後,雅各的子孫就叫自己以色列人。

猶大族稱謂的來自於他們的第四代祖先,雅各的第四個兒子猶大(注意不是和耶穌有關的那個猶大),在舊約聖經中講到,由於猶大保護了小弟弟約瑟免遭毒手,故而上帝在雅各臨終前祝福了猶大,允諾“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跪”,此後果然猶大支派成為了以色列人重要的王族,也因此,自認自己是猶大與便雅憫後裔的猶太人也叫自己——猶大族(以色列王族)。

所以大家記住了猶太人的幾個稱謂來源

希伯來亞伯蘭——渡河者亞伯蘭(始祖,先知)

以色列雅各——神之戰士雅各(第三代祖先)

猶大——上帝承諾的王族(第四代祖先)


至於為什麼猶太人的國家最終選擇了以色列作為自己的國名,七師弟認為有兩個原因:

1、希伯來的稱謂過於廣泛,且在宗教故事中,阿拉伯人的祖先以實瑪利也是亞伯蘭罕之子。故而這個稱謂不準確。


2、猶大的稱謂過於狹隘,因為猶大人其實應該專指猶大支派(第四支派)一脈,且歷史上的猶大國僅由第四支派——猶大派和第十一支派——便雅憫派組成,無法代表整個猶太民族。


課外閱讀——以色列十二支派

以色列十二支派被普遍認為是當前猶太人的最早第五代始祖,猶太民族也是由此發揚光大,十二支派指的就是雅各的十二個兒子及其家族後裔,類似我們的熟悉的全真七子,之後丘處機創了龍門派,馬鈺創遇仙派,郝大通創華山派。

七師弟這裡暫時把雅各比作皇帝,用清朝的描述方法,我們可以這樣聊他的兒子們:

皇長子——呂便(Reuben)

皇次子——西緬(Simeon)

皇三子——利未(Levi),被指定為神使一族,族人不分土地吃供應,專司祭司。摩 西,亞倫,均是這一脈。


皇四子——猶大(Judah),被神祝福為王,此後為猶大國王族,耶穌出自猶大支派。

皇五子——但(Dan):

皇六子——拿弗他利(Naphtali)

皇七子——迦得(Gad):

皇八子——亞設(Asher):

皇九子——以薩迦(Issachar)

皇十子——西布倫(Zebulun)

皇十一子——約瑟(Joseph),被迫逃到埃及,成為埃及宰相。後人中產使徒保羅。

皇十二子——便雅憫(Benjamin),同為猶大國王族。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就是便雅憫派。


【七師弟題外話:說實話,不得不佩服猶太人修家譜的能力,不過人也確實少,方便,宗教是很大原因】


七師弟


以色列的名字是一個人的名字,是神為他安名,他是敬畏耶和華。耶和華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是神叫他不要叫雅各了,要叫以色列。以色列生有12個兒子,猶太人是以色列集中一個兒子。耶穌是從猶太生出子孫,這是相信耶穌基督的來世拯救世界人的猶太人物。12之派理論神為的家譜,這是一點大概。明確在聖經清楚了。


原來秦春月


以色列這名字是上帝指亞格伯說的,你是以色列,以色列是勇者,不能戰勝的意思。


伊甸園裡的呼喚


亞各與天使角力勝利了 因此獲得 以色列這個稱號 即與天使角力獲得勝利的人;並因此立國 為國號 從此與猶太王國分裂


V4victory


以色列是由,猶太人雅各,改名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