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乾隆皇帝

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近600位皇帝。這些大大小小的皇帝,良莠不齊,魚目混雜。

如果說到待老百姓好的皇帝,也能列出一長串來,比如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了解到百姓的重要性;劉秀非常的體恤百姓,在位期間,減少了賦收,讓百姓好好修養、並嚴厲地打擊了貪汙惡霸;朱元璋對手下官員很殘忍,特別是對待貪官,動不動就剝皮萱草,但對百姓卻很不錯,他登基後實行了很多有利於農民發展的政策——築堤防洪、減免賦收、注重教育等等;隋文帝則是以一項制度的改革而名垂青史,那就是他開創的科舉制度,這一制度,真正改變了底層人民的命運,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

但是我們今天說的這位皇帝一閃亮登場,必定秒殺前面幾位,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大清帝國

在其後漫長的60多年的統治生涯中,他多次減免農民的農業稅。他在乾隆十一年、三十五年、四十二年、五十五年、嘉慶元年,先後五次,普免全國錢糧。共少收農民白銀1.4億萬兩,糧食1200萬石。這白花花的銀子和沉甸甸的糧食,原本都是他愛新覺羅家的法定收入,本來是可以歸他任意支配的。如此手筆,不可謂不大器。

據《清代國家與社會》一書提供的數字。乾隆一朝所減免的農業稅總數為2.0275億兩白銀,是中國曆朝之冠。按可比價格計算,約合今天幣值405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用更直觀的比例數做一個比較。乾隆減免的農業稅,佔當時財政總收入的百分之7.57%,佔乾隆朝所應收的農業稅總額的11.4%。

我國於2005年宣佈免除全部農業稅,其佔全國稅收收入的比例為百分之1.7%。

乾隆剛執政不久,就從制度上保障農民的利益,在《大清律例》裡新加了一條:各省官員不得重新丈量百姓土地,也不得強令農民向官府彙報自己開墾的荒地。這就明白著說,以後開的田地都免稅。乾隆一朝,全國耕地超過了10億畝,但朝廷始終只按7億畝收稅。

這就是“但令小民於正供之外,留一分盈餘,即多一分蓄積,所謂藏富於民”民本思想。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遷徙

《清實錄》記載,十七世紀是我國自然災害的頻發期,學術界稱之為“明清宇宙期” ,除了氣溫低,旱災最為嚴重。清朝乾隆年間的山東、河南人多地少,加上十年九災,人民的吃飯成了大問題。到處“餓盈路,死亡枕籍”,農民紛紛外出逃荒、要飯。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

“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乾隆實錄》卷1232)

乾隆所說的番薯,是一種什麼作物呢?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聖旨

甘薯原來寫作甘藷。原產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傳播到其他各國。所以最初傳入中國時稱為番薯,又有紅薯、紅苕、山芋、地瓜等名稱。

甘薯的傳入我國,有多種說法。一種是廣東東莞縣人陳益。《陳氏族譜》記載,陳益於公元1580年去安南,1582年夏設法帶著薯種回東莞,在家鄉試種成功。以後很快向各地傳播。

還有一種也有記載。明萬曆初年,福建長樂縣人陳振龍到呂宋(今菲律賓)經商,看到甘薯,想把它傳入祖國以代糧食,於公元1593年五月用重價買得幾尺薯藤回國(呂宋不準薯種出國)。

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推薦甘薯的許多好處,並在自家屋後隙地中試栽成功。金學曾於是叫各縣如法栽種推廣。第二年遇到荒年,栽培甘薯的地方,減輕了災荒的威脅。後來經綸的孫子以桂把它傳入浙江鄞(yín)縣。

還有一些零星的傳說。這說明番薯的引進應該是多渠道的。但是不管這麼說,在南方几省已經試種成功。

由於皇帝親自過問,政府極為重視,所以番薯在京畿地區和河南、山東等地進行大規模地推廣,此項工作非常順利。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番薯

甘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在較好的栽培條件下,能夠大面積獲得折糧(5:1)畝產 500 公斤以上的高產。由於甘薯適應性強,抗旱、耐 瘠、抗風、抗雹,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使得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耕地面積的擴大,促進糧食產量的增加。客觀上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條件。中國曆代糧食產量數據:

中國曆代口糧總量發展,呈現總的上升趨勢。其中,秦漢為417億斤,唐代為626億斤,宋代為835億斤,明代為1392億斤。到清乾隆晚期,一躍達到2088億斤,是歷史最高水平。《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吳賓;黨曉虹 (《中國農史》2008年 第1期)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據學術界的有關研究,人口較多時約在6000萬人以內,只有明朝永樂年間在冊的人口達到6700萬口,有的研究者據此認為明代實際人口已超過1億。經明末大規模戰亂,人口銳減,清入關時全國人口總數最多不超過1億。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乾隆通寶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國家呈現出天下太平景象,人口緩慢增長,公元1741年,全國在冊人口總數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1億大關,公元1762年、1790年的統計,人口相繼突破2億和3億,國內人口進入一個爆炸式增長時期。(梁方仲:《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51-252頁)。

在辭典工具書中的數據是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總數第一次達到143 411 559人。公元1794,全國人口總數為313 218 795人。( 《人口科學辭典》吳忠觀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7)

兩個專著的統計數據基本吻合,所以這個數據應該具有權威性。

正是農業的成績,使乾隆朝的人口發生爆炸,支撐各項社會經濟發展指標,達到中國歷史的峰值。人口數量的增長為“康乾盛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看看我們建國以後的人口數量,剛解放時,是四萬萬同胞,也就是4億人口;60十年代,“六億神州盡舜堯”,人口6億;70年代,七億人民七億兵,人口7億......到今天,近14億人口。70年的 時間段,人口翻了三倍多。

乾隆執政60年,人口增長兩倍多,在過去那個年代來說,不能不算是一個奇蹟了。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作坊

結論:古代人口數量的減少,除了生產力低下,老百姓生活在溫飽線以下外,還有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比如洪災、旱災、蝗災等等。

但是,國家的動盪和戰爭,是人口減少的最重要因素。

我們看看歷史上幾次較大的人口減少統計:

1.東漢末年公元157年時,全國人口約5600萬,經過黃巾起義到三國鼎立時,全國人口為魏國443萬(公元263年),蜀國94萬(公元263年),吳國200萬(公元280年),共計約730萬,人口損失率達到87%。

2.隋朝末年,各地起義軍反叛中央政權,整個隋朝內亂不斷,傷亡無數。公元611年時隋末時期,全國人口約4600萬,到唐太宗貞觀10年公元639年時,全國人口約1235萬,人口損失率73%。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戰亂

3.明朝末年,各地起義軍氾濫, 再加上滿清入關 。明朝末年1620年時,全國人口約5200萬,在清朝初年1652年時,全國人口僅有1450萬,人口損失率達到72%。

4.公元前755年,為了爭奪唐朝統治權,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叛亂。安史之亂是從公元755年至763年,人口記載在公元755年時唐朝全國人口近5300萬,在764年時全國人口僅1690萬,人口損失率達68%。

5.元始五年(公元5年),西漢漢平帝病逝厚,王莽攝政,隨後改年號,立新朝,改新政,激起各地農民起義。西漢末期公元2年時,全國人口約6000萬,經過長時間的混亂後,到光武帝時期公元57年,全國人口僅有2100萬,人口損失率65%。

乾隆統治六十年,全國人口從一億躍升到三億,說明了什麼?

十全老人

結語:在乾隆朝,除了對外的幾場戰爭外,在國內老百姓過得是和平的生活。再加上許多惠農政策,人口呈爆炸性增長,這是誰都否認不了的歷史功績。所以說,歷史上的“康乾盛世”不是傳聞,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當然,由於 乾隆時期清朝延續明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在西方工業革命進行的時候,使帝國的科技水平越來越落後於西方後,最終在乾隆死後半個世紀以後,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封閉的大門,中國的老百姓再次淪落到悲慘的境地,這才是我們今天要反思的重點。

《乾隆實錄》

《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梁方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人口科學辭典》吳忠觀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7

《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常建華 人民出版社 2006年

《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吳賓;黨曉虹 (《中國農史》2008年 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