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找工”的时代结束了?

蓝莓汁423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清楚什么是人找工?

个人理解,改革开放初期,中期,岗位少,求职的人多,所以,就必须人主动积极去找工作,就是人找工。而在现在,过去作为产业大军的农民工在城镇拼搏多年以后,逐步掌握了经营管理,技术,客户,信息等等,已具备了创业的条件,所以,不少人回家乡创业,那么,当地人就不需要到城镇打工了,因为在家里同样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城镇企业就找不到工人了,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眼高手低,是不会去一线当产业工人的,技校的学生非常抢手,但人数不多,于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岗位招工相当困难,这就是本题提到的人找工时代结束了。

我认为总体来说,这提法是对的。但也有一个现象就是大学生的工作很难找,农村到城里打工的农二代,农三代找工作也是挑来挑去,很难找,他们同样要找轻松的,而且这些农民后代与他们的勤劳,耐劳的父辈不同,他们有相当部分的人在家里也是基本不干农活的,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所以,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还是还是人找工。

大学生不愿意干体力活,第一选择是自主创业当大老板,就像励志的心灵鸡汤一样。第二是报考公务员,第三才是到大国企或大公司上班。农民的后代同样不愿意干劳动强度太大的工作。所以,一线的产业工人岗位就继续招不到人了。

就业观念,社会地位,工资,福利,医疗,退休等,不同的编制,不同的岗位的差别太大了。

人往高处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相信是会有所改变的。


西岭过客


什么是结束?

是以后没有人找工作了吗?

还是以后不会有工作呢?

这个事情永远不会结束,在我们现在这个和平年代,结束人找工概念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去对比一下战乱国家,人找工还是很普遍性的。

在我们底层,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准备换一个3000工资。或者摆个摊,挣个100块钱来天的人。数不胜数。看到过什么很多刚出来的技校生,我自己曾经就是,15/6岁什么都不懂,学校说的安排什么好工作,不得承认一个学校有1/2去到了所谓好的工厂做技术高一点的一线工人。那么其他98%的学生。去电子厂。去自己家的工厂(能自己家开工厂,做生意的人,98%不会去读技校吧)等他们长大一点了懂事了。就开始换工作,换自己喜欢的,换觉得有前途的,换着换着又到了我现在这年纪。随着一批一批不懈的循环。

我认为人找工,是不可能结束的。

谢谢


老鲁说


也许还没结束

现在是人找工,还是工找人,都存在,合适的人碰到合适的工作最理想,合适的人碰到勉强的工也还行,不合适的人碰到不合适的工作最是麻烦

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现在已经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人找工的时候,很多都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以前的工作比较单一,除了高学历的人,从事科研,教学,航天等等高技术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分配的工作,还有就是个体户和务农

当社会越来越发展后,个体户都已经富裕起来了,劳动密集型人才就需求多了,那时候的工作都是老乡带老乡各地的劳动局劳务派遣工作,所以是人找工多点

现在的工种都是很细化的,所学之专业不一定能很好的适用于现在的公司发展需求,现在都是工作在找合适的人,你可能需要看准一个工作,然后去学习,以便于能很好的匹配工作



超级奥特曼58100415


"大多数人找工"的时代结束了!


用户5001940990379


目前的就业岗位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多,很多地区已经在加快本地的基础建设,所以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多了,企业出现招工难,用人荒,所以说人找工的时代结束了。但是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淑影若邪


看怎么理解“找工”,如果限定为找个组织进行劳动力和金钱的交换,现在确实比以前少了很多,人不再像过去那样限定的死死的,有了更多的机会。

但如果将“找工”理解为找到自己的事业,这个就永远不会结束。


管理咨询精兵一个


其实,那个时代是人找工呢?

找份工作容易,找份好工作不容易。


用户3552110201841


不过,我对这个不太理解!人找工是什么意思??

不好意思!有人愿意,解释一下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