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如果您的眼睛乾澀、容易疲倦、眼癢、有異物感、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刺痛,甚至有時好像有些沙子卡在裡面 ,你可能會有乾眼症。藥師大魚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症狀,年輕人過度的使用手機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乾眼症的發生。當眼瞼內和周圍的小腺體沒有足夠的眼淚來保持你的角結膜溼潤和視力清晰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我們的眼淚並不只是在我們傷心或者激動時才出來工作,眼淚無時無刻的不在供給著我們的眼睛,它們可以保持眼睛表面光滑,舒適和保溼,並清除灰塵和碎屑,保護眼睛免受感染。健康的眼睛每天都會流淚,保持溼潤。

但有時某些疾病、藥物,甚至只是衰老都會使你的眼睛減少眼淚。當您的眼睛沒有生成合理並足夠的眼淚以清除顆粒或保持表面良好潤滑時,也會發生乾眼症。

過度用眼就會誘發這樣的情況,年輕人每天不停的刷手機,看視頻、打遊戲、聊天、看新聞,還有一些電腦族,眼睛直勾勾的對著電腦一看就是一天,無論是因為工作還是娛樂,這種不健康的過度用眼對眼睛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

在問題嚴重時,您需要見醫生來治療潛在的問題或症狀, 醫生可以開一些特殊的藥物來幫助你的眼睛保持溼潤,比如人工淚液,以及其他的一些藥物或療法來阻止眼淚過快地從眼睛裡消除。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但是,醫生並不會建議您過久的依靠藥物來維持眼睛的健康,因為眼部的藥水一樣存在副作用,其中的防腐劑以及藥物本身對眼部都存在著刺激。這種刺激在短期緩解治療的情況下,治療意義是大於其負面意義的。但是,長期的使用,負面因素將遠遠大於治療收益。

所以我們還需要在生活中採取一些健康的用眼習慣和家庭療法來緩解眼睛乾澀,刺激性的症狀。藥師大魚推薦了這些簡單的家庭療法,希望您能夠通過建立合理的用眼衛生習慣,讓乾眼症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溫暖的熱敷療法

眼淚由油,水和粘液組成。你的眼睛需要這三個部分才能保持溼潤和健康。發炎和眼瞼微循環障礙可能會堵塞眼瞼邊緣的造油腺,導致眼睛乾澀。

為了幫助緩解刺激和改善眼瞼微循環,乾淨的毛巾用溫水浸泡後擰乾,閉眼後放置在眼睛上至少一分鐘。用手指輕輕按壓眼瞼邊緣,幫助擠出堵塞的油脂。溼熱有助於放鬆腺體中堵塞的油脂。要及時反覆沾溼毛巾,使其保持溼潤溫暖。堅持每天進行溫熱敷,簡單的方式會有效的減輕炎症並改善眼乾燥,使您的眼睛感覺更好。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柔和的眼部清潔及按摩

清潔眼瞼,以及周圍的皮膚和頭髮,可以幫助控制任何眼瞼炎症。在指尖上滴一點嬰兒洗髮水或溫和的肥皂,輕輕按摩閉合的眼睛,靠近睫毛根部。

當你集中於盯著屏幕時,也許你忘了眨眼

盯著電腦會限制你每分鐘眨眼的次數。因此,當您聚精會神於手機或電腦、電視的屏幕時,別傻傻的眼睛一眨不眨,請嘗試經常眨眼,眨眼會為您乾燥的角結膜重新填充“保溼液”。

在手機或電腦屏幕上保持眼睛溼潤的另一個簡單方法:將屏幕設置在眼睛水平以下。您不必睜大眼睛,這可能有助於減緩眨眼之間的淚液蒸發。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吃(自然)油性魚

例如,三文魚和金槍魚,或沙丁魚,鱒魚和鯖魚都含有ω-3脂肪酸。研究表明,這些健康的脂肪可以幫助眼睛中的油脂更好地起作用,從而緩解刺激。

其他天然富含omega-3脂肪的食物包括核桃,植物油(如油菜和豆油)和亞麻籽。

保持身體的水分

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需要水來保持健康,包括你的眼睛。飲用的水有助於使其保持溼潤。如果您的身體處於缺水或脫水狀態,相應的您的眼淚也將減少。所以,不要等到你渴了喝水。到那時,你可能已經略微脫水了。

如果您不喜歡純淨水,任何其他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健康飲品都可以。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也很重要。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戴環繞式戶外眼鏡

這種眼鏡可以幫助保護您的眼睛免受乾燥的風刺激,這會導致眼淚更快地蒸發。在家中,避免將吹風機,空調或風扇吹向眼睛。

使用加溼器和空氣淨化器

這可以為乾燥的室內空氣增加水分。在您的熱量或散熱器附近放一鍋水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過濾灰塵和其他顆粒的空氣淨化器也可以幫助防止眼睛乾澀。

眼乾、眼澀、眼癢!乾眼症如何應對?藥師告訴您非藥物的護理辦法


滴眼藥水的注意事項

非處方滴眼液會模擬你自己的眼淚一樣去工作,可能有對乾眼症所幫助。有許多不同的品牌。有些添加了防腐劑,因此使用時間過長,過於頻繁都可能會刺激眼睛。最後尋求醫師或者藥師的指導,藥物治療只是緩解急性期的症狀,想獲得長期改善需要醫師專業的治療方案以及健康的用眼習慣。

筆者為國家執業藥師,副主任藥劑師,常年從事健康科普推廣,希望在互聯網平臺與大家分享更多健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