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跳伞时视野开阔,为什么不能开枪对敌方目标发动攻击呢?

历史的不一样


早在1797年的10月22日,法国青年雅克·加纳林在巴黎借助热气球升至100米的高空,完成人类史上首次成功的跳伞,这样天降奇兵,能够将突然出现在某一地域的方式自然很受军方的着迷,可以将陆军投射在让对手根本意想不到的地域能发动更为有效的突袭,于是在1912年美国陆军上尉在密苏里州进行了来自飞机降落伞的测试。

时至今日,空袭士兵已经是常态,更多的方向是把陆战装甲成功的通过伞降的方式投到指定地域,这是因为当今的航空运输能力大大加强,而且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就是由于投送士兵或陆战装甲的成本过于高昂,其实并没有多少国家能够位置伞兵力量,另一个角度来讲拥有伞兵编制的国家军事实力排名前列。

在二战中,处于交战规则,地面士兵在发现敌方伞兵降落时是不允许开枪的,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真实情况下,又有多少战争状态下的士兵会等到伞兵落地后再拿起武器来与己方作战,很显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也极为恶劣。同样在伞兵降落过程中,站得高望的远,地面的情况一览无余,那么就可以对地面上的敌军用手中的武器发动攻击。特殊情况下会有,很伞兵也不会傻到直接跳到前线吧,还有一点就是伞兵需要控制降落伞的下降方向,在落地之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能够安全落地。

最后就是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很大,子弹通常是无法准确命中目标的,如果开火,受伤的队友可能性会更大。所以说不是万不得已,伞兵不会再溅落过程中开火,当然也会有在伞兵降落时像目标开火的训练科目,但通常来讲是不允许开火的。


历史的不一样


伞兵作战任务是敌后大规模渗透伞降,占领突袭要害目标。为保证战术的突然性也会尽量选择夜间伞降,现代空降是使用低空密集跳伞,空降兵之间的间距较近,在空中开火很大可能会误伤友军。现在的降落伞开伞落地速度会很快,只要落地就可以快速战斗。从公开的报道来看目前解放军也有这方面的训练,但是会考虑伞降过成时的安全,避免误伤己方作战人员是很大原因。再加上伞降过成风大人员飘忽不定,很难把握开火时机和瞄准目标,子弹弹道会飘,开火只是在浪费弹药。外加背着很多携行装具,操作上也是问题。多数情况下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不会提倡空中开火。


璐的靴猫


看过长城吗?宋朝就有空降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