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可以直接晉級副高嗎?

一元復始汪春元


教齡30年,直接晉級副高,目前來說,還只是一個夢,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最近一些年,關於教師職稱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引起了教師的廣泛關注。以至於有人說,天下熙熙,皆為職稱來;天下攘攘,皆為職稱往!

其實,這真的是職稱制度運行到現在的一種悲哀!

於是,有些地方開始對職稱改革進行試點。比如,洛陽在2014年就開始十點“教齡30年一線農村教師可直接認定中級職稱”(見下圖)

但迄今為止,並沒有見到那個地方試點“教齡30年,直接晉升高級職稱”,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職稱本身,是一種學術地位的體現,高級職稱(現在叫副高級),是專業水平和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一種學術認定。

那麼,學術如何來認定呢?這其實涉及到的是對教育教學水平的評價問題——可以說,這一問題,堪比哥德巴赫猜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人、任何機構出臺一個科學的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專業評價的標準!

所以,目前,主要依據的就是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學歷。高中教師應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初中教師應達到專科以上學歷;小學教師應達到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其中,小學教師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稱,應達到專科以上學歷。這是一個硬槓子,現在,達不到學歷要求應該很少了。

二是論文。必須要有省級及以上正規刊物發表的論文,或者是地市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科所)論文評比二等獎及以上。這個的難度還是很大的,本人寫過數十篇論文,也只有一篇一等獎,3篇二等獎。所以,不少人就走了終南捷徑——買版面!

三是職稱計算機。職稱計算機考試要達到C級。本人評職稱的時候,還算不錯,一次性過關。

四是任上一級職稱的年限。一般,要任一級職稱5年以上。這也是硬標準,本人任一級接近10年才評上高級,關鍵因素,是名額限制!

其它諸如支教、普通話、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每一項,都需要若干的支撐材料。反正,評一次職稱,淘神費力!

但這些能否說明老師的學術水平就達到了比較高的層次呢?我只能呵呵了——用這些來評價,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在現實工作中,不少的高級、正高級,教學質量還比不上一些年輕人呢!

那為什麼又不會實行到了30年,就直接晉升呢?道理很簡單——到點自然評,是論資排輩,不利於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30年教齡自然晉升高級教師”的核心和實質,就是論資排隊——著名相聲大師常寶華說“人一輩子都在熬”,對於“到點自然評”,其實就是慢慢的熬,熬到30年,職稱就解決了——事實上,真的熬到了30年,離退休也不遠了,但傳遞的信息,卻是,不管你幹得好不好,用心不用心,只要到了30年,就什麼問題都沒了!

這樣一來,教育質量如何保證?

學生髮展如何保證?

教育創新從何而來?

或許,你會說,現在的職稱評聘也沒有這些啊。是的,但至少其評定的條件中,包含有學術成果——即使,有些人的成果只能用“你懂的”來表述!

你或許還會說,我們的師德高尚,我們自己會把這些事情做好。是的,管理學尚有“二八理論”,但管理制度的設計起到兩種作用,一種是導向,一種是懲治!到點自然評,導向是什麼?如何懲治?

所以,不要期待直接晉升!對於職稱制度,要麼令其死亡,也就是直接取消,要麼,改變評審標準,只有這兩條路!


三水三心


對於教齡三十以上的老教師,我認為應該直接晉級副高!

因為能堅持從教三十年,對教育那都是真愛!

況且,大家都知道的,我國教師工資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低的。他們能夠不離不棄,甘守清貧,堅守崗位三十年。可以說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了!

三十年了,他們基本都是面臨退休的老教師了。我們又怎麼能夠忍心他們帶著遺憾退休呢?

我至今都記得,同辦公室的一位老教師,帶著遺憾與不甘,在二級教師的崗位上退休的!他其實是八十年代的中專生,水平那真是槓槓滴!只是被文憑所限制,最後“含恨”在二級崗位退休!

給予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副高級待遇,既是對他們從教三十年的肯定,也是對後來者的鼓勵!這對於穩定教師隊伍,讓教師安心從教具有積極意義!

其實,教師不需要花裡胡哨的所謂“激勵”!他們只要能夠安安靜靜的教書育人即可!

我很讚賞山東省的做法!他們是所有鄉村教師從教二十年就可以直接晉升為副高職稱,從教三十年就直接晉升為正高職稱!

只是他們做的還不夠徹底!範圍只是限定為“鄉村教師”。其實,城市教師的工作強度等,不比鄉村教師低!他們也應該享受這項政策紅利!

歡迎大家就這個問題來討論!我將把你們的意見寫進提案。


姑蘇講堂


我已從教三十一年,教齡三十年能直接晉級副高,那是我做夢時想的,醒來不過是夢中想得美!

大部分教師工作滿十到十五年能評上中級,但有沒有指標聘上中級就不一定了。我們這裡前幾年開始,鄉村教師實在聘不上的,接政策教齡滿二十五年的不佔用指標直接聘,已經讓好多老教師感激不盡了。

我中級已滿二十年,曾經也信心滿滿,可現實卻是希望渺茫,從此死了心。中學老師的副高的指標會稍高些,評審要求也低一些。而小學老師想評副高,像我們全市副高指標每次只有6個,我們這些普通教師打破頭也別想。

滿三十年能評副高就滿足所有老師的心願了!直接晉級副高還是不要想了,放寬指標,讓符合要求的老師都能有資格評,評上了都可以聘,大部分教師的職業倦怠感也會消失。

活說回來,教齡三十年以上直接晉級副高,國家也真不用多花多少錢。因為到2024年10月後退休的,拿的退休金和職稱沒關係了,只是聘上副高後上漲部分的工資多交一點養老金而已。可能過幾年真的可以實現,現在教齡二十多年的教師還是有盼頭的,你認為呢?


有書肖瀟傻灑2018


我是蘭州的,2018年市教育局職改辦出臺了一項新政策,凡是距離退休兩年以內的中級教師,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晉升副高職稱,條件也相當寬鬆,十項條件你只要滿足其中三項就可以啦,怕老教師湊不夠條件,特意設了一項,同學科高級教師三人推薦,這樣臨近退休的教師基本上都過關了,全市將近四百人,前兩天文件下來了,讓教了一輩子書的老教師可以歡歡喜喜的過個好年。

老師的職稱好難評,主要是編制限死了,我們學校最後一次評副高是2011年,因為超編,估計近五年是不會評了,老師們只能等待高級教師退休空出崗位,或者像2018年的特殊政策。

老師們評上高級職稱,不僅僅是增加收入,也是對自己教學的肯定,我曾經的一個老校長,教數學的,我當班主任,給我的班代課,課講的相當好,學生反饋也好,只因為學歷是中師畢業,最後在中一上退休了,老頭已經七十多了,偶然聊起這個話題,還是有些難過


愚哥有話說


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直接晉級副高,我舉雙手贊成!

沒有對教育事業發自肺腑的熱愛,怎麼可能在教育教學崗位上堅持30年之久?教齡30年以上,發30年榮譽證與直接晉級副高相比,我覺得直接晉級副高更能振奮人心,更能激勵廣大教師終身從教的決心。

當教師的師德沒有問題、業務能力沒有問題、教學水平沒有問題的情況下,30年教齡一到就晉級副高,就不用再為職稱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所困擾,必定會更加安心地從教。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深深知道:副高所要求的那些“硬件”,無論是高級別的論文還是高逼格的課題,其實對於一線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來說,並非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31年不屑於評職稱卻桃李滿天下的湖南師大龔德才老師看來,教師把課上好才是最大的本事,把課上好才是硬道理,把課上好才能真正做到問心無愧!

那些和龔德才老師那樣常年醉心於教育教學的老師,他們把所有的青春和熱情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立講臺而心無旁騖,處校外而人口皆碑,哪怕他們沒有令人眼紅的職稱,又有誰能否定他們的滿腹詩書和浩然風骨?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將大把大把的經歷浪費在為職稱勾心鬥角、為職稱爾虞我詐上,把寶貴又有限的精力浪費在無休止的“作秀課”、“注水課題”上,對學生的發展又有何益?對教師的成長又有何用?

教齡三十年一到就讓一線教師晉升副高,或者享受副高待遇,會吸引更多優秀、年輕的人才紛紛躋身教育系統,因為這樣一來,教師行業就成了一種有盼頭、有前途更有“錢途”的行業。


微雨潤苗


一般情況下,教齡滿30年的教師應當晉升為高級職務,就像公務員一樣。現實中,公務員是達到工作年限自動晉升,沒有名額限制,而教師則是根據所分名額"擇優"晉升,這導致教師牢騷滿腹。

即使有的地方沒有名額限止,但條件較為苛刻:

1.在農村學校任教滿30年;

2.取得普通話合格證;

3.在年度考核中,曾經有兩次“優"等(縣級以上表彰視為“優");

4.在較高級別刊物上發表有“論文";

5.民意測評滿意度達80%以上


老韓閒聊


教齡滿三十年有的地方能晉升副高,有的地方不行

教師工作能不能“自然”晉升副高,取決於三個條件:一、是不是農村教師;二、是不是在教中小學;三、教齡是否達到30年,至少是20年以上。

滿足上述條件,很多地方是可以找到晉升的政策依據的。比如遼寧,就將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經歷作為申報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明確: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3年以上(含城鎮交流、支教)、經考核表現突出的教師,評聘職稱不作發表論文的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在鄉村中小學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滿10年,仍在教學一線任教的中小學教師,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來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評聘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不受崗位職數限制。

黑龍江也是如此。該省發佈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對長期紮根農村基層一線累計從教滿30年,為當地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教師,可破格申報認定“基層”高級教師職稱。

山東也有政策,明確在鄉村中小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申報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申報副高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0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還有吉林,在鄉鎮及以下中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連續工作滿25年的,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推薦參評正高級教師,連續工作滿20年的,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推薦參評高級教師。

2018年1月,中央發佈《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並且將“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經歷”作為申報高級教師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同時,要求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根據這一文件精神,全國各省市相繼出臺了本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允許邊遠山村的中小學教師滿30年(部分地區15-20年)允許申請副高以上職稱,享受“自然”晉升待遇,且不受崗位比例影響。

目前來看,遼寧、黑龍江、山東、吉林、湖北等地做的相對較好。其它地方雖然也有類似指導性意見,但政策不是特別明朗。鄉村教師工齡滿三十年自然晉升副高想在全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我是小公,專注體制問題解答,感興趣或有疑問的可以關注我,私信交流


80後小公


問世間,職稱為何物?直叫人晉級無望!職稱這個東西很神奇,它能讓你欣喜若狂,它也能讓你一敗塗地。教師這輩子彷彿就為個職稱而活著。

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擁有過桃李滿天下,也經歷了世態炎涼,最後,當這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師,回頭看一看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忽然發現,很多人被一個“職稱”這個東西而阻擋在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門外。

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應該讓他們擁有副高的職稱,他們付出的太多太多,不應該在用什麼論文、課題、證書、榮譽這些條條框框,把這些教師分成三六九等。尊重老教師,讓他們的工齡工資多掙一些不行嗎?

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應該讓他們擁有副高的職稱,老教師的精力和身體狀況,也不允許和年青人在一線上再“拼爭”了,但是不能忽視老教師曾經付出的一切,和為學校打下的奠基石。

友友們,支持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直接晉級副高的,點個贊吧!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點贊、關注、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作為我個人,雖不用再拼這種“話題”了,但我絕對贊成這種辦法,併為千千萬萬傾心於中國教育事業的老教師,尤其在農村辛苦了一輩子,卻一直評副高無望的老同志,投上我小小的一票!

如果說一定要給個限制,不能全部都上副高,那我就加一條,必須的:只在農村工作了30年以上的,可以直接晉級副高(這我也符合條件[微笑])。

職稱就是當今多數老師心中隱隱的痛,種種不公讓他們憤憤不平、無可奈何,有的一看到這種話題就陡增厭惡……

確實有搞事之嫌!有人還提議:職稱大家都別評,取消它算了;一起來考職稱,用成績說話,“評”職稱造假;績效工資不再與職稱掛鉤……

關於職稱,比較而言,我覺得目前只有競聘的辦法較合理,特別是把“教學業績、教齡資歷”列為較重分項,即如我縣這種競評辦法——

“績”項(教育教學成績)佔分比例明顯,佔了大部分;其次就是“資歷加分(不封頂)”,即:教齡,並增加了鄉村任教經歷(5分封頂)。

總體上看,我覺得能夠評上副高以上老師相對年紀還是較大、也較優秀的。


種金易


我支持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直接晉級副高。原因如下:

第一,從工作時間上看,他們堅守教育崗位30年,再怎麼也比年輕人幹得多,理所當然晉職,更比那些晉職拉關係走後門的人強。

第二 從年齡上看,他們都在50歲以上或者左右。

這個年齡已經快要退休,晉級副高是應該的,正常人不會攀比,再不讓晉級副高,他們就沒有機會了,就會帶著遺憾退休,這也是對他們一輩子兢兢業業勤勉工作的最高嘉獎。

我單位就有這樣遺憾退休的人,而且不止一人,那種心情不是我們輕描淡寫的“遺憾”兩個字能概括的。讓教齡三十年以上的教師晉職副高,是對他們的認可。

第三,他們競爭不過年輕人。

如果不照顧他們,讓他們與年輕人競爭晉職,他們根本競爭不過。不是因為他們工作幹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年輕使勁拼命工作時,沒有什麼證書或者什麼賽課,現在年齡大了,再參加這些比賽,完全不如年輕人了,因為他們不會太先進的課件製作,講課也開始落伍,學歷也比不上年輕人了。總之,如果讓年老的漸漸失去優勢的他們和蒸蒸日上的年輕人競爭,這是明顯的不公平。

第四,這樣做是鼓勵競爭前提下的兼顧公平。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用同一個標準評價不同的人 本身就是不公平,這個方法很好的解決了年齡偏大不能晉職的問題,為這個做法鼓掌喝彩!

年齡大了還進不上職稱的人太多了,希望全國都能實施。

就在前幾天,我們學校的晉職老師進行了教學敘事。其中一位老師第一句話就磕磕巴巴說了三遍,後來他說,自己太緊張了,一緊張血壓就高,說話都不順溜。他今年54,原來的中專師範生,在農村幹了23年,馬上要退休了,可是還沒有晉職。我們老百姓都同情他,大家都選他,可是也沒用,因為領導不給他打分,再加上他證書少,分數肯定比年輕人低。這些年來,為了在退休前晉職,一個五十多歲的人有啥活動都參加,什麼賽課,論文評比,課題等等一個不落下,就這樣證書也沒有年輕人多,更不會給領導送禮,所以至今也沒晉上。今年我們六個人晉職,他排名第五。大家都和領導說,照顧一下老同事,可是領導說,那怎麼能行呢!說得好像他多麼公平公正是的!

看到自己怎麼努力都進不上職稱,一天他給我打電話,我也無奈啊,但是我感覺到,那一刻他快要崩潰了。你們說,這種情況,他還怎麼努力才符合晉職的要求呢?老教師沒晉上,一些30 多歲的年輕人晉上了,一個是不來工作在家養病的癌症患者,一個是就等著晉職後馬上去飛到南京應聘的年輕教師 因為人家老公已經去南京工作了。這兩個晉職稱的人,學校的工作都指望不上,咱不說年輕人不對吧,但是現在能給學校幹工作的人卻進不上職稱,心理能舒服嗎?晉職稱本來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卻搞成這樣!

真希望我們這裡也有這個政策,讓那些教齡三十年以上的老教師體面的得到一份評價。

說到晉職稱,聽到看到的事情太多了,超乎你想像,以後有機會繼續聊這個話題!你身邊有沒有教齡三十年以上,還沒晉職的老教師?寫在評論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