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可以直接晋级副高吗?

一元复始汪春元


教龄30年,直接晋级副高,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梦,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最近一些年,关于教师职称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有人说,天下熙熙,皆为职称来;天下攘攘,皆为职称往!

其实,这真的是职称制度运行到现在的一种悲哀!

于是,有些地方开始对职称改革进行试点。比如,洛阳在2014年就开始十点“教龄30年一线农村教师可直接认定中级职称”(见下图)

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见到那个地方试点“教龄30年,直接晋升高级职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职称本身,是一种学术地位的体现,高级职称(现在叫副高级),是专业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学术认定。

那么,学术如何来认定呢?这其实涉及到的是对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问题——可以说,这一问题,堪比哥德巴赫猜想,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出台一个科学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专业评价的标准!

所以,目前,主要依据的就是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学历。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其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应达到专科以上学历。这是一个硬杠子,现在,达不到学历要求应该很少了。

二是论文。必须要有省级及以上正规刊物发表的论文,或者是地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及以上。这个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本人写过数十篇论文,也只有一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所以,不少人就走了终南捷径——买版面!

三是职称计算机。职称计算机考试要达到C级。本人评职称的时候,还算不错,一次性过关。

四是任上一级职称的年限。一般,要任一级职称5年以上。这也是硬标准,本人任一级接近10年才评上高级,关键因素,是名额限制!

其它诸如支教、普通话、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每一项,都需要若干的支撑材料。反正,评一次职称,淘神费力!

但这些能否说明老师的学术水平就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呢?我只能呵呵了——用这些来评价,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已!在现实工作中,不少的高级、正高级,教学质量还比不上一些年轻人呢!

那为什么又不会实行到了30年,就直接晋升呢?道理很简单——到点自然评,是论资排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30年教龄自然晋升高级教师”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论资排队——著名相声大师常宝华说“人一辈子都在熬”,对于“到点自然评”,其实就是慢慢的熬,熬到30年,职称就解决了——事实上,真的熬到了30年,离退休也不远了,但传递的信息,却是,不管你干得好不好,用心不用心,只要到了30年,就什么问题都没了!

这样一来,教育质量如何保证?

学生发展如何保证?

教育创新从何而来?

或许,你会说,现在的职称评聘也没有这些啊。是的,但至少其评定的条件中,包含有学术成果——即使,有些人的成果只能用“你懂的”来表述!

你或许还会说,我们的师德高尚,我们自己会把这些事情做好。是的,管理学尚有“二八理论”,但管理制度的设计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导向,一种是惩治!到点自然评,导向是什么?如何惩治?

所以,不要期待直接晋升!对于职称制度,要么令其死亡,也就是直接取消,要么,改变评审标准,只有这两条路!


三水三心


对于教龄三十以上的老教师,我认为应该直接晋级副高!

因为能坚持从教三十年,对教育那都是真爱!

况且,大家都知道的,我国教师工资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低的。他们能够不离不弃,甘守清贫,坚守岗位三十年。可以说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了!

三十年了,他们基本都是面临退休的老教师了。我们又怎么能够忍心他们带着遗憾退休呢?

我至今都记得,同办公室的一位老教师,带着遗憾与不甘,在二级教师的岗位上退休的!他其实是八十年代的中专生,水平那真是杠杠滴!只是被文凭所限制,最后“含恨”在二级岗位退休!

给予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副高级待遇,既是对他们从教三十年的肯定,也是对后来者的鼓励!这对于稳定教师队伍,让教师安心从教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教师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所谓“激励”!他们只要能够安安静静的教书育人即可!

我很赞赏山东省的做法!他们是所有乡村教师从教二十年就可以直接晋升为副高职称,从教三十年就直接晋升为正高职称!

只是他们做的还不够彻底!范围只是限定为“乡村教师”。其实,城市教师的工作强度等,不比乡村教师低!他们也应该享受这项政策红利!

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来讨论!我将把你们的意见写进提案。


姑苏讲堂


我已从教三十一年,教龄三十年能直接晋级副高,那是我做梦时想的,醒来不过是梦中想得美!

大部分教师工作满十到十五年能评上中级,但有没有指标聘上中级就不一定了。我们这里前几年开始,乡村教师实在聘不上的,接政策教龄满二十五年的不占用指标直接聘,已经让好多老教师感激不尽了。

我中级已满二十年,曾经也信心满满,可现实却是希望渺茫,从此死了心。中学老师的副高的指标会稍高些,评审要求也低一些。而小学老师想评副高,像我们全市副高指标每次只有6个,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打破头也别想。

满三十年能评副高就满足所有老师的心愿了!直接晋级副高还是不要想了,放宽指标,让符合要求的老师都能有资格评,评上了都可以聘,大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会消失。

活说回来,教龄三十年以上直接晋级副高,国家也真不用多花多少钱。因为到2024年10月后退休的,拿的退休金和职称没关系了,只是聘上副高后上涨部分的工资多交一点养老金而已。可能过几年真的可以实现,现在教龄二十多年的教师还是有盼头的,你认为呢?


有书肖潇傻洒2018


我是兰州的,2018年市教育局职改办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凡是距离退休两年以内的中级教师,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晋升副高职称,条件也相当宽松,十项条件你只要满足其中三项就可以啦,怕老教师凑不够条件,特意设了一项,同学科高级教师三人推荐,这样临近退休的教师基本上都过关了,全市将近四百人,前两天文件下来了,让教了一辈子书的老教师可以欢欢喜喜的过个好年。

老师的职称好难评,主要是编制限死了,我们学校最后一次评副高是2011年,因为超编,估计近五年是不会评了,老师们只能等待高级教师退休空出岗位,或者像2018年的特殊政策。

老师们评上高级职称,不仅仅是增加收入,也是对自己教学的肯定,我曾经的一个老校长,教数学的,我当班主任,给我的班代课,课讲的相当好,学生反馈也好,只因为学历是中师毕业,最后在中一上退休了,老头已经七十多了,偶然聊起这个话题,还是有些难过


愚哥有话说


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直接晋级副高,我举双手赞成!

没有对教育事业发自肺腑的热爱,怎么可能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坚持30年之久?教龄30年以上,发30年荣誉证与直接晋级副高相比,我觉得直接晋级副高更能振奋人心,更能激励广大教师终身从教的决心。

当教师的师德没有问题、业务能力没有问题、教学水平没有问题的情况下,30年教龄一到就晋级副高,就不用再为职称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所困扰,必定会更加安心地从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深知道:副高所要求的那些“硬件”,无论是高级别的论文还是高逼格的课题,其实对于一线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来说,并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31年不屑于评职称却桃李满天下的湖南师大龚德才老师看来,教师把课上好才是最大的本事,把课上好才是硬道理,把课上好才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那些和龚德才老师那样常年醉心于教育教学的老师,他们把所有的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立讲台而心无旁骛,处校外而人口皆碑,哪怕他们没有令人眼红的职称,又有谁能否定他们的满腹诗书和浩然风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将大把大把的经历浪费在为职称勾心斗角、为职称尔虞我诈上,把宝贵又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无休止的“作秀课”、“注水课题”上,对学生的发展又有何益?对教师的成长又有何用?

教龄三十年一到就让一线教师晋升副高,或者享受副高待遇,会吸引更多优秀、年轻的人才纷纷跻身教育系统,因为这样一来,教师行业就成了一种有盼头、有前途更有“钱途”的行业。


微雨润苗


一般情况下,教龄满30年的教师应当晋升为高级职务,就像公务员一样。现实中,公务员是达到工作年限自动晋升,没有名额限制,而教师则是根据所分名额"择优"晋升,这导致教师牢骚满腹。

即使有的地方没有名额限止,但条件较为苛刻:

1.在农村学校任教满30年;

2.取得普通话合格证;

3.在年度考核中,曾经有两次“优"等(县级以上表彰视为“优");

4.在较高级别刊物上发表有“论文";

5.民意测评满意度达80%以上


老韩闲聊


教龄满三十年有的地方能晋升副高,有的地方不行

教师工作能不能“自然”晋升副高,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不是农村教师;二、是不是在教中小学;三、教龄是否达到30年,至少是20年以上。

满足上述条件,很多地方是可以找到晋升的政策依据的。比如辽宁,就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明确: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3年以上(含城镇交流、支教)、经考核表现突出的教师,评聘职称不作发表论文的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在乡村中小学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10年,仍在教学一线任教的中小学教师,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岗位职数限制。

黑龙江也是如此。该省发布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累计从教满30年,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可破格申报认定“基层”高级教师职称。

山东也有政策,明确在乡村中小学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还有吉林,在乡镇及以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连续工作满25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正高级教师,连续工作满20年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参评高级教师。

2018年1月,中央发布《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并且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同时,要求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允许边远山村的中小学教师满30年(部分地区15-20年)允许申请副高以上职称,享受“自然”晋升待遇,且不受岗位比例影响。

目前来看,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湖北等地做的相对较好。其它地方虽然也有类似指导性意见,但政策不是特别明朗。乡村教师工龄满三十年自然晋升副高想在全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80后小公


问世间,职称为何物?直叫人晋级无望!职称这个东西很神奇,它能让你欣喜若狂,它也能让你一败涂地。教师这辈子仿佛就为个职称而活着。

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拥有过桃李满天下,也经历了世态炎凉,最后,当这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忽然发现,很多人被一个“职称”这个东西而阻挡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门外。

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应该让他们拥有副高的职称,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不应该在用什么论文、课题、证书、荣誉这些条条框框,把这些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尊重老教师,让他们的工龄工资多挣一些不行吗?

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应该让他们拥有副高的职称,老教师的精力和身体状况,也不允许和年青人在一线上再“拼争”了,但是不能忽视老教师曾经付出的一切,和为学校打下的奠基石。

友友们,支持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直接晋级副高的,点个赞吧!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谢友友们的点赞、关注、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作为我个人,虽不用再拼这种“话题”了,但我绝对赞成这种办法,并为千千万万倾心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尤其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却一直评副高无望的老同志,投上我小小的一票!

如果说一定要给个限制,不能全部都上副高,那我就加一条,必须的:只在农村工作了30年以上的,可以直接晋级副高(这我也符合条件[微笑])。

职称就是当今多数老师心中隐隐的痛,种种不公让他们愤愤不平、无可奈何,有的一看到这种话题就陡增厌恶……

确实有搞事之嫌!有人还提议:职称大家都别评,取消它算了;一起来考职称,用成绩说话,“评”职称造假;绩效工资不再与职称挂钩……

关于职称,比较而言,我觉得目前只有竞聘的办法较合理,特别是把“教学业绩、教龄资历”列为较重分项,即如我县这种竞评办法——

“绩”项(教育教学成绩)占分比例明显,占了大部分;其次就是“资历加分(不封顶)”,即:教龄,并增加了乡村任教经历(5分封顶)。

总体上看,我觉得能够评上副高以上老师相对年纪还是较大、也较优秀的。


种金易


我支持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直接晋级副高。原因如下:

第一,从工作时间上看,他们坚守教育岗位30年,再怎么也比年轻人干得多,理所当然晋职,更比那些晋职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强。

第二 从年龄上看,他们都在50岁以上或者左右。

这个年龄已经快要退休,晋级副高是应该的,正常人不会攀比,再不让晋级副高,他们就没有机会了,就会带着遗憾退休,这也是对他们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勉工作的最高嘉奖。

我单位就有这样遗憾退休的人,而且不止一人,那种心情不是我们轻描淡写的“遗憾”两个字能概括的。让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晋职副高,是对他们的认可。

第三,他们竞争不过年轻人。

如果不照顾他们,让他们与年轻人竞争晋职,他们根本竞争不过。不是因为他们工作干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年轻使劲拼命工作时,没有什么证书或者什么赛课,现在年龄大了,再参加这些比赛,完全不如年轻人了,因为他们不会太先进的课件制作,讲课也开始落伍,学历也比不上年轻人了。总之,如果让年老的渐渐失去优势的他们和蒸蒸日上的年轻人竞争,这是明显的不公平。

第四,这样做是鼓励竞争前提下的兼顾公平。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用同一个标准评价不同的人 本身就是不公平,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年龄偏大不能晋职的问题,为这个做法鼓掌喝彩!

年龄大了还进不上职称的人太多了,希望全国都能实施。

就在前几天,我们学校的晋职老师进行了教学叙事。其中一位老师第一句话就磕磕巴巴说了三遍,后来他说,自己太紧张了,一紧张血压就高,说话都不顺溜。他今年54,原来的中专师范生,在农村干了23年,马上要退休了,可是还没有晋职。我们老百姓都同情他,大家都选他,可是也没用,因为领导不给他打分,再加上他证书少,分数肯定比年轻人低。这些年来,为了在退休前晋职,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有啥活动都参加,什么赛课,论文评比,课题等等一个不落下,就这样证书也没有年轻人多,更不会给领导送礼,所以至今也没晋上。今年我们六个人晋职,他排名第五。大家都和领导说,照顾一下老同事,可是领导说,那怎么能行呢!说得好像他多么公平公正是的!

看到自己怎么努力都进不上职称,一天他给我打电话,我也无奈啊,但是我感觉到,那一刻他快要崩溃了。你们说,这种情况,他还怎么努力才符合晋职的要求呢?老教师没晋上,一些30 多岁的年轻人晋上了,一个是不来工作在家养病的癌症患者,一个是就等着晋职后马上去飞到南京应聘的年轻教师 因为人家老公已经去南京工作了。这两个晋职称的人,学校的工作都指望不上,咱不说年轻人不对吧,但是现在能给学校干工作的人却进不上职称,心理能舒服吗?晋职称本来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却搞成这样!

真希望我们这里也有这个政策,让那些教龄三十年以上的老教师体面的得到一份评价。

说到晋职称,听到看到的事情太多了,超乎你想像,以后有机会继续聊这个话题!你身边有没有教龄三十年以上,还没晋职的老教师?写在评论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