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等先后占领6省,烽火遍及13省。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阶层反清力量也趁势而起,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并使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赋予了民族矛盾色彩。为了平叛三藩之乱,朝廷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

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为了这次战争,朝廷动用全国一半多的兵力。据记载,清朝军队,八旗有22万,绿营有60余万,共计80余万。而用于三藩作战的兵力就达到了40多万。当时,守卫京城和宫禁的禁旅八旗也被调往南征,北京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以致于平叛察哈尔布尔尼,不得不将八旗家奴派上战场。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也使得国库一度空虚,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见于记载,但清廷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仅康熙二十年末,出征将士自云南班师,康熙帝即下旨从户部拨出五百六十多万两银子,发还积欠的军饷。史书记载,孝庄文皇后为了节省开支,将后妃的首饰等物用来犒赏出征官兵。这足以表面当时清廷已处于财政拮据的困境。

关于清王朝取得平叛战争胜利的原因,向来是史学界热衷探讨的问题。魏源为此给出了四点理论依据: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从达拉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重用绿营将领,用汉人平定叛乱。

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魏源所阐述的这四个原因确实是清王朝获胜的重要原因,但也还不够全面。如果从平叛战争的全过程来看,至少还有三点不可忽视:

第一,康熙帝平叛的决心和勇气

康熙皇帝作为最高统帅,其平定叛乱的决心和勇气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在两点,即魏源所说“不蹈汉诛晁错之辙”,“不从达拉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这是康熙面对严酷的形式而又众说纷纭所作出的重大抉择。如果康熙帝抉择出现了偏差,历史的结局就很难以清朝的胜利来结束这场战争。

第二,康熙帝用将的知人善任

按照以往的惯例,凡命将出征,大将军一般是由宗室诸王贝勒,再次也是满洲、蒙古、八旗都统,而绿营往往都是配角,多是以偏将随征。然而,在平定三藩中,康熙帝打破这一惯例,在西北战场,用满族大学士图海代宗室贝勒董额为大将军统率全军,打下平凉;在湖南,康熙帝又起用在闽浙崭露头角的勇将赖塔为西路大将军,并率先攻入云南。

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而重用绿营将领,尤收事半功倍之效。清代八旗驻防要塞,绿营分镇各省,以绿营兵平定地方叛乱,一可以解决八旗兵力不足的矛盾,二可以利用绿营将领在地方的影响,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群策群力,同仇敌忾”的局面。事实证明,康熙重用绿营将领是明智的,一大批绿营将领在平定三藩中脱颖而出,如张勇、张良栋、王进宝、孙思克、姚启圣、施琅、李之芳等人。

第三,康熙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略

在平定三藩的战争中,康熙帝表现出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对各个战场的指挥,常常是先令前线将领提出意见,再命议政王大臣会议具奏,然后再根据反复讨论的意见,作出作战方略。由于康熙帝注意了解战场的实际情况,判断准确,因而能做到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

事实上,早在吴三桂起兵之时,其势头强劲,咄咄逼人,似有取代清王朝的迹象。可是,这位征战沙场数十年的老将最终还是败在了年少的康熙帝手里,究其原因,无非有三:

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其一,吴三桂的失误

吴三桂起兵后有两点失误,一是未立大明之后。他在反清檄文中曾以复明为口号,声称要立明太子。可是他起兵之后便自食其言,失去了明朝遗老及复明势力的支持,从而失去了号召力。二是进兵犹豫不决,他攻下湖南后对形势错误估计,等待康熙妥协,以期划江而治。因此,他既没有挥兵北上,也未顺江东下,夺取江南财赋重地,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其二,三藩内部矛盾重重

耿精忠于郑经、吴三桂与尚之信、吴三桂与孙延龄、吴三桂部将方光琛与胡国柱、韩大任与高得捷,以及孙延龄与马雄等人,均在相互火并和倾轧中削弱了力量,并由此导致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归清。

其三,经济实力的不足

三藩虽占据六省,但毕竟还是以一隅敌天下,且江南财富重地为清廷所有。因而,三藩在反清不到一年即出现了兵饷告急的情况,至康熙十七年以后,吴三桂的军队几乎失去了保障,只能靠抢劫维持生计了。

三藩之乱中,沙场老将吴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误?

​三藩之乱这场战争其实就是吴三桂和康熙帝的实力对决,不仅是军事、经济上的博弈,更是智慧与谋略的较量。从整个过程来看,吴三桂整体实力不如清朝,而且他本人相比较康熙帝而言,差距也很明显,这是康熙获胜而吴三桂落败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