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吳三桂等先後佔領6省,烽火遍及13省。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各階層反清力量也趁勢而起,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局面,並使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賦予了民族矛盾色彩。為了平叛三藩之亂,朝廷所付出的代價是極其巨大的。

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為了這次戰爭,朝廷動用全國一半多的兵力。據記載,清朝軍隊,八旗有22萬,綠營有60餘萬,共計80餘萬。而用於三藩作戰的兵力就達到了40多萬。當時,守衛京城和宮禁的禁旅八旗也被調往南征,北京幾乎就是一座空城,以致於平叛察哈爾布爾尼,不得不將八旗家奴派上戰場。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也使得國庫一度空虛,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見於記載,但清廷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僅康熙二十年末,出征將士自雲南班師,康熙帝即下旨從戶部撥出五百六十多萬兩銀子,發還積欠的軍餉。史書記載,孝莊文皇后為了節省開支,將后妃的首飾等物用來犒賞出征官兵。這足以表面當時清廷已處於財政拮据的困境。

關於清王朝取得平叛戰爭勝利的原因,向來是史學界熱衷探討的問題。魏源為此給出了四點理論依據:一則不蹈漢誅晁錯之轍,歸咎於首議撤藩之人;二則不從達拉喇嘛裂土罷兵苟且息事之請,力申天討;三則不寬王貝勒養寇之罪,罰先行於親貴;四則重用綠營將領,用漢人平定叛亂。

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魏源所闡述的這四個原因確實是清王朝獲勝的重要原因,但也還不夠全面。如果從平叛戰爭的全過程來看,至少還有三點不可忽視:

第一,康熙帝平叛的決心和勇氣

康熙皇帝作為最高統帥,其平定叛亂的決心和勇氣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決心和勇氣表現在兩點,即魏源所說“不蹈漢誅晁錯之轍”,“不從達拉喇嘛裂土罷兵苟且息事之請”,這是康熙面對嚴酷的形式而又眾說紛紜所作出的重大抉擇。如果康熙帝抉擇出現了偏差,歷史的結局就很難以清朝的勝利來結束這場戰爭。

第二,康熙帝用將的知人善任

按照以往的慣例,凡命將出徵,大將軍一般是由宗室諸王貝勒,再次也是滿洲、蒙古、八旗都統,而綠營往往都是配角,多是以偏將隨徵。然而,在平定三藩中,康熙帝打破這一慣例,在西北戰場,用滿族大學士圖海代宗室貝勒董額為大將軍統率全軍,打下平涼;在湖南,康熙帝又起用在閩浙嶄露頭角的勇將賴塔為西路大將軍,並率先攻入雲南。

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而重用綠營將領,尤收事半功倍之效。清代八旗駐防要塞,綠營分鎮各省,以綠營兵平定地方叛亂,一可以解決八旗兵力不足的矛盾,二可以利用綠營將領在地方的影響,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形成“群策群力,同仇敵愾”的局面。事實證明,康熙重用綠營將領是明智的,一大批綠營將領在平定三藩中脫穎而出,如張勇、張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姚啟聖、施琅、李之芳等人。

第三,康熙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略

在平定三藩的戰爭中,康熙帝表現出很高的政治軍事才能。他對各個戰場的指揮,常常是先令前線將領提出意見,再命議政王大臣會議具奏,然後再根據反覆討論的意見,作出作戰方略。由於康熙帝注意瞭解戰場的實際情況,判斷準確,因而能做到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

事實上,早在吳三桂起兵之時,其勢頭強勁,咄咄逼人,似有取代清王朝的跡象。可是,這位征戰沙場數十年的老將最終還是敗在了年少的康熙帝手裡,究其原因,無非有三:

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其一,吳三桂的失誤

吳三桂起兵後有兩點失誤,一是未立大明之後。他在反清檄文中曾以復明為口號,聲稱要立明太子。可是他起兵之後便自食其言,失去了明朝遺老及復明勢力的支持,從而失去了號召力。二是進兵猶豫不決,他攻下湖南後對形勢錯誤估計,等待康熙妥協,以期劃江而治。因此,他既沒有揮兵北上,也未順江東下,奪取江南財賦重地,失去了最佳的時機。

其二,三藩內部矛盾重重

耿精忠於鄭經、吳三桂與尚之信、吳三桂與孫延齡、吳三桂部將方光琛與胡國柱、韓大任與高得捷,以及孫延齡與馬雄等人,均在相互火併和傾軋中削弱了力量,並由此導致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歸清。

其三,經濟實力的不足

三藩雖佔據六省,但畢竟還是以一隅敵天下,且江南財富重地為清廷所有。因而,三藩在反清不到一年即出現了兵餉告急的情況,至康熙十七年以後,吳三桂的軍隊幾乎失去了保障,只能靠搶劫維持生計了。

三藩之亂中,沙場老將吳三桂犯下了哪些致命失誤?

​三藩之亂這場戰爭其實就是吳三桂和康熙帝的實力對決,不僅是軍事、經濟上的博弈,更是智慧與謀略的較量。從整個過程來看,吳三桂整體實力不如清朝,而且他本人相比較康熙帝而言,差距也很明顯,這是康熙獲勝而吳三桂落敗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