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五虎將之王伯當簡介 王伯當是怎麼死的?

王伯當,是隋朝末年起義軍瓦崗軍中的將領,與羅成、秦叔寶、單雄信、程咬金四人合稱為瓦崗五虎。

他是河南蘭考人氏,生年不詳,去世於公元619年,有白衣神箭、勇三郎的稱號。最開始在濟陽率領百姓起義反抗暴政,後又與李密一起來到瓦崗軍,成為李密的心腹手下。

歷史上王伯當是李密的學生,不僅他對李密忠心耿耿,李密也對他十分看重,成為李密政權的支柱。

大業十三年,李密在洛口被手下兄弟推舉為魏公,建立政權。而率先開口推舉李密的,便是王伯當。

大業十四年,王世充發動兵變,李密因此與王世充站在對立面。兩方軍隊在河南偃師進行決戰,此戰由李密親自率領大軍出征。而王伯當則被李密留在基地,看守家業,保護根據地的安全。

在古代,統領出徵,留下看守家業的無不是最信任的部下。就好比皇帝出征,一般被留下來監國的都是太子。就算不是太子,也是皇帝看重之人。而大臣們甚至很多時候,會因此而決定站位。

瓦崗五虎將之王伯當簡介 王伯當是怎麼死的?

王伯當能成為李密留守大將,足以見得李密對王伯當的信任,同時也可見王伯當有此才能,能夠擔負重任。

李密和王世充發動大戰,戰爭雙方都有所損傷,但是最後失敗的卻是李密。兵變失敗,自然也意味著政權被奪。

李密敗走,王伯當得到消息,也當即立斷放棄金墉城,隨後來到河南孟縣,與李密兩軍相會。

政權被奪,既不可能回去送死。局勢複雜,天下大亂,僅憑自己手下的一點將士,實在難以在亂世存活。

李密思考再三,最終選擇了投降。王伯當一直以來都以李密為首,李密既然選擇投降唐朝,王伯當自然也隨之降唐。最後在李密和王伯當,帶領手下兩萬起義軍,投降李唐。

李密原本以為自己手下有兵,在李唐怎麼也能混個出路。哪知道投降之後,在唐朝卻並不受重用。結果與自己預期不一致,李密有些難以接受,心存不滿。後來又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又覺得李淵要將自己除掉。

起了這個心思,李密自然沒有老實的待在唐朝。不久之後就叛離唐朝,王伯當也跟隨左右,一起叛唐。

反叛之後,李密與王伯當率領幾十人襲擊桃林縣,隨之又進入熊耳山,想要投靠部將張善相,隨後再想想該往哪兒去。

計劃的很好,卻不知道早被唐朝大將識破其打算。所以當李密來到熊耳山之後,在路上就被唐將盛彥帶領的軍隊伏擊。在這場伏擊中,李密和王伯當一起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