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价看跌的人对青岛房价有什么看法?

Shirley_517


我作为一个购房者 发表一下看法,第一套是父母在我上学时期给我买的,锦绣华城一期的房子,当时价格1万时间是08年-09年的样子 之后三年涨到2万 这要感谢cbd万达.总房价控制在150-160万.之后一直到16年年初 总房价一直维持在160万这里.换句话讲 房价稳定了大约4-5年的时间.迎来了16年-18年的暴涨.

之后2016年中旬入手徐州路江西路交叉口附近新房,买的时候2.3万.这从16-18年又是两年爆发期。

为什么说这个,我相信任何产品都有价格周期,房价也是如此.但是房价爆跌是不可能的,政府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大家都叫我小段


文章看了两句话就直接开喷的人太多,所以必须把论点放在前面。 先说说两个结论:

第一,在严厉限购政策之下,短期内(3-5年)青岛房价不会有太大波动。但房价不是靠政策就能捂得住的,即使捂得住一时,也捂不住一世。现在按得越紧,将来的报复性反弹就越狠。也就是说,青岛房价依然存在“打着滚着往上翻甚至翻好几番”的基础。

第二,除非整个社会经济崩溃掉,否则指望房价回到2015年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指望“房价收入比”再现2015年的比值,买房难度又回到2015年的时代,甚至更低,则是很现实的大概率事件。可以期待一下。

下面是论述:

第一:青岛的房价,从来就不存在大规模下跌的基础。以前不存在,现在不存在,将来能看得到的几年内,也不存在。 首先青岛是强二线(新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入城市,全国高校引入数量和质量排名第二的城市,排名前十的港口城市,重点旅游城市。。。这些名头,没有一个利空于房价。

有人balabalabala:

喷子A:青岛引进那么多人才和高校,我咋没看见? 喷子B:你看看青岛的老街老巷,老四方,老西镇,年轻人都出国了,跑北上广去了,剩下的全是老头老太太。。。

答案很简单:请这些喷子自己去看: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能源大学、中国海军军官大学,复旦大学青岛校区、哈工程青岛校区、中国康复大学,包括青岛奥体中心、东方影都、计算机大数据中心、时尚设计中心,都建设在哪里?青岛上下班高峰时间,到哪里的公交车最堵?

老西镇、老四方,社区没有未来,房价也没有涨头,这个毋庸置疑。但坐在老西镇、老四方就觉得整个青岛没有未来的,那只不过是你们自己没有未来而已。

第二,房价数据,放眼十几年甚至更长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往上蹿,而是波动性、阶段性的上涨。这里头有政策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有一点,房价窜得快,工资窜得也不慢。

放眼整体来看,结论就一个: 房价是M2的蓄水池,整体上青岛房价收入比围绕着2-4个月社会平均工资=1平方米平均房价的数字波动,变化不大。



不信可以到百度查询青岛历年平均房价和历年平均工资的数据,看得那是让人内牛满面啊。。。



所以,之前两年房价涨过一轮,房价收入比这块“房价”一头明显超了,“工资”没跟上。那么国家出台政策,压住“房价”,随着未来几年“工资”逐步走高,房价收入比会逐渐降低,直到压到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比值,这时候房地产这块哀鸿遍野,小地产商跑路,大量房屋库存——这时候国家一定会出台政策再刺激一轮房地产。这时候的房价就像蓄势已久的炸弹,会突然爆炸,短期之间翻倍上涨。



说白了,2012-2016年,打压房价,房价不涨工资涨,而2016-2018,刺激楼市,房价快速爆炸式增长,2018往后严厉打压,房价又涨不动,这样一个上涨周期,会在未来若干年内简单再现3-4次。

又有人balabala。。。。 喷子A:尼玛青岛平均工资将近7000,我怎么一个月才那么点工资?

很简单,“平均工资”不是“中位工资”,你再穷,无非往下拉低千把块、几千块钱,而一个老总十万月薪,一个人就能把平均数往上拉一大截。

看看全球70亿人,人均GDP比中国还低的国家总人口40多亿,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国家,总人口只有十几亿。我们过了世界中上等的幸福生活了吗?错啦!我们的人均GDP还在给全世界拖后腿。。。要知道美帝一个国家,就把全球人均GDP往上拉了三千多美金。。。

喷子B:尼玛你说房价收入比基本不变??我看到十年前海尔东城国际才7000块钱,现在二手房涨到5万。。。这十年难道工资涨7倍多??扯什么犊子。。

说得很对!青岛市“房价收入比没有变化”,不代表某个楼盘“涨幅远超工资上涨速度”是矛盾的。随着城市的摊大饼,当年的“平均房价”和现在的“平均房价”显然不在同一个位置。

但要送这些人几句话: 第一句话:你每天上班通勤半小时和每天上班通勤三小时,带来的幸福指数截然不同,但跟房价是否崩盘暴跌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句话:你买房供房贷和租房供房租,都是解决泡沫。“房子是拿来住的”,不管自住还是租住都是住。

第三:什么时侯房价真跌?当“房价跌了我就买得起房”这种言论彻底消失的时候,——真正房价下跌会出现在无人想买房的时候——当什么“政府重拳,开发商慌了”的狗屁文章不见的时候——真正房价下跌绝不是什么政策控制——才是真正出现房价泡沫,我们的房价才能真正开始跌。

很遗憾,最近能看得见的若干年,这几种前提都不存在。故指望房价大规模、系统性下跌,还不太可能。


Magic6981045


青岛今年跻身新一线城市,房价在全国排名第11名。从16年起到现在,青岛的房价翻了一翻多,买的人赚得爽歪歪。青岛房价会降吗?


我想说青岛的房价不能再涨了,再涨就出事了,而且出大事了,毕竟青岛17年人均收入6700元左右。有的同志马上大叫,哪里有6700元啊,到手才4000元,房价一般都两万三万了,还不让我们活了。粗略一计算,按两万为例,200万的房子,不吃不喝近40年才能买一套,房贷利息和工资增幅先不算。

许多刚需们都想着青岛的房价会降,告诉你们,2018年青岛可能会降,为什么?青岛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严厉的限购政策。首套首付20%上升到30%,二套由30%提到40%,而北京上海需要70%。但是青岛在2017年3月起,规定非青岛籍市民限购一套。这政策一出,杜绝了外地的炒房团趁机炒高房价的可能,导致一部分投机客见无利可图会降点价格抛售房产。

要买房的朋友们静心等待时机吧。


小小安居客


自从16年底截止到现在,青岛各个区的房子价格,都接近翻番。新盘开售就被秒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到了结婚年龄,在这里犹豫买房问题,买,掏空全家;不卖,怕以后连首付都付不起。


青岛,在全国范围内,都被列入宜居城市,虽然赶不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是在经济、气候、环境、交通还是很受好评的,再加上最近地铁、隧道的开通,对青岛居住都有利好消息。同时,全国知名大学,也看好了青岛的人文学科和地理位置,都开始在青岛办分校,甚至逐渐将教学中心开始往青岛转移。由此可见,青岛确实适宜人居住。


最近全国个大城市房价都有所上涨,估计青岛的房价近期是不会下跌的,如果有买房的需求,应该还是要尽早规划,否则后期真可能首付钱都困难,毕竟青岛城市还是很适合居住的。

纯手工码字,图来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喜欢请关注,欢迎指正!有空来撩~


我爱青岛


青岛看跌?本土人,我不看跌。简单说说。

青岛的房价变化,大约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我见到的启动点,大概有三个,一个是四川蓝光在老四方的地王,二是融创地产以314%的溢价率收获了高新区的地皮,三是市南区的莱阳路八号开出了11万一平的天价,现在有的房源已经接近20万一平。

以上三个事件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前后不差一个月时间,之后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就变成脱缰野马了。

至于为啥跌不下来,也有几个原因,一是外交部宣布青岛主场峰会的召开。峰会本身没有什么,但是它诱发的经济效应不可忽视。二是省里对支持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表态,这是全省之力对青岛的支持,不可小觑。这两个事件,充分表明了上面对青岛的正面推进是不遗余力的。三是青岛本身的扩张势头,三湾三城也好,一体两翼也好,青岛的腾飞初具规模,新的城市格局已经展现,只待引凤筑巢了。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青岛的势头正盛,产业具备了,城市发展了,人口增加了,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吧。当然了,收持续调控影响,可能短期会有反复停滞,可以理解为二次蓄势,但并不是长期看跌的理由。

当然,问题也存在,比如利率的提升、银行的限贷、地方的限购以及群众收入不到造成的购买力不足。这些需要时间去消化,中长期来说,还是看好的。


石头大狮的膠澳筆記


拿什么拯救青岛,甚至是山东。青岛能不能拿出来一个国家性的地方标志性企业?比如说淘宝,京东,腾讯,微信,万科,万达,绿城,融创,华为,小米,大众,甚至是链家卖房子的,二人转也行啊,山东电视台能行我也就不说了。不要说海尔海信,双星,能拿得出手吗


6987


青岛人特爱吹牛,凭着一个月三千块的工资,就想留住人啊?一个地方的房价,最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收入水平。青岛的工资连三、四线城市都达不到,凭什么房子会值钱?

现在的房子为什么贵,最大的因素来自炒房的,其次,是来青岛养老的,还有做为度假的房子。过了几年,房产税出来了,我不看好。


左旋藤


第一、青岛的人口基数在这

青岛今年实施人口引进计划,租房落户等政策相继出台,越来越多得人口进入青岛,青岛就这么大点地方,市区内已经没有多少地可以盖房子,只能拆老房子盖新房子,房子成为少数,购房者成为多数

第二、青岛两极分化较多

我周边的朋友,大都是两套房子以上,有的是拆迁有的是家里买的!甚至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家里一共17套房子在青岛各个区域,而有的人一套房子没有!这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往大了说,那些一个人多套房的人掌握了房价的走势!

其实很多人抱怨青岛消费高工资低,工资永远赶不上房价的速度!其实这都是必要的,主要的还是国人常有得捡便宜的心里,总想要各方面都完美的,总想用平房的价格买别墅,房子没有十全十美的,再好的房子总有利弊,对于刚需来说,你没有选择的空间,能买的起哪里买哪里,先上车再说,养房东还是养房子自己选择!我13年借钱加工资凑了30万买了李村的房子,当时9800一平,现在2.6万,有学校有商场有地铁,而且当时贷款利率八折!其实买不上房不怪房价太高,而是在你能买得起的时候你选择了再等两年!就像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才知道学历多重要,还抱怨用人单位只要本科大专以上的!!





青岛一个月零20天已降2499




豪厘


中央有政策说房子是住的,再说国家光靠房地产拉动,再怎么扶持青岛,也是一个锅里的肉,全民赌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过度消费在房子上必然迎来更大的风险,违背藏富于民的本质,对国家对百姓都百害无一利,政策不必堵房子,大面积的降价,让炒房子的认识到风险,识趣点早点滚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