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種病:

平常很少見,但又容易得,而且還容易被誤診。

沒錯,它就是 —— 「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什麼是植物神經?植物神經紊亂又是什麼“鬼”?

其實,“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個詞彙跟“植物”可沒什麼關係。這個病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比較陌生,很多患者在患病後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怎麼了。

植物神經按形態機能,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部分,它們既互相對抗又互相協調。比如人們伸手拿東西,抬腿走路,是在大腦運動神經的支配下行動。

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如果由於某種因素,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失調,則內臟的生理功能將受到影響,就會出現種種不良症狀,如頭暈、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但這屬於暫時的機能方面的紊亂,而並非器質性病變,所以就稱植物神經紊亂。

它會引起許多併發症,但是我們卻並不瞭解其危害,此病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很多患者由於植物神經紊亂:每天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痛苦中,頭暈,頭痛,手足麻木,心慌心悸,顫抖,肩背痠痛,心情焦躁,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反應遲鈍,失眠健忘…

植物神經紊亂有哪些症狀

精神方面

會出現聯想回憶增多,記憶力下降,身體疲憊,體力衰弱等。

情緒方面

表現為煩躁、焦慮、情緒不穩、多慮、多疑、多怒、緊張恐懼、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還可能伴隨著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遲鈍等。

顱腦方面

有的患者會出現緊張性頭痛,頭部感到有重力壓住,或者有束縛感。

內臟方面

心臟可能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肢體癱軟、乏力、瀕死感;低熱、腸胃功能紊亂,出現胃脹、腸鳴、便秘或腹瀉,甚至患上間歇性發作的腸易激綜合徵。

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植物神經紊亂為何會被誤診?

大多患者看病都是“哪疼看哪”,即使轉科,也會轉去類似的科室,而一般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只要檢查總會或多或少發現點問題,這也是植物神經紊亂經常被誤診的原因。

現在醫學認為植物神經紊亂(又稱“自主神經紊亂”)是一組症狀,最常出現在焦慮症患者中,即由心理疾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系統障礙,通常多表現為內臟方面症狀,比如胃腸症狀、心血管症狀、泌尿系統症狀、呼吸系統症狀等。

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功能性疾病,通常是檢查不出明顯的器質性病變的。要想對其治療,做出真確的診斷是先決條件。很多病人由於被誤診為胃病、心臟病、精神病等來進行治療,這樣的治療效果肯定是不如人意的。

治療植物神經紊亂,患者還應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對於人體保持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體育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還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調理腸胃,促進植物神經紊亂疾病的康復。

植物神經紊亂是啥?專家介紹:不常見,但又容易得的疾病

植物神經紊亂一旦發病,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反應,如經常感覺渾身不適,身體疲乏無力,腸胃功能紊亂,對任何事都缺乏激情和興趣。加上植物神經紊亂還具有隱匿性的特點。因此,有患上這種病的人或有以上一些症狀反應的人最好去醫院做個全面的診斷。

“哪疼看哪”,其實是生活經驗的總結,這並沒有問題。醫生在確診有植物神經紊亂的心理障礙時也需先排除身體疾病,而患者看各類門診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幫醫生做排除工作。

(本文源於網絡僅供分享之用,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