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祕讀書真相!

讀書有什麼用?

集電視節目主持人、媒體人、傳媒企業家和慈善家於一身的楊瀾女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讀了那麼多東西,節目裡並不一定直接用得到,只是為了不問愚蠢的問題而已。也許讀過的東西有一天會全部忘掉,但正是這個忘掉的過程,塑造了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舉止修養。”

書猶如一面“照見自己成長的鏡子”,讓人越成長越智慧。

可是,在浩渺的書的世界裡,具體讀什麼書才能鍛鍊我們的大腦,要怎麼讀書才能活用於人生?

日本著名的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作為一名資深的閱讀愛好者,他大量涉獵各領域圖書:科學、文學、哲學、政治……通過自身閱讀體驗,憑藉自身獨特的閱讀理念,從“主觀感覺”研究大腦與心的關係,最終向眾人揭示了《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的核心奧秘,此書也向讀者們解答了關於閱讀最基本,卻也是最核心的3個問題,即:為什麼要讀書?怎麼讀書?以及讀什麼書?

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秘讀書真相!

為什麼要讀書?——腦科學揭秘真相。

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裡,時間成為最寶貴的資源,而與之換算的是:能夠產生多少經濟效應?

在功利的目的下,很多人對讀書有質疑:花那麼長時間去看一本對無用的書,有意義嗎?

答案當然是:有!

閱讀——令頭腦變聰明,從容面對人生

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要使頭腦變聰明,需要“高度”和“廣度”:書讀得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讀書的領域越廣,腳下的立足之地也就越穩。

從腦科學的角度而言,通過大量讀書,人體大腦的顳葉內就會不斷積累信息數據。而顳葉是大腦掌管人體記憶、聽覺、視覺的地方,簡而言之,也是大腦儲存自我經歷的寶庫。

無疑,讀書=增加自己的經歷。

舉個簡單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驚歎小說家的腦洞,為什麼足不出戶卻能夠寫出如此扣動人心的故事,彷彿自己經歷過一般?

其實,對於文字創作者而言,他們不可能一一“經歷”各種人生,但他們一定是“閱讀”了各種人生。

通過閱讀,他們把別人的經驗化作了自己的知識,在大腦內不斷累積、消化、發酵,最終成為自己的獨特經歷,進而創造出驚人的效果。於是,在他們的筆下,詮釋出一個又一個別樣人生。

就像美國知名作家喬納森·勒瑟姆說的那樣:“把一件事物成為原創的人,十有八九是因為不知其來源。”

每本書,都凝結著作者畢生的智慧;閱讀,讓我們汲取智慧,在模擬的人生經歷中,更從容面對未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磨難。

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秘讀書真相!

閱讀——製造“多巴胺”,快樂度過人生。

在科技進步的時代裡,鍛鍊大腦的方法千萬種。作為一個著名的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為什麼唯獨推崇“讀書”這麼一個傳統的方式呢?

作者指出:無論時代怎麼發展,人類都必須不斷地使用語言,而只有通過讀書來磨鍊語言,才能使其散發光芒。

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佔據我們的生活,上網、打遊戲、視頻聊天……我們越來越抗拒讀書,越來越覺得讀一本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但恰恰,從腦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完成自己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發生了本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時,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是最多的。

什麼是多巴胺?它其實是一個人感覺快樂時在大腦分泌出來的物質。當這個行為能夠讓人感覺快樂,所以人更願意去重複。

生存要求我們必須磨鍊語言能力,當我們捧起一本書,當我們克服內心的抗拒讀完一本書,你會發現,大腦猶如注入了興奮劑一般令人愉悅。而潛移默化中,我們也便愛上了讀書,因為大腦在讀書的過程中分泌出了大量的多巴胺。

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秘讀書真相!

讀什麼書?——腦科學揭示的人生智慧。

這是個信息氾濫的時代,每時每刻,世界無數的角落裡,隨著鍵盤敲擊聲,湧現出無數文字信息。即便我們決定開始讀書,也會感到迷茫:漫漫書海,到底讀哪一類的書,才有益於我們成長呢?

茂木健一郎提出:

接觸優質文章最能鍛鍊大腦。

作者本人酷愛讀書,一生飽覽眾書,尤其青睞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文字。不僅僅因為夏目漱石在語言運用能力上無人能超越,更因為夏目漱石具有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一部《三四郎》小說,把作者對於世界的洞察力表現得一覽無餘。一部小說,無處不隱藏對被世俗認為理所當然和被大眾視為權威事物的批判,包括三四郎電車偶遇廣田老師,對方的一席話直接點出日本教育體系走入的誤區,沒有什麼絕對權威,那不過是“虛無的存在”。

讀一本書,能夠把書中的背景置換成現代,令人有所思、有所悟,這就是好書。

為此,作者提出,要看兩類書。

好書——讀各個領域的“冠軍”

各領域冠軍書籍,它代表著該領域的高水準,通過閱讀這些優秀文章,能夠提高個人素養,讓我們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更高、更遠、更睿智。

作者以此羅列了幾個領域的代表人物,比如外國文學冠軍人物——俄國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比如科學領域冠軍人物,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等等。

經過世界頂級聰明頭腦醞釀出來的文章,更是優秀好文章。

好書——讀具有“話題性”書籍

一本好的書,不僅僅要有學術上的高度,也要有群眾基礎,即:能夠引起眾人共鳴,引發聊天話題。

由此,作者提出:判定一本好書的關鍵還在於“會不會想要談論此書”。

一本書,能否經過時間檢驗成為經典書籍,在它最初面世階段,一定歷經了被接納、被傳頌的階段。簡單說來,那就是口碑傳承品牌,有口皆碑,才成為暢銷書。

這讓我想起當年買尹建莉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時的情況。

當年,我還剛結婚,某一日午飯後,同事陳姐說起了最近看的一本書,那就是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她還推薦我:“早點備一本看看,對你養孩子有好處。”

這話一聽就過去好幾年。後來,我懷孕生孩子,加入了媽媽群。聊天的間隙,有一個媽媽求育兒書單,互助群裡就有媽媽來推薦。我一看,書單裡就有尹建莉老師的這本書,並且很多媽媽好評如潮。於是,我抱著試探之心也買了一本,果然啟發很大,成為孩子養育路上時常翻閱的床頭書。當然,現在若有新手媽媽來諮詢,我當然也會推薦這本書。

我想,這就是口碑鑄就暢銷吧,《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也成為盤踞在育兒榜單前幾名的經典書籍。

一本好的書,它能夠引發很多人共議的能力。當你讀過了這本書,那麼在聊天中,不但能夠提高你的談話能力,也能令你成為聊天的“中心”。一個人會不會聊天,也彰顯了他在社交中的絕對優勢。

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秘讀書真相!

怎麼讀書?——腦科學提供正確方法。

如何把一本書讀好,將海量的信息化為自身知識,並將知識活用於人生,真正做到“睿智”生活呢?

作為一個腦科學研究者,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提煉總結了幾個“絕對關鍵點”。

大腦適合“雜食”,不分領域地雜讀至關重要。

其實文章開始,楊瀾女士對閱讀這件事的感悟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們不知道那本書會真正幫助到我們,但不管怎樣,只有書讀得多、讀得領域廣,才會令我們擁有廣博的知識面,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因為曾經讀到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觀點,助力並改變我們的人生。

同時閱讀多本書,堅持把書讀完

很多人決心看書,卻又常常半途而廢,究其原因則是目標太大,實現太難,結果不得不放棄。

每個人都有自己讀書的心理節奏,不必與身邊人相比,不要看到他人一天讀完一本書,於是也給自己樹立這樣的目標。結果剛起跑就已經累得不行。

放平心態,哪怕一天讀上十頁,又或者中途厭了換上一本書都不是問題。讀書貴在堅持,堅持讀完,就有收穫。

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典”書籍

一生讀過的書會有很多,但一定要找到一本在我們內心佔據重要位置的“教典”書籍,比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最常翻閱的就是《堂·吉訶德》,據說,即便身體不適的時候,他都會臥病榻閱讀此書。

“教典”類的書,它能夠引領我們人生的智慧,在書中,我們不斷遇到自己,解讀自己,瞭解自己,從而做更好的自己。

與知識廣博的人做朋友

一個人願意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很多時候來自身邊朋友的觸動。作者提出,當你覺得有必要閱讀對自己大有裨益的書籍,卻又讀得雨裡霧裡時,一定要學會與懂這些知識的朋友交流,當你被對方的侃侃而談著迷,那就意味著,你離讀懂不遠了。

牢記“一萬小時定律”

《異類》作者,格拉威爾說:“不論與生俱來是怎樣的才華,如果沒有一萬小時以上的錘鍊,幾乎沒有人能夠成功。”

熱愛讀書吧,有了足夠的積累,一定會在有朝一日讓你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傑出人物。

讀書有什麼用?腦科學家歷經多年研究,揭秘讀書真相!

我曾經看過一個關於閱讀的宣傳短片《在閱讀,在經歷》,其中有一個鏡頭令我印象至深。那是一片乾裂的土地,流水經過,慢慢透潤,屏幕打出一行字:

收穫更廣袤的生命。

是啊,一個人身處時空,猶如一粒塵埃那麼渺小;但一個人,卻又可以做到頂天立地,創造無數奇蹟。經歷決定人生的厚度,而讀書卻是一個人能夠歷經萬般人生最好的方式。讀完這本書,也許,你就明白了所有的意義。

(麥青稻黃/一枚愛讀書寫文的女子,靜心讀書,潛心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