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的高考严重超常发挥考入名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用户97662514391


我从来不相信有高考超常发挥这一说,这只不过是人家厚积薄发,正好在高考那一刻释放了出来,所以有了一个那样好的结果。

至于人家最后进入名校,那也是人家应得的。

我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同学,她高考被认为超常发挥进入了一所985(虽然我认为人家就是正常发挥),她的性格一直属于比较腼腆型的,所以进入大学后,刚开始也比较腼腆,但是经历了大一的历练,从大一下班学期开始,她开始参加各种专业类竞赛,每天都是穿梭在图书馆、教室,当然她这样的付出也取得了成绩,拿了很多比赛的奖项。

大四,就直接保研了。

现在留在一所211学校做辅导员,每天的生活风生水起,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充实。

所以,没有什么超常发挥,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


师兄说教育


高中同学,07年高考严重超常发挥考入华东某985大学

先说一下他高中的学习状况:

高一、高二基本上稳定在40名左右,全班约80人,成绩中等。

高三各次模拟考试成绩排在班上40-50名,全班90余人,平时模拟成绩能上211大学的也就是10人左右,可上985的那真是寥寥无几。对于他这样的成绩,勉强能上普通二本院校。

客观地说,他当时的成绩也许根本不可能上重点,更不说名校了。他语文偏科严重,英语也一般,而又不愿意努力去弥补,这两科基本上是不怎么用心,任其发展。高考成绩出来时,让班主任及全班同学吃惊,人家语文考到132,英语128,两科比平时多考了将近100分,综合620多,07年基本已经够上海交大了,最后选择名气稍微差点的学校学物理。

大学时光:

听他本人后来说,他刚进入大学还是有点自卑的,勉强能跟上同班同学,同宿舍的同学也都非常优秀。他大多数的同学经历了高中的磨练,进入大学后慢慢放松下来,可他觉得自己基础差,既然比高中时认真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大二成绩已经在班上排名前十。

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慢慢养成泡图书馆的习惯,同学在宿舍、去网吧打游戏,他每天坚持上图书馆,大三的专业课成绩都是第一,可能也是因为他物理方面有一定的天赋。通过自己三年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大四上学期拿到本校保研资格,研二直接攻读本校博士。2016年博士毕业,进入华东某名校教书,2017年破格副教授,可以说已经混的非常不错。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成功就是坚持,他的那份执着真的让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持续的努力决定了他在大学乃至之后人生中的高度,任人佩服!跑得远的不一定是那些开始就遥遥领先的人,而是那些坚持一直奔跑的人!

在此,也希望他的经历可给予处在迷茫中的大学生一点反思和警醒,给正在努力学习中的大学生一点鼓励!

看到的朋友帮忙点个关注,另外,作者每天都会更新学习相关的原创文章,创作初期,希望大家多给些支持与鼓励,非常感谢!


PhD2018FLycoris


这个事说起来跟个笑话一样,可却真实发生了。

我高中有个同学,外号“老魔”,县城的,家里有钱,典型的浪荡公子,除了学习,对啥都感兴趣,但不得不说,这货脑袋瓜儿好使,这么瞎折腾,成绩也能占中等。

临近高考,这家伙偏偏得了肺病,这也称了他的心愿,反正他也没心思上大学,就去省城治病去了。

高考成绩下来,我大吃一惊,这家伙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参加了高考,这还不算什么,他居然考了全班第三名,简直见了鬼了!

后来他去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一本院校,临开学前同学聚会,他一反常态的低调,还一副闷闷不乐的熊样,也不吭声,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大学开学不到两个月,老魔退学了,这在同学圈子里引起了很大轰动。过了几天,另外的消息又传了出来,让人大跌眼镜。

老魔有个双胞胎哥哥,比我们高一届,是那届的学霸,考了个名牌大学。兄弟俩如果不说话,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我们根本认不出来。当然只要一讲话,老魔就立刻会现出原形。

老魔的父亲是个很成功的生意人,脑袋活泛,不知咋就说动了老魔的哥哥,高考就由老魔的哥哥替考的。

老魔到了大学,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就想着退学,他一番理由,学校同意了,他回家了。老魔的父亲气得差点吐了血,就亲自去了学校,不得不说他很牛,学校收回了成命。

老魔这人就是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他去学校嘚吧嘚吧地就把实情说了,他成功退学了。这事后来牵连了不少人,他大哥被留校察看,相关的人都受了处分。

老魔成了家里的灾星,他父亲把他痛打一顿,逐出家门。老魔别看不愿意读书,做生意却遗传了他父亲,绝对的有天赋。在没有父亲的支持下,摸爬滚打了几年,闯出来一番天地,成了有钱人。

现在老魔是我们同学里成就最高,人也大气,哪个同学有困难了找到他,他能办的绝不推辞。

说起来特逗,老魔现在是在职的硕士学位,也不知道啥时候学的,有人问他,他总是摆摆手说:

“惭愧!惭愧!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这嘚瑟劲,真欠揍!




制尺量星


跟你没法比,我这属于小爆发,初中3年成绩稳定再全校前10名,然后考入市重点考中,然而高中3年离开父母管束的我逃课去网吧,夜宿网吧,篮球场小王子,打架能手,班级后20名,高三那年大年初2班主任给我爸打电话说我没戏了,最多就是专科的命,结果高考那次不知道咋了…居然上了一本线以上50多分,然后进的一本大学… 班级前10名,然后最神奇的是省考笔试4,没进面试,结果面试前一周通知我递补进面试,到了面试那天想着肯定没机会了,就当去混个经验吧,然而… 笔试前2名没来面试,我自己面试就这样考上公务员了,你说神奇不神奇[捂脸]


基层苦逼呼斯乐


高中三年,我学习刻苦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1980年,我以少考一科英语的成绩考到了县重点高中。初中在农村没请来英语老师,这样我就成了入学12个班级当中唯一没学过英语的学生。但第一学期,我英语就成了班级第一,高考时我英语差两分就满分。

那时县重点高中就有两栋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教学楼每晚11点必须关闭,值班老师都是刚刚毕业住校的,他们会在11点前,挨个教室清场。通常我都是跟他们打游击,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给我赶出教学楼,一般这个时候就是半夜十二点了。值班老师就会把门栓从里面插上,到旁边的值班室睡觉去了。

宿舍是全班二十多个人挤在一起的大通铺,我回去和衣而卧,迷迷糊糊睡一小会儿,没有手表,也不知道是几点,就爬起来,来到教学楼,拿着自己做的铁钩,从门缝里去钩那个门栓,夜深人静,门栓滑动发出刺耳的声音,值班老师在值班室就开始叫骂:XXX,我都不用看,我就知道是你!赶紧滚回去睡觉!

惊醒了老师,只好灰溜溜地回去,睡意全无,估摸老师该睡下了,这时又去拨门栓,老师出来了:这特么不到两点,你回去还不到半小时,又特么回来了!你不睡觉你还让不让我睡觉了?!

也有的老师扛不住我这老折腾,索性干脆把门打开,叫我回教室了。

我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到了学习上,但也有三个特别要好的哥们。

其中一个哥们,跟我一样也爱好文学,但学习不太努力,边玩边学,是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学生当中少有的不特别用功的学生。

高考时,毫无意外,我是全县的第一名,而这个学习并不是特别用功的哥们,成绩叫全班大跌眼镜,他居然考到了省建筑工程学院,虽然是定向生分数线降档录取,但这也完全超出了他平时的水平。

入学后,我俩学校离得不算特别远,经常一起去看电影,那时候哈尔滨流行放通宵电影,连续排出五六部电影,等到第一部电影放到一半,就开始半价卖票了,这个时候我俩买票进去,一看一宿。

大二时,这哥们不跟我看电影了,居然找了个对象!不是大学生,但是是哈尔滨市里的。

毕业时,他没去定向分配的地方,直接下海了!

那时是1987年,他应该是中国最早下海的大学生了。

他搞装修,起初似乎挣了点钱,吃喝嫖赌样样都好,在他眼里,我虽然毕业了,也不过就是个不解风情的穷书生。

再后来,也许是他酒喝得太多,烟抽得太凶,身体很快就垮掉了,得了两次脑出血,钱没挣多少,治病全都花进去了。

身体恢复到差不多时,照样大吃大喝大抽,好言相劝,他自有一套歪理邪说,根本就听不进去。

慢慢孩子也都上学了,他儿子比我姑娘小一岁,小子胖乎乎的很好玩,但跟他一样不学习。我跟他说孩子学习得管管,他就哇啦哇啦给我上课:你看,你学习最好,有啥用?学习这事儿,根本就不用管,爱学就学,不学拉倒,随他便玩!他老师每次找我,我都给他老师一顿上课,现在从来不找我了。

几年前,我有套动迁的房子下来了,正好他那个时候身体不错,又在家闲着无聊,我就全权交给他叫他给我装修,我那时工作特别忙,也脱离不开。

有时爸妈过去,很生气,说这小子,人家小工往上扛水泥,别人都是给五块一袋,他说别五块了,你们也不容易,房主有钱,十块一袋!

爸妈感觉他在祸祸我,我感觉不可能,他就是这个性格。要不他下海那么早,怎么会挣不到钱呢?

花点冤枉钱也就认了,可最后装修的那个差啊,不忍目睹!现在那个房子租出去了,到处出问题,烦不胜烦。

现在,他生活很窘迫,儿子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他身体又不好。可惜,我能力也有限,没帮上啥忙。

超常就是超常,超常发挥只能代表一时,不可能你一辈子都超常发挥。

人活着,能走多远,能过啥样,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本质。



仔细想想我也算其中之一吧。先说说自己经历,高中入学全校好像110多名,全校一届好像400人左右吧。然后高一高二稳定在50-80左右,高三六次模拟考试,从30名到20名到前十名,最好一次第五名好像。主要是语文英语太烂了(高考时候也烂这两科)。高考应届生考第一,去的清华大学(当时因为是这个学费便宜,2000学费+500住宿费/年)。我那年高中整体没考好,我成了唯一一个清华的,也是我们市第一……

报专业很蠢,报的三个专业是省状元云集的,然后学的机械工程。真心不喜欢,一直鼓捣互联网,毕业赶上2000年那次互联网泡沫大破灭,被迫转方向。去了一家很小的公关公司,当时才20来人,干了12年搞到600多人,国内前两名,拿了一堆奖,干成合伙人,然后卖给世界第三的法国阳狮广告,创造当时业内最大一笔交易。

后来就赶上互联网创业高潮,离职做了实业,一家婴儿日化用品品牌企业。过去十多年帮一堆世界500强在中国攻城略地,现在专注把中国品牌做大做强。今年打算回校再读一下研究生,不困在中年危机。

我觉得吧,人生都是偶然和必然的混合,关键是和那些人同行,好的学校最大的好处和一些永不停止的人一起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才是充实和精彩的人生。


崔翔Chuck


我算是吧。模拟考时全校的第600命,一共630+人。结果03高考试卷太难,就是被偷试卷的那一年,我反正本来也不会,也不存在发挥失常,就是尽量去做。后来成绩出来上了一本线,就进了上海交大。

这算不算超常发挥?大学读书第一年学渣,挂了三门,之后就开始年年拿奖学金。十年后,就算混了个名校生了,比一般同龄人工资高一些。

高考是个门槛,关键还是看大学最后几年。


方小帕


鸡汤太多了,给大家一碗毒鸡汤吧。

我的一个学姐,小学成绩不错,但是初高中成绩一般,优点就是特别漂亮,能歌善舞,算是个学校红人。

高考那年她去参加一个985学校的自主招生,好像是获得了降至一本线录取的资格,但是当时她就400分的水平,离一本线还挺远的。

后来,她找了一个男朋友,一个考清华的种子选手,然后人家为了她能考上天天给她补课,最后那个女生确实以超本科线一分的成绩上了那所985,而他男朋友本来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为了陪她也留在了那所学校。

后来的事情就有点搞笑了,上了大学后这个女生攀上了一个富二代,和学霸分手了。

刚开始她很快活,但大二那年,她因为挂科太多留级了,大三,她患上了抑郁症不得不休学,最后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每个生命都有她应该承受的重量,如果老天突然给了你一份大礼,你也得有本事将它接住拿稳。天上当然可能掉馅饼,为什么大家都不行呢?因为接到馅饼的人几乎都被砸死了。


小白升职记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严重超常发挥,但超常是肯定的,因为高考成绩比我最后一模成绩高了接近50分——最后一模600分,高考650分(总分720)。这个50分高在哪呢?最主要的是文综的一道综合性大题,在我复习的最后阶段,无聊去翻了一本老师说“历年考过的绝对不会再出现”的白皮书,然后随便翻到了一道背了一下,就这道历年的小题,变成了当年的大题,而很庆幸知识点是一样的。我记得那题好像30多分,不出意料我应该得的是满分。

而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经常发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导致我读书时,但凡期中期末考试前,总有一帮人围着我,等着我突发奇想问个问题,然后大家纷纷去找答案,十有八九这个问题会出现在那次考试中。所以我在读书时很荣幸被封为神婆……

好了,回归到后来怎么样了这个问题。

我先生和我是校友,在读大学时,他非常好奇的事情就是:你到底是怎么考进这个学校的?然后感慨,中国的应试教育真是不能区分人才,我这样的知识水准也能上名牌大学……我真是无力反驳,因为靠高考最后一个月强背下来的那些知识,几乎都忘记了,而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独立自学能力,却没有发展出多少。因此,我在大学期间,只要涉及到数学相关的科目,比如高数、统计学、编程等等,都学得无比痛苦,及格线将将通过。

到了毕业阶段,我没有兴趣也没有资格选择本专业相关的那些数据咨询、调研公司的工作,还是回归到自己本来就擅长的文史学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名牌大学的专业培训似乎也没有给我很大的帮助。但在最初找工作期间,的确因为这个敲门砖获得比较容易的面试、就业机会,在初始薪资上也有一定优势。

工作了十年之后,大学带来的优势和影响就越发少了,除了在工作中学习以外,自己看书学习也还是得持续进行。这时候,是否名校毕业,真的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


独立人养成号


一直记得那位师兄的故事。

他是真正的鲤鱼跳龙门的超常发挥。

八十年代中期,农村高中,能坚持读完三年高中的学子,都是怀揣一个梦想的学子。那就是,必须脱掉农皮,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再也不要跟父辈(祖祖辈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

那时候,高考还要预选(那时候我还比较小,如果记忆、陈述有错误,欢迎指正)。大致是筛掉一半的学生,剩下来的才能进入真正的高考。最后能够考上大学的,大约占毕业人数的6-7%,或参加高考人数的20-30%吧。

那一年高考之后,有个男生放了一颗卫星。预选的时候,他是低空掠过。最后高考之后,他考上了重庆一所重点大学!那时候的重点大学啊!

当时,整个学校的师生都被震惊了。因为这个男生貌不压众,放在人堆里,简直是找不出来那种(家庭条件差,吃得也差,完全长不开)。最关键的是,历次考试,他也并没有特别之处啊。要知道,任课老师还是对自己的学生的斤两比较有数的。

震荡波之后,这个男生光荣地去上学了。

然而,到了学校,他发现,自己在这所学校,算个啥呀?论成绩,比他厉害的多了去了;论相貌,他被其他男生甩N条街;论才气,农村娃,能学好数理化就不错了,哪来的才气?!论人际关系,一口川西南土话,别人都懒得听他啰嗦~~

这种反差,不是萌啊,是严重的伤害!

长话短说,在一次次的失落之后,他疯了!

最后,被学校退回来了。本来转出去了的户口,又转回农村来了。

后来,我父亲常常在镇上菜市场,看到他挑着菜兜兜卖菜。泯然众人矣,泯然小老头矣。

这位师兄姓“魏”。

另外还有一位师兄,半夜敲响我们家的木门,手里拿着厚厚一大叠纸,找我父亲畅谈月球开发计划(可怜我半夜被惊醒,睡眼惺忪在一边旁听)。

我父亲问他,你不是在大学读书吗?他说他骑车回来的。我父亲问他,天这么黑,你咋看得见骑自行车的?他说我有手表照亮。

叨扰一番走后,我父亲摇头,这娃肯定疯了。果然,后来也是被退回来了。

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两位师兄的辉煌人生。

男默,女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