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去养老?

为生活而提神


我也是农村的,俺们农村人大多都有国家发的养老金了,每个月200多块钱,不是太多但还是要感谢国家!

现在农村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只要身体干的动,总会要把自己分的责任田都种上庄稼,种上庄稼了来年就有收成,到时候有自己吃的那一份口粮,多余的还能换点钱!

其次是靠自己的子女养老。农村老人一般都会有三四个孩子,好多人老了之后都会轮流住在几个子女家,靠子女的帮助养老!

最后是政府发放的养老金。由于农民一直以来都是靠种地为生,不像城市里面的工人,国家并没有给农民缴纳养老金,所以现在农民的养老金只有区区一两百元,这根本没法和城市里面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相比,也仅仅够日常购买生活用品了!

农村基本上没有所谓的养老,哪一个老人不想在花甲之后过上悠闲自在的日子?不想子孙环绕膝下?过着安逸祥和的养老日子?然而,现实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干活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局面,更不敢生病了。




蚂蚁家园


在农村的田间地埂总会看见满头白发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种地;农村集市也有老人在卖菜、在摆摊;还有的老人到处拣废品……为啥不好好地在家休息?老人们也想休息啊,看看电视,抱抱孙子、喝喝茶、聊聊天。只是他们生活的问题太多太难了。由于这些问题的现实存在,让他们不能也不敢像城市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只能尽其所能。一句话,农村老人没有退休,更享受不到退休金。

那么农村老人怎么会养老呢?

种点地挣点口粮。种地赚不到钱,还不是因为粮价一度低迷,农资等价格不断上涨。农地种地除过自己的投工,做的可是赔本的“买卖”。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为啥还种?种了地,收点粮,先解决了吃饭问题,也算是为自己养老“贴补”吧!


靠双手挣点零花钱。由于旱地蔬菜不怎么使用农药,很受青睐,一些老人曾经种过菜,这上了年龄了,“重操旧业”,逢集日就卖莲花白、辣椒等好务作的菜,换点油醋盐酱钱;有些老人买自种的旱烟并捎带卖针头线脑等小零碎,还有些老人来往于村里村外、街道,捡饮料瓶等废品。他们总想出去多少赚点,比呆在家里强。

靠养老金。说是养老金,其实还不就是个养老补贴的钱。啥物价都在涨,每月80多元连买基本生活日用品都不够用,还敢说买药吗?没有办法,多少也是政府的一点心意,只能凑合着。



还是得靠儿女。“养儿防老”,既然把儿女养育大了,儿女就应该负起养老的责任。“轮饭养老”也罢,起码让父母有饭吃,有衣穿,有零用钱。


靠政府养老。这是指那些孤寡老人,他们一辈子无儿无女,大半辈子全是一个人种田,一个人做饭。这些老人都是五保供养户,自己愿意入驻敬老院的集中“供养”,不愿意去的国家给他们建了新房,通了自来水。不过虽然养老的地点不同,可每月都有五保供养费。


为生活而提神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去养老呢?我是农村人,结合目前农村的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三种:

一,靠自己。农村人没有退休金,也就没有在什么年龄就退休的想法。只要身体能够参加劳动和工作的,都在自食其力,自已养活着自己。所以在农村,60岁甚至70岁还在劳动的人有很多。


二,靠子女。农村人大多数是凭苦力赚钱的,所以,许多人穷其一生的劳动所得只够花费在子女的教养婚配之上,当自己老了不能劳动的时候,就只能靠子女来赡养了。其实,赡养一个农村老人,是用不了多少钱的,因为农村人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穿,大病靠医保,小病靠硬杠,有时把小病拖成绝症,也就用不了多久,登极乐世界去了。

三,靠国家。1,根据国家的政策,农村中60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100元的养老金,而60岁以下的所有人则每月必需交100元的养老保险。2,国家每年会下放对农村人的困难补助救济金,有力的解决了各个村组的那些特别困难人群的老人养老。3,农村中的"五保户",烈属后代,老村干部,老党员等这部分人,国家或集体都会发放一定的养老补助。……



其实,作为农村人,本来都是有能力养自己老的。虽然,农村的经济没有城市那样的繁华,赚钱的路子也很少,而且能赚到的钱也不多。但是,农村人对生活上的要求更简单,开支也很小。只是在农村的大多数人心中,好象就沒有养老的概念,都心甘情愿的把毕生的所得都花费在互相攀比的农村建房,城市买房,子女结婚,还有老一辈葬礼的铺张浪费上。而把自己的养老都寄托在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之中。


这种思想,显然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因为,在当今的农村,已不是过去的那般聚族而居的热闹时代了。唉!农村人养老的观念,何时才能得以改变?何时才能使自已也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呢?

图片摘自网络


知足常乐1284922


让国家普惠式给农民发养老金,不能体现公平原则。说农民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养老金,那只是片面理解。

应该说大部分农民是不贫困的。就拿现在60岁的农民来讲,都是50年代出生,改革开放初也是20来岁,正是青壮年。那时,随着土地的下放,外出务工也逐年增多。种粮食不再是唯一收入来源,很多农民工通过辛苦劳动,还是挣了钱的。有的在家建了楼房,有的培养了几个中师中专厂或大学生,这些都要花成本呀!假如你不花这些成本,去缴社保,可能比城镇居民缴的社保还多。现在子女成人了,就业了,有些还成为城市人,他们依法也该尽孝,该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你们却说子女也困难。问到政府要钱。你还有脸皮吗?你的子女还有脸皮吗?我说是真臭不要脸!


人在天涯3075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养老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途径很多。

在乡下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般有二三个儿女,每人每月给赡养费一百元,对他们不会成为负担吧,那就是每月二三百元,粮食、蔬菜不用买,而且农村生活成本低,这就基本上够用了。

如果真有实际困难,可申请低保,若是孤寡老人那就是五保户了。

现在,我国已普遍实行了医保制度,每年费用仅二三百元,如果生病住院,可报销一大半呢。

儿女们都成年了,至于他们的事业、婚嫁,做为老人应少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颐养天年了。眼下,乡镇养老院十分普及,费用也不高。

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一般身体还很硬朗,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以增加收入,比如捡废品,给养殖大户打短工,每天挣几十元不算费劲吧?

生活在农村真好,远离城市的喧闹,吸着清新的空气,养些鸡鸭鹅,在清澈的河水中捕些鱼虾……这生活,多么惘意!难怪毛主席在五十年前就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

现在是几千年来农民最好的时代,可以告慰陶渊明的是,您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情景在当今中国的许多乡村已经实现了!


liangdd


每天下地干活,既锻炼身体,又有菜吃,烧火不用煤,自己打柴烧火做饭。农村老人心情一定要好,不能让自己生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找儿女要钱,不要找村委会麻烦,能自理尽量靠自己,实在不行了,再找儿女帮助,找村委会协助。平日除一日三餐之外,不可乱花一分钱,这样生活就能持续,也许还能长寿呢!另外菜不能种多,够吃就行,每月能种出一百斤菜即可,成本投入约20至30元,盐一包2元,油一桶30元,米一袋20斤40元,鸡蛋每天一个,由散养十几只鸡下蛋解决,成本投入平均每月10元。日常生活费用大约每月控制在一百元左右,这刚好可由政府为老农提供的100块补贴来解决。因此老农在政府和儿女共同关怀下,日常养老生活完全能够正常进行。


老乡2439


一些人常问,老人没有退休金,应该怎样去养老呢?其实养老对于我们任何人都是我们非常现实的话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老了之后又没有退休金,肯定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论怎么样,社会都是有自己完善的制度,努力让老人老有所依。

第一,儿女养老。父母将儿女拉扯大不容易,儿女具有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如果老人生活困难的话,必须要支付赡养费。说实话,不当父母不知父母恩。我们长大的过程可能会跟父母闹些小矛盾,一开始会对父母有怨念,可当我们养儿育女的时候就会发现父母的不容易。希望我们善待父母的每一点举动,能够落入儿女的眼里,让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如何对待我们自己。多生几个儿女会大大降低养老压力,不过现在生三胎还是要罚款的哦。



第二,社会养老。目前社会的养老制度主要包括困难家庭的救助,低保救助,五保户,养老院集中供养等等。只要我们家庭实在困难,最起码还可以申请低保。国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那我们能够基本维持生活。公立的养老院,免费针对一些鳏寡孤独的群体,有国家补贴维持运转,如果能够进去还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积蓄养老和生产资料养老。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未来做一些打算,尤其是养老的基本生活费。别人缴纳社保的钱,也是从牙缝里一点一滴的抠出去的。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或多或少也会为老年之后准备一些积蓄。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他们的承包地也可以给他们带来粮食的产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第四,国家的普遍养老金制度。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农民和无业居民的保险。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还有集体补助和国家补贴。退休之后国家会补贴基础养老金。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各地方政府一般也会给予额外的标准提高,目前河南省是103元,山东省是118元,广东省是170元,青海省是175元。较高的地区,如南京市是410元,北京市是710元,上海市是930元每月。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积蓄的多,也能拿到四五百元每月。而且国家还将不停的上调基础养老金机制,未来相应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对于独生子女父母,现在国家落实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父母扶助政策,一般是女同志55岁,男同志60岁之后每月发放80元的独生子女养老补贴。近年来各地都会陆续落实。

说实话,其实养老应该从年轻时代就开始打算,最好的办法还是缴纳社会保险,退休之后定期享受养老金。毕竟想跟儿女要钱,还要抹得开面子啊。


暖心人社


对一些农人来说,他们没有退休金。此时,他们的养老问题该怎么解决?跟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竭进步,老年人的糊口质量越来越受到正视,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糊口质量问题日益凸起,养老保险轨制应运而生。

1。农村养老保险标准

每月养老金报答=根基养老金(55元)+小我账户总额=139。

养老金由根基养老金和小我账户养老金构成,终身缴费。

执法的根基养老金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当局可以按照实际情形进步根基养老金标准。对付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以恰当添加根基养老金,添加地方当局的资金,添加地方当局的资金。

2。养老金因地区差异而不合

河北城乡居民根基养老金由每人80元进步到每月90元,浙江根基养老金每月调解为每人135元,每人每月120元。从2018年1月1日起,河南省根基养老金由每人80元进步到每人98元;从2018年1月1日起,黑龙江根基养老金从80元进步到每月90元。从2017年1月1日起,云南根基养老保险费每人每月添加75元,每月85元,宁夏城乡居民根基养老金由115元进步到120元,根基养老金由每人140元进步到每人155元。每月一次。详细标准合恰本地划定。

三。农人一次性养老保险轨制的建立

有一个小消息剖明,养老保险轨制将竣事,但该轨制将继续为农人付出一次性养老金,只需这一轨制在一些地方还没有施行,详细各地方咨询。一次性付出轨制的付出准绳也越来越多,基于小我养老金账户的农人,且男性必需跨越45岁。女性必需付出跨越40年和跨越10年以上。一次性付出10万元摆布,60岁往后可以领取每月约1300元的退休金。


King灬恺


养老?每人都会老,怎么养老?如何养老?应该不是导师出的研究生论文,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农民如何养老?土变法你养他小他养你老,代转式交接,传统。论据是城市有养老金农民比对农民为啥设有?都是普通人,劳动为生为继。这不公平?矛盾是显性的也是有论据的争吵在安静的环境中发生,只所以反复论证也是僵持在政策以外的问题,掌政的不说不讲在吵一百年也都无济于世。想想有时间论此问题想分点红利?不如脚踏实地做点实事按规据走程序。要想论证自己,千万要洗刷心里上的索取本不能成立的结果,努力无望的结局也就是论证的结束,但希望有?


艾绍江


现在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占绝大多数,包括我在农村的八十多岁的老妈也没有退休金。

退休金又叫养老金。养老金是和养老保险密切联系的。我国社保法确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目前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许多地方的农村养老保险进展不理想。

到2018年底,满六十以上的这批农村老人,大部分是来不及购买农村养老保险而享受退休待遇的。因此,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是怎么养老的呢?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了解,有这么几种渠道:

第一,七十多岁前,基本上靠自己从事农副业劳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生存(严格讲农村无养老,只要能动都愿意参加劳动)。

第二,现在很多地方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几百元的生活补助金。

第三,由子女尽孝,为父母养老,这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第四,困难户、五保户由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总之,随着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年轻时交纳养老保险,年老时享受退休养老金,是今后农村老人养老的必然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