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見過忽必烈嗎?有何依據?

小龍蝦148499353


應該是見過的,但是沒有過多的故事。

按照中國史學家的一貫手法,那當然是要寫忽必烈怎麼怎麼與眾不同,怎麼怎麼被成吉思汗看重,最後繼承汗位。

但是很可惜,那是真的不存在的。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並沒有太多的交集,成吉思汗可能對這個孫子都沒什麼印象。在忽必烈12歲的時候,成吉思汗都去世了。

那為什麼我要說,兩人應該是見過的呢?

因為忽必烈的父親拖雷,在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一直追隨在左右。忽必烈的母親是拖雷的正妻,忽必烈和他的父親,見面的次數肯定是很多的。

見到父親拖雷,說明離成吉思汗是非常近的。所以我說,應該是見過的。只是成吉思汗的子嗣太多,光忽必烈一母所生的,就有四個。在這種情況下,忽必烈確實是非常的不起眼。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成吉思汗見過忽必烈嗎?有何依據?

  • 首先,忽必烈作為成吉思汗的親孫子,實際上成吉思汗是見過忽必烈的。

實際上,成吉思汗是公元1227年逝世,而忽必烈,是公元1215年出生。也就是說,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忽必烈已經13歲了,按照蒙古族的習慣,已經可以算是成年人了,能夠上戰場了。

而且,成吉思汗一共有四個嫡子,其中忽必烈的父親拖雷,就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嫡子。按照蒙古族的傳統,拖雷作為成吉思汗最小的兒子,是可以繼承成吉思汗的汗位。所以,拖雷一直在成吉思汗的左右,一直陪伴在成吉思汗,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 所以,忽必烈作為拖雷的兒子,並且沒有成年,在這期間,實際上也是一直陪伴在成吉思汗的身邊的。

根據蒙古族的傳統,在成吉思汗去世以後,應該由幼子拖雷繼承成吉思汗的汗位。但是,成吉思汗為了蒙古族全族利益的考慮,讓自己的第三子,具備超強政治屬性的窩闊臺,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汗位。

當然,蒙古帝國汗位傳承,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實力。但是這個時候,因為老大朮赤已經死了,窩闊臺得到了老二察合臺的支持,成功上位。

那後面的忽必烈又是怎麼掌權的呢?

  • 實際上,忽必烈一脈,是通過戰爭,強勢奪位。

在忽必烈四兄弟沒有成年,沒有掌權的時候,四兄弟在母親的支持下,選擇了暫時隱忍,但是,真正等他們勢力強大起來以後,毅然選擇了奪位。

在忽必烈四兄弟齊心協力之下,終於將蒙古帝國的汗位,奪回了拖雷一脈,由四兄弟的大哥蒙哥,成為了蒙古帝國的大汗。

就這樣,四兄弟的勢力,都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但是好景不長,蒙哥汗在現代四川地區,征戰過程中,在釣魚臺下喪命。

這個時候,四兄弟中最小的阿里不哥,實際上是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並且在經過蒙古族忽裡臺大會的認可,成為了新一代的大汗。但是,這個時候忽必烈,正在中原地區進行征戰,並且麾下有一大批的漢族謀士。

  • 忽必烈經接受儒臣郝經的建議,迫使南宋賈似道議和。忽必烈匆忙北上,並且,經過四年的汗位爭奪戰,成功即為蒙古帝國的大汗。

也正是因為忽必烈,重視漢族的文化,得到了大批漢族臣子的投靠,才奪得了天下,並且最終建立了元朝。

實際上,忽必烈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過漢文化的教育薰陶,長大掌權以後,忽必烈也一直是很重用漢人,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嫡孫,肯定見過,雖然成吉思汗孫子眾多,可再他子孫中,他也得每每過一遍,原因是孫子出生,他這個當爺爺的都要給孫子光溜的身上塗上油脂以示傳統。忽必烈自然也逃不過,有一種說法就是忽必烈剛出生時,滿身黝黑,和其他王子截然不同,這可把成吉思汗給逗樂了,他還誇口對拖雷喊他不同一般人,以後必大有出息。忽必烈出生時正好是成吉思汗事業輝煌期,所謂1215年,那時成吉思汗已經53歲正青春正富,他率軍攻打金朝中都,已拿下大部分城池,對金戰爭志在必得。


忽必烈剛好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生的,一個呱呱墜地的男孩這個時間段降生肯定是大吉,有的史學家認為忽必烈出生地不在漠北在中都附近,這也恰好預言了忽必烈為什麼建都大都,改元稱制的原因。另一個偉人出生是值不得注意的,因為成吉思汗不知道,在孫子裡面他最寵愛的是木阿禿幹,察合臺兒子,所以那時忽必烈是排不上號的,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就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意思就是早年經歷沒有被記錄,主要不出眾。在他年輕時有哥哥在他面前擋著,有蒙哥,貴由,拔都都是頂尖軍事天才,不論在西征南伐,戰功卓越,歷史上都有記載。


雖然戰功不如哥哥們,可而忽必烈,成吉思汗是見到他的,他也見過爺爺,元史沒記載,可國外史卻記得清楚,忽必烈和旭烈兀在和成吉思汗玩,成吉思汗兩手抓住他倆小手,忽必烈用勁小一些,可旭烈兀卻使很大的力氣,這可把成吉思汗惹急了,誇忽必烈的好而沒有誇旭烈兀,由此對忽必烈產生了好的印象。成吉思汗一次賽馬,時,閒忽必烈太慢,叫他怎樣騎馬,可忽必烈一直趕不上爺爺,最後慢慢才學會,可見當時成吉思汗對忽必烈栽培是多麼用心的,畢竟是拖雷的兒子。

因此忽必烈也是跟著爺爺的影子長大的,有大有為天下之心,在他稱帝后,立太廟,成吉思汗自然不可或缺,為了給爺爺畫像,讓畫師根據自己長相畫出成吉思汗,今天北京博物館和臺北博物館都留有太祖罕世畫像,都是根據忽必烈有意繪製。至於臺北的那只是後者,如果不是忽必烈還不知成吉思汗長啥樣,在當時見過成吉思汗人看來忽必烈長相最貼近他了,所以加工處理就有了這副畫,所以忽必烈是見過成吉思汗。


龍文說史


見過。從小就會拍馬屁的忽必烈,打了一隻小鹿獻給他剛剛遠征歸來的爺爺,也就是成吉思汗


手機用戶82860817017


見過,成吉思汗見到剛出生時的忽必烈,說這孩子皮膚黝黑,跟他母親克烈部了。


賴蘇林


成吉思汗去世時,忽必烈都十多歲了,自己的孫子,能沒見過。況且忽必烈出生那裡面,成吉思汗都在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