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達人魔力俠
解放戰爭的時候,華東戰場上,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對陣於被蔣介石看作是王牌軍隊的七十四軍,而七十四軍的師長,正是聲名赫赫北大畢業生張靈甫。
可以說這一支軍隊,是蔣介石最為信任,最為倚重的一支部隊。
蔣介石把張靈甫所帶領的七十四軍,放在華東戰場上,可見華東地盤的重要性,甚至華東的勝負,決定著整個南北戰役的成敗。
這一戰不可謂不重要呀。
張靈甫本來就是國民黨中,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的戰將。他絕對是粟裕不能小瞧的一個對手。
當然華東野戰軍的粟裕,也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那麼兩強相遇,到底會是鹿死誰手呢?
那時候因為國民黨佔據天時、地利方面的優勢,因為他們背後依靠的是,當時最為強大的美帝國主義,他們能夠得到美國的援助,全部武器裝備都是美式的。
這樣的新型武器裝備,殺傷力當然是十分的強大了。
但是,有一點張靈甫他們是比不上粟裕將軍的,那就是人和。因為跟隨粟裕打仗的人比較多,他們還有百姓的援助。
張靈甫也深知和粟裕打仗,不能一點一點的打,最好能把粟裕的華東野戰軍一舉給殲滅。要如何才能實現這個目的呢?
這時候張靈甫想了一個細思恐極的辦法,他打算拿自己這個師長做誘餌。來引誘粟裕上當。他料定當粟裕知道他帶領少量部隊,進軍的時候,粟裕肯定會率領大部隊來圍攻殲滅他的。
若是把華東站場上的國民黨比作是一條蛇,那麼張靈甫就是這條蛇的七寸之處。粟裕若是覺察到張靈甫的動向,肯定會不顧一切代價,要把他給滅了的。
當張靈甫帶著七十四軍的先頭部隊,孤軍深入的時候。
這個情報果然被粟裕知道了。
粟裕立刻調集大批量人馬,火速向張靈甫所在的地方開進。
結果張靈甫就是被粟裕給圍在了孟良崮這一帶。似乎一切事情的進展,都在張靈甫的掌握中,他這一招用的就是“引蛇出洞。”
粟裕的大部隊把張靈甫的軍隊給圍在了孟良崮,這本就是張靈甫設的一個局。這個局粟裕當然明白的很。
但是,粟裕看破不說破,他選擇將計就計。張靈甫就是想拖延時間,好讓援軍趕到,然後把粟裕等人給包圍,然後再殲滅。
但是,粟裕的想法是,速戰速決,在國民黨大部隊趕到之前,先把張靈甫給消滅掉。然後,全身而退。
可以說這時候的兩個人就是對賭,若是粟裕短時間內,拿不下張靈甫,自己就有可能被反殺。
也就是說只要國民黨的軍隊,能夠火速趕來,把粟裕的華東野戰軍給圍住,粟裕將會是腹背受敵。後果真的是不敢想象。
但是,張靈甫高估了自己,他忘記了一樣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國民黨內部派系分裂的很嚴重,他被粟裕包圍了之後,他的盟友們,不但不去幫他,反倒暗自高興。
這是張靈甫致死都想不明白的。
因為七十四師歷來都是被蔣介石看做是嫡系中的嫡系部隊。
這些人平時就嬌慣的很,這時候他們落難了,那些在蔣介石看來,是雜牌軍的國民黨軍隊,在他們落難的時候,才不會來救援他們呢。
結果因為孤軍深入,沒有援軍,最終張靈甫命就這樣命喪孟良崮了。
這一句粟裕將軍賭勝了,當然了粟裕之所以敢走這樣的險棋,他也是有把握的。就像他殲滅了張靈甫的七十四軍一樣。
漢史趣聞
1950年的廣州,有座名聞遐邇的廣州中央醫院。
當時解放海南島以及收復東南沿海島嶼的戰鬥異常激烈,只有在戰鬥中表現最勇敢的傷員才有機會來這裡治療。但恐怖的陰雲籠罩在這所醫院上空。
曾獻餘,一級戰鬥英雄,手術後輸血時被人拔掉了輸血管,最後傷重不治。
曾明澗、段雨東當時只有十七歲,在解放嵊泗列島時,負傷後把腸子纏在槍托上繼續戰鬥,他們所在部隊的首長含淚請求醫院的工作人員:求求他們一定要把這兩個戰鬥英雄救活,因為他們太年輕了,手術後在特護病房,他倆被人用被子矇頭,因窒息身亡。
楊仲明,1933年參軍,立過六次大功,在輪椅上被人從三樓上推下去,造成嚴重腦震盪,當場死亡……。
一起起血淋淋的謀殺案讓人觸目驚心,甚至驚動了高層領導,一個專案小組悄然組成,經過嚴密的調查。
一個剛滿22歲,叫傅亞蓉的漂亮女護士進入了專案組的視線,可就這樣一個單薄瘦弱的年輕姑娘,又怎麼能下此毒手。
後來順藤摸瓜,發現這個女孩兒喜歡音樂,西洋文學,而x光室四十多歲的孔鈺有過留學經歷,是傅亞蓉心目中的偶像,兩個人經常廝混在一起。
再後來又發現還有幾個女護士也和孔鈺有染,一個犯罪團伙浮出水面,從醫院的主治醫師到茶爐工一共20多人,先後直接害死了100多個戰鬥英雄。
有關部門從他們手裡繳獲了大批武器。這個搞得醫院人心惶惶的團伙,終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花近高樓1
如果不是韓先楚將軍置個人生死和軍事榮譽於度外,力排眾議,在沒有海空軍配合下,率軍跨海收復海南。我國可能會有兩個“臺灣”。那樣的話,別提什麼西沙,南沙了,整個南海都不是我們的了。
收復海南島戰役正式開始時是在1950年4月16日,於同年5月1日結束,海南島全境解放。而1950年5月金日成訪問我國,我們才知道朝鮮要行動了。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第七艦隊隔斷臺灣海峽。
如果,不是韓先楚“一意孤行”,堅持不將戰鬥延期,美國可能連瓊州海峽也給封鎖了。
在收復海南之前,兩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在眾人心頭。
1949年10月24日晚,三野第十兵團下屬的28軍調集三個團九千餘人作為第一梯隊,向大金門島發動進攻。25日凌晨1點30分,我軍第一梯隊開始在金門登陸。金門島上的4萬國軍,依靠工事和炮火優勢,對我登陸軍隊展開猛烈阻擊。而此時,隔海相望的我軍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一梯隊血戰優勢敵人。這是因為,我軍船隻不夠,所有船隻都被用到運送第一梯隊了,這些船去了就沒再回來。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第一批登陸的9000多官兵大部分壯烈犧牲,餘下的被俘。
此戰,是解放戰爭中,我軍遭受的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戰例。
而且,在金門戰役之後,我軍在11月攻擊登步島也同樣遭受了失利。連續兩次登島作戰失利,實在是影響士氣。
所以,等到四野準備發動解放海南島戰鬥時,毛主席專門發電報要求四野向三野調查渡海作戰經驗,避免重蹈金門覆轍。
在毛主席,四野司令部的林總,廣東軍委的葉帥,15兵團司令鄧華等領導都主張推遲收復海南島的情況下,韓先楚作為軍長,卻多次請戰。
當時,國軍在海南島的最高指揮官是薛嶽(薛伯陵)。他手下有10萬人,分成四個戰區。國軍在海軍艦艇50艘、空軍飛機45架的支援下,組成了所謂海陸空立體防禦。薛嶽對此防禦非常得意,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其為“伯陵防線”。
而解放軍一方是四野下屬的第四十、四十三軍,以及加農炮兵第二十八團、高射炮兵第一、九團及工兵一部,共計10萬餘人。不過,我軍沒有登陸艦,主力船隻都是木帆船,還有少量木帆船加個發動機改成的機帆船。木帆船沒風的話,是走不動的。
當時,我軍的作戰計劃是,利用海南島本地的瓊崖縱隊(16000游擊隊員)配合,先偷渡過去兩個加強營和兩個團。然後,軍級領導親自上前線指揮4萬人組成的主力部隊,帶著3天物資,強行登陸。這樣,就算遇到敵人頑強阻擊,我們還有3天時間組織後援。(這是吸取了金門戰役教訓,不要各自為戰。)。
1950年1月10日,在蘇聯訪問的毛主席指示,將進攻時間由“春節”推遲到“爭取春夏兩季解決海南問題”。
1950年2月1日,葉劍英在廣東軍政委員會上,傳達毛主席指示,宣佈戰役發起時間推遲至6月份。(真要是推遲到6月份,朝鮮戰爭也快爆發了。而且,4月份的季風是順風順水,過了4月,只能等9月了。那時候,真的沒機會了。)
2月9日,鄧華任司令開會時,傳達的意思為“6月份不一定行,年底之前解決就不錯。”
(韓先楚,毛主席)
當時,對於這個命令,負責強攻海南島的40軍和43軍的態度完全不一樣。43軍軍長回去以後就把推遲的消息傳達下去,部隊也鬆懈了。而40軍軍長韓先楚卻壓下了這個消息,讓軍隊照樣訓練。
3月20日,韓先楚將軍主動請戰。必須趕上4月份的季風,不然,夜長夢多。5個月後,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不能等到9月!韓先楚的請戰電報上去以後,沒有任何回覆。
3月31日,韓先楚以40軍黨委名義致電15兵團,再次請戰。依然沒人理會。
4月7日,韓先楚一個人名義,分別致電15兵團、四野、軍委,要求立即發起海南島戰役。韓先楚的電報是這麼寫的:“如43軍未準備好,願率40軍主力渡海作戰”。
此時,40軍內部,也沒人支持韓先楚了。而且,很多戰士因為前兩次登島作戰失敗的例子,也有了畏戰情緒。就連40軍參謀長寧賢文這樣的高級領導,為了不上海南島前線,竟然把自己弄傷了。
當時,寧賢文說是特務把他打傷的。可是警衛員說“我可以保證首長不被特務打傷,可我不敢保證首長自己打傷自己──我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呀?”4月10日,韓先楚的多次請命,終於說服了林彪。林彪說服了毛主席。韓先楚終於等來了進攻命令。
4月16日,海南島戰役開始。由於43軍以為作戰推遲了,訓練不足,第一批次只湊出一個半團。而韓先楚的40軍一下子拿出6個團!同時,韓先楚本人也是軍級領導中,第一個登上海南島的。
(當時,很多團級甚至軍級以上幹部都不想第一批次登島。都怕跟前兩次金門和登步島戰役一樣,白白犧牲了。韓先楚在組織第一批次指揮部時,讓踴躍報名,沒人響應。甚至,在開戰前,部分團級幹部,在臨上船時,找個理由溜走了。正是他們的襯托,才顯出韓先楚將軍的偉大!)
4月17日凌晨3時,40軍的木帆船戰勝國民黨戰艦,順利在灘頭登陸。韓先楚將軍帶頭衝鋒時,幸好被部下及時發現,一個連的戰士死死的將他按在一塊石頭後面,不准他衝鋒。
三天後,薛嶽的防禦體系被韓先楚打碎。22日下午,薛嶽坐飛機逃離海南。
5月1日,海南全境解放。
後來,毛主席把韓先楚放到福建當書記了。毛主席估計是想讓韓先楚這樣的猛將在福建震懾對面:這個人曾打下來海南,現在,他就在你們對面守著你們!
有韓先楚將軍這樣的猛將,實在是國之大幸!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歷史上細思極恐的事件多了去了!僅以中華“金甌無缺”這一點來看,很多事情,真的是中華民族之大幸!
我國有300萬平方公里海上領土,這些國土只有最小的渤海是內海,其他都是外海,與其他國家共享。那麼,我們是如何在海空軍不發達的情況下捍衛海洋主權呢?
聽我給慢慢講:
1,力排眾議取海南島!
1949年新中國成立,解放軍掌握大陸大部分土地,大局底定的情況下,我第三野戰軍一部在金門戰役中被殲滅兩個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缺少足夠強的海空軍實力!
當時,蔣介石反動集團,據守臺灣島和海南島,加上美軍的海空軍掩護,儼然對我大陸形成了c形包圍。解放軍能否實現解放全中國的夢想,在很多人那裡打上了問號。
當時駐紮雷州半島的40軍和43軍,隸屬於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兵團司令鄧華。當時的情況是,毛主席代表的中央軍委、林帥代表的廣州軍區、甚至鄧華所屬的兵團很多指戰員,對解放海南島持慎重態度,只有40軍軍長韓先楚,不顧個人榮辱,多次請戰,戰役終於打響。
韓先楚面對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素有“老虎仔”之稱的薛嶽。薛嶽在海南島部署10萬大軍,建立起海陸空立體防禦體系,號稱“伯陵防線”。薛嶽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海南島,看起來真的不可戰勝嗎?
渡海作戰、登陸作戰,這對於半輩子都沒見過大海的四野戰士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人民的呼喚、祖國的號召,讓他們克服了一切困難,沒有運兵船,就用木帆船,沒有登陸艇,就用小舢板,甚至,戰士們把野戰炮步兵炮安在了船上,成了木製的小炮艇。
高昂的士氣,克服了簡陋的裝備帶來的困難。1950年4月16日,我軍發動強攻,一個星期佔領海口市,再一個星期解放全島,國軍被殲敵3.3萬,而我則傷亡4500人。薛伯陵的伯陵防線,在人民子弟兵那裡如土雞瓦狗般脆弱!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韓先楚將軍多次請戰,中央軍委當機立斷,等到美軍開過來,等到朝戰爆發,解放海南島真是遙遙無期了。
2,當機立斷收復西沙群島!
1950年,我軍用木船、帆船、土炮艇趕走了炮艦飛機無數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了海南島,卻因為沒有新式海軍和空軍協同,只能眼睜睜看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侵佔我南海島礁。
到70年代,國際形勢發生逆轉,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終於結束了對我國長達20多年的封鎖圍堵和孤立,開始建立了正常外交關係。而美國也因為陷於越南泥潭終於決定撤軍,美軍離開西沙群島,我國收復西沙群島的窗口期終於打開。
雖然比起20年前,我軍的海空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可是我國海軍南海艦隊僅有幾艘百噸級護衛艇、獵潛艇和掃雷艇能到達西沙群島,至於空軍我們的殲6在西沙上空只能留空10分鐘,作戰能力十分有限。而南越政權則得到了美軍留下的大量艦艇和飛機。在西沙,我軍依舊處於劣勢。
和當初的海南島戰役一樣,解放西沙,有困難克服困難也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1974年1月,面對越南對西沙的侵佔和對我國漁民的炮轟,我軍毅然發動自衛反擊,1月19日,西沙海域4個多小時激戰,南越10號艦被擊沉,驅逐艦4、5、16號被擊傷後逃逸。1月20日9時35分,我南海艦隊步兵分隊,向被南越軍隊侵佔的甘泉、珊瑚和金銀三島逐島發起攻擊,下午14點,三島獲得解放。
當初沒有毛主席的英明決策,南海艦隊堅決消滅來犯之敵,西沙群島現在怎麼樣,真的很難說。
3,中國海軍奮起反擊捍衛南沙主權!
西沙海戰中,暴露出我國海空軍裝備上的巨大劣勢,要想強國強軍,必須改革開放,走精兵路線!到80年代,南海形勢繼續惡化,完成統一的越南徹底倒向蘇聯,在陸上入侵我國雲南廣西等地,在海上繼續霸佔西沙、南沙等島嶼拒不歸還。
抗美援越時期,北越政府明確表示西沙、南沙是中國領土,可是當北越吃掉南越,完成統一後,卻不認賬了。尤其是蘇聯駐軍金蘭灣後,越軍更加囂張。1987年,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我國在永暑礁籌劃建立74號海洋觀測站。此時的越軍,對我永暑礁建設進行騷擾和偵察,甚至登陸對抗。到1988年,越南軍隊連續侵佔了我南沙群島中的西礁、無弋礁、日積礁、大現礁、東礁等5個島礁。我南海艦隊忍無可忍,發動反擊。
1988年3月14日8點10分,越軍與我軍在南海赤瓜礁相遇。8時47分越軍打響第一槍,我軍艦艇還擊,9分鐘後,敵604船起火下沉,赤瓜礁越軍投降。幾乎同時,鬼喊礁、瓊礁的越軍也與我軍交火,均被打敗。
南沙海戰,我軍收復9個島礁,僅有1人因走火受傷,而越軍則死傷300人,被俘虜40人,艦艇被擊沉兩艘,重傷一艘。
如果沒有1988年南沙海戰中我軍堅決回擊英勇作戰,很難想象今天的南海是什麼樣的狀態。
反觀東海,抗戰勝利後蔣政府放棄對琉球的主權要求,在釣魚島問題上不作為,留下了無窮的禍害。
歷史知事
歷史上細思恐極的事情我舉兩個例子
1·金朝於公元1115年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當時建立之初處處學漢人,稱帝后,文武大臣也稱皇帝萬歲,
金太祖聽後,不同意,他說人不能活到一萬歲的,一個人能活到120歲就知足了。他不許大臣稱呼他為萬歲。
到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滅亡了。金國從1115年開國,到1234年滅亡!歷時119年!
2·大清朝興於女人,亡於女人。清朝進關後,孝莊皇后撐起了孤兒寡母的大清朝。後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1912年搖搖欲墜的大清朝滅亡,間接的說亡於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也被尊稱為聖母皇太后。
以上見於野史!沒有正史依據,我就一說,你就一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古典青年
大名鼎鼎的呂后,極有可能是死於狂犬病。
(劉邦和呂后)
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這位執掌天下15年的傳奇女子,享年62歲。呂后不甘心,天下應該是呂家的。病危之時,呂后還下令讓侄子趙王呂祿當上將軍,統領北軍。侄子呂產,統領南軍。
臨死之前,呂后還念念不忘的對兩個侄子說,自己只要一死,就有可能發生兵變。兩個侄子一定要牢牢掌握軍權,不能有半點放鬆。可見,呂后若是不死這麼早,天下會變成什麼樣還真不知道。
《漢書》對呂后之死說的很簡單,就是病死了。
但是我們再看看《史記》,有這麼一段話:“三月中,呂后祓,還過軹道,見物如蒼犬,據高後掖,忽弗復見。卜之,雲趙王如意為祟。高後遂病掖傷。”
“祓(fú)”的意思到河邊齋戒沐浴,祈福避災,這是古人一項傳統習俗。就在呂后病死之前的三月中旬,她按照習俗,也來到了河邊祈福。
在回來的路上,忽然遇到一個像狗一樣的東西忽然撲到了呂后的腋下,轉瞬之間又消失不見了。呂后回宮之後,立刻讓人卜卦。占卜的就說了,這一定是趙隱王劉如意在作祟!從此之後,呂后就腋下生病,逐漸加重。
(影視劇裡的劉如意)
先說說這個趙隱王劉如意,他是劉邦最寵愛的兒子,是和戚夫人一起生下來的。從一開始,劉如意就比呂后的兒子劉盈強很多,對呂后母子倆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劉邦死後,呂后立刻找機會毒死了劉如意。
所以,這裡占卜的人說是劉如意作祟,其實是說劉如意的鬼魂來報復了。但是,我們知道鬼魂報復這種事,其實並不存在。
那麼呂后之病的根源,就有可能是那條狗了。三月中旬被咬,到八月一日病死,四個月的潛伏期,狂犬病發,完全有可能。
更有利的證據是,後世王充在《論衡》當中,提到了呂后病發時的場景,“呂后且死,妖象犬形也”。死的時候就像瘋狗附身一樣,那應該是狂犬病無疑了。
為什麼說這件事情細思極恐呢?
因為被瘋狗咬,患狂犬病而死,真的是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情。呂后出門不可能只有自己一個人,一定是前呼後擁一大群。染上狂犬病的狗也不是到處都有,可偏偏就有那麼一條,偏偏這幾天發病了,偏偏就衝進了呂后的隊伍當中,偏偏就抓傷了呂后……
這是多大的巧合啊!
若是呂后沒有被野狗所傷,沒有患上狂犬病,那憑藉她當時的權勢,再多活個十年八年,漢朝會不會變成呂家的?
七追風
歷史上,有些事,恐不恐怖不知道,讓人乍舌還是算的:
1,王莽的頭蓋骨居然被後世帝王收藏了快300年了,從東漢一直到晉惠帝時。
公元23年,綠林軍殺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所殺,屍體被士卒分屍,百姓爭食其舌頭。其頭骨經過處理後被光武帝劉秀收藏在武庫,一為炫耀功績,二是為了警示:這就是亂臣賊子的下場。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著火王莽頭骨也付之一炬,這倒黴的仁兄的頭骨才得安息解脫。
2,赤眉軍掘西漢帝陵,呂后屍體被侮辱。
此事在在後漢書裡確有記載,在列傳的第一篇裡就有。原文是“…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呂后死時都61了,赤眉軍這等行徑著實是不堪入目。
3,黃巢大軍拿人當軍糧。
說的是黃巢大軍軍中缺糧,於是就把人當糧食來吃,新舊唐書和資質通鑑裡就有相關敘述,說是還造了碓臼,把人丟進去,連皮帶肉骨頭什麼的整碎了吃。這吃法,有點嚇人,但回頭一想,不會是為了抹黑才寫成這樣吧,不過一想起後來岳飛軍隊也有吃敵軍屍體的事,我又對黃巢大軍吃人之事多了幾分猜想。
4,南朝劉子業,荒淫無度,亂倫令乍舌。
劉子業的姑姑新蔡公主劉英媚,是衛將軍何瑀之子何邁的妻子,結果被劉子業看上了,召進宮然後被強行霸佔。而且劉子業還與自己的親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耍在了一起,嘖嘖,實在是…
那年那兔這些事
每次提到歷史上那些細思極恐的事件,小編首先想到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說的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因為正是這樣一句話,給了燕王朱棣一道免死金牌,從此得以在戰場上開掛,不斷穿梭於萬軍之中而毫髮無損。因此,朱允炆這句看似腦子短路的話,無疑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他最後的失敗。
過去,我們的史書總是習慣性的把建文帝塑造成一位個性格儒弱的皇帝,並把其靖難之役中的失敗歸咎於這樣性格缺陷。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去了解朱允炆前期的削藩行動,就會發現朱允炆並非我們想象的那般儒弱。
實際上,真實的朱允炆一點都不儒弱,反而是一個殺伐果斷,行動迅速的皇帝。
因為,朱允炆的削藩計劃早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經著手籌劃了。公元1398六月(洪武三十一年),才剛即位兩三個月的朱允炆便雷厲風行的動手削藩。他首先以周王次子舉報父王謀反為藉口,把周王廢為庶人,並將其全家統統押解抵京。須知道,那時周王次子才十歲,這樣的告發藉口,顯然相當的牽強,朱允炆這麼做明擺是”欲加之罪“。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緊接著,朱允炆又以湘王朱柏被人告發謀反為由,即刻傳召朱柏。有了周王的前車之鑑,朱柏因此而害怕得在自己的王宮中自焚而亡。
從朱允炆削藩的種種行徑上看,絲毫看不出朱允炆有半點的儒弱。他對待自己的皇叔們都能如此兇殘,反倒頗有點朱元璋的作風。
言歸正傳,既然早在朱棣起兵以前,就已經有藩王因削藩而喪命了。也就是說,建文帝朱允炆其實早就背上了”殺叔的罪名“。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殺叔的罪名“早已背上,後來在面對燕王的叛亂時,朱允炆又為什麼要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呢?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還真的細思極恐。按理說,既然朱棣都公開造反,朱允炆又怎麼可能會保全他的性命呢?
但是,朱棣畢竟是自己的皇叔,而且他又是打著”靖難“的旗號。因此,朱允炆又不能明目張膽的下格殺令。因此,朱允炆的“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句話,不過是一句客套話而已。其實,他的意思不是說不能殺死朱棣,而應該是要讓朱棣死得不太明顯,從而能讓自己有藉口洗脫殺叔的罪名。
但問題是,朱允炆手底下的人居然曲解了這句話的真實意圖。而到了前線,李景隆這些前線將領更是把這話當作聖旨,堅決執行到底。這無疑就等於給了朱棣一塊”無敵護身符“,使他得以在戰場上刀槍不入,自由穿梭於萬軍之中而來去無損。
如果我們再結合前敵總指揮李景隆的舉動來思考,那就更加可疑了!
其實,作為大軍統帥的李景隆,如果他能理解清楚建文帝這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背後的真實含義。那麼在戰場上,朱棣即便死不了,應該也不至於敢如此囂張才對。然而,李景隆卻如實的執行這句話的表面意思。
按理說,李景隆怎麼說也是明初名將李文忠之子,可謂將門虎子,自幼接受良好的軍事和政治教育,襲爵曹國公,並且多次奉旨出京練軍。這樣一個人,不應該是一個水貨。
再說,當朱棣一聽說是李景隆統兵時,即便是敵眾我寡的劣勢下,他都敢直接斷言官軍必敗。而最後,李景隆又真是每次都如朱棣所說的那樣,一次又一次的大敗而歸,硬生生的坑掉了建文帝的數十萬軍隊。
更可疑的是,到燕軍兵臨城下之際,李景隆直接就打開金川門投降。而且燕王朱棣即位後,論功行賞時,李景隆居然被封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勳號,加柱國,增歲祿,列於群臣之首......
所以,如果我們再往深的去思考。那麼,李景隆恐怕就是朱棣的臥底,是他把建文帝給直接坑死了!
這些歷史要讀
1938年間的武漢會戰,蔣介石的得意門生胡宗南負責固守信陽,隸屬李宗仁第五戰區管轄,當時的信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地處平漢鐵路線上,距離漢口只有兩百公里,不僅扼守著武漢的北大門,也是日軍攻佔武漢的必取之地。但在戰局緊要關頭,胡宗南全然不顧友軍的安危及可能出現的後果,在不支會李宗仁的情況下擅自棄城而逃,導致尚留在平漢路東的第五戰區十萬大軍陷入了被合圍的風險,把李宗仁嚇出了一身冷汗。
日軍傾國之力發動的武漢會戰企圖速戰速決,因為當時日本國內已經支撐不起長時間的大規模的作戰了,當會戰進行至兩個多月後雙方進入了膠著狀態,為了打開局面以迅速攻佔武漢,日軍大本營改變了戰略,即由東久邇宮率領的第二軍四個師團,兵分兩路由大別山的北麓平原西進進攻李宗仁的第五戰區部,右路自正陽關向河南的信陽、潢川、羅山進攻,左路則由合肥攻入六安商城及麻城,與鄂東形成相呼應,最終對武漢構成大包圍的態勢。
八月底,東久邇宮率領的左路的第十三及十六師團進展很不順利,遭到了孫連仲及宋希濂等部的節節抵抗,始終都無法突破第五戰區的防線。狗急跳牆的日軍為了儘快策應長江南岸的攻勢,命令右路的第三及第十師團加快速度從潢川、羅山、信陽一線撕開缺口。而潢川是日軍欲取信陽的必經之地,駐守潢川的正是張自忠將軍的第59軍部,為了給胡宗南贏得更多的部署時間,張自忠率領拼了命地頂住了日軍第十師團十天的進攻,隨著日軍第三師團的到來,張自忠最終被迫放棄了潢川,於九月下旬日軍的第三及第十師團已經兵臨城下信陽。
日軍第十師團進入了胡宗南的陣地後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戰,打得難捨難分,在第三師團不費吹灰之力拿下羅山成後,抽出了兵力配合第十師團進攻信陽。日軍在正面進攻不下的情況下,在炮兵的配合下抽出了一支騎兵聯隊經青山店小道迂迴,一舉攻佔了信陽的柳林車站,截斷了武漢至信陽間的鐵路線。為了收復柳林車站打通平漢線,李宗仁命令羅卓英兩個師與胡宗南部配合圍剿日軍這支騎兵聯隊,一度收復了柳林車站。
但隨著日軍第三師團部源源不斷地從青山店小道湧入柳林車站,信陽城已經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窘境,胡宗南擔心第17軍團再繼續死守將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而胡宗南自經過了慘烈的淞滬會戰後已經萌生了保存實力的念頭,蘭封會戰一直徘徊不前曾遭到了蔣介石的痛斥,此時第17軍團已經命懸一線,再不走後果難料了,於是立刻傳令撤兵,在不經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同意下將七個師撤至了南陽,至此武漢的大北門信陽淪陷,平漢線也完全暴露在了日軍面前,第五戰區也全面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信陽失守後,第五戰區面臨著滅頂之災,日軍從平漢線缺口迅速向路西的應山、安陸、花園等地瘋狂反補,配合南面進攻武漢的日軍對平漢路東的第五戰區逐漸形成了包圍圈,李宗仁的背後猶如吹來了一陣冷風,便急忙電令駐守在信陽南部的羅卓英及劉汝明部憑藉有利地形死撐,第五戰區十萬大軍才僥倖從日軍的包圍圈中安全撤出。如果信陽南部的羅卓英和劉汝明部也隨胡宗南棄城而逃,李宗仁這十萬大軍恐怕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
武漢會戰結束後,怒不可遏的李宗仁要求軍事委員會立即查辦擅自棄城而逃的胡宗南,但蔣介石對李宗仁的告狀置之不理,最後不了了之。蔣介石不但沒追究天子門生胡宗南在責任,反而擢升為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不久後還轉正了。而胡宗南在南京淪陷前,曾經擺了一李宗仁道,當時胡宗南率部從南京撤退至了安徽,蔣介石將其劃給了李宗仁管轄,但李宗仁這座廟太小了根本容不下已經自我膨脹的胡宗南,在沒有李宗仁的命令下擅自率部出走,李宗仁自討沒趣地向蔣介石告了一狀,胡宗南反而得到了蔣介石的高度讚揚,孺子可教也。
賽門軍略
西沙之戰。
1930~1933年,越南的殖民者法國侵佔南海(南沙)九小島,1932年佔領西沙永興島,1938年又佔領珊瑚島,這是南海爭端的肇始。
蔣介石不敢打,又爭不過人家,怒而畫地圖,畫出十三段線(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簡化為九段線)……幸虧他畫了地圖。
自1956年起南越在法國的扶持下,持續佔領中國西沙珊瑚島(對甘泉島等則一度佔據又撤走)。1973年9月南越宣佈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劃入版圖。1974年1月南越佔領甘泉島和金銀島,並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我有一位姑父當年是民兵,參戰後縣政府給他安排了工作),攻擊中國巡邏艦艇。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戰爆發,中國擊沉南越護衛艦1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取得勝利。十八位海軍官兵光榮殉國。
20日開展奪島之戰,一舉解決了1956年起南越對西沙島嶼的侵佔,我國控制了西沙全部島嶼,從此中南海爭端再無西沙之爭。
1975年4月30日,南越投降,越南戰爭結束,越南統一。1976年1月2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如果不是1974年奪回西沙,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我國政府斷不會和同為共產黨領導的越南政府發生武裝衝突。西沙的問題可能要等到1988年的南沙之戰時才解決,但南沙之戰我們只解決了赤瓜礁,能不能解決西沙還是未知數,畢竟如果西沙在越南手中,永興島上可大建軍事設施,沒那麼容易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