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给你什么印象?

娱乐村长


孟烦了,北平人,遇到龙文章那一年二十四岁,他是虞师学历最高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个克虏伯,先不说。

孟烦了的一大部分知识来自于他的父亲,一个出国留洋的清明学童,一个亲手想要制作一个永动机的学者,真是文武双全的父亲。这让孟烦了在很多时候都让人另眼相看。比如他可以在炮灰中突然用英语和美国飞行员聊天,能读懂英国法克鱿老绅士的英文俚语,教迷龙用沙包做机枪支架,教导龙文章怎么使用M2重机枪,告诉龙文章汤姆逊的外号叫做“战地扫帚”。

他的名字也是他博学的父亲取的,很有意义。烦恼了却,这个名字配上孔孟书香之家的姓,确实很有意义。

可是现实中却变成另外一种意义,他不断打败仗,就像做了一个个噩梦,烦啦。这么个“梦烦啦。”

那一场场失败的战斗,让他身心俱残,这里没有一点点的夸张,他的一条腿每天都在比前一天烂的厉害,他很快就会变成一条腿的人,这是身体。他在战场上还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包括“坦克恐惧症”和“幽闭恐惧症”。

最重要的是,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信,他的手中永远有一盒划不着的火柴,那代表着他的信心。

他本来就是一个好人,可是在内外交迫之下,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就算不坏也要把自己涂黑,这叫做自暴自弃,他偷了小醉的粉条和钱溜了。

他威胁兽医让他参加远征军,不然就叫兽医的病号都没有饭吃。

很显然,又想只好他身上的伤口,还想只好他心理疾病的兽医,什么也做不到。

在英国人的机场,英国医生算是保住了他的腿,可是他永远瘸了。

在要去西岸接他双亲前一晚,龙文章就是不准他去,逼迫他挖出自己的病根。他突然开始回忆自己的父亲在做永动机音乐盒,最后突然一句话:“家父其实很厉害,只是像咱们一样,生不逢时。”

这就是他的病根,他觉得自己生不逢时,他的学识,他的智慧若是换在和平年代,一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优秀青年,可是现在变成了这么个恶毒的瘸子。我的腿是为我自个瘸的吗?

知道了病根,就好治多了。龙文章喝到:“很厉害那家父那儿子,我该生在何时?”这就是当头棒喝,我龙文章和你一样,就生在这个时代了,那么我们就绝不懈怠这个年代我们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只有一条裤衩子,那么我们就用一条裤衩子杀敌,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幽闭恐惧症,在敢死队训练的时候,强行治疗完毕了。

那么,还有呢?龙文章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予他自信心。妖孽用死瘸子那盒从来都划不着的火柴点了一根烟,其余的火柴头都被刮了下来,放在一颗臭子里面,他开枪自杀了。

看见没,你其实很行的,不管是点烟,还是杀人,你都没有问题,你可以的----这是龙文章最后留下的鼓励。

于是孟烦了开始追杀竹内联山,他越打越厉害,他从不给军长好脸色,而也升到了团长。

龙文章说,我就是个招魂的,可是我没有魂根,我让死人不能归乡,还扰得活人不得安宁。

你们要是都安宁了,这日本人谁去打?


李勉9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给我印象很深。我就想,如果不是张译来演这个人,会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可能会,但像张译这样对人物的理解这么深邃,换个人恐怕很玄。

我团一开篇就说要整编,一个个都很兴奋,但迷龙就骂上了,但他唯独没有骂孟烦了,他认为孟烦了不装犊子。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对战争是恐惧的,但他们为何很兴奋呢?有吃的了,有磺胺片了,不用在收容站等死了。而孟烦了想去整编,只是听说有医院可以治伤,他的腿在战场上被刺伤。

这是孟烦了第一次亮相给我的印象,属于兵油子。

飞到缅甸作战,被龙文章收拢,然后被英军收编。在保卫机场的战斗中,川军团的溃兵们和鬼子鏖战,但英军指挥官前来指责说“你们是不存在的人”,要收回物资枪弹。这个时候,孟烦了发威了,他把枪对准英军指挥官说,我们这群不存在的人保护你一定存在的机场,我现在要用一颗不存在的子弹,射在你一定存在的身上。这个场景让我对孟烦了肃然起敬,原来孟烦了有如此高的境界和反应能力。

我为什么对孟烦了肃然起敬?因为他的一番话说出了中国远征军的窘境。在日军攻击下,英军四处逃窜,全然不顾中国远征军的死活。就像孟烦了说的,他们宁愿烧掉军备仓库也不给我们使用,然后他们自己体体面面去向日军投降。那段历史很惨痛,一部分远征军退到印度整编,一部分远征军穿越野人山回国,死伤惨重。孟烦了的那些话是对远征军遭受英军抛弃后形成不利局面的控诉。

回到禅达以后,虞啸卿审判龙文章。用迷龙的话说,瘪犊子不干好事,这天底下欠整的货越来越多了。在证人出庭中,各有风范,孟烦了也不例外。他讲述了自己的龙文章的对战争的认识,实际上也是自白。几个证人中,不辣、迷龙、蛇屁股都很搞笑,孟烦了也不例外。但他是冷笑话,不那么直接。比如他说了一句北京土话“闷扥糜”,我没忍住笑了。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嗝屁”,就是死了。应该说这场审判给了整个阴云压抑的剧情一丝丝蓝天。

得知虞啸卿沙盘推演,孟烦了陪着龙文章去阻止。说是代表竹内连山来歼灭虞师,实际上也真的是沙盘歼灭了虞师。在沙盘推演中,孟烦了的军事素养得以展现,和龙文章联手将虞啸卿的进攻彻底粉碎。但这个时候,孟烦了变得警觉,觉得龙文章又犯了想打胜仗的企图。在南天门大战鬼子的时候,孟烦了就抱怨龙文章:你给了我们不该有的希望,死都要打赢的希望。这个时候,龙文章又可能是这个想法。

这时候有个插曲,那就是小醉。有很多朋友说孟烦了对不起小醉,其实孟烦了也知道小醉是个等哥哥永远等不回来的那个好姑娘。他拉着小醉见父母,然后在小醉屋里想好好亲热,但他什么也没做。他知道战争的残酷,他怕成为小醉生命里等不回来的第二个男人,隐忍了。他知道这次出征必死无疑,成为名副其实的炮灰,他甚至不敢亲吻小醉。小醉大喊“我不做那个了”,但她哪里知道孟烦了的心思那么深远。其实,判断一个男人好不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对女人是个什么态度。假若孟烦了和小醉上床了也是水到渠成,但那就不是孟烦了了。

有人说,小说怎样怎样。我很难接受小说的结局。树洞碉堡里最后活下来的七个人,我希望他们不死。龙文章、孟烦了、林译、迷龙、不辣、丧门星、克虏伯,你们要好好活着。你们死了,那些死了的烈士们再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尤其是孟烦了,你可以当教授,生下一群孩子,给她们更深的爱,让她们记住战争,也忘掉战争。


令箭镶玉


二十四岁的孟烦了,一个看透而没活透的人!看透了世界上的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这句话,说的就是二十五岁的孟烦了,就是没遇见龙文章的孟烦了!

01勇敢又懦弱的孟烦了

在那个战火烽烟的年代,打一年仗耗费十年心力,看惯了鲜活的生命瞬间在眼么前灰飞湮灭,是个有思想的人都会害怕,害怕是对生命的尊重!从害怕到懦弱再到无所畏惧,是孟烦了的路,也是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

02愤怒又苍凉的孟烦了

在孟烦了自己的剧本中,他应该为国奋战而死,而现实是没有尊严的苟活于世,当一个人对自己不满意时,他会表现出神经病式的愤怒,怒自己不争,怒世道炎凉!愤怒着,愤怒着,一个二十四岁的灵魂就开始变得苍凉,一切都为了活下去,尽管是苍凉的活着。

03想太多的孟烦了

如果说阿译最想成为龙文章的话,那么烦啦最渴望的就是迷龙的勇敢和洒脱,不用想太多,先干了再说。尽管干的事情可能是莽撞,也可能会闯了大祸,甚至养不活老婆儿子,在这个颠沛的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听辣子的,跟小醉生米煮成熟饭多好!

除了以上,他还是一个可爱的孟烦了,一个偷了小醉粉条的粉条大哥,一个永远愤怒永远燃烧的死瘸子,一个最后活了下来却一辈子也走不出南天门的人。





酸爽泡面


可能无法有条理的系统的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是通过剧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想法吧,如果答非所问,那就算是给大家见笑了吧!

烦啦是个学生兵,打过徐州会战,然后就是一路败退到禅达,战争的残酷和惨败还有同袍对战争的态度,让他在几年的战争里心灰意冷,放佛老了几十岁,没有现代的军事装备军事思想,战术呆板,同袍在战争里自私惜命,让他无奈,从原来的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一腔热血变成了现在尖酸刻薄自私的老兵痞,才24岁的孟烦了,却像几十岁的老人,没有希望没有斗志,只是在垂死挣扎苟延残喘。他也勇敢但是懦弱,在给你迫降后,面对搜索日军的固有阵型,知道怎么打,却打不了,直到龙文章的出现,他的勇敢才有了用处,这些在提审龙文章那段自己说过,阿译当时说他想做龙文章那样的,其实烦啦也想做,只是几年的败退让他心灰意冷而已,而阿译没有打过仗,没有经历过绝望,所以阿译时刻想着壮怀激烈,这是阿译和烦啦的共同点,剧里迷龙曾经说过烦啦,说阿译是你兄弟要不你哥,反正你俩孪生的。迷龙看人还是很准的,他给上官戒慈说他就佩服死啦和烦啦,只是烦啦想的太多!后来烦啦遇到了遇到了小蚂蚁,看到了小蚂蚁,他大骂妈了个巴子,因为他在小蚂蚁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年轻自信理想憧憬冒险充满活力激情,当时的他也是这样投笔从戎,可几年的战争让他一次又一次的绝望,让他无法不恨年轻的自己,被新的思想文化欺骗,小蚂蚁的战死让他有些自卑,小蚂蚁属于卫道者,而他是逃兵。烦啦对于他父亲的态度,大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烦啦父亲年轻时正好处于清末民初,有清朝哪些顽固迂腐的思想又学到里西学里的现代科技知识,想像古时的学者那样做学问,做类似于孔孟那样的圣人或学者,享受世人敬仰尊重,但是时局动荡,没人把他当根菜,他就抱怨这个社会,抱怨放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并把这种情绪发泄到了家人身上,烦啦长大,不想做他父亲那样的人,所以游行,学新文化,投笔从戎,可是他终究还是做成了他父亲那样的人,因此他对父亲的态度很是微妙!死啦死啦死前,劝烦啦不要北上,说年老的打不过年轻的,烦啦不信,淮海战役里,烦啦惨败,到处都是像小蚂蚁那样的人,拿着简陋的武器打败了他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应对了烦啦一直在背诵的《少年中国说》,也应对了小蚂蚁说的少年中国有希望,也应对了死啦死啦说的他们太年轻,而烦啦和死啦他们已经老了。烦啦一直划着火柴,却一直划不着,从徐州会战时开始划没划着,在禅达没划着,虞啸卿也没有给他划着,反而临刑前的死啦死啦却一下划着,某人说过,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卓柏卡步拉


孟烦了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虽然对自己很苛刻,但对其他人却很宽厚,这点在剧的旁白里能听的出来,他对别人的讲述都是比较宽容的,而对自己却是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形容自己是长满虱子的人渣,说出的笑话是无比的恶毒。但战友们却又对他很好,兽医临死前还跟他谈心,迷龙和不辣总在他的后面问,谁欺负你了,削他。就连龙文章都一直把他安排在身边,安排着各种职位,不让他离开自己三米之外。

孟烦了是个逃兵,而且还是逃过三次的逃兵。第一次,战友们都牺牲了,战斗失败了,他装死瘸了一条腿,虽然他活了,但这却是他跨不过去门槛。第二次,接到父母的遗书,跑到了日占区,他打算过江与父母一起死,但逃的这次不幸被抓住了,后果很严重,差点被枪毙,但被团长救了。第三次,遇到小醉,他很爱她,但终究还是放弃了,孟烦了连自己都讨厌,也无法给小醉承诺,所以他又一次的逃了。

烦啦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整部剧里与龙文章是性格完全相悖的两个人,在剧里几乎无处不在的冲突,但最终还是站在龙文章的三米之内,这可能就是抗日年代的英雄大义吧。学生时代游行几次便参军,兵败了便一直逃,一次次败,一次次的逃,在牛批的英雄也架不住梦想的一次次破灭,孟烦了也被现实打醒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自我讨厌和尖酸刻薄。但仍然还是继续抗日,因为已经逃无可逃,也因为内心中还燃烧着小太爷的傲气。

又是一年4月1日,缅怀永远翱翔在南海上空的81192,任务已完成,请你返航!

我是薄面贫生,感谢您的评论和关注。


薄面贫生


孟烦了这个名字是那一群炮灰团的袍泽里名字最有禅意的,这与他爹是个旧时代的文人有关系吧。在团剧中,孟烦了是一个清醒的人,如同一个旁观者看着眼前的这场战争,如同汨罗江边上的渔夫,他成不了屈原。

他有狡黠的一面,这是知识分子的智慧。他有真诚的一面,这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有哀伤,有痛苦,有希望,有欲望,他肯定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虽然很损,心地不坏,他有着那个年代少见的良心,做人的良心。

当国将不国了,现时的军人都应该去死,良心都成了奢侈品。然而,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他懂英文,还说的贼溜,国学功底深厚,各种插科打诨,给兽医写的墓志铭,戏谑之作,也见本事,他与龙文章一样,看淡了生死。他不窝囊,不怕死,如果不是龙文章把他们几个从江对岸带回来,他们也就死在了那里。远征军那么多将士,不差他一个。

龙文章说:他欠南天门一千座坟。他说:去他大爷的战争。龙文章是个疯子,而他是个瘸子。他活得憋屈,生不逢时作为知识分子的瘸子,他拼命的想保住自己的命,只是不想稀里糊涂的死了。龙文章给了他对胜利的希望,这是他作为酸腐文人最为欠缺的东西,代价是牺牲。他排斥希望,却又极度渴望胜利,这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缩影。

孟烦了身上集中体现了旧中国平民百姓对那场国殇的普遍态度。他活的卑微,却依然想追求价值。他没有指路明灯,龙文章可能从头到尾都不存在,他只是孟烦了精神层面具像化的象征物。龙文章是一个虚拟的精神幻化物,孟烦了的生活才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最大的悲哀。

他无权无势,他百无聊赖,他自甘堕落,他逐波随流,他的功劳被上级抢走,他的爱情被别人嘲弄,他的尊严被任意践踏,他活得甚至不如一条狗。

他唯一能做的,是当一个合格的炮灰。

在缅甸时,他指着英国指挥官怒斥英国人的无耻自私与懦弱,然而有什么用?

在庭审龙文章这样的精神图腾时,他的自白书,引得当官的笑了,是的,一个自己死了多少次,见过不知道多少青年人无意义的死了的人的自白,引起了笑声。他又能做什么?

在父亲跟前,他问过那一句“了儿的苟活对您来说究竟是难堪还是骄傲”时,将他的父亲问的怔在原地,才知道这样一个损人的内心的脆弱。然而,他除了去前线去做炮灰,又能做什么?

在沙盘推演时,他的战术素养表露无遗,然而,他依然是个瘸子,是个死瘸子,在一堆快要发霉的川军团里也快发霉了,而其他人活的光鲜亮丽,他又能做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做不了屈原,他活的太明白了,也活得太痛苦了。龙文章是他的精神图腾,在战争结束后,这个图腾就会消失了。

他内心里向往的,正如他的名字:烦了。


而知而行


孟凡了这个人出身书香世家。毅然投笔从戎,却一再被溃败打击,成了怨天尤人、混吃等死的兵油子。然而他的血性并没有完全泯灭,在溃兵团里慢慢回炉再造。他满腹牢骚,是因为理想被现实一再打击。国家生死大战面前,个人渺小如蝼蚁。蝼蚁尚且偷生,而他们溃兵团的渣子们,在龙文章的带领下,为了同袍,为了国家,最终舍身取义。


战神-蚩尤


我刚读高中的时候看了团长的开头,没看懂,上大学了,偶尔了解到我们川军,就把所有川军的电视剧翻出来看,团长也在内,不过是一部在要麻死后没有一个四川人的川军团。迄今为止,看了十遍有余,尽管有些细节还是没能领会,但每次看都细细地去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烦啦在他得知父母在和顺而当逃兵这段,我一开始是没明白的,第二遍才看懂,真正地领会到了烦啦的孝,尽管他爹是如此的迂腐和爱书如命。烦啦,小太爷,我感觉我现在就跟他一样,心比天高,命必纸薄,那么多理想抱负,那么多热血青春,他是被战乱扼杀,我是被如今的现实扼杀,总之,都是时代造就的。有好多感受我都说不出来,让人心疼的小醉、南天门战斗后仓皇出逃到禅达、迷龙为老婆安了家、丢了的豆饼回来了、狗肉过江、和顺乡民野人般的生活、兽医故去、谷小麦(豆饼)被机枪震死。。。等等等等都让我泪目不已。有生之年,去腾冲,去凭吊一下远征军将士,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炮灰团小炮灰


首先本人已看过5遍连续剧2遍小说,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喜爱团长的朋友来讨论。



先根据小说和电视剧归纳一下烦啦在流落到滇边收容站之前的经历。烦啦家父是清朝留洋生书香门第,从设计永动机来看最初他父亲同样有着才华和理想,却因为失败而愤怒的砸成碎片,应该是表明他父有着工业革命改变国家的理想和才华,却因时事的原因失去了理想和希望变得愤怒偏执哀叹时道容不下一张安静书桌,因为他父虽然有些工业革命的见识和能力却也有着古时文人迂腐的习俗,两种矛盾之下就造就了他父那样怪异的形象。烦了就是在这样家庭长大,所以中外学识见识宽广,适逢举国沦丧烦了热血的想为国家出力游行学生参军弃文从武,迫切想恢复国土。上了战场烦了最开始拼命冲前,却发现所谓战友在背后战壕笑话着他,身边空无一人背后凉飕飕的。这应该是隐喻烦了在到达颠西前打过五年仗,最开始满腔热血迫切想光复,也同样有能力不然他不会从一个拼命前冲的新兵活下来还升级为中尉副连长,期间应该见识太多国土沦丧下各种军队的丑恶官僚不团结不齐心甚至背叛他失望了没有了相信的东西变得怀疑一切,在上官眼里自己和战友的性命没人在意,他开始只相信自己所以他惜命他也想逃离这样的军队可是他又被爱国之心抓了回来,当时溃兵如水的情况下一个聪明人想逃是绝对能逃掉的。他变了他在矛盾中煎熬,为了保护自己所以有了那一张刻薄的嘴,善良的心,加上他那见多识广的聪明脑袋足以在那时的军队中好好的活下去,可是他又鄙视着这样的自己,所以才会在颠西收容站表现出一个那样矛盾的兵油子形象。以上是凭回忆回想的烦了第一阶段,希望有人探讨。



旧城里那初升的太阳131037566


烦了其实是所有人物里最聪名的一个人,可能跟这个人物的文化背景有关系,烦了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其实现实中,烦了这种文化程度应该会是更高的职务。他跟炮灰团的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如果炮灰团有异类,团长是一个,烦了是一个,其他人都属于一类。烦了是一个相当有理智的人,而且会洞察人心,烦了是剧中比较完美的人物,缺陷就是缺少龙文章那样的魄力,像烦了这种人物设置,结局都会很好,没有小说会把这样一个人搞死。而且大家应该能发现,剧中剧情其实是以烦了第一角度来叙述的,他是本剧的讲述者,所以这个角色相当重要,以这个角色来讲述,而且在人物关系上,剧中众多人物角色都是以烦了为中心把所有人物串联起来的,换个说法,这个第一主角是团长,除了团长其他角色死一个,剧情都可以继续,哪怕最有亮点的迷龙死了,剧情都可以继续,但是一个人除外,那就是烦了,如果烦了死了,这个剧根本没有办法在演下去了。所以这个角色相当重要,不次于龙文章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