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洗澡方面有哪些不同?

七辰笔记


又是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伪问题。这南方与北方如何来界定,本来就是各执一词,没有标准答案。不管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差异。我国地源广阔,这东西部的文化经济不尽相同,地域和民俗差距太大,如何能相提并论?

说到洗澡,中国应该首推扬州地区,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濒临长江,面向大海,自古就是漕运盐商汇聚地,南北物资的集散地、“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和“富甲天下”的国际贸易中心。

扬州人历来就有“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餐饮洗浴文化,扬州技师的搓背、敲腿、修脚、捏脚、刮脚、捶背等服务项目颇具特色,特别是“扬州修脚刀”更是中华一绝,以致于现在许多城市的浴室,以能聘用到正宗的扬州技师为荣,许多足浴店往往冠以“扬派技术”来吸引顾客。扬州的洗澡混堂也是中国最早设立女子部的澡堂子。可谓是中华沐浴文化的鼻祖或者发源地。由扬州向南向北发展,直接影响到京畿之地和江浙沪地区。于是请问:扬州人算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许多人推崇东北浴场的“一条龙”服务和“大保健”特色,如何享受、如何舒坦,惊呆了只会冲凉的南方人,我不敢说其夜郎自大,最起码也是名不符实吧。所谓的大浴场文化,无非就是日式三温暖,俗称:某某汤,和从港澳或东南亚等地引进的温泉休闲大浴场嘛。以泡澡为平台的吃喝玩耍,休闲娱乐和购物销费的高档场所,如假包换的舶来品。这些东西在上海,广州,杭州,长沙等一线城市并不稀罕,早就遍地开花了。现在南方的许多二三线城市也似雨后春笋,并非东北独有。至于东北的火爆,或许有其独特的东西,这里也就省略了。

我就生活在江苏地区,多少算是个南方人吧,其他南方地区我不敢乱说,就江浙沪地区而言,高中低档的洗浴场所,不在少数,我已年近半百了,从小就在老虎灶(江浙沪地区为居民供应开水,提供大锅洗澡的地方)随大人沐浴,稍大点就开始跟着老辈人泡混堂(即澡堂子,没有包厢,不提供浴衣裤,衣裤均挂梁上,需要用叉子送上去,浴巾一围大厅休息,男女分开,享受浴工技师的服务),约九十年代开始,有了设包厢、提供内衣裤,男女齐聚休息厅的浴室,逐步发展到提供餐饮、娱乐的洗浴中心,不久开始有了功能区齐全,能吃喝玩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温泉浴场,近几年又出现了日式三温暖的某某汤,无非是泡浴多样化,空间超大级,理疗养生功能区齐备,吃喝玩乐.、休闲娱乐、购物消费和冥想发呆于一体的大型洗浴场所。或许是离扬州近的缘故,南方东部江浙沪地区的洗浴习俗长久不衰,老百姓习惯于饭后浴室泡澡,消磨时光。所以城市里的普通大众浴室多如牛毛,有的地区方园一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普通浴室就有六七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周末节假日到高档温泉浴场或三温暖休闲娱乐的人越来越多,有时真是一票难求,得早些预订。所以说南方人只冲凉不洗澡的观点,绝对是有偏颇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到河南河北等北方城市出差,由于打小养成的臭毛病,三天不到浴室去泡澡、搓背、捏脚就不自在。于是每到一个城市,首先寻找洗浴中心。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北方城市普通的大众浴室明显不多,要么就是高档的洗浴中心,而特别高档的也是凤毛麟角。相反各类足浴店倒是铺天盖地,远比江浙沪地区来的多。由于足浴店不能尽情泡澡,所以只能选择高档的温泉浴场。同时北方西部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区,浴室就更不多见,除了大城市偶有几家外,大多数城市几乎没有浴室。至于东北地区,也差不多,除了沈阳等不多的中心城市有高档的洗浴中心外,其它城市也难得一见。大众浴室不普及,普通百姓如何趋之若鹜。倒是北京还能找到一些相对平民的浴室。所以在我的概念中,北方人似乎没有泡澡堂子消磨时间的坏习惯!

以上是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也许比较狭隘片面。只是这么一说,绝对没有歧视北方抬高南方的意思。我认为洗澡南北方都差不多,只是根据各地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同,其表现形式各异,唯一不同的应该是城市间的差异和区别,象一线城市人财物大融合,自然要比二三线城市花样种类多;东部沿海城市自然要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快。所以仅以南方与北方来说事,是不科学的,应该是个伪命题!


一元复始四通八达


我南京人,今年50,70年代小时候那会冬天都是到父亲单位浴室洗澡,有浴池和淋浴,一个星期洗一次,还要排队,比较不方便。夏天在家里用大木盆洗澡,自己烧热水兑点凉水,洗干净以后换一盆干净水过一把,这是天天都要洗的,南京夏天很热,必须这样。

80年代中后期家里条件改善了,装了一个阿里斯顿的热水器,就可以无论冬夏天天在家里洗澡了,冬天洗澡前会在卫生间里预先放个当时比较流行的石英管取暖器预热一下再洗,从这个时候起我已经养成天天洗澡的习惯了,至今30多年都没变过。再后来冬天洗澡取暖就陆续经历了电热油汀,浴霸,热水器也先后更换了AO史密斯,天然气为能源的燃气热水器,房子也换了好几套,家里卫生间越来越大,而且不止一个,家里人洗澡不需要互相等待,洗澡的设施也变得比以前方便多了,安装了整体浴室,可以全方位喷淋洗浴,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冬天每天洗一次是必须的,夏天有时一天洗好几次也是有的。


静山高足


广东也不是天天洗。特别冬天没有暖气连洗都不会洗的,你以为那么冷的天她会天天洗,衣服都是半个月洗一次。有时候一个月都不洗一次。到那些山区呀,有粤西地区呀。最多也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天天洗一下,夏天这面的天气不像北方太阳晒得暖洋洋的。这边的太阳,他妈直射,闷热,很难受的这边夏天,来广东才能了解广东的这面的情况。生活条件真的没有北方好,好多广东人广西福建贵州人到了北方都不愿意走了。基础设施非常成熟,很多南方人根本没有出去过他们知道个屁。在南方真心受苦但是这面人他习惯了,我是被电视剧骗到广东来的,来了就跟电视剧演的很大差距。被骗了,



北胡人圈


84年前在西北,那时候洗澡都是单位澡堂子,冬天一周一次春秋二周一次,夏天时间更长点。冬天的澡堂子里有暖气,加上水蒸汽真是热气腾腾,在人们在大池子里一泡,然后相互搓去皮肤上污物,淋浴洗头冲干净,真是太舒坦了。84年后到了江西读书,夏天每天洗N次,每次不超过五分钟,全身一天到晚湿漉漉没干爽过,除了汗水就是冲凉凉水。冬天更惨了,去洗澡还得提一桶热水,用盒对凉水浇,阴冷潮湿中哆哆嗦嗦半洗半擦对付完,也就算讲了一次个人卫生。99年回老家东北了,第一次去洗浴中心桑拿洗浴,从大西北洗到南方,都没见过东北洗澡震势,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感觉,那真是享受!后来又回到南方,现在有热水器洗澡在家就可以完成了,虽然有浴霸但在长江中下游冬天洗澡也是严峻考验。


格日图59530590


地理和气候决定了南北方人不同的洗澡习惯。南方气候相对温暖,水量充沛,传统上习惯经常冲凉,而北方缺水,气候相对寒冷,喜欢长时间去澡堂搓澡。现在中国发展了,南北习惯已经变成城乡差别,城市人经常冲凉,农村人长时间去搓澡。


第九区春虫虫


都别吹嘘了,洗澡这个事还分什么南北,脱光了谁不是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你搓澡他冲凉谁不是用水洗的?天冷出汗少次数就少,天气热就多洗没毛病,我南方人一个每天一洗很正常,去过江西(还是南方)我试过十天才洗,还是公共澡堂,又怎么了,很邪乎咋滴了,还不是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吊大奶大就不用洗澡了?面积大还费水不是。搓澡又怎么了,我们这边还有更高级的服务。


冷眼生活


比如南方天气太热,热的时间比较长,一出去就容易出汗,出了汗很不舒服,于是就要洗澡冲凉。所以那时有人说,南方人再穷困也要有冲澡的地方,哪怕简单地围一下,能避人眼目就可以;再穷困也要有蚊帐,因为蚊子太多了,没有蚊帐,会变成蚊子的晚餐。

而北方冷的时间比较长,夏天比较短,春秋不冷不热,冬天太冷了。尤其是农村,一到冬天,过去取暖很成问题,洗澡更成问题。不洗澡还冻得缩头缩尾,含胸收腹耸肩的,冬天不敢洗澡,形成习惯,春秋可洗可不洗,就是夏天,比较短暂,最热没有几天,跳到河里洗洗,家里简单洗洗,也没有专门的洗澡房间,更何况天热时出了汗,随着时间推移,到晚上温度下降,风一吹,汗没有了。不像南方天气闷热,不洗会一天都难以忍受。所以有时北方人受到嘲笑,不爱洗澡啊,不卫生啊,更有甚者,说北方人一辈子就洗两次澡等等言论,这都是过去的言论,南北方人员流动的少,人们见识少,都是人云亦云,跟着起哄的,当笑话听的。

我曾经听一位在海南岛工作的人说,他去北京出差,走出了一身汗,想着快点回旅店洗澡,走着走着,有风吹来,到了旅店,汗没有了,汗衫也要干了,不洗澡也不是很难受了,他说,难怪北方人不爱洗澡,气候、温度、天气给他们造成的。不是懒,不讲卫生的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活着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不能分开的。不管是哪的人,也是有条件的,生活就要讲究讲究;沒条件的,生活就要将就将就。不要地域黑,哪都有穷富之分,哪都有素质的高低。随乡入俗挺好,坚持己见也不错啊。更何况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南北方洗澡的问题,早已不是问题啦,不用费心争论了。


蓝天白云61070563


南方人不会洗澡,冲五分钟了事。而北方人洗澡就复杂多了,一屋子光腚晃来晃去,光搓澡就格滋格滋一搓俩小时。


用户6473167849


南方没有洗澡 ,那叫冲水许多人一辈子没洗干净,到北方真正洗澡一搓一身泥 ,真正洗澡的是北方人,北方才有洗澡。


手指一点地球颤


唯一区别就是南方人只要没用过搓澡巾,就一直吹牛说自己干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