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京、杭州三个城市哪个更宜居?

大山侃大山666


南京和杭州都是省会城市,虽然教育、医疗水平更好,但是相比苏州而言,城区人口太过集中,实际体验并不友好。

交通出行方面,虽然南京、杭州的高铁和机场建设全国领先,但市内交通太过拥挤,这一点对于宜居而言是致命伤。苏州的公共交通出行舒适度远超南京、杭州,无论是旅行还是生活体验都很友好。


苏州的GDP在三座城市中排名第一,人均GDP也是最高,而且就业机会众多。作为一座普通地级市能发展如此,已经无需多说什么。对于宜居而言,经济永远是硬指标,发达的经济是商业环境的绝对支撑。

苏州是典型的多中心格局,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四个县级市都是全国十强县,市区范围内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都有发达的商业区,各自的医疗、教育系统都很完善,是一座均衡发展的宜居城市。

当然南京、杭州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宜居的城市,但三者之间苏州更为宜居一些。无论是环境、工资还是房价,苏州的均衡度都要更为领先。


坚果旅行


苏州最宜居

人均收入苏州最高、房价苏州最低、夏季均温苏州最低、城区人口密度苏州最低、生活成本苏州最低。所以从收支比、环境以及气温来说,苏州宜居优势很明显。

从上图全国主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苏州高居全国第三,虽然杭州和南京也都是十强水平,但比起苏州也只能甘拜下风。

从宜居综合指数来看,宜居指数、治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便捷度这五个大项当中,苏州悉数入围。

苏州是县域经济型城市,经济点比较分散,人口也比较分散,虽然人均GDP遥遥领先南京杭州,但是市区并没有后者那般喧闹,而且同为旅游城市,苏州市区内的景点更贴近生活,是一座繁华与安逸并存的城市。

有人说宜居不能只看气候和环境,医疗、教育、交通也很重要。那么相比于南京杭州的医院,苏州仅仅是数量差距,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并不逊色,尤其是人均医疗资源方面,苏州完胜宁杭二城。

教育方面,江苏是全国第一经济强省,苏州是江苏第二教育强市,也是全国仅有的几个拥有211高校的地级市之一。全国百强初中、百强高中各有两校上榜。出国留学人数长期保持国内前列。虽然比不了南京杭州这样的强省会,但相比于其他方面优势,这一点教育相关的劣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城市发展报告


宜居首选苏州,可参考 2018 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组织全球宜居城市榜,苏州排内地第一名,已经是连续三年,考核指标为稳定性、健康医疗、文化与环境、教育以及基础建设等五项。

大陆还有另外七座城市入选全球宜居140个城市榜单里,杭州南京没入围。

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园林甲天下等美誉,5A级景区有11个点仅次于北京。在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榜单中,苏州排名第三 杭州第四南京第七,2018年的苏州也成为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在历史的进程中,有无数的城市繁荣又衰退,曾经和苏州一样繁荣的扬州和开封,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像苏州这样能够把历史文化,美景美食,经济繁荣和生活宜居融为一体的城市,实不多见。

苏州也是个创新城市,2018福布斯创新力最强城市榜单苏州超越上海跃居第三成为黑马,杭州排名第九南京第十,苏州每年专利的申请量在10万到11万件左右,授权专利在5万多件,数量位居全国前五。

有人说苏州的繁荣是背靠上海的缘故,这是无知的表现,恰恰是苏州孕育哺育了上海,明清时期苏州是东半球最大的工商业大都市,上海以前只是一个县隶属松江府 松江府隶属于苏州府 27年才成立上海市,58年 江苏又把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面积直接扩大十倍

历史上苏州也是著名的状元之乡,按现在的辖区计算,苏州曾出过60位状元,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苏州一共出过26名状元,占全国114名状元的22.81%,而同期苏州的人口只占全国的1%左右,杭州历史上一共出过15名状元,南京文武状元一共17名,当今的两院院士苏州籍也是位列全国第一,苏州籍两院院士已多达110人。重文轻财的文化底蕴注定这个城市哪怕历尽劫难也会涅槃重生,作为苏州房价最高地的金鸡湖周边,有着最后也是最好的一块一线湖景地块,无论写字楼还是商品房,都是一本万利,而苏州的选择是,几乎半卖半送给了一家书店,这大概是大家后来热议诚品书店第一家店为什么不是北上广深,而是苏州的最不文艺解读吧,一个城市的深处灵魂,就看他们怎么对待自己最有价值那块土地。

再来看一个2018中国智慧交通城市发展排行榜,苏州第七,杭州第十,第八第九分别是南京和武汉,杭州是省会城市,医疗水平更好,交通出行方面,杭州的高铁和机场建设也全国领先,但城区人口太过集中,市内交通十分拥挤,这一点对于宜居而言是致命伤,反观苏州各区域则是均衡发展,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舒适度远超杭州,无论是旅行还是生活,医疗体验都很友好。(杭州的区域面积是16596平方公里两倍于苏州的8488平方公里)

再说说GDP,苏州的总量几乎是杭州南京的1.5倍 ,但重要的是要从财政与GDP的占比上看出GDP的含金量,比如什么是好公司,就是能带来持续正向现金流的公司,而财政就是一个城市能持续的现金流,苏州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仅仅为49%,南京达到了136%,杭州更是140%,(佛山141%排第一),最新数据18年度杭州土地出让金创造了历史新高,2442.9亿元,排全国第一(等于上海和深圳之和),这也是苏州的房价与居民收入比相对于城市发展幸福指数高于杭州的一个因素.(苏州作为地级市没有资格享受一些省会城市或特区,直辖市的基础设施投资红利,你可以从其至今都没有机场可以看出来,尽管有的城市可以拥有两个机场,甚至马上会有第三个,更可贵的是苏州也没有利用耗尽老百姓的钱包来拉动房产投资)。

然后在看人均,苏州人均GDP是全国第四,前三里去掉两个能源城市,就只有一个靠举国之力建设的深圳比苏州高,而深圳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政策的产物,若只看工业总产值,2016年的数据,苏州是全国唯一工业年产值超过3万亿的城市,达到3.6万亿,远超排名第二的上海,几乎是排名第六深圳的两倍,就规模来说,苏州,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基地,南京排名18工业总产值1.3万亿,杭州则排名20强开外,历史无数次证明只有工业发达才是王道,所以苏州一直富裕了一千多年,一方水土一方人,真正的城市实力远在一纸GDP数据之上

最新出炉的2018中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苏州绝对值55476元排名第四,广州55099元排名第五,杭州54348元排名第六。两城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都无可挑剔,如果可支配收入vs.房价,苏州更称得上是一座实打实的宜居之城。

当然说到经济,总又会有一些无知者出来说苏州靠的是四个县级市,苏州下辖五个区四个县级市,杭州下辖八个区两个县三个县级市,这里就拿杭州的萧山区来举例,萧山历史上一直归绍兴管辖(时至今日许多萧山人仍不认为自己属于杭州,杭州的很多政策也是萧山余杭除外),直到59年才正式改属杭州市管辖,87年撤萧山县成立萧山县级市,01年撤萧山县级市成立杭州萧山区,即撤市改区,就这样一个被并入杭州17年的县级市,在今天则是杭州最牛的区,GDP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此外,由原由萧山县西兴、长河、浦沿三镇组成的滨江区,其GDP总量17年为1088亿,位居浙江省第三,而西湖区的GDP总量仅为1085亿。最近几年杭州的富阳区临安区也都是撤市设区这一概念。(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同意批复撤销县级市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2017年8月,国务院同意批准 撤销临安市 设立杭州市临安区)所以撤市设区,只是一种城市化行政手段。

无知者无畏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还有一类人经常拿外资说事,这里拿两个国内一线城市广州和上海的崛起举例,先说广州,在明清数百年一口通商的国策之下,广州是全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通商港口,前有专设的广州十三行,后有一年春秋两期的广交会,这里给个广州引入外企的数据,截止18年2月份,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97家,投资项目921个(苏州的数据:截止19年2月,15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0多个),再说上海,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外商投资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杭,外国资本在上海设立的厂数一度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从而从一个县城脱离苏州直接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发达的美国是这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拿17年的数据几乎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三倍)

苏州也是2009年全国第二批文明卫生城市,杭州是2011年第三批获得此殊荣城市,具体考量评分是苏州深圳上海等6座城市得9分档,天津杭州南京等6座城市得8分档,10分档的3座城市是大连青岛和宁波。

再看苏州的科研与教育发展,苹果,微软的亚洲研发中心在苏州,华为研发中心也在苏州建立,一个一万人以上的研发团队,中科院微电子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转化平台同时落户、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中国首个全球研究院签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中国研究院中德人工智能创新工场,西门子中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苏州研究院,南洋高科技创新中心最新落户(连续三年蝉联全球50所顶尖年轻大学排行榜榜首,在QS公布的2018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NTU位列全球第11位,亚洲排名第1),罗氏诊断研发中心总部,中科院自动化所苏研院、中科院计算所苏研院、上海交大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讯飞苏州人工智能院,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落户苏州相城,赛诺菲中国首个研究院落户苏州园区,德国博世汽车部件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国网城市能源研究院落户于苏州高新区(世界首个),新国大人工智能创新及育成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院等等实在太多太多,至于国人熟知为之津津乐道的BAT,早在15年底都已经落户苏州,全国首家园区腾讯云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阿里云计算落户苏州高新区,百度创业中心同样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的研究生学院数量全国第二,除了早期入住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近期冷泉港实验室、牛津大学的争先入驻,最新落户的哈佛大学更是破天荒的在苏州设立全球唯一的分支机构,当别的城市还在以引进北大清华等985高校为荣的时候,苏州眼光超远另辟蹊径,为什么?因为苏州有强大的产业基础,特别是纳米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崛起,让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顶级智源机构意识到这里有世界绝佳的高科技产业范本,产学研一体,如此诱惑,安能拒绝?这就是不跟风玩泡沫,专心致志做实业,一条道走到黑的苏州,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











吴门方公子


作为一个经济领域工作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这三个城市都是非常不错的城市,无论是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都非常强。苏州为江苏第一大经济体,下属四个强县,但论城市综合实力比不了杭州和南京。南京是江苏省会,也是传统的国家中心城市,看三位数区号就知道了。南京的医疗、教育和科研比苏州杭州要强,杭州虽然有浙大,但是整个浙江就一个浙大是985,211。南京的经济也是这三个里最弱的,但房价并不低。杭州是如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本身依托西湖和历史文化,杭州的城市品牌也非常之大,如今G20和亚运会也让杭州的城市基建建设到了新的高峰期,目前杭州在加快建设各类设施,如地铁、高速路和场馆等,未来的杭州也会变得更加全面。

个人觉得这三个城市都是比较宜居的,但目前要考虑房价,也就是讲究一个性价比。综合得出,我还是建议在苏州,并且是苏州下面靠近上海的县级市,比如太仓、昆山等。一方面城市并不差,随着上海都市圈发展还能有升值空间。讲实话,个人感觉杭州目前的房价确实在高位,5万6万的在钱江边上确实有点虚高,自住没问题,投资有点伤不起。


旭峰观世界


这年头,谈到宜居,第一反应是房价,房价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

所以如果自己的财务覆盖了任何房价,南京更宜居;

如果自己薪资或者积蓄一般,那还是苏州更宜居;

房价 杭州>=南京>>苏州


三个城市都有历史和景色人文特色,这几个维度没啥可比的,苏州园林秀美,杭州西湖大美,中山陵壮美,各有特色,都很宜居。

南京和杭州的好:副省级省会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城建交通资源等等,这些是构成宜居的必要条件之一,苏州在这些方面也很强,但相比还是弱了点。

前几年谈宜居,我首选杭州,因为杭州的服务业(服务态度远好于南京),杭州地面干净卫生程度远好于南京,杭州的快速公交也不错。但这几年,两个城市的差距不大了,当然,依然还是南京弱于杭州(别谈地铁总里程,意义不大,偏远地区多久才去一次)。

但杭州另一个超级加分项并不是宜居的重要指标:互联网和创业经济。杭州的第三产业很发达,互联网电商生活服务做的很好,但互联网和创业经济跟宜居有些远了,这是事业维度,而不是居住维度。

另一个角度:餐饮丰富程度,杭州的综合包容度比南京差很多。典型的,南京的外来菜系酸辣麻甜咸都可以做的不错,尽管有各种改良派,但存在就是好的,或者可以说南京餐饮大杂烩没啥特色,但反观杭州,甜鲜依然是主流,选择余地偏少。

消费,南京低于杭州,这可能是加分项,也可能是减分项。


苏州的最大优势:房价和A类公积金。


简历牛


谈到宜居性,这三个城市都是很适合居住的城市。

首先数据来说话,南京和苏州分别是2016年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2017年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这也就说明南京和苏州是很适合居住的。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秦淮河,夫子庙等都是典型代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足以说明苏州这座城市的分量,古镇,园林都是这座千年古城的名片。

最后来说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同样也说明杭州也是座很美的城市,典型的江南城市,恬静秀美,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的定居。

发展潜力方面来说,苏州,南京分列江苏省城市GDP的一,二位 ,杭州也是浙江省GDP的第一大户,单从GDP来讲,这三座城市的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在文化实力方面,南京是强于苏州和杭州的,南京的高校数量远多于苏州和杭州。在科技实力方面,苏州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建立,杭州阿里巴巴,网易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带动了城市GDP的发展。


西祠房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座城市都不错,都适合宜居!

三城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气候宜人!

建议有钱的话每个城市买一套房子,哪座城市适合你,就在哪是定居!一点也不纠结!

按照笔者的观点,选择南京,古城又是省会,交通要道,杭州二选省会,因为省会城市教育资源强!所以苏州就是最后定位了。


义良8


南京待13年,苏州待8年。

如果家底很厚,可以在所在城市买800万以上的房子,而且家庭年收入达到50万以上,肯定南京最宜居。南京的好大学众多,文化氛围就不一样,而且医疗水平也相当高。南京的科教和医疗是苏州不能比的,而且应该比杭州还略高一筹。

如果家底不厚,需要自己打拼买房的,肯定苏州最宜居。因为苏州相对杭州南京来说,房价最低,自己打拼买房最容易。毕竟大病可以去上海,上海医疗比南京还好。

我就是只能买400多万的房,这价在南京就只能买比较小比较差地段了,在苏州却可以住得不错。所以我选择了苏州。。


流浪地球球长


这三个城市是长三角除上海外的绝对处于前三甲位置,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地处江南、历史名城、盛产文人墨客、富甲一方等。不同之处也有很多,可以一一比较,分数由高到低打打看看。政治:南京、杭州、苏州;经济:苏州、杭州、南京;文化:南京、杭州、苏州;管理:杭州、苏州、南京;房价:苏州、南京、杭州;就业:苏州、杭州、南京;教育:南京、杭州、苏州;卫生:杭州、南京、苏州;治安:南京、杭州、苏州;区位:苏州、南京、杭州。从以上比较看,三个城市各有特色差异不大,如果有钱、有学历,选南京更好,政治地位高、治安好、教育好。如果有学历、有技能、爱打拼,年轻人选苏州、杭州都比较好。


leo92921


南京最宜居,苏杭差太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