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申鳳梅的越調,和她的弟子們?

傲天蒼星102


在越調藝術圈裡,甚至在河南,在全國,申鳳梅是當之無愧的大家,其成就自不必多言,唱腔大氣,聲音渾厚,是越調創宗立派的人物,大師的徒弟中,田髮根和大師戲路不同,八十年代初,馬蘭通過電影李天寶的藝術形象讓觀眾熟知,通過《明鏡記》中兩人前後扮演的李世民對比不難發現。馬蘭顯然沒有申鳳梅大師的大氣,霸氣,演小生戲還行。然而,自李天寶,李世民藝術形象後,馬蘭幾乎銷聲匿跡了,到九十年代才又出現扮演的薛平貴,但唱腔大不如以前。申小梅,早期是最貼近大師唱腔的一位徒弟,但由於年齡的原因,也漸漸失去申派韻味,尤其是說話語速太慢,只有大師粗狂,沒有大師沙啞穿透力。還有一個杜朝陽,在電影《白奶奶醉酒》看過。


撞南牆不拐彎850


申鳳梅是河南越調最具重量級的大師,沒有之一!

想當年,河南越調能夠六進北京演出,轟動北京文藝界,引起了社會名流、作家、戲劇家、京劇大師等眾多名人的關注,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申鳳梅。


可能有的人會講,這是跟河南越調好聽程度是有關係的,應該有那麼一點,但是關係不大,要知道那幾年,全國的各種地方戲曲都去北京匯演,優秀劇種不在少數,但是唯有河南越調能做到六進六出。

這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申鳳梅的老生,演的那是惟妙惟肖,沉穩大方,唱腔老練。

甚至很多國家領導人都看過她的演出,因為她演的諸葛亮形象真實貼切,周總理還親切的稱呼她為“活諸葛”。


申鳳梅在越調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申鳳梅在北京的演出,以及後來拜京劇四大鬚生之首、民間京劇三大家之一、“馬派”創始人馬連良為師,直接打響了越調在戲曲界的名頭,為越調的發展,貢獻出了極大的力量,這一點,是其他越調名家無法比擬的。

申鳳梅大師一共收了9個弟子,分別為田髮根、(1962)黃蘭(1962)、徐廣芝(1962)、李金枝(1963)、馬蘭(1979)、杜朝陽(1980)、方玉蘭(1984)、楊豔麗(1990)、趙玉霞(1991,藝名申小梅)。

其中,田髮根現在為國家二級演員,曾經也跟著申鳳梅六進北京演出。現在已經退休,他的演唱內斂、深厚,尤其是他演的魯肅,至今很難有人能夠超越。

黃蘭、徐廣芝在文革之後轉行,現在也已經退休了。

李金枝現在已經去世,不過她深得申鳳梅大師的傳承,在一次扮演中,因扮相和唱腔過於神似申鳳梅,被工作人員誤以為是申鳳梅,還把電視臺的字幕打錯了。

馬蘭是國家一級演員,獲得過全國“紅梅杯”一等獎。

杜朝陽後來因為嗓子問題,改唱曲劇,現在也已經退休。

方玉蘭是鄭州越調劇團演員,後來因為劇團解散,不知道詳情。

楊豔麗是扶溝縣越調劇團演員,現在還活躍在越調的舞臺上。

申小梅是申鳳梅的關門弟子,也是這九個弟子中,最為出彩的一個,現在為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越調劇團團長,河南省劇協副主席,梅花獎獲得者。

總體來說,申鳳梅的弟子們,也為越調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尤其是馬蘭跟申小梅,在越劇歷史上也閃閃發光。


魏青衣


申鳳梅是河南越調大師級別的人物,是人民藝術家,與毛愛蓮大師撐起了越調的一片天。

代表作有《李天保娶妻》,《收姜維》,《諸葛亮弔孝》等等,其中《收姜維》四千歲這個唱段的流傳度可以說是在中原大地家喻戶曉。



申鳳梅一生的舞臺實踐證明她是一位戲路寬廣、功夫全面的演員。她表演真實,動作穩健,吐字清楚,以聲帶情,行腔婉轉,聲音寬厚有力,質樸豪放,形成了獨特的申派藝術。她使一個程式簡單、表演粗糙的民間小戲發展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劇種,將越調藝術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申鳳梅最為代表的弟子就是申小梅,在傳承申派藝術上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積極的推動越調的發展與創新。



申鳳梅無疑於對越調是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之一,越調成全了申鳳梅的藝術生涯頂峰,申鳳梅也造就了越調發展的另一個巔峰。


豫劇天天看


越調是河南公認的第三大劇種。越調之所以廣為人知,與越調大師申鳳梅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以這樣說,是申鳳梅將越調這個稀有劇種登上了大雅之堂,將越調由名不見經傳的稀有劇種廣為人知。

申鳳梅,出生於漯河臨潁縣。10歲開始學藝,終年68年。一生熱愛越調,唱響越調,傳播越調。她戲路寬,駕輕就熟,特別是駕馭長段,更稱得上一絕。稱越調的奠基者也不為過。由於在越調領域的突出貢獻,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觀看了她的演出。已故著名作家老舍有詩云:東風駘蕩百花開,越調重興多俊才,香滿春城梅不傲,更隨桃李拜師來。她的藝術形象體現在對諸葛亮的成功飾演上,代表作品有《收姜維》《諸葛亮弔孝》等。

申鳳梅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退休後本可安享晚年,仍執著於傳播傳統戲曲,同時也較為注重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她先後收的弟子有田髮根、黃蘭、徐廣芝、李金枝、馬蘭、方玉蘭、楊豔麗、申小梅等。在申鳳梅大師的影響下,如今,申小梅、何全志、陳靜等越調演員仍活躍在戲曲舞臺上。


河南人河南戲


越調是河南南陽梆子從清朝乾隆年間形成的一個變種,主要演奏樂器是象鼻四弦,又稱“四弦戲”,主要流行在河南省南部、東部,湖北省的西北部,陝西省的東南,安徽省的西北部分地區。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申鳳梅老師,是一位成績卓著越調錶演藝術家,以“活諸葛”蜚聲劇壇,在近200個傳統、現代、新編劇中,扮演過生旦淨醜等各種行當角色,可謂“生旦不擋,悲喜咸宜”。老一輩革命家、國家領導人都多次觀看她的演出,她自籌資拍攝的電視系列藝術片《諸葛亮》,給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資料。申鳳梅用一生塑造了6個“諸葛亮”形象,尤其是在《諸葛亮弔孝》、《收姜維》中的諸葛亮藝術形象深得觀眾好評。


申鳳梅老師的弟子有申小梅、黃蘭等,申小梅,是著名越調錶演藝術家申鳳梅老師的親授弟子,曾獲得過中國戲曲“梅花”獎。申小梅潛心習師,博採眾長。天賦異稟,成為繼申鳳梅之後的越調又一代表人物。

申鳳梅老師收了8個徒弟,依次為田髮根、黃蘭、徐廣芝、李金枝、杜朝陽、方玉蘭、楊豔麗、趙玉霞(申小梅)。皆得大師真傳,都是優秀的越調錶演藝術家。


詩人的眼睛83314


雖不是河南人但從小就喜歡申鳳梅的戲,《收姜維》、《諸葛亮弔孝》,很多段子都會唱。沒有申鳳梅我可能壓根就不知道越調這個劇種,申鳳梅是越調空前絕後的大師,這和她天生的條件和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的,大師已去空留其聲,她的這些弟子差的太遠,這也是一個遺憾。


江南春lhl


張秀卿 申鳳梅 毛愛蓮 十足的越調大師 人民藝術家,申老師的傳人申小梅個人覺得前幾年還是很喜歡她的,最近幾年不知怎麼回事感覺他的嗓音太過了,尤其是排演了越調老子以後,覺得她的嗓音太過於渾沒有了那種瀟灑的感覺了,不知道是刻意的改變還是怎樣。現在感覺她都不如她的徒弟襄縣劇團的張秋香老師,聽說當年申老師還健在的時候張秋香老師差點就拜了申老師,由於一些原題沒拜成,如果拜師成功了個人感覺她一定是"申後第一人"。


風流倜儻一小生


對於越調,本人知識有限,只能簡單回答:

越調,起源於乾隆年間,和豫劇想比較晚。越調和豫劇應有一定緣源,也是從秦腔和後來的“南陽梆子”演化而來。

最早“認識”申鳳梅先生(尊稱),是看了一部戲曲電影《諸葛亮弔孝》。戲中的諸葛亮扮相俊雅,聲調蒼勁有力豪放,目光犀利,才思睿智,感覺其就是心目中活生生的諸葛亮,從影片字幕中才知道,表演者是申鳳梅先生。申先生曾率團在六三年進京演出,後拜馬連良大師為師,並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和讚許。

申派唱腔淳樸雅緻,對於有悲劇色彩的曲目,感覺更是其“拿手好戲”,唱腔蒼勁,滄桑,“哭,苦”味十足,表現力極為強大,剎那間就能把觀眾“帶進”戲中。

申先生的弟子,有田髮根,黃蘭,李金枝,等,曾收馬蘭為徒。目前,越調和其他戲曲一樣,“被”邊緣化嚴重。演出少,演員青黃不接,如不及時“挽救”,將會面臨滅絕的境地。期盼國家大力扶持,保留髮展這個曾輝煌一時的劇種,讓其發揚光大,繼續為人民服務。


詩書棋酒


申鳳梅大師的唱腔。無人能及?越調大師的稱號當之無愧!只不過大師去世過早甚為遺憾。人間失去申大師,天堂從此不寂寞!申大師的傳承人申小梅依缽向傳。唱腔也挺高昂。神似申鳳梅。除了諸葛亮弔孝,收姜維外。她演的老子也很有名氣?




順其自然65491946


就是藝術家不像現在的一些個演員呀小鮮肉呀等等吧!

藝術家就是藝術家!

戲子永遠是戲子!

我們應該傳承併發揚創新中華傳統的藝術,不但有精神上的,更有文化上的,一脈相承,這個脈就是文化,如果沒了文化,那麼後果真的是,。。

像藝術家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