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死后,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历史一书生


当然是政治作秀,而且只有一次,而不是三次。

秦末楚汉争霸的舞台,群雄逐鹿,结果太戏剧性了,一直所向披靡的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和一帮草莽联合笑到了最后,造就了汉初诸侯分封,共享天下的格局。



垓下之战,项王突围,刘邦悬赏万户侯求项羽项上人头。项王自刎后,尸体被将士争抢,大卸五块,那场面应该惨不忍睹!

项王死后,楚地都归附了刘邦,只有鲁地还有项羽的亲信李将军帅众抵抗,不肯投降。刘邦派人将项羽的人头拿到鲁地,昭告所有人项羽已死,最终刘邦以"鲁公"的名义和葬礼等级,将项羽的人头安葬在谷城。



刘邦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是因为当初沛公和项羽一起效命在楚怀王帐下时,楚怀王曾将项羽封为“鲁公”。

从这已经看出“成则王侯,败者寇”的味道。项羽一世英雄,曾经号令天下,号称西楚霸王,最后竟以“鲁公”这样卑微的身份被安葬。即便这样也可能是亲信将士以“放弃抵抗”换来的。

刘邦为了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气度和胸怀,亲自为项羽发丧至哀,哭祭一番离去。

有人会说刘邦哭祭也许是真心实意,出于惺惺相惜之情。

那你看看有没有这可能?



一、几次从项羽手中死里逃生

项氏是继陈胜吴广后秦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项梁战死,项羽以不凡的魄力,挣脱楚怀王的桎梏和排挤,从宋义手中夺回军权,他一路带着英雄的光环,一直是秦末舞台上的主角。

刘邦至少三次从项羽手中死里逃生:

第一次,众所周知的鸿门宴

第二次,彭城之战,项羽用几万骑兵打败了刘邦几十万的联军,打得刘邦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捡了一条性命,丢了老爹和老婆,甚至连儿女都要几次踹下马车。

第三次,楚汉军队在广武对峙,项羽说,不忍因两人争霸让天下百姓受苦,让他出来单挑,刘邦不敢,还在两军阵前宣布项羽的十大罪状,被项羽一箭射中,险些丧命。

试想,刘邦再大度,想起这些估计也会恨得咬牙切齿。



二、项氏族人都改姓刘

项羽死后,刘邦虽没有诛杀项氏族人,还有几个人封了侯,像在鸿门宴前给刘邦透露信息,在鸿门宴上为刘邦“挡剑”的项伯就被封为射阳侯。但是有个前提条件,这些人全部得改为刘姓,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羞辱。

古人敬奉先祖,不能辱没祖先是人最大的信仰,也是做人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底线。改姓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奉祭自己的祖先。试想本是赫赫的楚国贵族项氏家族,到汉初刘邦称帝,逢年过节都得撅着屁股,去跪拜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刘氏祖先,这是怎样的一种羞辱。这些活着的项族人,以受辱换来不过是"苟且"。

三、贬低项羽,让旧部直呼项籍的名字

刘邦为了贬低项羽,让归降的原先的项羽的旧部直呼项籍的名字,只有郑君不肯。刘邦下令把奉诏的人封为大夫,而把郑君驱逐。

《史记》记载:项籍垓下大败,虞姬自刎,郑君尝事项籍为亲将,项籍死而郑君被汉所俘。汉高祖下诏,凡是项籍故臣,都要除去事项归汉,郑君独不奉诏。后奉诏者皆拜为大夫,而逐郑君。

千年后,苏轼到虞姬墓前凭吊时,见荒草孤坟,颇有感怀,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大体意思是项羽兵败能为他尽忠守节的人也就剩虞姬和郑君了,以此感怀世道人心凉薄。

什么是仓黄?《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来用“苍黄”比喻事物的变化。

开涮历史


项羽只因脸皮不厚,顾着面子,才自杀在乌江边,项羽死后,刘邦去祭拜项羽,这就是刘邦的厚脸皮厚黑学,奸雄的刘邦,欺骗于天下人,因为刘邦是项羽放过他的,鸿门宴项羽就是讲仁义,没有杀掉刘邦,才失去天下,能得天下者,不讲仁义,只有胜负,胜者为王,败者是寇,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三国时代,孔明三气周瑜,周瑜受气,三次吐血,活活气死,孔明也是这样,过去东吴,祭拜周瑜,一上岸就大哭不停,东吴想杀孔明,杀不落手,得天下者,必须,心爱黑,脸爱厚,不讲仁义,只讲胜负,慈不能掌兵,一将功成万骨枯,心爱狠,才是得天下之人。



老道石敢當


刘邦此举是用几滴眼泪收天下人心,尽可能团结可以团结的人。在收买人心的同时,刘邦不忘打击消减项羽的余威。《史记·汲郑列传》讲述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郑庄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大臣,他的父亲郑君曾是项羽手下后归顺刘邦。项羽死后,刘邦下令,要求原项羽部下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项羽名籍,字羽),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当时习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尊重的做法。“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之后,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被刘邦提拔为大夫,而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则被赶出了朝堂。刘邦的一哭一赶,都是为强化统治服务,一边收天下人心,一边消除对手影响力,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无名雨竹


刘邦哭项羽的目的是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宣布自己是正义之师。刘邦不是个军事家,但是,绝对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深谙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真理。他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就是为了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以便利用这个制高点统治原来项羽地盘的民众。因此,刘邦此哭,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为自己当皇帝捞取政治资本。


1人生三碗面1


因为項羽在刘邦心中像小孩,好骗。刘邦哭項羽说明刘邦的天下就是从項羽手中捡来的。要是刘邦亲自从秦朝手中夺天下,这要难多了,甚至不可能。所以刘邦要哭。


手机用户24702274565


我觉得刘邦哭项羽是英雄相惜,同理还有曹操哭袁绍。作为一个政治家,自当有不凡的胸襟气度,与对手相爱相杀这么多年,日夜揣摩对方的用意,比对老婆还熟悉(猜测),一旦失去,难免会有些失落。相信他们内心都有这样的话“感谢对手,让我坚强,让我看到了自己潜在的力量,让我了解了自己,成就了现在的我!”。


筱原123


装腔作势,表演而已。实际上,他是喜在心头,偷笑不止。


汉风唐韵828


安抚人心的假祭,你们也信?


一生为你145338568


第一尊重他是个可敬的对手第二为了赢的民心


青年小蒋


猫哭耗子假慈悲……真的以为刘邦是好人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