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凌遲袁崇煥毫無悔意,自縊前卻悔恨錯殺一名太監,是誰?

崇禎皇帝凌遲袁崇煥毫無悔意,自縊前卻悔恨錯殺一名太監,是誰?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大明滅亡。長久以來,人們對崇禎報以深深的同情,甚至認為他非“亡國之君”。同時,崇禎皇帝的遺言也著實讓後人感動一番,“朕涼躬聖意,有傷天德,死去無顏見祖宗。故去面冠,以發覆面,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

對老百姓如此“仁愛”,可崇禎一生殺人無數,他殺掉的大臣中,最有名、對明朝國祚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人:袁崇煥和魏忠賢。頗有意思的是,錯殺戰功赫赫的袁崇煥,崇禎毫無悔意,可殺掉奸臣魏忠賢,崇禎卻頗有悔意,這是為何?

崇禎皇帝凌遲袁崇煥毫無悔意,自縊前卻悔恨錯殺一名太監,是誰?

崇禎三年八月,取得寧遠、寧錦大捷的袁崇煥在北京城被凌遲處死。在崇禎的授意下,官方對袁崇煥大肆抹黑,將他視為“通敵賣國”。一時間,北京城老百姓人人皆希望袁崇煥被處死。

史書記載,袁崇煥是在北京西市被公開凌遲的。行刑當天,刑場周圍人山人海,老百姓都在等待袁崇煥身上割下來的肉,“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買其肉,頃刻立盡。”

崇禎皇帝凌遲袁崇煥毫無悔意,自縊前卻悔恨錯殺一名太監,是誰?

據說袁崇煥被劊子手一共割了3000多刀,到了最後肉不夠了,劊子手使出了渾身解數,“開膛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頰間,猶唾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

以這樣的方式被處死,崇禎至死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堅持認定袁崇煥“通虜謀叛,罪不容誅。爾廷臣習為矇蔽,未見指摘,今後有朋比行私、欺君罔上者,三尺具在。”反觀魏忠賢,崇禎一登基就將他除掉,要知道當時的魏忠賢權勢滔天。

崇禎皇帝凌遲袁崇煥毫無悔意,自縊前卻悔恨錯殺一名太監,是誰?

魏忠賢被殺,可謂崇禎登基後的第一把火,無論群臣,還是老百姓都頗為讚賞。按理,崇禎誅殺魏忠賢是順應民意,奈何到了崇禎十七年,他徹底後悔了。崇禎後悔的原因是李自成兵臨城下時,自己南遷想法被群臣一再反對,就在這時太監曹化淳發言了,“忠賢若在,時事決不敢壞至此。”

崇禎對曹化淳頗為信任,甚至賜御書“公清直亮”,可見曹化淳與崇禎的關係非同一般。因此,曹化淳的話崇禎還是聽得進去的,而曹化淳在崇禎自縊後還曾親自為崇禎入殮。聽了曹化淳話後,崇禎似乎如夢初醒,“上惻然,傳諭收葬忠賢骸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