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灼.灼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七章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那麼這兩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這兩句話的意義非常清楚、明白。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用一個物理學定律就可以解釋: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又稱“熵增定律”,其內容是: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或者說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不可逆過程中總是增加。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一個孤立系統總是混亂度(熵)增加,最後趨於平均。也就是說,自然的規律就是減少有餘的部分,增加不足的部分,最後都變得差不多。比如將一杯冷水(不足)與一杯熱水(有餘)都放在桌上,最後這兩杯水都會變成常溫的。但是如果將常溫的水放在桌子上,它絕不會自己變冷或變熱。

老子當然不知道熱力學第二定律,他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這一結論的,類似於“物極必反”、“無往不復”的道理。總之,自然界不喜歡極端的東西。

“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也可以用一個效應來解釋: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經常使用的一個術語,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即兩極分化現象,這一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中。

馬太效應的主要體現就是社會中的貧富分化現象,窮的人越來越窮,富的人越來越富。比如,在原始社會,大家都沒有什麼財產,沒有貧富的差距。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卻漸漸產生了貧富分化的現象。富人擁有生產資料,可以進行資本積累,越來越富,而窮人只能出賣勞動力,受到富人的剝削,越來越窮。

當今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口擁有100萬美元以上的財富,而這個精英團隊同時控制著全世界46%的財富,價值約129萬億美元。與之相對的是,世界上70% 的人口收入都低於1萬美元,他們所擁有的錢也僅佔世界財富的2.7%。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文史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

對於這兩句話的直白解說就是:大自然的處事法則就是,哪裡高了,突出了,或過多了,就把那些高的、突出的、多的去掉一部分,去填充給那些過低、過窪、或過少的,讓二者之間達到一種平衡,使他們不至於走向各自的極端。而人類社會的法則就不是這樣的,人類社會是把那些資源貧瘠的去補充給那些資源豐富的,使二者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於走向各自的極端。 聖賢終究是聖賢,可以一葉知秋。儘管老子沒讀過《史記》之類的二十史,也更沒經歷過中國幾千年來的改朝換代。但他的思想可以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光了。歷朝歷代的規律是由平至亂、由盛而衰,其根本就是對於“損不足而補有餘”的最佳解釋與事例證明。王朝初建,統治階級多是勵精圖治奮發有為的,整個社會也會呈現一片太平盛景,這個時候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距離還不太明顯,甚至有些明君和官員們還更勤政愛民,因此,社會發展進步只是時間問題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財富日漸積累,太平日子過久了,統治階級就開始享受生活了,歌舞昇平坐吃山空,甚至是透支王朝未來,苛捐雜稅猛於虎,老百姓日子漸漸失去了希望和奔頭,再來點天災人禍,只需要有人登高一呼,響應者雲集,最終星星之火成燎燃之勢,開啟天下大亂模式。如此王朝更替週而復始。這不正是因為“損不足而奉有餘”的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麼?

至於大自然呢?它一直都遵循著“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法則,所以任由我們人類社會如何更替往復,它依然是自然而然,不動聲色。

任何一個王朝,如果統治者們能效仿天地法則――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與天下為公有同工之妙),那麼這個王朝還是很有中興之希望的。但人的私心太盛,註定了更替是其宿命!

――鄙人不才,如有不妥,還望指點。


一刀斷髮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老子)七十七章。[本經]“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直譯意思是說,蒼天的法則大概就象把弓弦安裝到弓上去一樣吧?高約壓低一些,低的抬高一些;有餘的削減一些,不足的增加一些。蒼天的法則是削減有餘的,補益不足的。人間的法則就不是這樣了,是削減不足的,來奉養有餘的。誰能削減自己的有餘,來奉養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掌握了天道的人才能做到。所以,聖人做了好事而不憑持,大功告成而不居自傲。這大概是不想顯示他的賢德吧。

老子把“天之道”與“人之道”進行了對比。他所說的“天之道”是指自然規律而言,老子的道取法於自然,與“天之道”是一回事。他這裡所批判的“人之道”,是針對當時的各諸侯國所奉行的政策。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從各種隨處可見的自然現象中總結了一條自然平衡法則,並且把自然界的平衡引申到社會,就是平等和平均的觀念,讓高貴與卑賤、富裕與貧困各自向對方靠攏,這是實現社會穩定所必須的要求。

其中的“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以及“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和“不欲見賢”等,可以說都含有“高者抑之”的意味。





陳文宗易經協會副會長


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七章中是這樣說的:“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從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用白話文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樣的:天道的作用,就象開弓一樣吧!弦高了就把它壓低,弦低了就把它升高,弦長了就把它減少,弦短了就把它加長。天之道,是減少有餘的,用來彌補不足的。但人的道卻不是這樣的,偏要剝奪不足的,用來供給有餘的。誰才能體行天道,把有餘的供給天下不足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如此。所以聖人作育了萬物,而不認為有能力,成就了萬物,而不佔居其功勞。他無私無慾,一切順應自然,不願表現自己的才德。我覺的這段話很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縱觀社會發展的歷史,從隸奴制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者的精英們,和那些所謂的偽“聖人”、假“偉人”們,不正是這樣違背“天道”爭權奪利,壓榨人民,貪天之功,而做的嗎?

本章用“張弓"來比喻天道的完滿與和諧。其真正的和諧之道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切利益都是為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的,不與民爭利,社會財富要人人平等共享。誰才能做到呢?唯有無私無慾的真“聖人"和真“偉人",才能“替天行道"。而一般人由於有私心雜念太重,為了自身利益,只能是“損不足而奉有餘"的做法,表現完全和天道相反,這就是為什麼老子同樣在第四十八章中提到為人要“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和“法天"、“法道”的真正原因所在。


















飛龍在天231272723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是老子《道德經》中的話,它出自《道德經》第77章。全文是這樣的: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

僅僅把那兩句話拿出來,意思並不難懂。老子講天道的目的還是為了喻人事。所以,必須把這兩句話放在整段之中,它才有意義。單獨看這兩句話,似乎“天道”和“人道”是對立的。但事實並不全是這樣。現實之中,人道既有與天道相合之處,也有與天道相背之處。人道只有合乎天道,才是吉祥的,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否則,人道違背天道,必然走上滅亡之路。所以,先要明白“人道”的概念,並不是在現實通行的,被人所遵循的原則,就是“人道”,這裡的“人道”是一個與“天道”相對的概念,指的是違北天道的人的行為。而在現實中,人們對“人道”的理解,並不是專指違背天道的行為。大多數時候,指的是符合天道的行為。也就是說,在中國文化中,所謂的“人之道”,包含完全相反的兩層意思,一是與天道統一的人道,二是與天道相背的人道。真正的意思,必須結合現實的語境,在整體的話語邏輯中具體分析。

第77章的這段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到“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二層是:“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三層是最後一句。

第一層,講的是天道與人道的對立。我們知道,天道與人道既有對立的地方,也有和諧的地方。所以,把天道和人道完全對立起來,當然是不對的。但老子這樣有大智慧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民族國家社會的發展是需要領導和管理的,只要這樣,才能組成一個國家民族的共同體,共同應對生存危機,更好的發展下去。所以,強調天與人的對立,是為聖人的出現,提供理論依據。正是因為一般的人之道,違背天道,不可長久,所以,社會需要有道者,聖人的出現。體現了“聖人之治”的合理性。

所以,老子把“天之道”與“人之道”的差別提出來之後,馬上提出問題:“孰能以有餘奉天下?”答案是“有道者”。也就是“聖人”。今天,我們可以把聖人理解為統治者。但上古的統治者,大概與後世不同,他們不是社會發展成果的單純享受者,更多是創造者。比如大禹,就是例子。

第三層,有道者“以有餘奉天下”,(成為天下的領導者)。但功成之後,他們不希望被認為這是他們的功勞。也不祈求老百姓說他們的好。第七十七章的重點,大概還是在於強調,人道與天道的差別。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社會的治理上。所以,《道德經》是“君人南面”之術。“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的意思,與第十七章的意義很相似:“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道德經》中所講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是適用的。既然說到“不足”和“有餘”,實際上討論的是社會財富的佔有和分配的問題。我們可以今天的房產市場的現狀,來理解老子的這段話。今天手握大量資本的炒房者,就是有餘者。而買不起房的窮屌絲們,就是不足者。如果按天道行事,應該讓大家都有房住。但現在的現實是,越是有錢的,買的越多,而沒線的的,越來越買不起。而炒房者正用自己的行為完美的闡釋了什麼叫“損不足以奉有餘”。

“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這句話,也可以在房產市場中體會到。當“有餘者”瘋狂的收割“不足者”韭菜的時候。國家的調控政策出臺了。調控的目的就是“損有餘補不足,以有餘而奉天下”。 最後說說“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還是以房地產市場為例。前段時間,房產大享任志強又發話說,“明年(19年)有錢也買不到房子”,無論他說此話的背景和前提如何。現在,這句話單獨流傳引起的效果無非是讓更多人投入到炒房行列中。在房產市場危機四伏的前提之下,引誘接盤俠上鉤的意味大概還是有的。國家的調控政策在不斷加強,其目標是穩房價,終極目的是“房住不炒”。對於任志強的觀點,“有餘者”稱之為“智慧的眼光”,而對於接盤俠來說,可能就是一種誘餌。意見的對立註定不會有結果。如果房產崩盤,價格直線下跌。大家立刻就明白了,任志強原來是個騙子。如果明年房價繼續上漲。那任志強就贏了。但現實很可能是房價持續保持平穩。這對買賣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這種效果達成之後,無論是有餘者,還是不足者,都不會覺得應該有意識的去感激誰。但炒房者能避免崩盤之苦,而窮屌絲能有了買房的希望,都是因為國家的調控。按老子的說法,這就是聖人之“為”的結果。結果來了之後,百姓皆謂:我自然。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歡迎討論。


七月流火140400643


  

  漢武帝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被推崇到極致,孔子的儒家思想確實有其合理之處,不過,與老子的思想相比,孔子的思想更像心靈雞湯,讓人看到世界溫暖的一面。至於老子的思想,則是苦口良藥,吃起來苦,其實很有助益。

  孔子的弟子子貢曾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與老子《道德經》通篇大談天道,大談人性相比,孔子一生花了很多時間談仁與禮,卻幾乎不談人性與天道。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天道無情。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對任何生靈都沒有特別的仁慈,將人與狗尾草同等對待。比如說,在大地震,大海嘯來臨時,不會因為對方是老鼠,是樹木,老天就對它們特別壞,也不會因為你是人類就不震你,就不淹你。

  同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對於老天來說,天性就是將有多的不給不足的。就如有兩杯水,一杯熱水,一杯冰水,放在天地之間,熱得會變冷,冰冷得會變得溫暖,最終溫度變得一般無二。

  老天對任何生靈都一視同仁。

  至於人性,則天生是“損不足而奉有餘”,在老子看來,窮人將越窮,富人將越富,弱肉強食不僅是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更是人類世界的生存法則。

  孔子宣揚禮,希望以禮治國,達到仁的境界。孔子不談天道,不談人性,並非是他不懂得,而是他覺得那是客觀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積極入世,如何運用禮,讓人世間更加溫暖,讓國家更加太平,才是君子應該做得。   


葉之秋


小時候在農村,一個老人給我說,人們墊宅基地都是從坑裡挖土,那越是個坑就越在那兒挖,反正是個坑了,挖出來的土墊到高的地方去。

上墳也是,墳頭已經夠高了,還得從下面挖土往高的地方堆。

這就是樸素的觀察,用老子的話說就是“損不足以奉有餘”。

其實整個《道德經》就是老子對社會對自然樸素觀察,然後睿智地加以總結,或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是表達自己的憤怒。

這一句話就是如此。

老子的意思很明顯啊,上天的規則就是把多餘的摘下來,送給那些短缺的。但人卻不是這樣,常常奪去不足的來供奉那些本來就用不完的。

其實上天的規則也未必如此,高山的水少,大海的水多,高山的水卻都流到大海里。

但是老子不管,他看到水的好處,就誇上善若水。

他看到人間的權貴們已經生活得衣食無憂了,卻偏偏要從餬口小民的嘴裡奪走他們的最後一點東西,好保證權貴們過上奢侈的生活。

老子這是憤怒之詞。

他是在告誡權貴們,你們違背了天道,這樣巧取豪奪,讓人們流離失所。

你以為靠死來嚇走百姓?

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這樣是老子的話。

這不就是歷史上不斷重複出現的農民起義嗎?

後面老子又說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這就是說誰能將多餘的拿出來奉給天下的人,只有有道的人,所以聖人有所作為卻不佔有,有功也不佔據……


錦翼


天之道(大自然的原則)是減損有餘的,補充不足的!好比水流,哪裡低窪,有缺陷,她就往哪裡流淌,就在低窪處停留!也好比熱空氣,哪兒冷往哪兒移動!電流也如此,有餘的永遠會往不足的地方移動……

人之道(凡人心)卻與天道不同,不足的越不足,有餘的如雪球后而越滾越大!如接工程,有實力的越好接!越有錢的人找錢越容易!被奉承得多的人越有人湊上去溜鬚拍馬……但上天讓誰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有餘到自己德與才控制不了時,又歸散滅,回到原點!有誰看到過千年的富翁?!萬代的王朝?!不論有餘者願意與否,偽裝終被剝去,一切終歸平常!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有道者(懂得天道好還的人)與平常人的心不同!他會效法天道,凡事留有餘地,把自身有餘的,過分的地方自己主動拿出奉獻給更需要的人,所以有道者可以長保平安與富貴!











1陸氏涼糕冰粉


這幾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我們還是將其帶入原文來推敲: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①?高者抑之,下者舉之②;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③。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④;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⑤。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⑥。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焉⑦。

[通釋]

天道就像拉開弓吧?高了就往下壓一壓它,低了就向上抬一抬它;富餘的就削減它,不足的就補充它。天道是削減富餘的來補充不足的,人道卻不這樣,而是削減不足的來供奉給有富餘的。誰能把富餘的獻給天下?只有得道的人。 所以聖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勞也不佔有,他不願意在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

[註釋]

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天道它就像拉開弓吧。之,音節助詞。其,代詞,它。猶,就像。張弓,拉開弓。

②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高了壓低它,低了抬高它。抑,往下壓,壓低。之,代詞,分別代指“高者”“下者”。下,低。舉,向上抬,抬高。

③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富餘的就削減它,不足的就補充它。有餘者,有富餘的,有多餘的,指超過適中標準的。損,削減。之,分別代指“有餘者”“不足者”。不足者,不充足的,不夠的,指達不到適中標準的。補,補充。

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是削減富餘的來補充不足的。本句是判斷句。而,連詞,相當於“來”。

⑤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人道卻不這樣,而是削減不足的來供奉給有富餘的。本句也是判斷句。不然,不是這樣。然,代詞,這樣。以,連詞,作用同上句的“而”,相當於“來”。

⑥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誰能把富餘的獻給天下?只有得道的人。有餘以奉天下,有富餘來奉獻給天下。以,連詞,相當於“就”“來”。唯有,只有。道者,依道做事的人,符合道的標準的人,得道的人。

⑦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焉:所以聖人促成事物也不倚仗,建立了功勞也不佔有,他不願意在這些方面炫耀自己的高尚。為而不恃,促成了事也不倚仗。參見第二章註釋⑬和第五十一章註釋⑪。功成而不居,建立了功勞也不佔有。參見第二章註釋⑭的“功成而弗居”。其,代詞,指聖人。不欲,不想,不願意。見,音xiàn,同“現”,表現。賢,高尚。焉,兼詞,於之,於是,在這些方面,在這點。王弼本無此“焉”字,吳澄本、蘇轍本有“邪”字,有人據帛書甲乙本補“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語言習慣和語法規律。

[意義歸納]

本章通過比喻和對比,強調應該遵循“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道。

全章分兩段。

第一段強調遵循“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道。分三層。

第一層:“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以“張弓”為喻,總結出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維持平衡的特點。

第二層:“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拿人道與天道對比,突出“人之道”背離“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道。

第三層:“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肯定向天下奉有餘的為道者。

第二段:“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焉。”點評聖人不表現自己的特點。

[考辨]

在此來一次“紙上談兵”,談一談如何理解“張弓”。

《說文》釋“張”為“施弓弦也”。有學者據此將“張弓”解釋成“往弓上裝弦”,而且佐以“張弛”的道理。我對這個解釋持有疑問,“張”為“施弓弦”,“張弓”就是“往弓上裝弦”嗎?為此,我特意從網上搜索到了《傳統弓箭的製作》和拉弓放箭的視頻,增加對弓箭的間接感性認識,實在是找不出“往弓上裝弦”的“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的根據。

張弓,拉開弓。張,開也。“張弓”未必就是“往弓上裝弦”的意思,即便是“施弓弦也”有“往弓上裝弦”的意思,老子“張弓”的本意也未必是“往弓上裝弦”的意思。因為使用比喻是為了將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將“張弓”釋成“往弓上裝弦”即使在當時也未必通俗,因為雖然古人對弓箭的使用相當普遍,但製作弓箭是一項相當高難的技術活,不是誰都會製作的。而“射”幾乎是古代男子的一項基本功,用這個做比喻,很容易看明白。而且,“往弓上裝弦”不存在“高”與“下”及“抑”與“舉”的問題,而開弓(放箭)則存在“高”“下”的問題,存在“抑”“舉”的問題。至於將“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釋成“多的剪短它”,這似乎還可以,那不足怎麼“補之”?難道再接上一段不成!而實際上“往弓上裝弦”也不存在“剪短”和“接上一段”的問題。開弓放箭則不然,置箭於弦上存在“高”“下”的問題,持弓存在“高”“下”與“抑”“舉”的問題,發射之際存在抬高與下壓問題,持弓拉弦存在力道“有餘”與“不足”問題,可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使箭鏃“沒入石稜中”(盧綸《塞下曲》)的強力發射;可以“百步穿楊”或“射不注皮”輕力射出,“為力不同科”(《論語·八佾》)。不論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還是“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都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高度統一,是射箭者根據自己經驗作出的判斷和決定。開弓射箭看手頭,這是平時訓練的積累,真正將箭搭弦射出去的時間很短,不會給射箭者更多的丈量準備時間,多餘的減一減,不足的補一補,才能適中地奔向目標;箭搭在弦上雖未居中,但在發射之際可以通過“抑”或“舉”的調整,同樣可以達到居中的效果,使矢中的。要想射中目標,就必須“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自身的調節。“高者抑之,下者舉之”,當把箭搭在弦上,箭處於弦偏上位,發射之際就將弓身向下壓;當把箭搭在弦上,箭處於弦偏下位,發射之際就將弓身向上抬。

再談一談“其不欲見賢”後補個什麼字。

“其不欲見賢”后王弼本無此“焉”字,吳澄本、蘇轍本有“邪”字,有人據帛書乙本的“若此其不欲見賢也”補“也”字,但均不符合古人的語言習慣和語法規律。我認為宜加“焉”字。焉,兼詞,於是,在這方面,在這點上。“焉”字還可以承擔帛書乙本中“若此”的作用。

[解讀與點評]

本章是關於“有餘”與“不足”的“損補(益)”之論。“天之道”是保持平衡,“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是一個鮮明對比。

“人之道”是人世間處理事物的方法。此“人之道”是違背“天之道”的,老子在議論中沒有對“人之道”加以限制,顯然老子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讀出了這個問題。“自古及今”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搜刮民脂民膏為富人添膘的事今天仍然太多太多。老子沒讓聖人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大概是“為之”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老子只得推出想象中的“道者”主動地“有餘以奉天下”。

“有餘以奉天下”與“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有差別的,是主動和被動的差別,是思想境界的差別。此“道者”正是老子推崇的“聖人”,拿“道者(聖人)”說話,鼓勵“有餘以奉天下”。

儘管我覺得“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焉”這幾句話有“點評註釋之語的植入”之嫌,但對這幾句話還是要點評幾句:《道德經》反覆說聖人“功成而不處”“功成而弗居”(第二章),聖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們不想表現出比別人高尚。“其不欲見賢焉”給出了答案。聖人具有“上德”,但卻“不德”(第三十八章),“不欲見賢”正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二十二章)的主觀原因,然而我輩“生不逢時”“肉眼凡胎”,這類聖人難得一見。


陳廣逵


與我們被儒家“教育”幾千年的理解不同,老子的道是規律的意思。“天之道”即大自然的規律,“人之道”即人性的規律。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是減損做的過分的,補償做的不夠的。它體現的是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中國人的特徵之一,就是與大自然的抗爭。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夸父追日是與大自然的抗爭。堯舜禹更是全體中國人與天抗爭。

老子的這句話提醒我們,要珍愛大自然,不可做的過分。近現代的環保,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人之道,損不足奉有餘”,強調體現的是個人努力與收穫之間的關係。個人努力又是一種相當的,相互比較的。努力不夠得到的少,與別人相比的落後又要再減少(損不足)。而發奮努力者,不僅能收穫相應更多的努力,還會得到優勝的獎賞(奉有餘)。

老子的觀點不是提倡,觀點,說的是客觀規律,是真理(西方哲學家稱之為真相)。懲罰懶惰,獎賞努力,是跨時代,跨國家,跨文化不同,普遍存在的。

老子思想被公認為中華文化的根,主幹,是名副其實。中華有老子,是中華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