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天啟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北方的戰況就發生了非常嚴峻的變化,首先後金大軍已經突破了東北主要城市瀋陽遼東等防線,直接導致了當時的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謝罪。這件事對大明王朝內部的官員觸動非常大,當時有一大批人是希望孫承宗來挽救這場危局的。因為大家都清楚,在整個大明朝內部,真正通曉軍事又官居高位的只有孫承宗一人,所以憑著一腔熱血,群臣建議天啟皇帝升孫承宗為兵部侍郎主抓遼東戰局,可惜這件事並沒有被允許,因為有另外一個人冒出了頭,他就是王在晉。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這個人也算是有些才能,所以他的官位一路亨通,做到了兵部尚書。此刻他來到了遼東,執意要在八里鋪設兵駐防,可是這裡是一座孤城,如果遭到圍攻,那這裡的士兵根本就沒有辦法突圍。這件事遭到了袁崇煥等人的嚴重反對,為了保險起見,孫承宗只能自己親自去實地考察,結果也是一樣,他跟王在晉發生了激烈的討論。熊廷弼被罷免以後,王在晉本身在遼東就已經是一手遮天,現在更加飛揚跋扈了起來。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後來王在晉吃了大虧,孫承宗這才自請督師遼東,希望能夠挽救危局。他第一次上任的時候,後金已經佔領了大片的遼東地盤,所以為了保證後金人馬不會南下,他趕緊修築關寧錦防線。這是一條漫長的防線,他想要在這裡牽制住後金的進攻。只花了四年時間,這裡便開始出現了和平的影子。不過戰機也是在這個時候顯露出來的,孫承宗已經察覺到後金處於非常毛躁的狀態,所以他主動向朝廷申請軍餉來組織進攻,希望能夠一戰平定整個遼東。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可惜這件事並沒有被批准,此刻的朝局已經被魏忠賢把持住了。這一年的孫承宗官居高位,又是太子太保,手裡還掌握著重要的軍權,所以這是對魏忠賢最大的威脅。在魏忠賢的逼迫之下,孫承宗和他的好搭檔們先後離開了遼東,辭職回鄉養老了。可以說,這是大明朝最好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反攻後金的機會,但是天啟皇帝沒有把握住。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時間來到了崇禎元年,這一年崇禎皇帝想要重新啟用孫承宗。因為他明白,只有孫承宗才是對抗遼東後金最有力的力量。然而此刻的朝局依舊被閹黨所掌控,所以孫承宗仍然沒有得到重要,不過他的弟子袁崇煥此刻卻已經聲名遠播。作為薊遼總督,崇禎皇帝對他給予了厚望,可是袁崇煥卻一再觸碰崇禎皇帝的底線,所以第二年袁崇煥便下了大牢。孫承宗終於迎來了第二次復出的機會,那麼他能夠改變戰局嗎?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孫承宗出馬以後,果然是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首先他將祖大壽重新收入賬下,修築防線。利用戰略地理位置的優勢不斷騷擾後金大軍,跟對方形成了第二次的對峙局勢。時間在一點點過去,崇禎皇帝是一個急性子的人,他雖然知道孫承宗的做法是最明智的,不能輕舉妄動,但是他忍受不了每天花費那麼多錢糧的軍費。而這個時候朝中又出現了大批指責孫承宗的人,進退失據之下,孫承宗自己似乎也亂了方寸。他在修築舊城的時候,遭到了滿清大軍的突擊,最終死傷慘重,這也是孫承宗最後下臺的主要原因。

孫承宗兩起兩落,拯救大明多年卻被迫告老,崇禎為何七年未啟用他

孫承宗終於離開了自己防守了一輩子的遼東,而崇禎皇帝再也不想啟用這位老先生。他在家鄉一住就是七年時間。直到第七年滿清大軍攻入了孫承宗的家鄉,他帶領著全家老小和全城百姓英勇奮戰,最終城破自殺。這七年時間崇禎皇帝為什麼不任用孫承宗呢?主要就是因為崇禎認為孫承宗太會花錢了,而當時的軍費是崇禎最頭疼的事情。他很有錢,但就是捨不得花費,這才是大明最致命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