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队分为德国政府军和纳粹党卫军。两者有什么区别?

人民Party


二战时德国军队是国防军与党卫军,并非政府军。德国国防军就是德国的国家军队,是正规的职业军人,有较高得素养,他们效命的是德意志这个国家,而并非希特勒和纳碎党,正因为如此,在二战后期国防军策划了一次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最后失败了;而党卫军党卫军是纳碎党的武装,听命于纳碎党,是德国纳粹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的私人武装和工具,类似纳粹党的党军队。德国相当多的恶性基本都是党卫军干的,最典型的种族屠杀和各种暴行都脱离不了党卫军的存在,他们就是纳碎党得“刽子手”!它们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1、首先两者典型的区别就是在军服上,党卫军的军帽上是一个骷髅徽标,军官佩戴骷髅戒指,军服上各种杂七杂八的配饰和徽章,都来源于古日耳曼部落的传统神话。

这是党卫军二把手海德里希(纳粹公认的完美雅利安人的典范),可以清晰的看到军帽上的骷髅徽标,衣领上的橡树叶领标,左胸前的各种杂七杂八的徽章。1942年海德里希在捷克村庄被刺杀,希特勒为其报仇,下令屠杀捷克利迪策村140名包括婴儿在内的所有人,国际儿童节也由此而来。

上图是典型的国防军军官军服,视觉上感觉简洁多了,首先国防军军官的军帽帽徽是国徽,不是骷髅头,军服上就是纳粹标志、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铁十字标志、以及胸前有帝国之鹰标志,因此在军服上两者差距是比较大的!

第二就是国防军是德意志国家军队,全部是正规的职业军人,有较高的素养。其将领大多是传统的容克贵族出身,如果在德国将领中有“冯”就是最典型的贵族了,比如冯.曼施坦因,冯.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国防军上校),他们崇尚骑士精神和贵族荣誉感,因此也非常的高傲。

党卫军因为是纳碎执政党的军队,其地位上感觉比国防军高,但是国防军却瞧不起他们。党卫军一般都出生低微,成员鱼龙混杂,很多党卫军高层出身都不高,所以加入党卫军成了许多底层青年快速致富,提升社会地位的捷径,当然他们也成为了纳碎党用来控制德国社会各界的私人武装和工具,也就是俗称的刽子手!而出身高贵的国防军将领们看党卫军,就像是社会精英看山区文盲和城乡结合部流氓一样,根本瞧不上眼!

也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党卫军和国防军的矛盾还是比较大的,但这并不影响国防军向纳碎党领袖希特勒执政的德国效忠,国防军里大多都是希特勒的支持者,逢年过节的各种军队大型活动,念上一段话来宣布效忠纳粹党元首是绝对必要环节。1934年,德国国防军就正式宣布效忠于第三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并拥戴其为三军武装部队总司令,支持其间任总统职务;希特勒称元首后,其主张对外扩张一雪一战前耻,更是迎合了国防军的支持和拥护,因为一战后大多数德国军人是不服输的!

所以,真是得到了国防军的积极响应和拥戴,希特勒的命令才能这么畅通的执行下去,二战前期德军的闪电战”才会如此顺利。虽然国防军里面也有诸多坚定的纳粹党支持者,但国防军的整体意志还是效忠德意志远胜于忠于元首本人。尤其是诺曼底登录后,德军陷入三线作战,希特勒将德国带入了深渊,加上纳粹的种族屠杀和各种暴行,让原本效忠元首的军官对纳粹理念产生了怀疑和抵制,甚至在一部分军官团提出向西线的英美联军进行投降谈判,而专心应对东线苏联方案,当然这个方案被希特勒否决,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国防军军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也因此事被牵连)!

图:武装党卫队先于国防军装备了现代迷彩服

而党卫军构成相对复杂,主要包括武装党卫队、特别行动队、盖世太保、看守营。其中,武装党卫军(ss):与德国正规武装力量的国防军一起并肩作战,不同的是,作为纳粹党的精锐军队,严格听从希特勒指挥,誓死效忠元首,军事素养也很高,是一支作战勇猛精锐之师,涌现出许多“王牌部队”,但也因参与过诸多纳粹组织的战争罪行而饱受诟病。

图:党卫队特别行动队里的苏联籍“伪军”——乌克兰的哥萨克人党卫军的特别行动队(吸纳了大量伪军)、盖世太保、看守营等几个编队更是臭名昭著,是纳粹民族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子弹屠杀”、“毒气消毒”等恶行让其臭名昭著。


党卫军里也有天才人物,比如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德国对他相当的器重。也正因为他是人才,因此战后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不用东躲西藏,不用隐姓埋名,直接参与到美国的航天工程中挑大梁,主持了土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还担任过美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知识不但可以改变命运,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与美国总统相谈甚欢的“美国航天之父”冯.布劳恩局长。


狼烟火燎





党卫军(因穿黑色制服,又称“黑衫军”)最早是作为希特勒私人卫队而存在的,隶属于冲锋队(因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军”)。由于冲锋队指挥官罗姆越来越显示出勃勃野心,甚至想取代国防军,数度与希特勒发生矛盾,使得希特勒对罗姆及其所领导的冲锋队大为不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预谋后,于1934年6月30日党卫队对冲锋队领导层进行了全面清洗,罗姆被枪毙,史称“长刀之夜”。之后,党卫队迅速取代冲锋队位置,在经过不断发展后,成为除国防军之外的第二武装。

由于,希特勒与国防军及军官团矛盾不断,对国防军的忠诚度也有所怀疑,所以希特勒开始着手组建武装党卫军。1921年就组建的护卫小分队及后来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被扩建成第一支武装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该师可以说是德国的“活历史”部队,它从一支小分队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为军。它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几乎所有重大战役。




纳粹德国先后一共组建了37支武装党卫军师级单位,其中有不少是外籍人员组成的师,比如由北欧人组成的“维京”师、阿拉伯人组成的“军刀”师等。尤其,早先组建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军事素质过硬,作风顽强、强悍,执行命令坚决,深得希特勒欢心。武装党卫军与伞兵和山地兵并称为帝国的三大精锐,其地位与国防军不相上下,因其有浓重的纳粹色彩,故此德国传统的军官都不太喜欢。




党卫军与国防军的制服标识有明显区别,党卫军领章右边为双闪电的“SS”标志,左领为军衔标志。党卫军早期制服为单肩章,帽子上缀有臭名昭著的骷髅徽章。而武装党卫军主要是做为野战部队在前线参与作战,而党卫军则是在国内或占领区进行看护、守卫工作,譬如几个有名的集中营的看守就是党卫军。


弄伐里奇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30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今天和他在一起来聊一聊德国二战时期为什么有纳粹党卫军和政府军他们俩有什么区别?其实听这个名字,咱们就已经很清楚的能够明白这两者的区别。

简单的讲

纳粹党卫军:顾名思义,那就是属于纳粹党派的军队,但是他也是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简称。注意这里,他是属于党派的军队。

德国政府军:而德国政府军也可以说得上是正派的德国国防军。而国防军它是属于国家的,它不属于任何党派。

详细的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基本属性:

国防军是一支标准的德国军队,与纳粹政府的关系是合作的。

纳粹党卫军是纳粹武装组织(严格来说,它不能算是正规军),与纳粹政府的关系是从属的。

政治上:

国防军应该效忠德国政府,这可以代表德国的利益。忠诚于执政的人,不为任何党派,组织或个人服务。政治色彩很弱。在魏玛共和国期间,国防军一般反对民主政府,但仍然忠于民主政府。

党卫队只代表纳粹党的利益,纳粹党领袖是党卫队的领导人。对于希特勒来说,纳粹党卫军比国防军更可靠。

官员的组成:

国防部多普勒老贵族和军官或军事学院的职业军人

党卫军有多数是纳粹狂热分子

编制上:

德国国防军属于德国国防部

党卫队是纳粹党的军队属于纳粹党的统治工具。

徽章上:

德国国防军标志为鹰徽

党卫军是本军标志象征。 (部队不同徽章也不同,闪电和骷髅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诸如维京人,橡树叶,弯刀和部队成员的国旗等旗帜。)

功能:

国防军为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战

党卫军为纳粹党的利益辩护,并扮演宪兵和暴徒的角色,以铲除德国军队中的持不同政见者。

信仰:

国防军相信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和普鲁士传统士兵的荣誉。如何在军事荣誉范围内代表德国国民的利益。

党卫军始终贯穿纳粹扩张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教条。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我们问题就讲得比较清楚,纳粹党卫军服务于纳粹党。德国国防军服务于国家,而由于当时二战时期纳粹党又是德国的执政党,所以德国的国防军又受到执政党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武装部队被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德国国防军属于德国政府,由德国总参谋部动员和指挥。德国党卫队直接隶属于德国纳粹党,属于党的军队,不属于德国政府,德国总参谋部无权指挥党卫队。由于纳粹党与总参谋部之间的权力斗争,国防军与党卫军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偏见和矛盾。

一方面,德国国防军从第一线后保留的军队发展而来,德国总参谋部由传统的德国士兵组成,而且国防军的大多数高级将领都不是纳粹党。他们认为自己是德国军队才是的真正正规军。他们瞧不起作为后起之秀的党卫军,并认为他们不是正规军,而是一群菜鸟。另一方面,党卫队也是纳粹党的嫡系部队,其武器装备相对优于国防军。针对国防部队和总参谋部也不买账。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矛盾很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德国政权被推翻,党卫军被彻底消灭。国防军因其在德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而得以保存。而两支对立的部队,还是国防军笑到了最后。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不算太准确,因为如果与当时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做对比的话,其实党卫队下属的武装党卫队才比较合适。而纳粹的党卫队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其内部包含针对内政、外交、国安、治安、文化、卫生等等德国政府机构的负责部门,是纳粹党为接管国家政权而在党内设立的相应组织,而并不是单纯的军事组织。


德国国防军的来历

其实武装党卫队与德国国防军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首先德国国防军的历史其实比纳粹党本身还要长。德国国防军是在1921年3月2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由战后的魏玛共和国设立的。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军队总兵力不能超过10万人,其中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同时不得拥有空军。而且海陆军都不得拥有潜艇、战车和重型火炮。所以刚开始的建立的德国国防军,是一支实力非常有限的军队。

德国国防军早期的征兵海报

而德国为了打破困境,在当时也想出了一个变通之策。1922年,魏玛共和国与苏俄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以实现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和相互放弃在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及金钱要求为条件,换取苏俄同意为其在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国土上培训战车和战机驾驶员等相关人员。据统计,这项协议签署之后,苏联共为德国培训了300多名飞行员。双方的合作关系直到后来德国与英法关系改善之后才趋于冷淡。


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特别是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希特勒总揽德国大权,成为了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纳粹时代。1935年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度,开始尝试突破《凡尔赛条约》对其的限制。在初期,根据《凡尔赛条约》中其军队人数不能超过10万的规定,在开始时每年都会招收10万新兵,到后期则完全抛开了《凡尔赛条约》,开始大肆扩军。因此1935年3月16日征兵制度恢复的时间也在后来被视为纳粹德国国防军建军的纪念日。

德国国防军大肆征兵时的场景

所以在此之后的德国国防军,其实是一个由义务兵组成的军队,即完全通过国家机器的征兵行为所建立。而虽然在纳粹掌权后这支军队也被纳粹所掌握,但其诞生于魏玛共和国,而且继承了德国旧军队的很多传统,所以并不是纳粹完全信任的武装。

武装党卫队的由来

而武装党卫队则是源自纳粹党自建的准军事组织。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下令组建了柏林参谋卫队,开始时只是希特勒总理府的内部警卫和仪仗队。在1933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之后,这支部队改名希特勒近卫旗队,编制扩大到了2600人。后来随着希特勒独裁统治的深入,德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了多支与近卫旗队类似,直接效忠于纳粹党和希特勒本人的旗队。

1935年希特勒近卫旗队的一场庆典

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纳粹将三支主要旗队合并,组建了党卫队特别机动师。之后不久,隶属于党卫队的骷髅师和警察师也陆续成立,并立即投入到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役之中,而且都有出色表现。

由波黑的穆斯林组成的一支武装党卫队部队


1940年10月,党卫队正式将自己旗下的不同武装统一整编,并将其命名为武装党卫队,至此武装党卫队正式建立。而武装党卫队因为脱胎于纳粹党自己建立的武装,所以在初期完全由自愿加入的志愿兵组成。相对于德国国防军,这支军队对纳粹的忠诚度明显更高,在初期的作战热情也明显更高。而且由于其纳粹党军队的属性,所以它并不限制入伍人员的国籍,因此从一开始,武装党卫队就有大量外籍士兵。但到二战末期,因为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为了弥补兵员的不足,党卫队的志愿兵也完全变了味,许多“志愿兵”其实都是直接从战俘营里拉来,被强制“志愿”加入武装党卫队,甚至就是直接从当时被纳粹占领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地强征的。

德国国防军与武装党卫队战斗力的差异

在许多朋友的印象里,似乎武装党卫队是德国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但实际的情况其实也很复杂。因为武装党卫队是脱胎于纳粹党的警卫队,所以在早期,德国国防军体系对其是非常排斥的,甚至设置了很多障碍,不愿为其提供武装。

比如在早期,武装党卫队的各支队伍都无权通过国防军的正规渠道购买武器,而只能用一些二手武器,比如从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收缴来的步枪和轻重机枪,以及并入德国后被德军整编的奥地利军队所淘汰的轻武器。而当时武装党卫队根本不被允许拥有坦克和大炮等重武器。后来最早建立的武装党卫队火炮部队所使用的也是二手火炮。

在波罗的海作战的武装党卫队


而且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战争中,武装党卫队的前身部队参战战果也非常糟糕,他们在战场上遭到波军的反攻,几乎丢弃了所有重武器。而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之前,武装党卫队几个前身部队特别征召了德国国防军的一些教官对其主力进行了特训,才使其战斗力逐渐有了提高。1940年10月正式建军之后,武装党卫队确实组建了5-6个师的精锐部队,其战斗力与德国国防军的精锐部队不相上下,而且主要部署在西线。所以在二战中,美英军队在西线所接触到的武装党卫队主要是这几个精锐师,他们的优秀表现给西方留下了党卫军是德军精锐,战斗力很强的印象。

虽然顶峰期武装党卫队的总兵力也曾经达到90万左右,但实际上真正战斗力比较强的也就是10个师左右,其它军队的战斗力则很差。而从1943年武装党卫队开始大量在被其占领的地区征兵之后,其绝大多数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下降严重,绝对是称不上德军精锐的。其实后期的武装党卫队最主要的名气,是来自于其在东西线针对平民所犯下的大量战争罪行。

德国国防军在被其占领的巴黎巡逻


而德国国防军在1943年11月高峰期间兵力曾达到829万人,而且其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始终不亚于武装党卫队的精锐,所以虽然武装党卫队在纳粹德国更受纳粹党和希特勒信任,而且有更漂亮的军服(这也是许多人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在德国军队中显得更显眼,但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战斗力方面来看,德国在战争中的主战部队都还是德国国防军,而不是武装党卫队。


桃花石杂谈


二战时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有两只武装部队力量,一个是国防军,另一个是臭名昭著的纳粹武装党卫军。两者都是德军侵略的先锋部队,但是战后世界对这两支部队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为何会出现两种态度,那就要好好看看两只部队的区别。


第一、建立时间不同,国防军的历史比党卫军要久远。

一战结束后,德国魏玛共和国政府需要组织军队维持必要的秩序和自卫能力,于是临时国防军在1919年3月建立,包括临时国家陆军与临时国家海军(原计划魏玛政府也要建立临时国家空军,但是英法严词拒绝,无奈下马)。9月临时国防军军队被重新组织为"过渡性军队" ,过渡性军队这个性质一直持续到直到建立德国防卫军。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秘密开始了德国防卫军的扩充。在1935年10月15日,纳粹德国正式将德国防卫军更名为德国国防军。

党卫军原是纳粹党于冲锋队外专为希特勒设立的个人随护团,后隶属于冲锋队,于1925年从冲锋队独立。1929年1月起由希姆莱领导,党卫队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队安全处。党卫军从1933年开始了狂风的扩充,二战爆发后党卫军已成了可以和国防军抗衡的准军事力量。

第二、性质不同,国防军初期只对宪法负责,党卫军只对希特勒本人负责。

第三、组成成分不同。

国防军部队很多指挥官都曾在旧军队服役,骨子里是职业军人,对政治不感兴趣。很多也都是军官世家,世袭贵族,他们有着正统的价值观。对希特勒的很多政策都不买账,尤其是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计划更是嗤之以鼻。这其中就包括古德里安和龙德施耐特。

武装党卫军部队初期就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部队,对希特勒有着执着的崇拜,因此在执行希特勒命令时不择手段,不问原因,不问后果。这就是党卫军战斗力稍强于国防军的原因。军官士兵也都是希特勒的铁粉,这其中包括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与国防军不同的是,党卫军在后期有很多被侵占国家的士兵加入,当然有的是自愿加入,有的被迫加入。比如白俄罗斯第二师,匈牙利第一师等。

第四、不同不痒的区别-军装 这点不说了,毕竟细说的话就说不停了、

由此可知国防军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对政治关注度不高。不接触处军事作战外的命令。不过要是没有国防军的配合,党卫军也不能做那么多坏事。党卫军是纳粹党的部队,除了作战还要执行党的命令,包括大屠杀。因此战后党卫军军官和犯有反人类罪的士兵都受到了起诉,而国防军中仅有几人被判有战争罪。


大痣带您看历史


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主要是德国国防军和纳粹党卫军。

国防军原为德国防卫军,希特勒就任总理后,不断扩充防卫军,并在1935年10月15日将其更名为德国国防军。改编后的军队,不是向德国宪法负责,而是直接向德意志帝国的三军领袖及希特勒负责,也就是说国防军成为了希特勒的私人部队。国防军分为陆军、海军、空军三大军种,最高指挥机关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下辖三军总司令部。二战中,国防军陆军充当了急先锋,采用“闪电战”战术攻陷西欧诸国。

党卫军本为希特勒的卫队,规模较小。1929年希姆莱接管党卫军,使之快速发展,二战中党卫军成为德军装备最先进的部队,直接参加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手段迫害和屠杀犹太人、共产党人、战俘乃至平民。纽伦堡审判中,党卫军被判决为犯罪组织。


老照片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政府军,这是每个国家都有的军队,职责是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正规军。

纳粹党卫军,这个字面意思就知道,这是从属于纳粹党的,是服务于希特勒个人的,因为从一开始,纳粹党卫军仅限于很小的规模。和纳粹冲锋队一样,是纳粹党的下属机构,不归属政府军领导。

我们都知道,政府军一般都有国防部、参谋部、负责指挥全国的军事力量。男催党卫军的独特性就在这里,国防部无法智慧党卫军,党卫军自成系统,受希特勒指挥。

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党在成立党卫队后,不断地使党卫队武装化。早期的党卫队是冲锋队下属组织,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队组织则有近一百万人。

党卫军战斗力极为强悍。一方面,纳粹党卫军在政治上疯狂崇拜希特勒,本来就是纳粹党的狂热分子组成,骨干都是忠诚于希特勒的。所以在战场上,极为拼命。一直到苏军攻克柏林,不少党卫军依旧在战斗,甚至不少外籍党卫军都战死到底。


寰球视角


德国国防军,是指国家所属的政府军。而纳粹党卫军,则是属于纳粹党的党军,听命于希特勒个人。

德国国防军,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正规作战部队,是属于国家的军队。而希特勒开始从政,试图夺取政权时,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称为冲锋队,队长是一战的军官罗姆。在纳粹党夺权的道路上,冲锋队发挥打手作用,冲击敌对派会场,殴打工人,迫害犹太人,为希特勒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希特勒掌权之后,罗姆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企图将冲锋队发展成为和国防军一样的正规武装力量,取代其位置。这不但让希特勒起了忌惮之心,也得罪了国防军。而希特勒要确保自己的独裁统治,是离不开国防军支持的。于是,希特勒在1934年对冲锋队进行了清洗,枪毙了罗姆和一群冲锋队头目,解散了冲锋队。

在解散冲锋队后,为了接替冲锋队的任务,希特勒大力发展新的准军事力量,就是希姆莱的党卫队。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其与国防军的区别了。

党卫队大致来说,分为两类单位,一类叫下属党卫队,主要负责行政、特务等工作。另一类叫武装党卫队,也就是党卫军,简称SS,用闪电作为标志,更类似一支特别军队。

随着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独裁统治,党卫队的数量日趋庞大,最终达到一百万人,其中党卫军约为60万人,编制上拥有38个师。

由此可知,党卫军其实就是直属于希特勒的军队,也可以看做德意志的第二支军队,他们不听从德国国防部的调令,只是听希特勒的命令。不过在战场上,他们常常与德国国防军配合作战,这时候,他们当然要接受国防军将领的指挥。

在后期,党卫军的装备基本上和国防军是一样的。因为是希特勒的宠儿,他们甚至可以优先得到好的装备和补给。同时,党卫军对希特勒的忠诚度也比国防军要高。国防军的一些将领其实是看不起“奥地利下士”希特勒的,而党卫军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元首的亲卫队存在,斗志昂扬。所以整体来说,党卫军表现出的战斗力甚至还略在同等单位的国防军之上。但是,同时党卫军也在占领区犯下了更多的恶劣习惯。

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党卫队(包括党卫军)被宣判为犯罪组织,而德国国防军的司令部没有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巴山夜雨涮锅


纳粹德国的军队分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这个没有错。国防军是德国自德意志帝国成立以来一直正统的德国武装力量,其最高统帅机构为国防军统帅部,下设陆海空三军统帅部。其中空军独立性较大,由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统一指挥。海军先后由雷德尔和邓尼茨任司令指挥。陆军原司令瓦尔纳.勃劳希契,42年后希特勒接管。

武装党卫军比较复杂,它脱胎于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希特勒警卫旗队,党卫军快速反应部队和部分集中营守卫和警察。按照人事和组织关系,武装党卫军全部归属于党卫队的12个指挥部中的武装党卫军指挥部,党卫队全国总指挥为希姆莱,但是党卫队下属12个指挥部分管了从党卫队集中营,国家安全局,考古和种族繁衍,财务等等职能部门,所管理事务繁多,武装党卫军的人事组织只是其中一项。

在武装党卫军的具体组成上,他要求官兵政治上绝对忠诚纳粹党,军官来源必须是纯正雅利安人。它的官兵最早都是从希特勒私人卫队,集中营,警察和纳粹拥护者中挑选的。随着战争发展,德国认为有必要让全体在纳粹理论中优秀的外国官兵也充实进党卫军中。于是,后期党卫军的成员大多数是北欧人,乌克兰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匈牙利,荷兰,甚至是阿尔巴尼亚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外籍志愿兵团。武装党卫军一共编制了38个师,其中前13个师成立较早,武器训练较好,战斗力强悍。以后的战斗力都稍弱。

武装党卫军在战场上被希特勒随时加强给各集团军,集团军群使用,在战时受相应的上级陆军司令员指挥,但是他们属于战场救火队性质,一旦哪里有需要,统帅部就会把他们加强到哪里,或集中或分散使用,所属并不固定。


腓特烈威廉冯


很简单啊!

从名字就可以知道了。

政府军也叫国防军,是德国政府建立的军队,隶属于德国政府。这只军队很早就成立了,从有德国皇帝到魏玛共和国一直留下来的。里面的军官很多都是贵族,有尚武的传统。军人并不都是纳粹党员,对纳粹党也不一定有认可,更谈不上忠诚。

实际上,很多国防军的军人是抵触纳粹党和希特勒的,所以希特勒上台后首先抓国防军,强迫国防军的全部军官向他宣誓效忠,很多不愿意宣誓的军官都退役了。后来二战中,著名的狼堡刺杀希特勒事件就是由不满纳粹统治的国防军军官策划实施的。

二战后,对德国的清算中,很多国防军军官的罪行都得到了豁免或减轻,理由就是他们是奉命行事。很多军官在战后的德国军队中还继续做了下去。

党卫军呢,顾名思义,就是纳粹党的军队。隶属于纳粹党,严格来说不是国家军队。

纳粹在开始的时候有一支私人武装——冲锋队,但是希特勒掌权后,因为内部倾轧,冲锋队被希特勒清洗掉。纳粹党的另外一只私人武装党卫队就成了纳粹党唯一的党武装。尽管实际是由国家出钱武装的,但严格来说不是国家的军队。

党卫队充当了纳粹的爪牙、打手和行刑队的角色,二战中在德国国内、国外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所以二战结束后,党卫队人员都被追究了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